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鄒孟軻母文言文翻譯

鄒孟軻母文言文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魯國鄒邑人鄒孟軻的母親,被稱爲孟母。《韓詩外傳》、《列女傳》中均有記錄。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鄒孟軻母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

鄒孟軻母文言文翻譯

  【原文】

鄒孟軻之母也。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遊爲墓間之事,踊躍築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戲爲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 所以居處子也。”復徙舍學宮之傍。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詩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謂也。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

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居則安寧,動則遠害。今而廢之,是不免於廝役,而無以離於禍患也。何以異於織績而食,中道廢而不爲,寧能衣其夫子,而長不乏糧食哉!女則廢其所食,男則墮於修德,不爲竊盜,則爲虜役矣。”孟子懼,旦夕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謂孟母知爲人母之道矣。詩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謂也。孟子既娶,孟子處齊,而有憂色。孟母見之曰:“子若有憂色,何也?”孟子曰:“不敏。”異日閒居,擁楹而嘆。孟母見之曰:“鄉見子有憂色,曰不也,今擁楹而嘆,何也?”孟子對曰:“軻聞之:君子稱身而就位,不爲苟得而受賞,不貪榮祿。諸侯不聽,則不達其上。聽而不用,則不踐其朝。”今道不用於齊,願行而母老,是以憂也。”孟母曰:“夫婦人之禮,精五飯,冪酒漿,養舅姑,縫衣裳而已矣。故有閨內之修,而無境外之志。易曰:在中饋,無攸遂。

頌曰:孟子之母,教化列分,處子擇藝,使從大倫,子學不進,斷機示焉,子遂成德。爲當世冠。

  【註釋】

(1)賈人,商人。

(2)炫賣,叫賣。

(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禮器。

(4)漸化:逐漸濡染

(5)學宮:學堂

(6) 乃去,舍市傍 乃:(就,於是)去:(離開)舍:(名詞作動詞,“在…安家”)

(7)及孟子長 及:(等到)

(8)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六種藝事。

(9) 卒成大儒之名 卒:終於;最終。

  【翻譯】

(魯國)鄒邑人孟軻的母親,人稱孟母。(當初)她的家靠近(一片)墓地。(因此)孟子小時候,遊戲玩耍的都是下葬哭喪一類的事,特愛(學)造墓埋墳。孟母(見了)說到:“這裏不該是我帶着孩子住的地方啊!”於是(領着孟子)離開了這裏,遷住在了(一處)集市的近旁。孟子(又)學玩起了奸猾商人誇口買賣那一類的事。孟母又說:“這裏(也)不是我應該帶着孩子住的地方啊!”(就)再次把家遷到了一個公學學校的旁邊。(這時)小孟子所學玩的,纔是祭祀禮儀、作揖遜讓、進退法度(這類儀禮方面的學問)了。孟母說到:“(這裏才)真正是可以讓我(帶着)兒子居住的地方啊!”於是,(長久)把家安在了這裏。等孟子長大成人,(便很順利地)學(精)了《易》、《書》、《詩》、《禮》、《樂》、《春秋》等六藝(的學問),最終成就了儒家大師的大名。(後來的)君子賢人都說孟母(很)善於利用(環境)漸染教化(孩子)。

詩經上說“那美麗的女子啊,我拿什麼來贈送給你呢!”說的`就是這件事啊!

孟子小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織布,(見他回來,)便問道:“學習怎麼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回答說:“跟過去一樣。”孟母(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惱火,)就用剪刀把織好的布剪斷。孟子見狀害怕極了,就問他母親:“爲什麼要發這樣大的火?”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如同我剪斷這布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爲了樹立名聲,才能增長知識。所以平時能平安無事,做起事來就可以避開禍害。如果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下/賤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這和依靠織布而生存有什麼不一樣的呢?假如中途廢棄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兒子有衣服穿並且長期不缺乏糧食呢?女子若失去她賴以生存的的技藝,男子若對修養德行懈怠,那麼不是去做小偷,就是被俘虜、被奴役。””孟子聽後嚇了一跳,自此,從早到晚勤學不止,把子思當做老師,終於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認爲孟母懂得做母親的法則。詩經上說“那美麗的女子啊,我拿什麼來向你稟告呢!”說的就是這件事啊!

孟子娶妻以後,有一次剛進入內室,他的妻子裸着身體在屋裏。孟子不高興,於是離開不再進去。他的妻子向孟子的母親告別要求離去,說:‘我聽說夫婦之間的規矩,在洞房裏可以不遵守。現在我在臥室偷懶,而丈夫見到我勃然大怒,是把我當成客人了。做女人的規矩,有不住在別人家裏。請讓我回到父母家中。’孟母於是叫來孟子對他說:‘禮節說,將要進入大門,要問一下誰在裏邊,這是表示尊敬;將要進入廳堂,聲音一定要響亮,這是表示通知了人家;將要進入屋子,眼睛一定要向下看,表示擔心撞上人有尷尬的時候。如今你不遵守禮節卻責怪別人沒有禮節,不是(和聖人)差得太遠了嗎?’孟子於是道歉,於是挽留他的妻子君子說:孟母懂得禮節而且清楚如何處理婆媳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