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關於讀書心得(通用15篇)

關於讀書心得(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讀書心得(通用15篇)

關於讀書心得1

書中講了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而巴學園爲她敞開了大門,不僅愉快地接納了她,而且還給她和同伴足夠的快樂。生活在“巴學園”的小豆豆好像生活在一個童話世界一樣,學會了書本上的知識,學會了關心別人,學會了寬容與真誠,讓小豆豆成長爲一個情感豐富、心地善良而又單純快樂的孩子。看來良好性格的培養,遠比知識的學習重要得多。這真是一個讓家長和孩子夢寐以求的學校,我突然聯想到了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一味的追求孩子的分數,很多學校,表面上喊實施素質教育,實質上,推行的仍是“應試教育”。減負問題,儘管教育局三令五申,但是,在大多數學校裏,學生的作業量根本沒有減,很多孩子雙休日往返各種培訓機構,雙休基本沒有自己的空餘時間,不上培訓班怕孩子跟不上其他同伴,上了培訓班效果也不一定好,家長都是比較糾結的,當然,出現這些狀況不能怪學校和老師,而是應試教育帶來的後果。真是很羨慕巴學園的教學方式。

《窗邊的小豆豆》讓我學習瞭如何做媽媽。小豆豆能健康、快樂的.成長。離不開一直了解她心理的媽媽。在小豆豆被退學後,轉到巴學園時,媽媽只是說要換一個學校,她怕給孩子留下自卑的情結。如果是我,我肯定會說:“怎麼回事?才一年級,你竟然被退學!如果你再不聽話,就沒有學校要你了,以後長大隻能去掃垃圾”這些話,這篇文章令我又想起了另一個最近很火的經典故事,媽媽每次爲好動的兒子去開家長會時,總會得到老師很嚴厲的批評,斷定她的兒子不會成才。但是她每次都對她兒子說着謊話,說着老師怎樣表揚他,兒子在她善意的謊言中終於成功了!我家孩子一直不是很自信,我真應該多學學這兩位媽媽。讓孩子在自信中學習。

我們無力去改變一些制度環境,但是我們能爲自已孩子做的就是真正去理解他們,以他們需要的方式來愛他們,來引導他們,爲他們創造形成各種優良品質的環境。

關於讀書心得2

最近,我看了楊紅櫻阿姨寫的《笑貓日記》。這一系列的書都十分好看,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故事就是《保姆狗的陰謀》這本書了。

書裏主要描述了一隻保姆狗因爲強烈的嫉妒心使它要害死一隻人見人愛叫帥仔的牧羊犬。但是保姆狗一個又一個的陰謀都給一隻有思想,喜歡觀察人的笑貓和一隻叫地包天的京巴狗給了。但是牧羊犬帥仔還不明白自我最信賴的保姆狗要害死自我,還一如既往的`依靠它。之後保姆狗想讓帥仔死於一場車禍,結果自我卻壓在了車輪下。保姆狗死後帥仔一向悲哀着。

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我們每個人的頭上都有一片屬於自我的天空。誰都能夠在這片美麗的天空下,好好地活着。但是爲什麼有人就要爭奪別人頭上的這片美麗的天空,不好好享受自我的天空呢?

關於讀書心得3

在近期我讀了《細節決定成敗》、《互動式教學法——診所式法律教育》兩本書,感受頗多。

因爲李傲博士的《互動式教學法——診所式法律教育》這本專著,和本人的專業結合較密,所以在認真閱讀此書之後,感覺對自己的法學實踐教學有很多的啓示。可以借鑑診所式法律教育,探討高職法律教育的實踐環節。

診所式法律教育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大學法學院興起的一種全新的法學教育模式。目前在我國已有十餘所普通高等學院的法律院、系引入了診所課程,通過近五年的學習、實踐,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和社會效果,使學生們受益匪淺。診所法律課程已成爲國內法學院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之一,有越來越多的院、繫着手申請開設診所課程。但診所式法律教育在高職法律教育中仍是一塊未開發的“處女地”,鮮有問津。高職教育的突出特徵是培養“職業能力”爲核心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這和診所式法律教育“從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法律執業能力”是不謀而合的。

一、診所式法律教育的突出特徵

診所式法律教育(ClinicalLegalEducation),顧名思義是仿效醫學院利用診所進行臨牀實習培養醫生的形式,使學生在“法律診所”中,在教師的指導下爲需要幫助的委託人提供諮詢,“診斷”他們的法律問題,開出解決問題的“處方”,並親自提供法律服務,從而縮小學院知識與職業技能的距離,提高學生的法律實踐能力。

1、以學生爲本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診所課堂上,教師摒棄了傳統的“主導者”地位,不再是“填鴨式”的理論灌輸者,而是以課堂主持人的身份出現,學生成爲談話、闡述自己觀點的主角。在診所課堂上,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朋友關係,大家共同爲一個目標而努力:使學生由一個被動的理論接受者轉變成一個主動的、具有較高職業技能的辦案者。在課堂上,教師根據學生代理案件遇到的實際問題來展開教學。因爲有較強的針對性,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參與熱情。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生經常說的話是:“我不同意這種看法”、“我認爲應當如何如何”以及“我保留我的看法”等等,課堂上不再有統一、標準的答案,這些都表明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角意識。教師通過角色模擬、互動式、合作式、反饋式、遊戲式等多種教學方式、手段的靈活運用,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準律師”身份,主動投身到職業技能的培訓中去。在這種開放式的教學中真正實現了“從實踐中學習”的教育特色。

2、學生以“準律師”的身份代理真實的案件。法律診所是診所式法律教育課程的教學場所。根據服務對象、服務範圍和服務內容的不同建立起各種類型的診所。在診所中,學生以“準律師”的身份直接代理委託人的案件。通過了解事實、收集證據,運用理論知識,全程參與整個案件的處理過程,學做一個律師應做的全部工作。在與現實的接觸中,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法律知識、法律制度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判斷能力、應變能力、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及法律思維能力。在診所教師的指導下,從最簡單的接人待物、提供諮詢開始學習。比如,診所學生如何會見當事人如何培養會見的技巧在與當事人的第一次會見,是採用開放式、引導式的提問,還是封閉式的提問如果是開放式的提問,可以採用“談談事情的經過”、“談一下你目前的困難”等問題;如果是引導式的提問,可以採用“你有實際的損失嗎“除此之外,還有別的損失嗎”等問題。如果是封閉式的提問,可以採用“有沒有簽訂協議”“當時有誰在場”等問題。學生通過不斷實踐,會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並掌握這幾種會見的技巧。

在診所中,學生們一起交流辦案心得,切磋辦案技能、討論解決案件中的各種疑難問題,掌握律師執業所需要的各種方法與技能。這些技能在傳統法律教育模式下,即使是在模擬法庭或案例分析這樣的課程上,也是很難得到有效訓練的。因爲在這些課程上,案例的選取都是爲了配合課堂教學的,事實與證據都被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不會有突發事件或意外情況,無法鍛鍊學生的應變能力,也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律師角色,才能充分意識到自身的不足,提高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

二、目前高職法律專業學生的就業導向,迫切需要調整原有的教學模式

隨着國家對法律從業人員要求的改變,目前高職學院的法律專業學生面臨非常大的就業壓力:司法考試“門檻”的提高,大專學生沒有了考試資格;公、檢、法機關更多是名牌高校畢業生的“天下”;企業需要的是多年從事法律工作,具有豐富經驗的人員。爲了增強高職法律專業畢業生在就業上的競爭力,我們應對高職法律專業畢業生的定位有個重新的認識,作一個較低的調整:把我們的培養目標定位在主要是在法院從事書記員工作、在社區從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在律師事務所從事律師助理、文祕內勤等。在這種形勢下,對原有的教學模式、課程設計做出相應的調整,引入全新的教育理念,對學生進行法律職業教育已成當務之急。

從事書記員、基層法律服務、律師助理等工作不需要學生具有很高深的`專業理論知識,但應基本具備法律職業者應當具備的技巧、能力和素質,熟練掌握運用法律的能力,如調查、會見、談判、書寫、辯論、速錄等能力。這種能力是難以在課堂上通過講授得到的,必須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而診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則彌補了這種理論與實踐脫節的不足。當然,診所式法律教育的適用還應結合高職院校自身的特點,不能全盤引入、生搬硬套。

三、診所式法律教育對高職法律教育實踐環節的借鑑意義

1、教師方面。法律診所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這並不意味着學生不需要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學生在法律診所中,學習的主要目的是運用法律,在運用中鞏固法律知識。那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深度應該與學生日後所要從事的工作相適宜,以“必須、夠用”爲準。對教師而言,不是降低了教學水平,而是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但要在有限的課時裏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以勝任診所的教學任務。

我國的高職院校大多由一般普通專科、成人院校轉制而來的,教師習慣了傳統的教育模式,注重理論教學而不注重實踐環節。就筆者周圍,法律教師只有極少數從事兼職律師工作,實踐能力嚴重不足。在法學教育中借鑑診所課程的某些教學方式,將促進法律教師改變觀念,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實踐環節上,積極參與教學方法的改革,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比如,在目前還不具備診所式教育的條件下,可以採用模擬角色訓練的方法。在模擬角色訓練學生並不接觸真實的客戶案件。他們在課堂上虛擬的場景中分別扮演律師、證人、對方律師、政府官員或法官等,就案件中的某個問題進行談判、辯論、調解或審理。學生在有系統的模擬教學計劃的實踐中,學會如何從扮演角色中學習,即從角色的準備、體驗、與對手的衝突、角色的轉換、以及角色反思中進行學習。除了在親自體驗中鍛鍊了專門的法律技能,學生們還能通過這種訓練,成爲一個更好的、更自覺的、更成熟的學習者。在這其中,指導教師設計各種模擬練習,如客戶訪談、客戶諮詢、調解和法庭辯護角色的扮演。幫助學生準備角色,評價學生的表現,指出學生的問題,從而幫助學生從其擔任的角色中學習。由於指導教師完全控制場景,可以爲最理想的教育目的來設計學生的活動。

2、學校方面。診所式法律教育在我國十餘所普通高等院校的引入,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高職院校也應結合自身特點,積極投身到法學教育的改革中去,借鑑診所式法律教育的特色,完善學生培養的實踐環節。

(1)課程設置方面。根據高職法律學生特定的職業崗位羣的實際需要,以職業能力訓練爲基礎,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進行課程設置。高職院校一般都是三年的學制,課程結構更應緊湊、合理。理論課程以滿足實際需要爲準,可開可不開的課程就不開,不要因人設課。應着重強調實踐性教學部分,加大技能訓練課時(診所課程)比例,突出高職教育特色,使學生上崗即能熟練操作。

(2)師資力量方面。針對現有師資力量實踐能力較弱的問題,可以加大社會力量辦學部分。通過聘請資深法學專家、有經驗的法官、律師作爲客座教授,擔任一定的診所教學任務,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了解社會,提高法律職業技能,爲將來從事法律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對現有教師應給予適當的扶持,減輕教學壓力,提供培訓、進修機會,使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勝任診所教師的水平。

(3)法律診所建設方面。法律診所就是學生的實訓基地,是實現高職法律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載體”。根據學生的就業導向,診所類型應以社區法律診所爲宜。通過學生深入社區、街道講授法律知識、運用法律爲弱勢羣體提供法律幫助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訓練學生運用法律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律師職業道德。一個診所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人員、設備配備,地點的選擇、經費支持等等,這些實際工作都需要學校的大力協助、扶持。

診所式法律教育代表着法學教育改革與創新發展的方向,對學生、對學校、對社會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在普通高等院校的成功經驗對於高職院校也有許多借鑑意義,必將加速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步伐,發揮更大的作用。

通過此次讀書活動,對自身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都有很大幫助,希望對今後的教學產生更大的推動作用。

關於讀書心得4

在這一個星期裏,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是一本名著,這本書是來自意大利的亞米契斯寫的

第1篇《帕多瓦的愛國少年》不,我一定不是"懦弱的士兵"!如果每天爸爸都能給我講一個像昨天晚上的`故事該多好呀!這樣我會更加情願上學。故事的情節是這樣的:

一艘法蘭西亞的輪船從西班牙的巴的塞羅 那亞起航船,開往熱那亞。輪船是來自全國各地。其中有一個十一歲的少年,他家裏沒有錢,在帕多瓦鄉下種田的父母把他賣給了一個賣藝的班子。那孩子的處境更悲慘了。因爲實在忍受不了這虐待和飢餓。於是他就逃了出來,有一位警長看見他可憐的樣子把他送來了船上。在船上,沒有人管它。剛上船的三位婦女給了他許多財物,就讓他回房休息。那少年回房後三個婦女就喝起了酒。酒後興起就把意大利說得一無是處了,在房間裏的少年聽見了這些話就拿着錢打在他們的臉上。三個人暴跳如雷,擡頭一看又有大把錢財落在地上和桌上,"請把你們的錢拿走,我不接受對我國家侮辱人的施捨!"

從這一篇就可以看出少年那種愛國精神。失去的歲月遙遠的國度,卻沒有形成我們彼此的距離。愛國是全人類的共同情感,透過故事主人公堅強的言行我彷彿已走近了他們的偉大靈魂,淚水模糊中,我彷彿以明白愛國是爲了什麼!

關於讀書心得5

學習了《老人與海鷗》這篇文章,我知道了它主要講的是每逢冬季來臨,一位老人便徒步二十多里路去喂海鷗,呼喚海鷗,與海鷗親暱的說話的故事,以及在老人去世後,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的悲壯畫面,同時,也表達了老人與海鷗那份真摯的友誼。

初讀課文,我有一個疑問:爲什麼老人那麼簡樸,但是還每天用自己僅有的退休工資去給海鷗買食物?經過老師的'講解後,我明白了:是因爲老人之前孤身一人,沒有親人,海鷗是他唯一的精神寄託,雖然不是親人,但是,他們勝似親人。老人把海鷗看作是他的兒女。他們之間的感情令人震撼……

老人是用真心去呵護,疼愛海鷗的,一談起海鷗,老人的眼神就興奮起來,他還給每一個海鷗都起了一個名字:獨腳,灰頭,老沙,公主,紅嘴……

“當老人去世時,“我們”把老人最後一次喂海鷗的照片放大,帶到翠湖邊海鷗們都飛了過來,圍着遺像翻飛,盤旋……當“我們”不得不去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撲了過來,“我們”好不容易纔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旋渦中脫出身來……”從這幾句話中,我認爲,海鷗很捨不得老人離開他們,不想讓任何人帶走老人。

任何動物都是有靈性的,只要你用真心去對待它們,我相信,一定會有收穫的。

關於讀書心得6

第一次拿到《愛心與教育》,隨意地打開一個章節翻看着,就被那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故事而吸引,似乎不經意之間有什麼觸動了我的心房。然後,把它放在枕邊,細細地研讀,那飛揚的文字一次次滲入到我心靈的深處。今天,我做在電腦前,桌子上就放着這本《愛心與教育》,在開始敲下第一個字以前,我情不自禁地再次撫摸着它,彷彿又一次和李鎮西老師進行着心靈的對話,那麼真實的感受到了愛心的跳躍,激情的脈動,詩意的揮發。

是啊,在書中,我讀到了愛:每天定時給汪斌煮一個雞蛋,開學前爲每一個學生寫一封信,每一個學生的生日獻上一份真誠的問候……這是李鎮西老師攜着一顆愛心,走進學生的心靈,感受每一個孩子喜怒哀樂的結果。在書中,我更讀到了教育中理應擁有但卻久久失落了的東西,那就是教育的人情味!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麼教育過程便絕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應該充滿人情味;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充滿着對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應該體現出民主與平等的現代意識。雖然就學科知識、專業能力、認識水平來說,教師遠在學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師生之間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爲萬同的轉變,與王銅的溝通,李鎮西老師處處顯示出這種平等,這種民主。

如果說現在的教師大多不愛孩子,未免太絕對了些。哪一個教師會否認自己是有愛心的呢?曾聽說一位小學一年級的女教師,爲了“嚴格要求”學生,竟在課堂上用膠布封住了說話的十幾個學生的嘴巴!她時,她很委屈地說:“我也是爲了學生好!”

教育需要愛,但是一種怎樣的愛呢?我想不是溺愛,不是不平等的愛,而是一種在民主中的關愛。讓我們象李鎮西老師那樣,在愛中體現民主,在民主中實施關愛吧!

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渴望被關心、關注、關愛,可是長久的對需要愛的人施之以愛卻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然而,著名教育家李鎮西在他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愛心與教育》中,以手記的形式,敘述了李鎮西老師“施愛育人”的感人故事。在閱讀過程中,李鎮西老師對學生真摯的愛,學生對李老師真誠的愛的回報,每一幕都讓我爲之感動,不斷的引發我思考。

在“愛心和童心”這部分的描述中,引起我共鳴的是:“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正如書中所言:“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

我們每一位教師,如果你是愛學生的,就必須有一種能力——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首先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世界,而非頤指氣使、強行命令。

“與頑童打交道(後進學生的轉化)”中,給我很深印象的有這樣三個觀點:

1、講求民主:點燃學生心中“想做好人的願望火花”。我們即使在指出學生不足時,也不要讓兒童那種成爲“一個好人”的願望的火花熄滅。要尊重學生申辯或解釋的權力。錯誤面前人人平等,優生差生一視同仁,即便是老師錯了也要公開向學生道歉,用心靈贏得心靈,用真誠走進“後進學生的心靈深處”,被後進學生真心接納了,他們就會“因親其師而信其道了”。

2、講究科學:把教育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我們爲人師者不但要引導後進孩子“善於發現自己的可貴之處”,更要鼓勵他們勇於用“高尚的我”戰勝“卑下的我”,還要有耐心等待後進學生循序漸進的拔除自己各種缺點的“雜草”,讓他們通過自我控制逐漸減少犯錯的次數。

最令我動容並且引發我思考的是:

3、個性:不以分數論英雄。

文中談到:沒有健康愉快的精神生活的人,是不幸者,而我們眼裏的“後進學生”,幾乎都是這樣的不幸者!由於在智力水平、行爲習慣、知識基礎、家族背景等等方面的差異,“後進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與班集體同步,於是心靈的悲劇便發生了:自卑自賤但表面上滿不在乎,上課無法聽懂又不得不日復一日地坐在教室裏,作業往往完不成只好胡亂應付,因此常被各科老師斥罵,受盡了學生的白眼,於是處處與集體作對……多麼真實的寫照!蘇霍姆林斯基這樣說過:“尊敬的教育者們,請時刻都不要忘記:有一樣東西是任何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任何教學方式都沒有作出規定的,這就是兒童的幸福和充實的精神生活。”

人生存於這個世界上一定都會有其立足於世的天賦,不必千軍萬馬過高考的獨木橋,對於後進學生可以根據他們的個性特點發展其愛好,引導他們學會做人之本、學會生存之道。

我記得,有一美國中學校長在學生畢業演講時對畢業生說:“得A的同學,祝賀你們,祖國未來靠你們;得B的同學,祝賀你們,祖國的棟樑是你們;得C的同學,祝賀你們,母校的捐款等着你們!”

我想:每一個孩子都有權利被接納、被認可、被尊重,每一個孩子都渴望有成功的體驗,當我們有意識關注到孩子的需要時,我們便會靜下心來傾聽孩子心底的聲音,於是,我們理解他們爲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與後進孩子溝通時,當我們習慣與孩子心理置換的溝通方式時,於是,我們對他們的積極關注會多於消極關注,正強化會多於負強化,此時,你便是在爲後進孩子創造成功的機會……

關於讀書心得7

這本書裏有很多童話小故事。我慢慢地貪婪地看了一篇又一篇,我彷彿進入了一個神奇的童話世界裏,那裏有小如拇指的人,有能感覺到情感的碗豆公主,還有會唱歌的夜鶯……

漸漸地我被《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給吸引住了,禁不住沉思起來,那是一個下着鵝毛大雪的晚上,周圍沒有一個人,很是寂靜,有着一個小女孩散着捲髮,美麗的金髮,穿着衣衫襤褸的衣服,臉和嘴脣都凍得發紫了,凍的發抖的小手握着一盒火柴,站在那裏,嘴裏一直在喊:"有人要賣火柴嗎……?"回答她的不是她想要的結果,而是那呼呼地風聲,大雪還在不停地下着。讀到這裏,我的心"蹦"地一下涼了起來。小女孩她光着腳,穿的也很單薄,在大雪中來回走着,終於,她找到了一個落腳的地方坐了下來,她不敢回家但也不知道該去哪裏,惟有這裏纔是她落腳的地方。她不敢回家,因爲她沒有賣掉火柴,怕回去被她父親責罵。

小女孩幻想着能有一隻香噴噴的'烤鵝正向她飛來,此時的小女孩,已經餓到了極點,餓得肚皮貼後背了,餓得嘴角直流口水。小女孩又幻想着美麗、漂亮的聖誕樹,她幻想聖誕樹,是因爲她沒有過歡樂,只有無數的痛苦,她希望聖誕樹能寄託她的美好希望!可惜的是,小女孩的幻想不能實現,於是,她點起了火柴,在火柴的強烈光亮下,小女孩想起了死去的奶奶,她彷彿看見了她那慈祥而又愛護她的奶奶,她奶奶正微笑地向她走來,小女孩高興地跑了過去。就在這時,火柴熄滅了,小女孩的奶奶消失了,又留下了小女孩孤零零地在這裏,小女孩很傷心地哭了。最後,她帶着微笑,就這樣無聲無息地凍死了。

我想想小女孩的生活,再想想我平時吃東西時的挑三揀四,我不禁感到慚愧起來,我的腦海裏時不時地就出現那可憐的小女孩的背影。想想窮孩子飢寒交迫的生活,相比之下,我們的生活多幸福呀!

和孩子一起讀這本書,彷彿自己和孩子一起走進的童話的世界,《安徒生童話故事》裏面寫了很多有趣的故事,琛琛特別喜歡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故事,叫我給他講了好幾遍,他自己也讀了好幾次,他說:"裏面的小女孩好可憐,他的爸爸好可惡,不要她回家,大過年的一個人在外面,只知道幻想中豐盛食物、慈祥的奶奶、美麗的天堂。"聽到孩子說了這樣多的感慨,我覺得孩子要多讀些好書,讀完書後要把書的感悟記錄下來,以後我也要多抽時間陪孩子讀書。

關於讀書心得8

我的書架上靜靜的佇立着我最喜歡的一本書,當我心煩意亂時我總會捧起它認真的閱讀,它就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亞米契斯的經典作品————《愛的教育》。愛的教育讀書筆記小說的主人公安利柯是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他記載下的點點滴滴的日記,成爲展現成長故事的連環畫卷。每一篇都閃耀着愛的火花。這火花絢麗多姿,五彩繽紛:有老師對學生無私的關懷教育;有熱血少年對祖國的赤膽忠誠;有朋友間的真誠友誼;有陌生人之間的溫暖幫助;有人與人之間的尊重理解。。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向我們展示了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雖然故事中的人距離我們上百年,卻彷彿就活在我們的身邊,讓我們感動至深。

比如書中有個故事叫《倫巴第的小哨兵》,講的是一位軍官讓一位少年上樹去看看有沒有敵人的蹤影。於是,少年爬上了樹,這時三顆子彈劃破了天空的寧靜,少年中彈了,少年像斷了線的風箏從樹了掉了下來,

軍官趕緊跑過去,用手帕捂住他的傷口,少年的頭猛的下沉停止了呼吸。軍官如遭電擊似的愣在那裏。過了幾分鐘,軍官埋葬了少年。我想少年是爲國家而死,爲了人民而死的。司馬遷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少年的死就重於泰山。我們要向他學習,學習他爲祖國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

關於讀書心得9

說到《水滸傳》,你們肯定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武松、宋江、吳用、花榮這些鮮明的人物形象。《水滸傳》是施耐庵根據自己的.生活和北宋農民大起義而寫成的一部著作。《水滸傳》這本書中有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比如說性格剛烈的武松、逆來順受的林沖、最具反抗精神的李逵等等,他們都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水滸傳》裏的故事引人入勝。就光看題目吧: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怎麼也看不夠。先來看看《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裏面的主人公魯智深趁着酒興爲了把烏鴉趕走把一棵綠楊樹都連根拔起了!再來看看這篇《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在這篇故事裏,魯達他竟然三拳打死了鎮屠鎮關西!他不要命啦!!!

在這本《水滸傳》中,大大小小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們。正是這些藝術成就,使《水滸傳》成爲了我國古代四大文學名著之一。

讀了《水滸傳》,我長了不少見識,懂得了許多道理。《水滸傳》我愛你!!!

關於讀書心得10

今年暑假,媽媽給我買了好多書,我最喜歡《小王子》這本書,我用了幾天時間就看完了。開始看時,我知道《小王子》是一部法國兒童文學的經典作品,原著是聖,埃克蘇佩裏,這本書深受全世界小朋友的喜愛。

小王子居住的星球非常小,只能住他一個人,另外,小王子的有一朵玫瑰花,對於小王子來說,這朵玫瑰花是“獨一無二”的,他還有一隻小羊,爲了不讓小羊吃掉玫瑰花,他便用草畫了一個羊套。然後,開始了他漫長的旅行,小王子經過了許多小型星球,最終來到了地球,小王子在沙漠中遇到一個飛行員,他給飛行員講述了他的旅行經歷。最後,小王子要回星球的時候,被一條黃蛇咬死,結束了他的.旅行。

讀完這本書,我傷心的哭了,小王子有顆純淨的心,有美麗的想象力,他不像實業家那樣歸爲己有,不像點燈人那樣辛苦,不像愛慕虛榮人那樣驕傲自大,所以,小王子值得我們學習,他帶領我們走到心靈的最深處,讓我懂得了愛,責任和生命的意義。我喜歡這本書,更喜歡書的主人公小王子!

關於讀書心得11

通過一個多月的讀書,使我大開眼界,精神世界爲之更加豐富多彩,生命得於昇華,對書籍的看法也有一個新的認識,新的評價。說實在話,在沒開展讀書活動之前,我沒有認認真真地、象模象樣地讀過一本教育名家的教育專著,偶爾讀的都是一些零零星星的教育雜誌上的文章,有點興趣時讀一點日常雜用方面的書籍,像現在這樣靜下心來讀一本本名家名著,並且還要寫讀書筆記,讀後感悟與體會,幾乎從未有過。書籍確實能安慰我們的心靈,美化我們的心靈,靜化我們的心靈。它裏面有星光的閃耀,有雨露的潤澤,也有花草的芳香,既有黃金屋,也有顏如玉;它既能把人生引入歧途,使你飲恨終生,也能使人生輝煌,無限幸運。以前,書籍對我來說是一種折磨一種痛苦,枯燥無味;現在是一種吸引一種味道,讀後心懷豁達,是一條河流,一片天空和大地,心曠神怡,雖然說不上陶醉,但也說得上是一種享受,一種幸福與快樂。

讀了張平老師的《什麼是最好的教育——教師最需要關注的66個教育細節》書以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確切地說在開始研讀的時候就已經被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住了:這本書從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個方面入手,充分闡述了教師如何更有效地關注教育細節,如何身體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爲出色的人民教師。

什麼纔是最好的教育?書的序言部分給了我們明確的答案:最好的教育是“無爲”的教育:它不爲感知、卻又深深影響着人心靈的教育。所謂“無爲”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隱蔽教育意圖的教育情境的薰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師自身的示範等爲間接教育手段,潛移默化,摒棄單調、枯燥的說教,充分信任學生,因勢利導,使學生在沒有直接衝突式的說教中自覺接受教育,在獲得親身體驗中領悟道理,在以自身爲主體的自我教育中達到精神的昇華和認識的飛躍的教育。“無爲”教育需要我們教師關注,並從教育的細節入手身體力行。書中從四個部分:做人篇、學習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充分闡述了教師如何有效關注教育的66個細節,如何身體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爲出色的人民教師。

有位哲人說:“人的一生只在做兩件事----做事與做人。”其實,人的一生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因爲事是人做的,做事的實質也就是做人。因此,書中的四個部分把做人篇放在了首要位置,學生只有具備了做人的各項品質才能更好地學習、做事,也才能與周圍的人和諧交往。因此,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然後纔是傳授知識。編者將教師最需關注的66個細節一一闡述,而在闡述的手法上也避免了枯燥的論述,在闡述一個品質細節前,編者都引用了兩句名人名言來概括該品質的重要意義,緊接着運用一些鮮活的真人實例來具體論述,最後,編者提出培養這些良好品質的方法和建議,使這本理論性很強的書增加了不少的文學性和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廣大教師讀者的興趣。

書中講述的教師最需關注的教育細節之四----健康是人生最可貴的,給我的印象最深。我們如何理解健康的含義,英國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說過:“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可見身心健康是人類的共同追求。著名的作家海明威從小就跟着酷愛體育運動的父親走村串戶,穿林渡水。4歲時,他從父親那得到一支獵人槍,之後開始獨立活動,開始了釣魚、打獵和探險的生活,而年幼時的.這些經歷成了《老人與海》的寫作素材。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教師最需要關注的66個教育細節》對廣大的教師有很強的學習和借鑑意義。作爲教師我將細細品味書中提及的每一個教育細節,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貫徹這些教育思想,使我們的學生成爲一個健全品格的人。而教師是否願意花時間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師是否具有專業素養的標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學海無涯,藝無止境。教師的專業追求、專業探索、專業提升,要靠不斷的反思,教師要學會在言說和行動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長。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種學術行爲,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應不斷反思。這也許將成爲自己需要時時溫習的功課。我願把自己的反思提出來,與廣大教師共勉。

1.讀書一生

好教師的知識結構應當由三塊組成,即精深的專業知識,開闊的人文視野,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古典文學修養和哲學修養的不足,決定了我要以爲學生生命奠基爲追求,必須靠讀書學習進行自身的彌補和進修,要像永不幹硬的海綿一樣不斷地吸收和納取。大量讀書,深入實踐,及時總結,積極科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向名師學習,學他們的奉獻,學他們的敬業,學他們的創業精神,不斷完善自己,讓課堂扮演好教師演繹人生的舞臺,展示挖掘課堂中教育的智慧。

2. 激情不老

這應該成爲爲師品格的重要追求。馬克思說,激情是人追求自己的對象世界的一種本質力量。只要生命在,激情就在。教師的激情就是要點燃學生的情緒,照亮學生的心靈。對教育的激情,應該從現在的外在表象化爲內在的精神氣質。不因年齡的增長,環境的改變,地位的升降而改變。

3.寧靜致遠

一個好教師不全是靠培訓成長起來的,更不是靠檢查、評比造就的。教師很苦很累,比如各類名目繁多的學歷進修,課改通識培訓,市級的、省級的甚至國家級的教學比賽壓得教師喘不過氣來。教師自由發展的空間,已被剝奪殆盡──整天忙着讀人家的“書”,自己的“書”卻沒有讀。這種過重的外在負擔將導致

“膚淺後遺症”。因此,與其忙忙碌碌,不如圍繞自己的特色鑽研下去,深化,細化,創造屬於自己的心靈財富,在浮躁的現實中尋求一份屬於自己的寧靜心境,並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標默默地努力,靜靜地成長。

4.伸展個性

教師不能沒有獨特的風格,不能沒有鮮明的個性。隨波逐流,循規蹈矩是自己成長的最大敵人。“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也應成爲我們爲師的座右銘。我想對自己說的是,人云亦云的儘量不雲,老生常談的儘量不談,要學會獨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風”跑。對自己的教學,不要考慮完美,要考慮最有特色。

5.愛在細節

教師要學會愛,愛在細節,因爲教育就是一堆細節。比如,對待生活在當今社會環境的學生,教師缺少的不是強力和果斷,缺少的是教養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細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尤其對所謂的學習、心理有“障礙”的學生,要學會做“寒裏”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爲學生在困難或痛苦中及時送去精神安慰的人。學會關心,爲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尊重每一個學生”“補上感恩教育這一課”等緊緊圍繞一個“愛”字,從每一個細節中洞悉教育之事,感悟教育之真,在點點滴滴,潤物無聲的教育中塑造孩子。讓教師們都知道,擁有一可愛學生的心是當一個好教師的最基本的條件。但願我們的每一位教師不在做陶行知筆下的“糊塗先生”,希望大家領悟愛的真諦,感悟教育的真義。

6.海納百川

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誰走在我的前面,誰就是我的老師,包括學生,尤其是那些老教師──敬業,博學,鑽研,激情,嚴謹,刻苦等教育傳家寶,已經成爲我們“通向現在和未來美好教育境界的階梯”,把我們引領到當今課程改革的風口浪尖上。我心中永遠銘記他們,並在今後的工作中時時記得向周圍的教師學習。

7.合作同進

如果說以前的成長靠的是個人奮鬥,那麼新的時代與環境,強調的卻是團隊的力量。尤其是激烈的競爭環境,需要真正的合作。沒有合作之心的人,內心是焦躁而絕望的,也不會取得什麼真正的成功。你有什麼樣的情懷,就有什麼樣的處世方式;你有什麼樣的期許,就有什麼樣的行爲。因此,強調個人發展與競爭,一定要依靠環境和夥伴的合作──學會溝通、學會傾聽,同行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經驗,以減少由於孤立而導致的個人行爲。

讓讀書成爲可能,讓讀書成爲習慣。當一名的教師,感悟人生,捕獲理想,是我們大家共同的理想。閱讀它,走進它,讓我們放飛理想,走向輝煌!用閱讀

滋養心靈,用讀書豐厚底蘊,使我們內心開放、鮮活、細膩和溫和,從雲中漫步到日常教育中的潤物無聲,從理論延伸到實踐,我們深深的感受到讀書給我們的不只是啓迪,更是一種享受。書籍是無價之寶,讓我們用心領略、觸摸教育的風景,展示讀書的收穫。

關於讀書心得12

在西遊記裏,至少在表面上看,天宮和靈山是一種井水不犯河水甚至有時候有所合作的關係,我們很容易把他們看成平等的政治團體。其實細細分析,卻還別有蹊蹺。

我們知道,天宮管轄着天下幾乎所有的神仙,大到龍王閻羅,小到山神土地。這些大大小小的神仙在行政上都是歸天宮管的,小說中從來沒有哪個山神土地受靈山的指揮,陰間的十閻王上頭好像有個地藏王菩薩是佛家人物,不過在歷來的說法中如來未必指揮得動這位菩薩,陰間真的出了事,秦廣王還是要報上天庭,也說明了他們的行政關係。中國民間也有竈神每年上天彙報工作的說法。這些大小神仙都是基層的公務員,法力不是很高,負責某項具體行政事務的管理。比如龍王管下雨,閻王管生死,山神土地是基層接待辦主任,竈神管煮飯,等等。天上還有雷公電母負責打雷閃電等。他們這些神仙並不逍遙自在,反而需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沒有盡到責任的如涇河龍王,甚至要被斬首。大家看看,這纔是政府機構的模樣啊,除了享樂的人,總得還有做事的人,要不然,要政府幹嘛?反觀如來的靈山,佛、菩薩、羅漢一大幫子的人,貌似整天在那打坐清談,除了如來在西遊最後提到的'給人頌經超度,也沒見他們做過啥爲人民服務的事。也就是說,靈山至少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政府機構,也就是個獨立的非政府組織。我們還看到,即使是在如來居住的西牛賀洲,也有大量的山神土地,直接聽命於天宮,如來對此貌似也沒什麼反對意見。這也就更進一步證明了靈山根本就沒有管理行政事務的功能,它和天宮並不是互相割據的關係這麼簡單。

我們再看西遊記裏對猴子大鬧天宮,如來趕來鎮壓的描述:

如來聞詔,即對衆菩薩道:“汝等在此穩坐法堂,休得亂了禪位,待我煉魔救駕去來。”

……

如來佛祖殄滅了妖猴,即喚阿儺、迦葉同轉西方極樂世界。時有天蓬、天佑急出靈霄寶殿道:“請如來少待,我主大駕來也。”佛祖聞言,回首瞻仰。須臾,果見八景鸞輿,九光寶蓋;聲奏玄歌妙樂,詠哦無量神章;散寶花,噴真香,直至佛前謝曰:“多蒙大法收殄妖邪,望如來少停一日,請諸仙做一會筵奉謝。”如來不敢違悖,即合掌謝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來此,有何法力?還是天尊與衆神洪福。敢勞致謝?”

如來自己說要去“救駕”,玉帝來了,如來“瞻仰”,玉帝要留如來吃飯,如來“不敢違悖”。這都說明了至少在名義上,如來是尊玉帝爲長的,要知道,封建社會的時候對於尊卑長幼是看得很重的,孫悟空取經途中多次變成妖怪長輩,佔了人家便宜並且洋洋得意。如果玉帝和如來在地位上完全平等,那麼“救駕”這兩個字,別說從如來自己嘴裏說出來,就是來搬救兵的也不敢說吧?從這些細節當中,都可以看出雙方地位的一些差異。

綜上所述,靈山和天宮的關係其實已經呼之欲出了,天宮相當於中央政府,如來相當於大法王,在靈山實行政教合一的高度自治,甚至擁有強大的武裝力量,有與中央政府掰掰手腕的實力。不過在表面上,還是要尊玉帝爲長。

關於讀書心得13

我讀了《感恩朋友——讓你珍惜一生的友情故事》這本書,有了很大的感觸。《感恩朋友》裏面講了多種朋友,少年時候的鄰居朋友,小學時的朋友,中學時的朋友,後來趣味相投的知己等。如《她告訴我,哭沒有關係》講述了兩個都需要溫暖的孩子,兩個同樣脆弱的孩子,兩個同樣渴望美好的孩子,只要你需要,我就在你身邊,若你想哭,沒關係的。體現了在朋友需要時給她鼓勵;《畢業的禮物》則講述了家境貧寒,卻學習用功的林志,在畢業典禮上把同學們對他的所有的點點滴滴都記錄在了一本本筆記本上,送給同學們,作爲畢業禮物。

表現出他對朋友們微薄但很重的感恩;《一張匯款單》則講述了爲了朋友,放棄了工作名額,把機會留給別人,但朋友沒有忘記他的“情”,把他們積攢的一個月的工資給了他。體現了他雖然成了一個普通的市民,但是他卻擁有了最大的財富……這些故事告訴我們朋友間的友情,不需要別的東西做支撐,只需要一個真誠、寬容的心就夠了。“朋友”是個多麼溫馨的字眼,可是又有誰真的明白,什麼是朋友?它真正的含義是什麼?

有人說,友情像水一樣淡濃不可分;有人說,朋友是本好書,永遠讀不完的書。我覺得,友情它不像親情那樣情意綿綿,也不像愛情那樣轟轟烈烈。如果你願意,許多人都成爲你的朋友,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有的難忘,又有的淡忘。如其它事物一樣,友誼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世間有多少友誼,就有多少種表現的形式。朋友之間,也許,曾有過矛盾,有過爭執,但是,在你需要時,他(她)仍然會在你身邊,安慰你,鼓勵你。

朋友之間,不需要天天聯絡,但是好久之後見面,仍然會侃侃而談。也有一些朋友他(她)可能不經常出現在你的生活中,不會出現在你的生日宴會上,但是,每當你想起他(她),嘴角總會露出淡淡的微笑,淡淡的感慨,濃濃的感激。不管是怎樣的朋友,都曾給過你溫暖,給過微笑,給過你讓你依靠的肩膀,。讓你曾因爲他(她),變得快樂,變得開朗。有的朋友或許他(她)已離開了,去了很遠的地方,每年只有短暫的幾天相聚在一起;有的朋友,也許,已經隨着世間的輪迴,去了另外一個世界。而有的朋友,如今就在你的身邊,給你無趣的每一天增添了很多美好的快樂,使你覺的有他(她)的相伴自己不再孤獨。

他(她)們,在接下來的時間裏還將繼續與你同行,甚至相伴終身……青春年華終有一天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一去不復返,可是時間能把朋友之間的真摯情感揮之而去嗎?回答是肯定的,不能。因爲朋友之間真摯情感只會隨着歲月越來越濃,就像是又披上了一件美麗的友情。

這不經讓我想起了歐陽菲菲唱的一首歌: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想想朋友爲你做過的是吧!懷着感恩的心,去感恩朋友吧!

關於讀書心得14

近期,我閱讀了一本叫《草房子》的書。《草房子》的內容很豐富,其中有許多的好詞好句,這些好詞好句十分值得我去摘抄、欣賞,因爲這些詞、句可將人物、事物表現的活靈活現的,很真實,使讀者看了沒有距離感。這本書有着太多的優點而且內容生動,句子優美,值得人們去探索、欣賞,所以我很喜歡也很讚賞《草房子》這本書。

《草房子》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油麻地孩子們的生活和他們的人物形象、性格、愛好及他們的家庭。雖然每一章的標題都是人物或者是事物,但是從內容可以體現出:作者是通過刻畫人物而襯托油麻地人們的生活。我覺得這樣寫,《草房子》的內容結構很完整,是文章體裁、結構都很清晰明瞭。而且作者用優美的詞、句將桑桑、禿鶴、紙月、白鶴、細馬等等任務描寫的詳細、生動,使讀者對劇中的`人物形象一目瞭然,也是讀者對《草房子》的各種人物及人物關係不會感覺到複雜。

通過我閱讀完《草房子》這本書後,我感受到:作者不單單只是刻畫油麻地那幾個孩子的人物形象及描述他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作者是通過寫那幾個人物體現出油麻地人們的生活。我感受到了油麻地人們和美、平凡的農家生活,也感受到:油麻地人們雖然市場遇到困難,可他們勇於面對,堅強的走過。從紙月、細馬這兩個章節中,可以看出:油麻地的人們和睦相處,就像一個大家子一樣其樂融融的生活着在一個區域裏,和睦相處,共同走過點點滴滴的生活。

通過閱讀《草房子》,我收穫多多。我不僅學會了用好詞好句可是文章體現得更加美麗,而且學會了用各種修辭手法可以使人物或事物變得更加生動,使讀者更加有興趣。還學會了用襯托的手法可將文章的結構、體裁變得清晰明瞭,使文章更有特色。

從《草房子》中,我還學到了如何去摘抄,如何從哪個角度去欣賞。我認爲《草房子》是一個十分優秀的著作,值得人們去推廣、去讚美、去用心欣賞它。

關於讀書心得15

在各種媒體上看到《獨唱團》的出版,但一直沒買。因爲沒想買。直到看到它停刊的消息。當即就託朋友打電話去書店訂購。新年的第一天終於看到了傳說中的《獨唱團》。

先說看到它的一瞬間我就被它的樸實設計所吸引,很簡單的牛皮紙封面,幾排小黑字。隨手一翻,裏面的設計也簡介明瞭,字比一般雜誌的小很多,不是主流的那種字大行稀,配無關圖片,讀起來像吃泡水的麪包。

第一頁摘抄:寫作者最快樂的事情是讓作品不像現實那樣到處遺憾,閱讀者最快樂的.事情就是用眼睛摸一摸自己的理想。世界是這樣的現實,但我們都擁有處置自己的權利。

接着是書中文章的作者照片,按先後順序排的,韓寒排在最後,兩大張寸照中,韓寒的這張最有感覺。

第一篇:周雲蓬的《綠皮火車》,題目是盲文,我不認識,是看了前面簡介的才知道。作者真實平靜的敘述讓我觸到一個堅實自由的靈魂。

所有人問所有人,這個欄目的創意棒極了。真實的聲音。無論你是誰,無論你是一個普通人,還是一個普通人,甚至是一個普通人,你都可以向任何人提問,提任何的問題。

《獨唱團》停刊了,疑惑的聲音,猜測的紛紜。讀了這本我知道了,世界是這樣的現實,但我們都擁有處置自己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