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巢谷傳》文言文閱讀答案及翻譯

《巢谷傳》文言文閱讀答案及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農家也,少從士大夫讀書,老爲裏校師。谷幼傳父學,雖樸而博。舉進士京師,見舉武藝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棄其舊學,畜弓箭,習騎射。久之業成,而不中第。

《巢谷傳》文言文閱讀答案及翻譯

予之在朝,谷浮沉裏中,未嘗一見。紹聖初,予以罪謫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諱與予兄弟遊,平生親友無復相聞者。谷獨慨然自眉山誦言,欲徒步訪吾兄弟。聞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遺予書曰:“我萬里步行見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見,死無恨矣。”予驚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

既見,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厭。時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復昔日元修也。將復見子瞻於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則善,然自此至儋數千裏,復當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視未即死也,公無止我。”留之不可,閱其橐中無數十錢,予方乏困,亦強資遣之。船行至新會,有蠻隸竊其橐裝以逃,獲於新州,谷從之至新,遂病死。予聞哭之失聲,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昔趙襄子厄於晉陽,知伯率韓、魏決水圍之。城中縣釜而爨,易子而食,羣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禮。及襄子用張孟談計,三家之圍解,行賞羣臣,以恭爲先。談曰:“晉陽之難,高恭無功,曷爲先之?”襄子曰:“晉陽之難,羣臣皆懈,惟恭不失人臣之禮,吾是以先之。”谷於朋友之義,實無愧高恭者,惜其不遇襄子,而前遇存寶,後遇予兄弟。予方雜居南夷,與之起居出入,蓋將終焉。雖知其賢,尚何以發之?聞谷有子蒙,在涇原軍中,故爲作傳,異日以授之。(節選自蘇轍《巢谷傳》,有刪節)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梅州遺予書曰遺:遺留,留給

B.遂棄其舊學,畜弓箭畜:儲備,置辦

C.不旬日必見,死無恨矣見:通“現”

D.縣釜而爨,易子而食縣:同“懸”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予之在朝,谷浮沉裏中句讀之不知

B.予以罪謫居筠州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C.昔趙襄子厄於晉陽不拘於時

D.故爲作傳,異日以授之旦日饗士卒,爲擊破沛公軍

1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12分)

(1)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諱與予兄弟遊,平生親友無復相聞者。(4分)

(2)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4分)

(3)予方雜居南夷,與之起居出入,蓋將終焉。(4分)

  參考答案:

11.A“遺”應爲“寄、送(信)”的意思。

12.D(A.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提賓的標誌;B.介詞,因爲/介詞,在;C.介詞,在/介詞,表被動,被;D.介詞,表對象,替,給。)

13.(1)我哥哥子瞻(蘇軾)也從惠州搬到昌化,士大夫們都不敢和我們兄弟來往了,親戚朋友也再沒有聯絡了。(要點:徙、諱、遊、相聞)

(2)(我)遺憾他不聽從我的話,然而也對他不採納我的意見而實現自己的心願感到驚異。(要點:恨、用、奇、行)

(3)我(當時)正住在南方,和蠻夷生活在一起,大概也要死在這裏了。(要點:方、蓋、終、焉)

  【譯文】

巢谷,字元修。他的父親名中世,是眉山的農民。年少時跟隨士大夫讀書,年老時擔任鄉里村學的老師。巢谷幼年跟隨父親學習,雖然人很質樸,卻也博學多才。進京參加科舉考試,看見參加武舉科考的.人,很羨慕。巢谷一向力氣很大,就放棄原來所學的,置備弓箭,學習騎馬射箭。不久學成,但卻沒有考中武科。

後來我入朝爲官,巢谷在家鄉謀生,兩人不曾見面。紹聖年初,我(蘇轍)因爲獲罪被罷免住在筠州,然後從筠州搬到雷州,再搬到循州。我哥哥子瞻(蘇軾)也從惠州搬到昌化,士大夫們都不敢和我們兄弟來往了,親戚朋友也再沒有聯絡了。只有巢谷在眉山揚言要徒步尋訪我們兄弟倆。聽見的人都笑他癡狂。元符二年正月,他從梅州給我來信說:“我步行萬里來見你,自己沒有意料到還能保全性命,現在到梅州了,很快就能相見,雖死而無憾了。”我驚喜地說:“他不是現代的人,而是古人啊!”相見之後,握手相對而哭,然後說平生之事,說了一個多月也不覺滿意。當時巢谷已經七十三歲了,瘦而多病,已經不是當日的那個元修了。他還要去海南見子瞻,我同情他年老多病,勸止他說:“你雖然一番好意,但是從這裏到子瞻那裏數千裏,還要過海,不是老人能做到的。”他說:“我自認爲還不會馬上死,你別攔我。”留不住他,再看看他包裏,只有數十錢了。我雖然也很窮,還是湊了點錢給他作爲路費。船到了新會,有個南蠻奴隸偷了他的包逃跑,在新州被抓獲,巢谷跟着他到了新州,很快就病死了。我聽說後,痛哭失聲,埋怨他不聽我的話,然而也對他不採納我的意見而實現自己的心願感到驚異。

以前趙襄子被困於晉陽,智伯率領魏、韓軍隊用決堤放水的方法圍困他。城內水深到要把鍋吊起來纔可以生火,彼此交換孩子來煮了吃。羣臣都散慢了,只有高恭沒有忘記禮數。後來趙襄子採用了張孟談的計策解了三國的圍困,論功行賞時,高恭排在首位。張孟談說:“晉陽之難,高恭沒有一點功勞,爲什麼以他爲先?”襄子說:“因爲當時大臣們都散慢了,只有他沒有忘記君臣之禮,所以我把他排在首位。”巢谷對朋友的義氣,實在比得上高恭,只可惜他沒碰上襄子,而只是遇到了存寶和我們兄弟。我(當時)正住在南方,和蠻夷生活在一起,大概也要死在這裏了。雖然知道他的賢德,但我還能用什麼方法來傳揚他的事蹟呢?我聽說他有個兒子叫巢蒙,在涇原軍中,所以只能爲他立傳,改天交給巢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