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八年級試題 >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綜合檢測題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綜合檢測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爲了鞏固大家的語文知識,今天,小編特意爲大家推薦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綜合檢測題,希望大家喜歡!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綜合檢測題

一、語言運用

1.下列加點的字的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 )

A. 豁然開朗(huò) 問津(jīnɡ) B. 褻玩(xiè) 鴻儒(rǔ)

C. 箬篷(ruò) 篆章(zhuàn) D. 決眥(cì) 幽咽(yè)

2.下列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阡陌(田間小路)交通,雞犬相聞。

B.其兩膝相比(靠近)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C.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屬於)。

D.急應河陽役,猶得(還能夠)備晨炊。

3.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

那核舟的底面稍平,上面題着雕刻者的名字。

B.貸惡其棄於地也,不必 藏於己。

對於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爲,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C.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對於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

D.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因此奸邪之謀不會發生,偷盜的人不再滋事。

4.文學常識填空。

(1)《桃花源記》選自________,作者_______ _。文中借虛構的桃花源,表達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銘》選自《________》,“陋室”的意思是_______,該文的作者是_______。

(3)《愛蓮說》的作者是_______,字茂叔,_______(朝代)________家。

(4)《禮記》是_______家經典之一,西漢______ _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其中的《大道之行也》指明瞭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________。

5.默寫。(3分)

(1)山不在高,__________。水不在深,_________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予獨愛蓮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下列對應有錯的一項 ( )

A.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陋室銘》——劉禹錫

B.嘻!技藝靈怪矣哉!——《核舟記》——魏學洢——明朝

C.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石壕吏》——白居易——唐代

7.仿句,內容自定。

例句:人們都愛秋天,愛她的天高氣爽,愛她的雲淡 日麗,愛她的香飄四野。

二、閱讀

(一)閱讀下文,完成8~9題。

[甲]①山不在高,有仙則名。②水不在深,有龍則靈。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④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⑤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⑥可以調素琴,閱金經。⑦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⑧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⑨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8.對下面句子的理解有誤的一項 是 ( )

A.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裏。

B.無案牘之勞形: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

C.濯清漣而不妖:在清水裏 洗滌過,但是並不顯得妖媚。

D.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我認爲,菊花開花是隱藏着的。

9.判斷正誤,對的打“√”,錯的打“×”。

(1)[甲]文中“陋室”二字緊扣課題,“惟吾德馨”一語是統領全篇的主旨。( )

(2)[甲]文的⑧句運用類比寫法,意在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 )

(3)[乙]文中最能概括蓮的高貴品質的一句話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4)[乙]文將記敘、議論、抒情結合起來,充分表達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

(二)閱讀下文,完成10~20題。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

10.將空缺的原文,填在下面橫線上。

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B.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C.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D.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12.桃花源中的人“見漁人,乃大驚”的原因是什麼?

13.翻譯下列各句。

(1)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3)率妻子 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4)不足爲外人道也。

14.下列對選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豁然開朗”一詞,寫出了漁人進入桃花源後的感受。

B.選文第二段主要寫了桃花源的.美好環境和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

C.“設酒殺雞作食”,表現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

D.“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這句話寫出桃花源人的懼怕心理,不願讓官府知道他 們的住處。

15.根據以上選文,請寫出三個與本文意思有關的成語

16.用“/”標出下列句子的誦讀節奏。

(1)緣 溪 行,忘 路 之 遠 近 。

(2)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屬。

17.依據文中的描述,準確說明進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

山洞口位於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文中的語句填空。

漁人“欲窮其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描寫桃花源人精神狀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從上面語段中理出“漁人”的行蹤,用簡潔的文字概括出來。

20.“桃花源”是陶淵明虛構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爲什麼還要寫它?請用簡潔的文字回答。

(三)閱讀下文,完成21~25題。

草書大王

張丞相好草書而不工。當時流輩①皆譏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筆疾書,滿紙龍蛇飛動。使侄錄之。當波險處④,侄罔然而止。執所書問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視久之,並不自識。詬其侄曰⑤:“汝胡不早問⑥,致餘忘之。”

注:①流輩:人們。②自若:像自己原來的樣子,不變常態。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險處:書法中筆畫怪誕的地方。⑤詬(ɡòu):責罵。⑥胡:爲什麼。

2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

(1)張丞相好草書而不工

(2)使侄錄之

( 3)侄罔然而止

(4)執所書問曰

22.解釋下列句中加橫線的詞。

例:予觀夫巴陵勝狀(我)

(1)皆譏笑之________

(2)詬其侄曰________

(3)汝胡不早問________

(4)致餘忘之________

23.翻譯下列句子。

(1)此何字也?

(2)丞相熟視久之,並不自識。

25.這則故事中該責怪的人是誰?爲什麼?

三、寫作(40分)

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它源 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們用心去感悟,就會發現它無處不在。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講究文明,真誠待人;求知若渴,完善自我;打破成規,探索創新;善待自然,呵護草木……都是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請你以“美德”爲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