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學習古詩可以提高兒童語言智能發展

學習古詩可以提高兒童語言智能發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看見工人們正在修剪兩旁的梧桐樹。

學習古詩可以提高兒童語言智能發展

寶寶問:“媽媽,爲什麼要剪掉這些樹枝呢?”

“因爲樹枝太多了,剪掉一些,才能讓餘下的長得更好呀。”

“哦。那麼,‘春來發幾枝’呀?”

“那媽媽怎麼數得清楚呢?發很多枝吧。”

“不對不對,我知道的,‘春來發六枝’。”寶寶肯定地回答。

“那你數給我看看,是哪六枝呀?”

“這個,‘雲深不知處’啦,數不清楚的。”

“爲什麼雲深不知處呀?我沒有看見雲呀。”媽媽跟兒子搗蛋。

“喏,那不是雲嗎?媽媽,你沒有看見嗎?你‘只緣身在此山中’呀。”

這是幾天前我給兒子記的一則日記。把它貼到網上交流經驗後,許多朋友都不相信這是一件發生在不滿3歲寶寶身上的真事,然而事實確實如此。

很多人覺得教寶寶背詩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與之相反,也有很多人覺得這種單純的記憶沒有多大意思。有很多人在教寶寶背詩的時候,因爲信奉“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於是只讓他們背誦的;也有很多人認爲古詩的意境妙不可言,只有在不斷地吟誦中,各人才能品出各人不同的感受來。這些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卻都忽略了一點:寶寶畢竟只是寶寶,在初步學習的過程中,唯有成人不斷地啓發引導,才能漸漸掌握理解、品味中國傳統文化的技巧。

寫這則日記,其實,我並不是想讓大家驚訝我寶寶掌握了多少首詩,而是他能夠如此精確地將詩句運用到眼前的場景之中,來化解問題,而這正是理解的功勞。

詩是最精煉的語言,正因爲它精煉,所以使用的多爲書面語言,有些更是精簡到以字代詞甚至代句。這對受過教育的成年人來說自不是什麼難事,但對只知道簡單生活用語的寶寶而言就極難掌握了。

比如“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一個“語”,一個“恐”,如果我們不跟寶寶解釋,他們絕對不可能知道是“說話”和“害怕”的意思。所以說,要寶寶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詩首先要掃除文字上的障礙,不光要一句句地翻譯給寶寶聽,更要逐字地解釋,讓他們完全掌握詩句裏每個字的意思。這非但有助於更好地理解,而且還能夠在以後的學習過程裏逐漸知道推此及彼,輕鬆掌握。

另外,因爲寶寶閱歷淺,接觸的事物、看到過的東西有限,因此會妨礙他們對於詩的理解與意境的想像。所以我們就要儘可能把詩裏的事情同寶寶可以想像的生活聯繫起來,編一些以寶寶爲

主角的故事,幫助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比如我就曾經把《靜夜思》編了一個寶寶將來長大了出去求學,看見牀前的月光,想念爸爸媽媽的故事。

又比如我兒子膽子很小,傍晚站在窗口前看對面人家的房子會說“寶寶害怕灰禿禿的房子”。於是我便帶他到樓下,指給他看我們自己家的房子和他所看到的“灰禿禿的房子”其實在外面看上去是一樣的。兒子問:“那爲什麼我在家裏看見我們家的房子不是長得這個樣子呢?”我說:“那是因爲你在房子裏面,不能很好地看清它到底是什麼樣呀。”

趁熱打鐵,回家後連忙開始教他蘇東坡的《題西林壁》。教完後問他:“爲什麼這個廬山會橫看成嶺側成峯呢?”兒子一下子就明白了,說:“這個和寶寶家一樣的,在寶寶家裏看我們家不像灰禿禿的房子。”雖然表達的不是很清楚,但我知道他已經真的懂了,而且已經會用了。

不阻止寶寶的胡亂拼接

在掌握了若干首古詩之後,寶寶便會胡亂拼接詩句了。把這句加到那首詩裏,又把那句換到這首詩裏,樂此不疲。父母們對於這種行爲往往會斥責寶寶不好好背,存心搗蛋。我倒是覺得這是一個好現象,會胡亂拼接詩句,這說明寶寶至少已經理解了這些句子的部分意思,並且在試着摸索詩的'門道了。爸媽非但不應該斥責他們,更要幫助他們拼好接好。

記得兒子第一次亂拼出來的詩句是這樣的:“日照香廬生紫煙,草色遙看近卻無。”我細想之下明白了,小人兒是因爲第二句原文裏也有一個“遙看”,所以把《早春》給拉過來了。雖然除了字數相符之外全無章法可言,但我還是表揚了他,同時提出“這個讀上去好像不大好聽,有點怪怪的。”我的本意是說他沒有押韻,只是對寶寶而言,“韻”這種字太難理解了,所以我用了一個“不好聽”來表達。經過母子兩個的切磋,最後這首詩被改成了“日照香廬生紫煙,草色遙看掛前川”。

有了第一次的經歷之後,兒子拼接古詩的勁頭更大了。最近他拼出來的詩歌連我都爲之叫好:“兩個黃鸝鳴翠柳,月落烏啼霜滿天。窗含西嶺千秋雪,夜半鐘聲到客船。”

不要阻止寶寶的“胡拼亂湊”,對古詩的胡拼亂湊其實也是一種創造。寶寶在這樣的創造過程中既學會了靈活運用詩句,又逐步掌握了詩歌的特徵與技巧,何樂而不爲呢?

最後,和寶寶一起背唐詩,除了能打好寶寶的語文基礎,提升語言智能,爸媽與寶寶一起“吟詩作對”也是人生一大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