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八年級試題 >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試卷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試卷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4K 次

上到八年級,語文的考察方向已經大不同的了。下面小編爲大家整理了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試卷,希望能幫到大家!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試卷

 一.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16分)

1.閱讀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漢字依次寫在文下方格內。(2分)

對喜歡旅遊的我來說,多麼期待能有一天到重建後的馬爾代夫去看看,去看看美麗的沙灘,去看看(zhàn)藍的海水,去看看那在海邊 (xī)戲的各色人種……真的希望那時候又能看見曾被海 (xiào)無情吞噬的 (wān)蜒、動人的海岸線啊!(摘自《中國青年報》)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4分,每兩空1分)

(1) ,小橋流水人家。

(2)斯是陋室, 。

(3)千嶂裏, 。

(4)濁酒一杯家萬里, 。

(5)俱懷逸興壯思飛, 。抽刀斷水水更流, 。

(6)《陋室銘》中以自然環境烘托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 。

3.選出對課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 )。(2分)

A.《海燕》一文以暴風雨漸次逼近爲線索,把海燕放在暴風雨“來臨之前”——“逼近之時”——“即將來臨”三個場面中進行刻畫,海燕的性格隨着這情節的發展逐步鮮明,海燕的形象隨着這暴風雨的漸次逼近而逐步完善。

B.《紫藤蘿瀑布》是一篇狀物抒情的散文。題目中的“瀑布”一詞,運用誇張手法,既狀寫出紫藤蘿盛開的壯觀,又暗示了生命長河的偉大。

C.《敬業與樂業》的總體結構是“總—分—總”式:開頭總起全篇,然後分別論述敬夜和樂業,兩個分論點平行並列;最後總結全篇。條理清晰,綱舉目張。

D.《叫三聲夸克》一文是說明文,以說明有關知識爲目的。文章在客觀說明的過程中,還揭示了科學研究、科學探索應該具備的敢於懷疑、敢於創新、大膽想象的精神。

4.通過專題《鳥》的學習,我們對鳥的內涵有了更深的瞭解。某班同學利用黑板報出了一期“愛鳥”專刊。以下是其中一個欄目的內容,讀後按要求答題。(5分)

鴿子:不管天氣多麼惡劣,也不管路途多麼遙遠,都不會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爲信念而飛的。

荊棘鳥:它不停地飛翔,不停地尋找,只是渴望站在荊棘樹上讓最尖最長的荊棘刺進胸口,唱出生命裏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生命只爲了那一聲絕唱,卻足以讓人驚心動魄。

(1)請根據以上內容,爲該欄目擬一個鮮明、恰當的主題(三至五個字)。(2分)

(2)根據這一主題,仿照該欄目內容的寫法,爲自己喜愛的一種鳥(題中涉及的除外)寫幾句簡短的話。(3分)

5.調查表明,各種文化程度的人羣在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中所佔的比例如下表所示:

小學及以下 初中 高中 中專 大專 本科 研究生

農業人口 51.50% 41.50% 6% 0.80% 0.20% 0.02% 0.001%

非農業人口 16.30% 32.40% 21% 13.20% 11.10% 5.63% 0.323%

從中你能發現城鄉受教育的差距在哪裏嗎?(3分)

 二.閱讀理解(40分)

(一)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後面問題。(9分)

花兒爲什麼這樣紅?從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來看,昆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億萬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現的時候,昆蟲還不多。花色素淡,傳粉授精,依靠風力,全部是風媒花。後來出現了被子植物,昆蟲也繁生起來。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爲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稱花瓣)。花瓣不再是綠色,而是比較顯眼的黃色、白色或其他顏色。形狀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發芳香,這就成爲蟲媒花。“蜂爭粉蕊蝶分香”,昆蟲給花完成傳粉授精的任務。

昆蟲採蜜傳粉,有一特殊的習性,就是經常只採訪同一種植物的花朵。這個習性有利於保證同一種植物間的異花傳粉,繁殖後代。這樣可以固定種的特徵,包括花的顏色。我們可以設想,假如當初有一種植物,花色微紅,由於其中紅色比較顯著的花朵,容易受到昆蟲的注意,獲得傳粉的機會較多,經過無數代的選擇,在悠長的歲月中,昆蟲就給這種植物創造出純一、顯著、鮮豔的紅色花朵。昆蟲參與自然選擇的作用,造成各種不同的植物,也造成各種不同的花色。

花兒爲什麼這樣紅?最後要歸功於人工選擇。自然選擇進程緩慢,需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顯示它的作用。人工選擇大大加快了它的進程,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顯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選擇費了億萬年造成的野生原種,花是單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紅的一種。經過人工栽培,僅就北宋中葉(11世紀)那一個時期來說吧,幾十年工夫,就由單瓣創造出多葉、千葉(重瓣)、樓子(花心突起)、並蒂等各種不同的姿態;由粉紅色創造出深紅、肉紅、紫色、墨色、黃色、白色等各種不同的美麗色彩。再如大麗花,原產墨西哥,只有八個紅色花瓣。人工栽培的歷史僅二三百年,卻已有上千種形狀、顏色不同的品種。又如虞美人,經過培養,已有紅、黃、橙、白各種顏色,卻從來沒有出現過藍色。上一世紀末,美國的'著名園藝育種家蒲班克,發現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層煙霧的虞美人,特意培養,到本世紀初,便育成了各種深淺不同的藍色虞美人,爲花卉園藝增添了新的品種。

6.請用一句話概括選文對“花兒爲什麼這樣紅”所作的科學解釋。(2分)

7.與人工選擇相比,自然選擇在培育花卉中有哪些不足之處?(2分)

8.有人統計了4197種花卉的顏色,並作了分類(見下表)。從這一統計表中你能發現什麼現象?請結合選文介紹的知識,簡要說明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3分)

開放顏色 白 黃 紅 藍 紫 綠 橙 茶 黑

花卉種數 1193 951 923 594 307 153 50 18 8

9.仿照選文的寫法,在下面材料前再補寫一個“花兒爲什麼這樣紅”的原因。(2分)

。金魚草,它的花平時閉合着,等到它所喜愛的一種小蜂飛來的時候,花就立即開放了。別的小昆蟲來“叩門”,它理也不理。待宵草,它的花到夜間才張開笑臉,專門等着一種白天躲在陰暗的地方的小蛾飛來幫它傳送花粉。

(二)閱讀《不求甚解》,回答後面問題。(13分)

不求甚解

①一般人常常以爲,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實也不盡然。我們雖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態度,但是,盲目地反對不求甚解的態度同樣沒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這句話最早是陶淵明說的。他在《五柳先生傳》這篇短文中寫道:"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人們往往只抓住他說的前一句話,而丟了他說的後一句話,因 此,就對陶淵明的讀書態度很不滿意,這是何苦來呢?

③應該承認,好讀書這個習慣的養成是很重要的。真正把書讀進去了,越讀越有興趣,自然就會慢慢了解書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讀懂所有的書,特別是完全讀懂重要的經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誰也不敢這樣自信。而讀書的要訣,全在於會意。對於這一點,陶淵明尤其有獨到的見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會意的時候,就高興得連飯都忘記吃了。

④這樣說來,陶淵明主張讀書要會意,而真正的會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說不求甚解了。可見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義,有兩層:一是在於勸戒學者不要驕傲自負,以爲什麼書一讀就懂,實際上不一定真正體會得了書中的真意。還是老老實實承認自己只是不求甚解爲好。二是不要太固執,咬文嚼字,而要前後貫通,瞭解大意。這兩層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們好好體會。

⑤在這一方面,古人的確有許多成功的經驗。諸葛亮就是這樣讀書的。據王粲的《英雄記鈔》說,諸葛亮與徐庶、石廣元、孟公威等人一道遊學讀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看來諸葛亮比徐庶等人確實要高明得多,因爲觀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識更廣泛,瞭解問題更全面。

⑥當然,這也不是說,讀書可以馬馬虎虎,很不認真。觀其大略同樣需要認真讀書,只是不死摳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爲某一局部而放棄了整體。

⑦宋代理學家陸象山的語錄中說:"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謂未曉處且放過,不是說未懂的地方就放過它不理會了,而是暫放過,最後仍然會了解它的意思。

⑧經驗證明,有許多書看一遍兩遍還不懂得,讀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書讀了前面有 許多不懂的地方,讀到後面才豁然貫通;有的書昨天看不懂,過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經看懂了,其實不大懂,後來有了一些實際知識,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書必須常常反覆閱讀。

10.下列句中的加點詞,刪掉後對句意表達的準確性影響最小的一項是( )。(2分)

A.一般人常常以爲 B.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C.其實也不盡然 D.盲目地反對不求甚解的態度同樣沒有充分的理由

11.作者在第④段認爲“不求甚解四字的含義”體現了一種好的讀書方法,是什麼?(3分)

12.《英雄記鈔》和陸象山語錄中的哪句話與“不求甚解”的讀書觀基本一致?(用原文回答) (2分)

《英雄記鈔》: □□□□ (4個字)

陸象山語錄: □□□□□□ (6個字)

13.第⑥段能否刪去?爲什麼?(2分)

14.請用簡潔的語言歸納“重要的書必須常常反覆閱讀”的4個原因。(4分)

(三)閱讀《小村我》,回答後面問題。(11分)

小村

我起牀的時候,白霧還罩着整個兒村子,村子還在輕輕打着呼嚕。

霧還沒有散盡,我已在村後的小河邊坐定,祈禱着魚兒咬鉤。今天我要送魚湯給愚生爺爺。前天的事一直在我腦子裏盤踞着,不能碰,一碰就針刺一樣痛。

我有兩年沒回老家了,房子還是那些房子,路還是那條路,唯一的變化就是走到哪兒都是賭場,煙霧繚繞,吵吵嚷嚷,透過煙霧,男女老少面色麻木,佈滿血絲的眼卻閃出銀幣似的光芒……在村前的石階上,坐着修武爺爺。我向他問好,他那抽搐的嘴歪扯了許久,才從喉嚨裏扯出個沙啞的響聲來……

聽說村裏的老單身愚生爺爺快要死了,村醫斷言就在最近幾天,是肝腹水晚期,肚子已腫得像個大西瓜。傳言這病傳染,村人都遠遠避着他。聽說他有一次去過天明家的廁所,天明家三天都不敢進去屙尿。村裏面連他的兩個親侄子也懶得瞧他一眼,好像瞧他一眼,病菌就會沿着目光爬過來似的。

我大概知道肝腹水只不過是肝硬化後期,硬化是不傳染的。我本來打算去看他,可拖了兩天,這種衝動漸漸冷了下來。……

昨天下午,我提着一袋雪梨站在他的院門前,卻久久沒有勇氣去敲那有點破爛的門,心跳得特快。梨忽而變得很沉,忽而又變得很輕。

敲過門後過了很久,門才吱地打開,露出愚生爺爺那張蒼老的臉。他枯乾的嘴上浮現出一種特別溫柔的笑。我從未見過那麼憂鬱的眼睛。

荒院裏長着高高的雜草,瀰漫着一種清淡的黴味。這時,一隻燕子唧唧叫着飛了進來,落在屋檐下的一個新燕窩上,並不斷髮出清脆的啁啾聲。我陪愚生爺爺在院裏的木墩上坐下,他只能說是半靠在一個高木樁上,肚子已經使得他坐不下去了。

我跟他談起魚,過去他很愛捉魚。一談到魚,他目光呆滯的眼睛就閃出異樣的神采。

“我小時侯第一個魚鉤還是你送的呢。”

“那天把你樂壞了,當天就在塘邊坐了半天,釣了十多條小鯽瓜子,讓你媽給你熬了湯……”

我已在河邊的鵝卵石灘上坐了很久,可浮子仍漂在水中不動。愚生爺爺說那句“現在連一碗魚湯也撈不着啦”的聲音還在我心裏盤旋。

河兩岸長着一米多高的灌木,使河心顯得有一點陰暗。我不安地挪動着屁股,一會兒看看陰灰的天,一會兒瞧瞧浮子。

隔着樹叢,聽到路上有說話聲。“你說宇飛那孩子蠢不蠢,昨天下午跑到愚生佬家去了!虧他還是個大學生,就不怕蹭一身病?”是友權伯!

又聽見小六叔笑了笑:“愚生佬怎麼還不死,死了我就不怕了,還可搞幾頓飽酒喝……”

他們的聲音漸漸變得稀淡了。浮子還在水上傻待着,我重新換上誘餌。

沒過多久,浮子忽然微微顫了幾下,接着輕輕往河心拖。我猛提起釣竿,拉出條半斤重的鯉魚。

回村路上,我隨手拔了幾棵蔥和野蒜,聽着魚在簍子裏亂跳的聲音,我想像着這碗魚湯的味道。

我說到這裏,你應該猜到愚生爺爺沒有喝到這碗湯。

我回到村子裏時,他被往村外擡,他的門上掛上了一把猙獰大鎖。

當愚生爺爺的墳頭還沒有被拍實,埋人的人們正在沒有墓碑的墳前說笑的時候,我提着熬好的魚湯趕到了墳前,說笑的人們立即靜默下來。

我知道現在我在他們眼裏是一個唸書念糊塗了的人。我揭開瓦罐的蓋子,把魚湯一勺一勺地餵給了黃土。

因爲我是村裏唯一的大學生。

15.請用一句話準確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2分)

16.閱讀文章第三段,結合你的理解,說說兩年前後的小村景象有什麼不同。(2分)

17.用浪線在文中畫出一處環境描寫的語句,並在下面橫線上寫一段賞析性文字。(2分)

18.“我知道現在我在他們眼裏是一個唸書念糊塗了的人。”你同意這個觀點嗎?說說你的看法。(2分)

19.“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是魯迅小說《故鄉》中的一段結尾,作者以路作比,表達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堅定信念。如果把這句話用在本文的結尾,請結合本文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3分)

(四)閱讀文言文,回答後面問題。(7分)

①舟尾□□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一衡木,右手□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差聲然。

②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啓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20.按原文在空格內填入恰當的詞。(2分)

21.用“∕”標出下邊句子的朗讀停頓(標兩處)。(2分)

虞 山 王 毅 叔 遠 甫 刻

22.總寫舟尾所刻內容佈局的語句是(1分):

23.寫出兩句其它詩詞中與船有關的詩句。(2分)

詩句一:

詩句二:

 三.創新作文(40分)

24.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相冊,它記載了自己成長過程中精彩的畫面;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看不見的相冊,它烙印在記憶的深處,同樣記載着成長的軌跡……

請以“成長的記憶”爲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不少於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