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古詩《終南山》王維解說

古詩《終南山》王維解說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6W 次

《終南山》由王維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古詩《終南山》王維解說 ,歡迎閱讀。

古詩《終南山》王維解說

【作品簡介】

這首詩意在詠歎終南山的宏偉壯大。首聯寫遠景,以藝術的誇張,極言山之高遠。頷聯寫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見,鋪敘雲氣變幻,移步變形,極富含孕。頸聯進一步寫山之南北遼闊與千巖萬壑的千形萬態。末聯寫爲了入山窮勝,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點出了作者“遠望”的位置。全詩寫景、寫人、寫物,動如脫兔,靜若淑女,有聲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畫。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站”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原文】

終南山

作者: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註解】

1.終南山,在長安南五十里,秦嶺主峯之一。古人又稱秦嶺山脈爲終南山。秦嶺綿延八百餘里,是渭水與漢水的分水嶺。

2.太乙:又名太一,秦嶺之一峯。唐人每稱終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縣誌》:"終南山在縣(京兆萬年縣)南五十里。按經傳所說,終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3.天都:天帝所居,這裏指帝都長安。

4.青靄:淡淡的雲氣。山中的嵐氣。靄:雲氣。入:接近。

5.海隅:海邊。終南山並不到海,此爲誇張之詞。

6.分野兩句:言終南山高大,分隔山南山北兩種景象,各山谷間的陰晴變化也有所不同。古以二十八宿星座的區分標誌地上的界域叫分野。

7.人處:人家、村子。指有人煙處。

【韻譯】

巍巍的太乙山高接天都星,山連着山一直蜿蜓到海邊。

白雲繚繞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靄迷茫進入山中都不見。

中央主峯把終南東西隔開,各山間山谷迥異陰晴多變。

想在山中找個人家去投宿,隔水詢問那樵夫可否方便?

【背景】

開元二十九年(741),王維回到京城後,曾隱居終南山,該詩當作於這一時期。

由於終南山靠近帝都長安,達官顯貴、風流雅士凡在長安待過一段時間者無不遊覽終南山,又無不詩興大發,吟詠這瑰麗無比的風光。據不完全統計,《全唐詩》中有關終南山者,在1500首以上。但詩名直書“終南山”者,唯王維一人耳。王維傾慕終南山美景,後來索性在藍田輞峪內購置了別業,長時期地在那裏住了下來。他在輞峪寫下了大量山水詩篇,表現那裏千變萬化的奇景。王維“山水詩人”的美譽也由此而來。後世公認,唐詩寫終南山最多最好的是王維,而王維寫終南山的諸多詩篇中尤以《終南山》一詩最具代表性。

本詩以作者的遊蹤爲主線,對終南山的美麗景象進行了生動描繪。首聯寫遠眺,用誇張手法勾勒出了終南山的高峻、寬廣;頷聯寫近觀,採用了互文見義的手法描寫山中雲霧繚繞,變幻莫測的奇妙景象;頸聯寫俯視,從咫尺山水見萬里之勢,突出了終南山的遼闊、景象的千形萬態;尾聯寫詩人自己,流連往返,以至於天晚欲找人家投宿。

【評析】

詩歌的藝術創作,貴在以個別顯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劉勰所謂“以少總多”,古代畫論家所謂“意餘於 象”,都是這個意思.。作爲詩人兼畫家的王維,非常懂得此中奧祕,因而能用只有四十個字的一首五言律詩,爲偌大一座終南山傳神寫照。

首聯“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先用誇張手法勾畫了終南山的總輪廓。這個總輪廓,只能得之於遙眺,而不能得之於逼視。所以,這一聯顯然是寫遠景。

“太乙”是終南山的別稱。終南雖高,去天甚遙,說它“近天都”,當然是藝術誇張。但這是寫遠景,從平地遙望終南,其頂峯的確與天連接,因而說它“近天都”,正是以誇張寫真實。“連山接海隅”也是這樣。終南山西起甘肅天水,東止河南陝縣,遠遠未到海隅。說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實,說它“與他山連接不斷,直到海隅”,又何嘗符合事實?然而這是寫遠景,從長安遙望終南,西邊望不到頭,東邊望不到尾。用“連山接海隅”寫終南遠景,雖誇張而愈見真實。 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站”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次聯寫近景,“白雲回望合”一句,“回望”既與下句“入看”對偶,則其意爲“回頭望”,王維寫的是入終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剛走過的路。詩人身在終南山中,朝前看,白雲瀰漫,看不見路,也看不見其他景物,彷彿再走幾步,就可以浮游於白雲的海洋;然而繼續前進,白雲卻繼續分向兩邊,可望而不可即;回頭看,分向兩邊的白雲又合攏來,匯成茫茫雲海。這種奇妙的境界,凡有遊山經驗的人都並不陌生,而除了王維,又有誰能夠只用五個字就表現得如此真切呢?

“青靄入看無”一句,與上句“白雲回望合”是“互文”,它們交錯爲用,相互補充。詩人走出茫茫雲海,前面又是濛濛青靄,彷彿繼續前進,就可以摸着那青靄了;然而走了進去,卻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見;回過頭去,那青靄又合攏來,濛濛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這一聯詩,寫煙雲變滅,移步換形,極富含孕。即如終南山中千巖萬壑,蒼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異草,值得觀賞的景物還多,一切都籠罩於茫茫“白雲”、濛濛“青靄”之中,看不見,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於進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經看見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戀,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雲”、“青靄”俱“合”,則剛纔呈現於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籠以青紗,或裹以冰綃,由清晰而朦朧,由朦朧而隱沒,更令人回味無窮。這一切,詩人都沒有明說,但他卻在已經勾畫出來的“象”裏爲我們留下了馳聘想象的廣闊天地。

第三聯高度概括,尺幅萬里。首聯寫出了終南山的高和從西到東的遠,這是從山北遙望所見的景象。至於終南從北到南的闊,則是用“分野中峯變”一句來表現。遊山而有“分野中峯變”的認識,則詩人立足“中峯”,縱目四望之狀已依稀可見。終南山東西之綿遠如彼,南北之遼闊如此,只有立足於“近天都”的“中峯”,才能收全景於眼底;而“陰晴衆壑殊”,就是盡收眼底的全景。所謂“陰晴從壑殊”,當然不是指“東邊日出西邊雨”,而是以陽光的或濃或淡、或有或無來表現千巖萬壑千形萬態。

對於尾聯,歷來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評價。有些人認爲它與前三聯不統一、不相稱,從而持否定態度。王夫之辯解說:“‘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則山之遼廓荒遠可知,與上六句初無異致,且得賓主分明,非獨頭意識懸相描摹也。”(《姜齋詩話》卷二)沈德潛也說:“或謂末二句與通體不配。今玩其語意,見山遠而人寡也,非尋常寫景可比。”(《唐詩別裁》卷九)

這些意見都不錯,然而“玩其語意”,似乎還可以領會到更多的東西。第一,欲投人處宿”這個句子分明有個省略了的主語“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見得“我”在遊山,句句有“我”,處處有“我”,以“我”觀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處宿”而要“隔水問樵夫”,則“我”還要留宿山中,明日再遊,而山景之賞心悅目,詩人之避喧好靜,也不難於言外得之。第三,詩人既到“中峯”,則“隔水問樵夫”的“水”實際上是深溝大澗;那麼,他怎麼會發現那個“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樹林,有音響。詩人尋聲辨向,從“隔水”的樹林裏欣然發現樵夫的情景,不難想見。既有“樵夫”,則知不太遙遠的地方必然有“人處”,因而問何處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詩人側首遙望的情景,也不難想見。

總起來看,這首詩的主要特點與優點是善於“以不全求全”,從而收到了“以少總多”、“意餘於象”的藝術效果。

【點評】

田園山水詩人王維之詩自古有“詩如畫”之說。品其詩如賞中國畫,清新淡雅;讀其詩似遊神州萬里江山,恢弘壯闊。詩中一句一詞,點點滴滴盡是詩人豪情萬丈。

《終南山》是王維山水詩中的亮點之作,全詩共八句,層次分明,詩意明朗。終南山西起甘肅天水,東至河陝縣,東西綿延八百里,其勢之大,其峯之高是令無數文人騷客所折服和吟詠的,這些王維都把握得相當好,傳神之筆將其描繪得淋漓盡致。

首聯詩人運用誇張的手法,給讀者一個終南山海拔高,延綿遙遠的整體印象。“太乙”爲終南山主峯,其高何許,詩人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或是大概數據,一個“近”字,還有“天都”,將終南山的“高峻”勾勒出來了。“到海隅”有又令讀者感到終南山延綿之廣,視野之開闊,意境之宏大。

頷聯王維通過“白雲”作襯,虛實結合;“青靄入看無”一句帶讀者進入神祕的終南山的氤氳之中。其觀景視角又遠及近,先白描出終南山的遠景,爾後隨着遊蹤的變化,景色也迥異。原先白雲繚繞的山峯,此時卻沒有一點霧靄的蹤跡。神祕之境在詩人的“引帶”下“真相大白”,暢快之意油然而“升”。

頸聯“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此刻詩人着眼於終南山的各個子峯,“變”字道出了終南山的山巒起伏之大,子峯之多。接着王維巧妙的對“衆壑”的陰晴對比,間接地把終南山的羣峯相隔的距離點出,“殊”更意味深長的道出了“同山不同天”的奇異。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站”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到了尾聯,王維卻拋開寫景,轉向記事。面對如此美好的終南山,景色悠然,令無數遊客戀戀不捨,以至於他“欲投人處宿”,其愜意心境由此看出。一則可以舒緩遊走之累,二則,能飽覽山色只美,山野之趣,品味其幽靜,而自古終南山就是文人騷客隱逸休憩之地,王維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隔水問憔夫”有把讀者的注意力投向山中之水,山野之夫。那種生活該是多麼清明潔淨的山水啊,樵夫該是多麼淳樸和藹啊!此時又似詩人內心對終南山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蟲一人的鐘愛。

整首詩情景交融,寓心於山水,詩人心緒的愉悅如山泉般噴涌而出,沒有小女子的柔情描摹,展現的是一種恢弘壯大的氣勢,是終南山之壯美境象。

【《望嶽》與《終南山》比較賞析】

望嶽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終南山

唐 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望嶽》寫於公元736年,之前,杜甫到洛陽應進士試,未中。便到趙、齊一帶漫遊,本詩是他在登臨泰山時所作,此時,他仍舊是激情滿懷,躊躇滿志。《終南山》寫於公元741年,是王維歸隱終南山時所作,二者同是寫山,卻都少有對山的具體描繪,而是以詩人的感覺入詩,刻畫出山的神韻,讓人回味無窮,二者似孿生兄弟,甚至後者有模仿前者之嫌。但若細究起來,因詩人的性格不同,創作時的心境不同,寫作手法與所表達的意境也頗有不同,筆者有意將二者放在同一平臺上,並逐字逐句進行分析,以顯其優劣,明其宗義。

二者的首聯均是遠觀山景,描畫出了山的高遠之態。“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用的是設問句,發人深思,引人入勝,答句中“齊魯”範圍本就極廣,加上“未了”二字,泰山之蒼遠更是躍然紙上。“青”寫出山的蓊蓊鬱鬱,具有色彩感與質感。“太乙近天都,連山向海隅”寫得就更具體誇張一些,上句言其高入雲端,幾近天庭,下句指其遠至海角。如此,終南山的巍峨雄渾便表現得淋漓盡致,與前者相比,此二句更淺近直白一些,形象生動略顯不足。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應與“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相比較,二者均是以陰陽變化來表現山的高大。前者更加擬人化,較多的融入了作者的對泰山的喜愛之情,就連“造化”也會鍾愛這泰山,讓其神奇秀美,且高大得可以分割陰陽昏曉,其間“鍾”“割”二字最爲傳神。後者,較之更多一些客觀的描寫,寫山峯高大,改變了分野,令山谷陰晴不同。句子形式更整齊,內容更豐富,描述也更充分。但似不如前者更具人情味。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與“白雲四望合,青靄入看無”都用遠觀近視的感覺來寫山間雲霧籠罩,朦朦朧朧,令人神往。前者用雲寫近景,白雲朵朵似在身旁飄動,盪滌心胸。用鳥的遠飛寫遠景,“決眥”二字極言遼遠,且一隻鳥兒漸漸飛出視野,畫面便更具動感。後者對仗工整,遠的、高的爲雲,望之合於天邊,近的、低的爲靄,入之便蕩然無存。

二詩的尾聯都是寫人。《望嶽》中“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之句寫詩人登臨泰山,俯視羣山,頓生慷慨激昂之感,頗具氣勢。《終南山》中“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更具禪意,登山近晚,投宿人家,卻因山中少人,只得遠隔河水,問及樵夫,山的幽靜便得了凸顯。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站”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杜甫號稱“詩聖”其詩多能更多地融入個人情感,以情動人是其特長,用現在的話講,他非常會煽情。而王維後半生篤信佛教,號稱“詩佛”, “詩中有畫”,詩中多有對客觀景物的如實描摹,盡力的避免將“我”融入到景物中,常用“無我之境”來表達自己的脫俗遁世的思想。綜觀二詩,都能非常好的代表作者的創作傾向,《望嶽》形象生動,氣勢昂揚,句式靈活。《終南山》則多客觀描寫,恬靜淡遠,句式工整。如此說來,即便《終南山》一詩是有模仿痕跡,但細品出的韻味卻絕不相同,故讀者不必評論孰好孰壞,應是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