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桃花源記》文言文閱讀答案

《桃花源記》文言文閱讀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W 次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所涉及的內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識體系中的一個或幾個知識點,或某一知識點中的一部分內容,在我們的學習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家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纔是規範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桃花源記》文言文閱讀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桃花源記》文言文閱讀答案

《桃花源記》文言文閱讀答案 篇1

閱讀文言文語段,完成問題。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節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爲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識之,苛政猛於虎也!”(節選自《禮記.檀弓下》)

註釋:①式:同“軾”,車前的扶手橫木,這裏用作動詞。②壹:真是,實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稱公婆。④小子:古時長輩對晚輩或老師對學生的稱呼。

1.解釋下面加粗的詞語。

(1)阡陌交通 交通________________

(2)便要還家 要__________________

(3)子之哭也 子__________________

(4)苛政猛於虎也 苛__________________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吾子又死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表達方式看,甲乙兩文都運用了___________;從藝術表現手法看,甲文主要運用了____________的手法寄託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運用了_______________的手法突出主題。(每格限填一個字)

4.桃花源人、泰山婦人爲什麼都不願意離開他們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話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交錯相通;(2)“要”同“邀”,邀請;(3)你;(4)繁重,使人難以忍受

2.(1)(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

(2)如今,我的兒子又被老虎咬死了。

3.記述(描寫)、虛構(想象)、反襯(對比)

4.桃花源與世隔絕,遠離戰亂,沒有繁重的賦稅和無盡的徭役;環境優美,民風淳樸,人們安居樂業,祥和幸福。雖然一家祖孫三代死於虎口,但是泰山婦人深知山下世間苛政帶來的災難遠比山中的虎患更爲悲慘,更令人不堪忍受。

《桃花源記》文言文閱讀答案 篇2

閱讀【甲】【乙】兩文,完成小題。(共13分)

【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乙】陶潛,字元亮,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爲鄉鄰之所貴。

嘗著《五柳先生傳》曰:“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時人謂之實錄。甚親朋好事,或載酒餚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①融然②。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張,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節選自《晉書》)

[注]①適:滿足。②融然:和悅快樂的樣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絃與琴徽,琴徽即琴絃音位的標誌。

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劃線的詞(2分)

⑴漁人甚異之( ) ⑵阡陌交通( )

⑶穎脫不羈 ( ) ⑷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 ( )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武陵人以捕魚爲業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

B.問所從來,具答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C.其中往來種作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D.便扶向路尋向所志

小題3: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

⑵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小題4:請從【乙】文中摘錄出與“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所表現的理想生活形成強烈反差的句子。(1分)

小題5:文章描寫了桃花源美好的生活,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小題6:從【乙】文看,陶淵明的琴沒有琴絃,他本人也不會撫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卻“撫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撫琴嗎?結合全文看,這反映了他怎樣的性格?(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2分)⑴對……感到驚異 ⑵交錯相通 ⑶ 束縛,約束 ⑷停止(每個扣0.5分,共2分)

小題1:(2分)D

小題1:(4分)⑴這個人一一地爲(桃花源的人)詳細的說了他所聽到的事,他們聽了都很驚歎。

⑵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樂呢?

小題1:(1分)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小題1:(2分)表達了作者對黑暗現實的厭棄,對安定、和平的生活的嚮往,以此來寄託作者的社會理想。

小題1:(2分)不是,他只是作出撫琴的樣子。(1分)這反映了他無拘無束,本性率真,面對窮困的生活,自得其樂的性格。(意對即可)(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