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關於初中古詩文閱讀教學的幾點體會

關於初中古詩文閱讀教學的幾點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W 次

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這段話明確地指出了古詩文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地位和要求。下面分析一下其基本要領,歡迎閱讀了解。

關於初中古詩文閱讀教學的幾點體會

閱讀教學要有文體意識,不同的文類,功能與特點各不相同,故而教學的側重點也應有所區別。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古詩詞和古文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古詩詞教學的意義

第一,它是提升學生語文興趣的敲門磚。雖然有人聲稱不喜歡語文,但幾乎沒有人不喜歡古詩詞。如果我們從古詩詞教學開始,由學生對古詩的興趣引發其對古文的興趣,由對古文的興趣引發對語文的興趣,這應該是一個可以操作的水到渠成的過程。比如由《浪淘沙赤壁懷古》到《赤壁賦》到《羣英會蔣幹中計》再到《核舟記》,由此,我們很自然地發現古詩詞教學的`“蔓延”功能。

第二,它是教師素質和語文素養的集中體現。詩歌以其最精煉的語言、最高超的技巧,表現最深邃的內容。如果說小說是把米做成飯,詩歌就是把米釀成酒。理解和講述詩歌有一定難度。鑑賞詩歌可以說是語文素養的集中體現,對讀者鑑賞能力的要求較高。教師能講好古詩詞,其他文體便不成問題。

二、古詩詞教學的側重點

誦讀古代詩詞,“誦讀”二字表明古詩詞的閱讀教學必須注重朗讀。因爲詩歌對語言形式美的要求是最高的,它講究平仄和韻律,不出聲誦讀就不能體會中國古詩的聲韻之美。“閱讀淺易文言文”,強調的就是“閱讀”。其實,讀文言文最好也要讀出聲來,因爲古文與現代文在聲調與節奏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讀出聲來才更容易培養對文言文的語感。至於“淺易”的要求,這是很容易理解的。文言文學習最好由淺入深,現行教材體現出這樣的規律,所選的文章大多是明清小品,離現代漢語的距離相對近些,題材上也多接近少年生活,容易爲初中生所接受。合理運用註釋和工具書,理解應該不成問題。“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中的積累,是指積累基本的文言文詞語和語法規則;所謂感悟,是指讀古文而有所啓迪;所謂運用,是指在寫作時能援引古詩以增添文采。最後,“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又一次提到了審美能力的問題。“課程標準”對於閱讀教學的知識目標,尤其是字詞識記,並沒有特別強調。但古詩文教學必須重視對詞彙的積累和語法的總結,因爲它的語言環境與現代生活有着很大的差別。同時,因爲時代的變遷,必須古代文化常識和背景知識予以特別的重視。在古詩文教學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課程標準”提到了“感悟”,教師要在古今之間搭建一座橋,讓學生跨越時間的障礙,這樣才能真正走進古人的世界,以古爲鑑。至於古詩文審美能力的培養,首先要幫學生掃除語言障礙,然後介紹古詩文特殊的美感,讓學生反覆涵詠,提高欣賞水平。

三、教師要多寫賞析古詩詞的文章

詩歌畢竟是語言的藝術,並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是難以言傳而已。誦讀很重要講解更重要。我認爲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悟讀,而且要指導學生賞讀。初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鑑賞能力,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鑑賞古詩文,讓學生充分了解文中所體現出來的人情世故和思想感情。如何做到呢?我認爲教師可通過寫評點賞析的文章提高講解水平。教師一開始寫古詩文評點賞析的文章時會遇到困難,開始寫不出是正常現象,可以多看看別人寫的詩歌賞析,或者查閱相關資料如《唐詩鑑賞辭典》,還可以藉助於網絡。這樣堅持下來,時間長了,自然就能寫出來了。而且你會發現,自己對詩歌的感受變得細緻、深刻了。寫賞析古詩文的文章,首先要讀懂詩文,對詩文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要有正確的理解。如果連詩的本意都沒有弄懂,那麼我們又如何進行分析和鑑賞呢?例如《逢八京使》中的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東望”點明故園及自身所處的方位。詩人此行是打馬西去,應該是面向西方的。可是上來卻是“東望”,可見對長安故園難捨難分。“路漫漫”三字,茫茫一片,故園早已從視野中消失了,說明離家之遠。已經走了這麼遠了,出行當然也不止一兩天了,還在不斷地回頭望,更可見詩人無盡的牽掛眷念之情,令人黯然神傷。雖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可岑參此時是第一次出塞,前往荒遠的西北邊疆,掛念家中的親人,不知何日才能相見,因而淚水淋漓,“雙袖龍鍾”。

在讀懂古詩文的基礎上,再對古詩文自身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進行分析。對較短的古詩文,如律詩、絕句等可以逐句分析,對較長的古詩文可以作問題分析或段落分析。另外,可以結合有可比性的其他詩文進行比較分析,在比較中可以更好地把握詩文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總之,詩文賞析一般有背景介紹,有詩句串講,還有總評。課堂上解讀詩文時,也基本上就是這樣一個順序。多寫詩文賞析對於提高教師自身的鑑賞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自身鑑賞水平提高了,學生的鑑賞水平自然也就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