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選)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2W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選)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新課標“倡導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尊重學生的多元化理解”、“倡導學生的感悟體驗。”因此案例中,教師讓學生潛心會文,充分與文本對話後,談談對春天的感受。當一個學生從文本的字裏行間感受到“春天是活潑的”,教師並未急着去談其它的感受,而是在肯定其會讀書,會思考後,便鎖定“活潑”這一感受,讓學生繼續深入思考,激發想象。這一引一撥,孩子所展示的思維空間竟是如此的廣闊。想象是如此的豐富,假如沒有這一環節的停留、挖掘,學生只是膚淺、走馬觀花似的多元解讀,那麼課堂上情感迸發的鏡頭也就不復存在了!

學生在課堂上的靈性飛揚,還有賴於教師所營造的一種自由寬鬆的氛圍。新課標所倡導的民主平等的對話,讓學生從各種束縛、禁錮、定勢和依附中超越出來,在師生、生生互動的對話過程中,學生充分展開了思與思的碰撞,心與心的接納,情與情的接觸。基於此學生纔會在課堂產生“我也來說說”的大膽想法。當學生產生這些想法,教師除了大加鼓勵,還可幫其“扶上馬,送一程”,讓學生享受成功的愉悅。

新課標強調要努力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語文教育資源,豐富學生的語文實踐,拓展學生的語文空間。《找春天》一文語言優美,充滿詩意。學生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把春天說得更美麗,不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還充分利用文本來拓寬學生寫話的空間。由此可見,教材不應是碼頭,而應是航船。

一直以來,課堂上只有一種聲音,老師講,學生聽,似乎天經地義。而教師的講是按照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願來設計的。新的教學模式讓教師意識到學生纔是課堂的主人,“相信學生的潛能,把課堂還給孩子”纔是素質教育真正的內涵。今天的課堂上,我聽到的是多麼富有童趣的聲音,這聲音源自孩子們獨特感受,這聲音源自孩子們的豐富想象!我感受到他們智慧火花的碰撞,在碰撞中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展示了學生的潛能。學生極富創意的發言使我認識到:今天的兒童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認識能力等方面的發展都不容小視。在課改的今天,學生勇於挑戰的個性正漸漸地嶄露頭角。在充滿想像和夢幻的兒童時期,充分發揚孩子們的個性,引導他們想像,才能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燃起一盞難以熄滅的明燈。

過去,我們的語文課程過於封閉,過於注重語文知識,把學生定格在語文書本世界裏,與其他學科及生活、社會缺乏聯繫。語文學科必須從封閉走向開放,學科本位的現象必須改變。在課改教學活動中,看到有的語文課變着花樣滲透各種活動,熱鬧非凡,不管課文的體裁與內容是否適合,也不管知識是否落實到位。我認爲,融合也好,溝通也罷,語文課不能脫離其根本,最終目的還是爲了讓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裏學語文、用語文。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了小學生必背的70首古詩,在課改實驗中,我將古詩的背誦與學生認字結合起來,旨在通過課外自主地學習古詩,達到促進學生認字的目的。熟知學生卻將古詩與所學課文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且比較和諧。它讓我認識到兩點:一是課標中所提倡課內老師的指導與課外自主的學習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條重要途徑,二是要重視語言的積累。積累,是表達的基礎,是語言材料內化爲個人語言儲備的過程。

6、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泉水》的課後反思

這次的“青年教師評優課”活動是我校第一次在全校青年教師中舉行的以考覈青年教師真實教學水平爲主要目的的大型教學活動。這次活動旨在測試各青年教師的真實教學水平。它從得知上課的內容到正式上課中間只各了短短的一天時間。這一天。老師們要在沒有教學參考、教案參考的情況下,獨立把握課文的重點,難點,把握學生在課堂的各個訓練點,並撰寫出教案。相信每個老師通過這次的活動能夠對自己的教學有了一個準確的定位。本次活動能夠發揮教師的能動性,培養教師對教材的獨立把握能力,發掘自身的尚未發揮的能力,展現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和對課堂的駕御能力。

本人在這次活動之後,也得到了很多的啓示。

本次上課的內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實驗版教材二年級下冊的《泉水》一課。課文的開頭有這樣段話明確指出這篇課文的設置目的:希望人與人之間要有愛心,自覺地幫助一切需要幫助的`人,即使自己的能力不能夠幫助他人完全解決問題,也要伸出熱情的雙手。因此,本人將這個思想教育作文教學這篇課文的重點,希望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對幫助他人的精神有一種敬佩和贊同,並且能促使理解深刻的學生在今後能指導他們自己的行爲。同時,在二年級階段的學習中,生字教學仍然是一個重要的部分,不能因爲是開課而忽視或省略了這個比較難教的部分。基於這樣的思考,本人希望這次的課能夠在落實基礎知識的教學基礎上,體現新課程的新要求、新理念和新的教學方法。

本堂課在教學程序和教學環節的設置上,力爭能使學生始終在輕鬆和諧的環境中學習,能夠使學生始終愛讀、愛說、愛想象,師生關係平等和諧。由此,本人在教學語言的設計上,採取輕鬆的、詼諧的、親切的語氣和學生交流,在問題的設計上也從童趣的角度切入。比如:在對果樹和泉水對話的想象上,本人問:“泉水,你想對梨樹說什麼?”,“蘋果樹,你想讀泉水說什麼?”等,使學生身臨其境,彷彿他們就是果樹、就是泉水。由此擴展到對“泉水還會經過,哪裏幫助誰?”的想象說話時,學生自然而然的進行了合理的想象,說得合情合理。另外,在認讀新詞語的時候,本人用課件實行了一場競賽:和屏幕上的小朋友競賽。學生興趣高漲,躍躍欲試,非常踊躍。這樣,本人從學生的角度運用了童趣的語言,和學生親切地交流,成功地實現了讓學生願意讀,願意想的目的。

新課程對學生的通過學習掌握學習能力的要求非常地重視,強調學生要有較強的學習能力,要求課堂要緊密聯繫生活實際,實現“從課堂走向生活”,一小見大。本人在《泉水》這篇課文進行設計時,已經充分地考慮了這一點。但基於這堂課是第一課時,從對學生的語言文字訓練仍十分重要出發,決定第一可是側重語言文字訓練,而將訓練學生能力這個方面的訓練放在第二課時。就算這樣的設置使第一課上起來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於學生來說,他們實實在在地學到了不少的東西。第二課時本人的安排是要學生對這則故事編一個小小的課本劇,加深他們對課文的要義的理解,對無私幫助他人有更深刻的理解。並希望通過表演能使他們在無形中背會課文,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表演之後,插入課外的一篇文章,同樣是童話的形式,但從另外的角度理解了幫助人的崇高精神,又使學生能夠積累更多的詞句。最後,將課文中所要體現的精神擴展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要求學生能給自己的同桌寫一句話,說說他曾經在什麼時候做了什麼好事,並對他加以表揚。

當然,從這次的獨立備課上課中,本人也發現在朗讀時對教學方法的處理還不到位,顯得呆板,重複,“朗讀要體現層次”這個原則還沒有做好。即使和過去比已經有所進步,但仍要不懈地努力。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更快地提高。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彩色的夢》是一首詩歌,寫得比較含蓄,讀起來並不是很容易懂。我着重分析詩歌的語言,讓學生懂得作者要寫的是什麼。例如,“有一大把彩色的夢”,彩色的夢怎麼會是一大把呢?讀了全詩大家知道了,原來,這是我們手中的'筆,可以用筆去勾畫美麗的夢想。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通過教師範讀、圖文結合、配樂朗誦等方法,在識字環節,我通過學生自讀,小老師領讀,讀詞語,開火車讀等方法,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生字有了深刻的認識,接下來再讀詩歌,學生們都比較熟練了。

在課文的理解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朗讀技巧,注意破折號和省略號的讀法,並且瞭解這些標點符號的作用,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掌握詩歌的讀法。我將詩意的語言與生活實際聯繫起來,讓學生對照生活經驗或體驗來理解。例如,“雪松們拉着手”,這是用了擬人的手法,我讓學生聯繫自己看到的雪松樹枝挨着樹枝的情景,再想象“手拉手”的雪松,這樣,既節約時間,又加深學生的理解。

最後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孩子們盡情的展示自己,但是,本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教師的語言還要再簡練一點,每個環節過度恰當。今後一定要注意改進,讓自己的課堂剛上一層樓!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我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已經有幾個年頭了,這個學期又將結束,反思一學期來的語文教學工作,有可圈可點的地方,也有敗筆之處。二年級的學生雖說不像一年級剛入學什麼也不懂,但還沒有完全養成良好的語文習慣。因此,這一學期,我的教育側重點還在於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一、培養閱讀習慣

我覺得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越早開始越好。一二冊的學習中,學生已經認識了七百多個漢字,因此現在適時開發孩子的早期閱讀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爲二年級的學生,內部言語機制還不完善,注意力不穩定,有聲思維起主導作用,需要朗讀的大聲發音來組織思維、集中注意力,還有朗讀過程中,眼、口、耳多種器官,同時活動,加強了記憶,所以教學中我十分加強學生的朗讀,背誦方面的訓練,培養他們積累有價值的語言材料,並做到熟讀成誦的習慣。並鼓勵他們多讀課外讀物,背誦兒歌、古詩、名言,並定時安排課外閱讀任務,背誦任務,切實做到,勤讀書,廣積累爲三年級的習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培養主動識字的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爲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兒童生活經驗,注重教授識字方法,辦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同時,二年級識字仍是語文學習的重要任務之一。讓學生識字,必須有內驅力,小學生喜歡讀故事,我告訴他們要讀懂這些精彩的故事,就得認識大量的字。爲了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發揮漢字本身的魅力,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

1、自編兒歌識字法

2、動手演示記字法

3、辨部首想字義

4、拆字、合字遊戲

5、做加一筆減一筆遊戲藉助這些方法主要培養識字興趣,讓學生每看到一個新字,都會動用各種方法識記,在識字過程中不是囫圇吞棗式的記憶字形,而是經過一個精細,辨認各個組成成份的階段,這樣做既鞏固識字效果,增強識字興趣,又養成勤於動腦的習慣。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教學《村居》一課時,我先把學生帶入一個青草萋萋、百花盛開、花香四溢的教學情景中。在這美麗的春天裏,採用了各種朗讀形式(如:個別讀、小組讀、集體讀、比賽讀等),讓學生讀出古詩的韻味來。在初步感知整首古詩的基礎上,老師與學生配上音樂吟誦古詩,在肢體語言的幫助下,學生進一步理解了古詩的意思,並在自己的頭腦中模模糊糊地創造出古詩所特有的意境。在整堂課的教學中,老師沒有讓學生來說一說古詩的意思,沒有一句一句地講解古詩文,而是讓學生在吟誦古詩中感悟語言,在歌聲中想象意境,在舞蹈中創造圖畫。學生們學習的興致盎然,這節課結束了,但古詩的韻味永存。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本節古詩教學課,引導學生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就是語文學科工具性的具體體現。“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過程中爲學生創設情境,搭建平臺,讓學生通過理解字詞的意思,通過一遍一遍地誦讀,進一步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詠柳》整堂課的教學來看,流程進行得很好,從對“詠”的理解,到對柳樹從遠到近的認識,以及作者從對柳樹的觀察到充滿奇妙的想象所體現出的對春的無限的熱愛之情,課堂中呈現得都很好。不足之處是,老師表現得多,學生髮揮得少,沒有做到以學生爲主,老師爲輔。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如果在課中先讓學生畫一幅自己眼中的柳樹,並寫上一兩句讚美柳樹的話,讓學生能提前從色彩方面感知一下碧玉妝成般的柳樹,也能從形態方面感知何爲萬條綠絲絛。這樣一來,學生對古詩內容的理解就會更加容易一些。

(二)《古詩二首》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村居》是清朝文人高鼎寫的一首詩。早春二月,綠草茂盛,黃鶯飛舞,輕拂堤岸的楊柳沉醉在煙霧之中,鄉間的孩子們放學回來的很早,一個個藉着東風愉快地放起了風箏。全詩展現了春天生機盎然、兒童活潑可愛的特點,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詠柳》是首詠物詩。這首詩前三句描寫了柳樹之碧綠、柳枝之柔長、柳葉之細巧,而最後一句巧妙地從描寫柳樹轉移到讚美春風,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之情。課文重點是學會生字,朗讀並背誦課文,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中描述的場景。

一、教學效果

1、創設情境。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我採用遊戲導入,音樂渲染,語言描述等教學策略,從多方面,多角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識字寫字是低年級階段學習的重點。識字教學我堅持的是“多次復現”原則,主要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有層次,有梯度地讀生字,讀後讓學生自主選擇地識記字形,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寫字環節中,我將教師示範指導放在學生試寫感悟之後,實現了教師由“主宰者”向“服務者”的角色轉變,使教師的指導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3、我爲學生搭建自由的舞臺,引導學生分小組討論,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古詩意思。這無疑給課堂帶來一泓活水,學生們個個興致勃勃,他們在交流中發揮了自己的才能,在相互配合中培養了合作精神。

二、成功之處

1、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識字、學詞、析句、理解內容,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及習慣。讓學生耳、腦、口、眼,協調活動,注意詩的停頓和節奏,讀出感情,使學生感受到詩的語言美、節奏美、音律美,從而漸入古詩意境。讓學生在變換中領會讀的樂趣,悟出詩的意境,進而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2、在學生個別朗讀談想法的時候,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與感悟,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表現。使學生通過反覆品讀感受到詩歌的語言美,音韻美,意境美。

三、不足之處

我也感覺有些欠缺:要充分體現學生主體精神,學生必須積極參與教學的各個環節,並且要有一定的參與面。我想這還要在平時的教學中落實到對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精神、學習意識、學習思維的培養和訓練,並且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我覺得應該保持學生學習的熱情,使之積極、主動地學習;把提問的權利還給學生,多給學生創設質疑問難的環境和條件,鼓勵學生勤思、多問。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來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創設情境,從遊戲導入新課,然後自主探究,抓識字教學和詩意理解,接着學生朗讀課文、感知詩詞的內容。

(三)《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在回鄉途中,看到柳樹後突發感想所創作的一首詩。當時正是初春時節,柳樹吐露新的嫩芽,呈現出春天的勃勃生機。《村居》這首詩以極簡練、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一幅色彩明麗、動靜相宜的畫面,創設了優美的意境,深受學生的喜愛。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本文是一首讚美秋天迷人的景色和豐收的景象的詩歌,抒發了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在前一課剛學過兩首描寫秋天景色的古詩,因此,教學本課時,我由這兩首古詩導入新課,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談秋天的印象,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這一課寫得非常的'優美,也寫得非常的貼切。但總感覺這一課的容量很大,用一般的講讀方法可能比較難處理,因爲每一小節都可以品味出許多的東西。因此我在第二課時,首先讓學生充分的朗讀感悟。其次是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來談談朗讀的體會,比如問學生你讀了以後感覺秋天是怎樣的?(比如秋天是調皮的,秋天的快樂的,秋天是熱鬧的,秋天是勤勞的等)然後再組織學生討論從哪兒看出來的。讓學生品味具體的詞句。在組織討論的基礎上我加以引導並適當的提高,同時把自己的讀後感受跟學生進行交流。避免了一小節一小節單調的講解。

本文的5 、6兩小節學生不是很容易理解,如果能讓他們藉助圖畫想象玉米和高粱在夏天和成熟後的樣子,想象和感受農民的辛苦和豐收後的喜悅,然後再邊想象邊讀書, 可能效果會更好。因爲這兒的學生對文中的場景很陌生。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經過研究新課標,我獲取了點滴的教學經驗:

一、學生在“玩”中學語文,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

在識字方面,這一學期學生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學習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分析字形,並對認字方法有比較系統的歸納整理,學生基本上都學會了運用不同的認字方法來獨立識字。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將學生引領到生活當中去識字,激起學生識字的極大熱情。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整體識記生字,提倡個性化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尋找出自己認爲最有效的識字方法。

二、在寫字方面,我把寫字當作美的鑑賞對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一直強調學生把字寫得正確、工整、規範、漂亮。

三、在閱讀教學中,我反對無目的多讀,強調有層次的讀書。

初讀,將課文讀正確,整體感知全文;再讀,將課文讀流利,理解課文中詞句;研讀,將課文讀出感情,談獨特的理解與感受;練讀,將課文讀入心,積累語言文字。在不同層次的讀中,教師同樣鼓勵個性化的學習。讓學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方法,彼此交流、逐步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挑出有價值的問題共同討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等等。這些頗有趣味的方法不僅能有效地完成閱讀教學任務,還能促進學生樂學、愛學語文。

四、在學生學習能力形成方面,提倡學生積極參與各項語文活動,學會參與、學會合作、學會尊重他人。

我教學中,我努力創設寬鬆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確有所得。

在探求語文教學進程中,我力求將“講堂”轉變爲“學堂”,將機械重複的練習轉變爲生動活潑的遊戲,讓學生充分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爲他們語文學習的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儘管是“玩”中學語文,但我們決不是追求形式主義。這裏倡導的“玩”是一種形式、一種途徑,“玩”是爲了更好地學習語文,培植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以上是我的一點收穫,但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我會在工作中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探索,尋求出更好的教學方法。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驀然回首歷經新課改的風雲歲月,我想自己受益最多的大概就是習慣了單元式備課,習慣了把握單元總體目標的基礎上研究設計出每一主題課文的教學分目標,同時這些目標具有相對穩定性,又有適機調節的靈活性。就這樣,每上完一節課,我常沉醉在自己與學生成功教學的喜悅中,也日積月累地記錄着師生間的不足,竭力尋找彌補的途徑,以促進教與學的反思實效。

在教學第三冊《好奇》這一單元時,我與該班學生的得失如下:

一、包括蒐集資料在內的各項課前準備應該是多渠道地進行,又要能反應學生的具體真實的生活。

1、電視節目不僅豐富了他們的精神世界,更啓迪了他們的智慧。現代社會日趨文明、富裕的今天,很多文化的傳承都有賴於電視、計算機等衆多通訊技術。當電視已基本普及時,人們從中獲益不少,電視節目日趨改善,豐富多彩,爲生活增添了幾多色彩,時至今日,人們從廣告、新聞、娛樂等節目裏收穫着許多書本以外更爲直接、形象、遠程、高效、豐富的知識信息,增強了學生學習生活的立體感。條件的限制,我們不能把電視搬進課堂,相反的,我們可以發現引導學生把電視作爲準備性學習的一種手段,既可以避免浪費課堂上短暫有限的時間,又能讓學生真正地運用已內化的知識信息於教材的學習理解中。我們也可以發現,這種手段之所以能如此得心應手,最主要還是這本身就是他們的`興趣,又是他們具體可感的最普遍的生活物質。當然,需要強調這只是作爲一種手段,切忌走向極端,家長的監督和配合尤爲重要。

2、鼓勵引導發現生活中的人文資源。學生除了有着令他健康成長的學校環境,他還生活在一處欲使他社會化的生活環境,在這一環境中,有形形色色的社會人,單純的他們無視這些人對其本身的社會化作用,孰不知,他們早已在不知不覺中被潛移默化,並滿足心中的好奇心。教師的作用就體現在引導他們去發現、有意識地尋找在這些社會人身上對自己的作用,對自己成長的幫助。

3、計算機網絡信息是學生最大的缺失。爲了能豐富拓展他們的視野,彌補在這方面的弱勢,我積極蒐集網絡信息,爲他服務的同時,更多的是讓他們感受到蒐集信息的多向性,提前讓他們對現代化信息技術有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嚮往,而不是爲了玩遊戲,或者把視網絡信息爲唯一。

二、師生攜手一起主動探索發現時碩果累累。

1、學生自主質疑,巧解疑。結合《語文伴你成長》中的訓練項目,我設計上由學生默讀——質疑——解疑,在這樣的過程中,感觸最深的是我,收穫最多是學生。我想,課文的疑難點、難解詞應該是學生說了算吧,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而言,他們有不同的學習需求和慾望,利用所有學生思維互補性,在交流問題、交流解疑方法的過程中,他們大多可以在重新申視自己的同時,從他人身上獲取更多的解疑方法和知識信息。

2、把有情感的評價語言作爲文人文課堂的潤滑劑,再通過以上環節,我們一起來欣賞幾組精彩的學習片段:

我在教學《蘋果落地》時,生1:地球真的有吸引力嗎?

生2:是的,這種吸引力就好像磁鐵和磁性黑板會緊緊相吸這樣。

師:哇!你們真像牛頓這位科學家,一個懂得發現問題,一個懂得細心觀察。

生3:我還知道,月球的吸引力小得很,所以,宇航員到了月球上會飄來飄去,站不穩。(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3:我是看了電視上的《科技博覽》才知道的。

師:你一定很用心地看這種好節目吧,因爲,他能讓知道一些奇妙的科學知識。

生4:我也知道,因爲地球有吸引力,我們世界上所有的東西纔不會亂飛……

爲了調整過於活躍的課堂,我隨機想起用我國首次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升空的喜訊及楊利偉本人的簡介,並用比較簡練的語言講述一番,並引導同學們留心關注新聞及相關電視,並把知道的寫進“採蜜本”。

再比如,教學《我的影子》這一課時,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我的措手不及,剛好給了學生留有餘地的思考時空。生1:影子是怎麼形成的?生2:爲什麼影子不能像我們的衣服這樣有很多種顏色?……

三、句式、詞彙的積累,豐富了學生的語感,也推進了他們規範化普通話的形成。在《我的影子》這一課中,出現了許多典型的句式,應該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學會發現,並運用於實際生中。

四、對於怎樣讓全體學生喜歡上預習這份作業,我一直在探索。常想學生的提前準備性學習可以培養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訓練創新思維,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還能使課堂上可以留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活化使用教材,但是,當我意識到班上還有大部分學生不喜歡提前準備學習,卻常常只是憂心忡忡,卻無從下手,於是想要避而無視,可是在本單元的教學中,這點不足尤爲明顯地成爲我理想中教學方法的頑石,所以,我想,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裏,我該坦然地面對這一難題,多做些嘗試,相信自己是可以得到靈丹妙藥的。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美麗的丹頂鶴》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向我們描繪了丹頂鶴的美麗的外形、優雅的姿勢,字裏行間流露出對丹頂鶴的喜愛之情。教完《美麗的丹頂鶴》一文,覺得有所收穫。

一、以讀促思。

由於這篇課文優美的語言,讓我們好似看到了那一隻只高雅、美麗的丹頂鶴,所以在本課的設計中,讓學生多讀書,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把一隻只美麗的丹頂鶴讀到了自己的心中。例如在教學丹頂鶴的外形這一小節,我抓住丹頂鶴的顏色讓學生感悟它的外形的美麗。由“潔白”和“黑”這兩種顏色讓學生感受到黑白分明的對比之美,潔白如雪的羽毛上鑲嵌着一圈黑邊,對比鮮明,煞是好看。從“鮮紅鮮紅”一詞與“鮮紅”的比較中,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丹頂鶴頭頂那一抹鮮豔的紅色,是那麼耀眼,那麼奪目!不愧是嵌着的一顆紅寶石。接着讓學生用“因爲—所以—”的句式相機進行說話練習,從而自然理解了丹頂鶴名字的由來。學生在一遍遍的朗讀中,逐步感受到丹頂鶴外形的美麗。爲孩子們配上舒緩悠揚的音樂,讓他們用朗讀給大家展示這美麗的丹頂鶴,我彷彿看到一隻只美麗的'丹頂鶴在天空展翅飛來。

二、緊扣關鍵詞。

教學第三小節時,學生對“高雅”不太理解。我緊扣課文內容,逐步讓學生理解。首先,出示了一幅丹頂鶴引吭高歌的圖片,從三個“長”字讓學生對丹頂鶴修長的身材有了直觀的感知,修長的身材顯得很高雅。接着,我讓學生上臺來指一指它的兩種不同的姿勢,無論是在地上引吭高歌,還是在天上展翅飛翔,都顯得那麼高雅。由姿勢來感受丹頂鶴的高雅。緊接着,我讓學生欣賞了幾幅丹頂鶴的圖片,一組說話訓練讓學生感受丹頂鶴的高雅。丹頂鶴不論是在低頭覓食,還是在翩翩起舞,都顯得那麼高雅。不論是在竊竊私語,還是在水中悠閒散步,都顯得那麼高雅。緊扣關鍵詞“高雅”,不難理解丹頂鶴爲何如此逗人喜愛。僅有直觀感知和體會還不夠,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讀來詮釋,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學生在一遍遍的朗讀中,感受丹頂鶴的高雅。

三、巧用音樂渲染。

課文看似在描寫美麗的丹頂鶴,其實是在告訴我們什麼。丹頂鶴之所以生活的無憂無慮,是因爲黃海邊的人們珍惜丹頂鶴、愛護自然環境,所以這裏蘆葦叢生,魚蝦肥美,食物充足,寧靜祥和,因而逐漸成爲了丹頂鶴生活的快樂家園。丹頂鶴是我們的好朋友,可是到目前爲止,全世界野生丹頂鶴只有一千五百多隻了,我國北方就有九百隻左右。曾經有一個女孩,爲救一隻受傷的丹頂鶴,不幸滑入了沼澤,再也沒能上來,讓我們隨歌聲來一起來聆聽這個動人的故事!我適時播放《一個真實的故事》,讓一段悽美的音樂讓學生油然而生保護丹頂鶴、保護野生動物之情。恰當的音樂渲染,滲透了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達到了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本課教學不足之處頗多,老師牽着學生走,導的太多,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沒能很好地發揮出來,還需不斷學習。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雲房子》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以小鳥的活動爲線索,以小鳥的目光觀察空中的景色,符合兒童心態,體現了童話特點。而且想象豐富,語言富有童趣,是啓發學生想象,豐富語言積累的好課文。現反思如下:

一、藉助媒體,朗讀感悟

對於課文這一靜止的內容,學生只有經過感情朗讀,才能激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以促進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我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時,充分運用了媒體。例,課文第二段是全文的重點段,寫小鳥們造出了各種各樣的雲房子。播放多媒體畫面:藍天白雲圖,一羣小鳥飛過來。看完後問:“你看到了什麼?”學生回答:“藍藍的天上飄着一朵朵白雲,小鳥們看見了高興地說:我們來造雲房子。”指導學生讀好小鳥的話:哇,這麼多白雲!我們來造雲房子。繼續欣賞畫面:小鳥造房圖,教師問:“小鳥們都造了些什麼雲房子呀?請大家讀讀第二自然段,並在小組內介紹一種雲房子,然後彙報交流。”由於媒體的介入,直觀形象地出示了各種形狀的雲房子,大大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也激發起學生說的慾望。一個學生說:“我向大家介紹像盛開的花兒一樣的雲房子,它十分美麗。”說着用手演示成一朵盛開的花朵。另一個學生:說:“我介紹的這種雲房子外形像大冬瓜,傻呼呼地橫在那兒,可好玩啦!”邊說邊做動作。面對學生精彩的回答,教師適時指導朗讀:“你能配上動作讀好這句話嗎?”學生的情感得到了調動,朗讀得非常有感情,並在朗讀中感受到了雲房子的美麗與有趣。

二、注重表達、培養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文閱讀課上教師應積極創造條件,提供各種各樣的語言訓練的環境,讓學生所學的語言經常得到運用。在課文的第二小節中,有我們以前學過的`“有的……有的……”的句式,也有新接觸的“有……有……也有……”的句式,雖然兩個句式的用法相近,但由於後者是新接觸的,因此在學生想象還有哪些其他的雲房子後,讓學生用“有……有……也有……”這樣的句式說一說,將課文的“符號語言”內化爲“感於內而發於外”的現實語言。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1、小學二年級語文《月亮灣》原文

我的家在月亮灣,月亮灣是個美麗的村子。

村子的前面有一條月牙一樣的小河,河上有一座石橋。河水繞着村子緩緩地流着,一羣羣魚兒在河裏游來游去。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橋、綠樹和青山。河岸上長着許多桃樹。春天,樹上開滿了桃花,遠遠望去,像一片燦爛的朝霞。過了橋,是一片綠油油的農田。

村子的後面是山。山坡上有一片茶樹。茶園裏不時飄來採茶姑娘歡快的笑聲。

2、小學二年級語文《月亮灣》教學反思

《月亮灣》是一篇美麗的寫景文章。我採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帶領學生一起走進這個美麗的村子。

二年級的孩子應該注重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課文的插圖很漂亮,由遠及近,由近到遠都可以進行觀察練說。學生在學文前先看圖說話。有的學生觀察無序,有的學生表達乾巴巴,不會使用簡單的修飾詞語。這時候,我給予輔助,出示一些短語“粉紅的桃花”“彎彎的小河”“碧綠的柳樹”……成語如“綠樹成蔭”“桃紅柳綠”……學生在老師的提點下,能簡單地描述畫面,強調了“美”。有了學生的感官,再進入課文,學生會更投入。

文中用了較多的方位詞語,如“村前”“河上”“村後”,在通讀課文後,我讓學生說,我用簡筆畫勾畫“月亮灣”的美景。文中先後的順序,學生能清晰地辨別清楚。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是重點段落,抓住文中的主要景物,學生能循着描寫順序背誦課文。有的學生如臨其境,生動形象地再現美麗的村子山清水秀,桃紅柳綠,幸福和諧。藉助文章的表達方式,我讓學生模仿着說說我們的校園。孩子們經常在校園裏,今天該是考考他們的時候了。模仿課文第二自然段,許多學生迫不及待地先選定介紹的景物,(校門口)石書卷,(教學樓前)賢園,(教學樓後)亭臺水榭……有了文本的支撐,學生對於掌握寫景不難了。

在學習文本時,我想讓學生更多地明白文本是如何佈局的。

3、小學二年級語文《月亮灣》教學反思

《月亮灣》這篇課文以其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秀麗的田園風光圖。

在教學這一課時,我主要通過抓關鍵詞,讓學生來體會感悟。學第一段,關鍵詞是“美麗”,也是總攬全文的詞語,下文都是圍繞這個詞來寫的.。朗讀時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爲自己家鄉的美麗而自豪的感情。

第二段寫村前的景色。先讓學生對照插圖自學課文,再引導學生看圖,按“小河——河上——河裏——河岸——農田”的順序,有條理地口述月亮灣村前的景色。敘述時抓住“月牙一樣”、“繞着”、“緩緩”等詞語,讓學生了解月亮灣的地形和地名的由來,體會月亮灣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再抓住“魚兒”、“小橋”、“綠樹”、“青山”、“桃樹”、“桃花”、“農田”和“清清”、“倒映”、“一羣羣”、“燦爛”、“綠油油”等詞語引導學生想象文字所描繪的畫面,感受月亮灣山青水秀、紅綠相映、充滿生趣的'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第三段寫村後的景色,我抓住“一片”、“茶樹”、“歡快”、“笑聲”等詞語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想象月亮灣滿山茶樹茂盛生長的景象,體會人們依靠辛勤勞動,改變家鄉面貌的喜悅心情。

在指導朗讀這篇課文時,我是朗讀與細讀課文有機結合在一起的,不僅讓學生想象月亮灣的景色美麗,還讓學生體會作者讚美月亮灣、熱愛月亮灣的思想感情。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結合板書,進行了背誦,效果較好。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小馬過河》是二年級上冊的一篇童話故事。故事講述的是小馬要幫媽媽把半口袋麥子馱到對岸磨坊去,兩次來到河邊的不同表現及不同結果,使學生懂得遇到問題要勤思考,多腦筋,多分析,敢於實踐,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學中我儘量創設和諧的氛圍,充分利用課件讓學生全面自由地發展,在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究,勇於創新。

當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之後,讓學生記住老馬、小馬、松鼠、老牛的話,並想象當時的情境,進一步領悟“人物”的身份不同,說話的表情、語氣也不同,然後鼓勵學生加上動作和表情,把課文的`對話“表演”出來。這樣做,既能加深對課文的感受,又能激發閱讀的興趣。

老馬說的話是理解的難點。爲了突破這個難點,我設計了兩個問題:

1、同樣一條河,老牛水水很淺,松鼠說水很深。他們誰說得對?爲什麼?

2、如果是一頭大象和一隻小白兔要過這條河,問問你,你該怎樣回答它們?在整個教學中,我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間。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討論,然後全班進行交流。從而使學生知道了老牛和松鼠都是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爲依據,忽視了小馬的實際情況而下結論,它們說法不一,是因爲它們自身的高度不同。第二個問題讓學生明確,處理問題應根據不同的情況去判斷,要避免犯老牛和松鼠的經驗主義的錯誤。

總之,《小馬過河》是經典的童話,它包容的東西太多,孩子們從中悟得的也應該是多方面的多層面的。閱讀是極具個性化的東西,只有給個性化的閱讀交流的時間,我們才能聽到“花開的聲音”。但是,我總感覺本節課上學生個性化閱讀交流的時間比較少,每個學生個性化的看法表達不夠充分。以後教學中,還要在激發學生創新思維上多下功夫。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一轉眼,一學期又過去了,四個月的時間雖說短,但與學生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卻也令我回味無窮。

開學那兩三天,同學們又見到了老師和自己的學習夥伴,雖然都有重新進入課堂的喜悅之情,但是他們的“開學綜合症”又犯了。爲了使同學們能較快進入學習狀態,我先和他們一起制定了班級的.學習、工作計劃,並督促每個人都遵守,並且注意加強學生的思想工作,瞭解學生及其家庭的基本情況,隨時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障礙,糾正不良習慣和錯誤行爲。一週之後,學生不再遲到了,上課講話的少了,報告次數也少了。

穩住了學生的“心”之後,接下來是搞好課堂教學這個重要環節了。與一年級的課堂教學相比,一個明顯的轉變就是,在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是得到了充分體現。我大膽放手,凡是學生能說的,凡是學生能做的,能自己學會的,我都給他們充分的時間、空間,不再包辦代替。通過合作學習不能完成的,我及時給予點撥,使教師真正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比如:在教學《蘋果落地》這一課,在初讀課文之後,我沒有馬上分析課文,而是讓他們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學生紛紛提問:牛頓是什麼人?蘋果成熟後落地,這很正常啊,爲什麼牛頓感到奇怪?我不明白“自言自語”是什麼意思等等,我先讓他們自己選擇感興趣的問題,小組討論,集中大家的智慧解決問題。在彙報交流討論結果時,各個答案也都呈現出來了,課文重點、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在課堂教學之後,我經常對一節課上學生的獨特解法、精彩回答,創新思維以及不足之處等等,進行反思,每天實踐一點,反思一點,使自己不斷在反思中成長。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這一學期我擔任了二年級語文教學工作。我對教學工作從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學方法,虛心向同事們求教,因爲我知道課程是一種實踐,只要用心鑽研、探索、反思、總結經驗,就可以把語文融入到孩子們當中,變成孩子們的笑臉,變成學生愉快的學習,變成學生更真實的發展。新課程要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變成一種真實的、動態的、發展的現實。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獲取了點滴的教學經驗:

一、學生在"玩" 中學語文,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

在識字方面,我注重將學生引領到生活當中去識字,激起學生識字的極大熱情。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整體識記生字,提倡個性化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尋找出自己認爲最有效的識字方法,通過不斷的求異,激活學生思維,"玩" 出價值。如"闖"字的識字,有的學生說:"這是一隻馬跑進門了。""不是,這是馬兒被關住了失去了自由,想衝出門到外面呼吸新鮮的空氣。"有的學生說:"這是"門"跟門有關係,就是衝進門或衝出門的意思"……一個字有多種識記方法:看字形認字、跟據部首猜字義等等,學生在發散思維的"玩" 中學得快樂。再如用畫畫的方法記一記會意字;將所學的字、詞貼在家中的實物上"復現";將課外識記的字剪一剪、貼一貼,製成"小報";在班級中評選出"識字大王"等方法、活動都爲學生識字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玩" 法。

二、在寫字方面,我把寫字當作美的鑑賞對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一直強調學生把字寫得正確、工整、規範、漂亮。

《課標》中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於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着重要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一個人的字寫得好與否,不僅僅是個人的"門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學習習慣、意志品質及性格特點。因此,教學時我採用了"讀字、範寫、評議、試寫" 的程序:"讀字" 時,讓學生討論"寫這個字時哪一筆最關鍵""寫這個字哪一筆最容易寫錯"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問題,整體把握寫字的`規律;在範寫之時,讓學生評議老師的範字,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把握寫字的要領;讓學生對老師評頭論足,運用形體動作學寫筆畫、作業展覽、評選書寫閃耀明星等方法,激發了學生寫字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寫字的技巧。

三、在閱讀教學中,我反對無目的多讀,強調有層次的讀書。

初讀,將課文讀正確,整體感知全文;再讀,將課文讀流利,理解課文中詞句;研讀,將課文讀出感情,談獨特的理解與感受;練讀,將課文讀入心,積累語言文字。在不同層次的讀中,教師同樣鼓勵個性化的學習。讓學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方法,彼此交流、逐步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挑出有價值的問題共同討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將自己的理解畫出來,說一說自己這樣畫的理由,放膽做畫學語文;讓學生排演課本劇,師生根據語言文字進行評議,演演評評學語文等等。這些頗有趣味的方法不僅能有效地完成閱讀教學任務,還能促進學生樂學、愛學語文。

在學生習慣的培養方面,我注意讓兒童在規範中學語文,打下學好語文的基礎。這並不與在"玩" 中學習語文相矛盾,習慣能影響人的一生,"個性" 必須在一定的規範中張揚纔不會使學生走上發展的歧途。所以,教學決不能從統得過死轉向放任自流,一定要嚴把"度" 這一關。在聽、說、讀、寫幾方面,都有一定的規範。如:個別同學站起回答時,其他同學要注意傾聽,有意見可以舉手提出;朗讀或回答問題聲音要響亮……語文學習的點點滴滴都需要有規範,都需要我們去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四、在學生學習能力形成方面,提倡學生積極參與各項語文活動,學會參與、學會合作、學會尊重他人。

我教學中,我努力創設寬鬆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確有所得。

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是孩子們的樂趣所在,將"玩" 引入課堂,使學生對這種活動的動機和興趣逐漸遷移到語文學習上,從中享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在探求語文教學進程中,我力求將"講堂" 轉變爲"學堂",將機械重複的練習轉變爲生動活潑的遊戲,讓學生充分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爲他們語文學習的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儘管是"玩" 中學語文,但我們決不是追求形式主義。這裏倡導的"玩" 是一種形式、一種途徑,"玩"是爲了更好地學習語文,培植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我會在工作中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探索,尋求出更好的教學方法。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進行課改一月有餘,我們課改組10名教師經過認真學習,多輪課堂教學打磨,包括了一輪亮相課,要求每位課改組的教師都要跟上,進行互聽互評,共同進步;接着進行一輪過關課,現在過關課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着,大家的積極性達到了空前的高漲。已經有3人的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比較成型了。

在今天的聽課中,我覺得老師們的課堂教學進步很大。表現在學生的合作學習效果明顯,自學深入、交流有效、彙報與補充深刻。

探索的腳步永不停歇,我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我認爲有以下幾個方面:

1、找準落實教學目標的切入點。在學生能夠進行小組學習的基礎上,教師應該從課文的內容入手,從指導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從主要問題的設計等方面入手。要求我們老師能夠定準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選擇適合學生的學法。

2、關於加強朗讀指導的教學。語文教學少了朗讀,總讓人覺得有缺憾,也沒法實現語文教學各學段中對有感情的朗讀等教學目標的實現。而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最缺少的就是指導朗讀,很多老師也都提出了不知何時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

我想是否可以單獨加一個朗讀展示的環節?或者放到小組展示中彙報到重點語段時,培養學生有感情的讀一讀?是否可以在小組展示後其他小組補充時進行展示?

理解課文內容是一項最重要的教學任務與目標,而朗讀是理解的開始,也是快速有效地檢驗學生是否理解透徹了課文內容的手段和方法,當學生能夠理解課文內容,品悟到情感後,自然能夠進行有感情的朗讀。由此可見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確非常重要,在我們所進行的這種課堂教學方法中,將有感情的朗讀加入進去有非常多的困難。但是無論有多麼困難,我們都不能夠缺少了朗讀指導,讓我們共同實踐,找到最合適的指導朗讀的時機與方法。

3、關於我們駕馭課堂的能力。在上週召開的教研員培訓會議上,對導課、結課、抓住課堂生成等方面,領導爲我們指明瞭一些有效的做法。一是我們要精心準備導課,導語或導入新課的問題一定要讓學生產生興趣,引起學生探究和學習的'慾望。二是關於結課,我們要把握好課堂教學時間,當學生討論或者交流的時間很長,還有很短的時間就要下課了,這時我們一定要及時進行總結、引導,引向當堂檢測環節,然後按時下課,在我們的展示課上絕對不能拖堂,這是常規的問題,要引起我們的重視。關於課堂生成的問題,我們要抓住生成點,也就是學生能力的增長點了。這些稍縱即逝的時機需要我們有很敏銳的能夠發現並抓住的眼光和能力,更需要我們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的應變水平。積累經驗,產生敏銳的觀察力。這些應該都是在我們非常熟悉教學內容,心中有清晰的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實現的。

任重道遠,共同努力。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一、試卷分析:

本次小學語文二年級期中試卷主要由“聽寫、比一比組詞、近義詞、填量詞、填合適的詞語、照樣子寫句子、按課文填空、讀短文回答問題”八大部分組成。

試卷能緊緊圍繞教材出題,覆蓋面廣、試題形式多樣、難易適度,既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又能使學生髮揮創造力和潛能,作出個性化的解答。總體上沒有出現偏題怪題,多數學生都能交上滿意的答卷,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學習語文的信心。

現對學生答題情況分析、反思如下幾點:

二、主要出現問題:

1、考前重點複習了聽寫詞語、形近字組詞以及量詞的運用,所以這三大題同學們完成的還不錯,錯的比較多的就是“密”與“蜜”的區分並組詞,基礎知識還得加強。

2、近義詞這一題整體還可以,就是“彎”的近義詞,85%的同學寫成“斜”、“折”。

3、根據答題情況看,學生心裏知道答案,但字寫錯了或不規範引起丟分比較嚴重,比如第五大題“填合適的詞語”中“繁華的()”大部分學生想寫“大街”,但“街”字寫錯了,丟了分。今後應特別注意生字教學及學生書寫。

4、從“按課文填空”中來看,同學們課文都能背出來,這點還是很欣慰的,只是要寫出來可就笑話百出了,如:“名勝古蹟”就有同學寫成“名盛古蹟”,“手有餘香”就寫成了“手有佘香”,還是在漢字的掌握上,在今後的教學中,能背還要能寫。

三、考後反思:

1、考試這種形式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不是難事,但有些孩子由於習慣態度方面,自身方面等等,對試題的意識性不大,平時自己對語文課上該掌握什麼也沒有明確的.目標,都是老師在操控,相對自主性少了點。這次考試題型,平常教學中都有訓練,所以孩子們都不陌生,但若有新題型孩子們就有點把握不住了。還有就是學生還是寫錯生字、寫錯筆畫,這樣種種問題,都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和應該研究的問題。

2、後進生的問題。後進生學習態度不端正、貪玩。有些家長疏於管理,有的同學就鑽了空子,不寫家庭作業。今後對後進生常抓不懈,爭取學生家長的配合,雙管齊下,讓後進生變成奮進生。

3、進一步強調學生的書寫。要求學生正確、工整的書寫,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還覺得,認認真真地寫一遍,強於馬馬虎虎的寫三遍。對於筆畫較多、結構特殊的字,教師示範,引導學生尋找識字規律,把識字、寫字緊密結合起來

4,進一步優化閱讀課,精講細練,重感悟、重積累,力爭優秀篇目達到熟讀成誦,不僅僅是應對考試,更重要的是積累語言、豐富語言,加強學生的語文積澱,以達到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