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文言文翻譯十點失誤

文言文翻譯十點失誤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8W 次

(一)不需翻譯的強行翻譯。文言文中凡是國名、地名,人名,官名、帝號,年號、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譯時,可以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不用翻譯,因爲這些詞一般都無法與現代漢語對譯。如: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

文言文翻譯十點失誤

譯成:晉國侯王和秦國霸主包圍鄭國,因爲鄭國對晉國無禮。

(二)以今義當古義。有的詞語隨着社會的發展,意義已經變化了,有的詞義廣大,有的詞義縮小,有的詞義轉移,有的詞感情色彩變化,有的名稱說法改變。因此,要根據原文的語境確定詞義,且不可以今義當古義。下面幾例翻譯均是不妥的。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門豹治鄴》

2、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蘇武傳》 譯成:使者聽了很高興,按照常惠說的來辭讓單于。

3、(虎)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譯成:老虎咬斷驢子的`喉嚨,吃完驢子的肉,纔到樹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譯成:先帝(劉備)不認爲我卑鄙無恥。

三)該譯的詞沒有譯出來。例如: 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四)詞語翻譯得不恰當。例如: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五)該刪除的詞語仍然保留。

例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六)省略成分沒有譯出。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沒有必要翻譯出來,但也有的省略

成分必須翻譯出來語意才完全。如: 權以〈 〉示羣下,莫不響震失色。(司馬

光《赤壁之戰》)

(七)該增添的內容沒有增添。在翻譯時,有時爲了文句符合現代漢語習慣,必須增添一些內容,纔算恰當,

如: 今劉表新亡,二子不協。

再如: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八)無中生有地增添內容。一般說來,文言文翻譯必須要尊重原文的內容,不能根據個人的好惡增添一些內容,以至違背原文的意思。否則,就會造成失誤

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九)應當譯出的意思卻遺漏了。沒有把全句的意思說出來,只說出了一部分意思。

例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十)譯句不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則。在古代漢語中,有一種倒裝句,這種句子在翻譯時,一般說來,要恢復成現代漢語的正常句式

例如: 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再如: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譯成:蚯蚓沒有爪子和牙齒的鋒利,筋骨的強壯。 這個譯句沒有按定語後置的特點來譯,正確的翻譯應該是: 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壯的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