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0篇)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3W 次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反思過去,是爲了以後。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0篇)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1

《坐井觀天》是二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圍繞“思維方法”這個主題編排。《坐井觀天》這一課是一則搞笑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

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在基本讀懂、讀通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找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相機進行隨文識字,初步感知他們爭論的問題。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字詞教學還是比較紮實的。但課堂中還有很多不足,是我以後教學需要注意的地方。

緊扣大問題情境逐步展開教學

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有大問題意識,還要緊扣大問題逐層展開教學活動。比如,在讓孩子找青蛙和小鳥進行了幾次對話中,教師就應該緊扣對話的內容,讓孩子很明確的認識到這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對話。對話的清晰度要更強些,畢竟學生在前面的學習過程中,對話形式的課文沒有深入接觸過。

努力營造生生互動的動態課堂

課堂是一個不斷推進的一個過程,生生互動的動態課堂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學校努力打造“三小課堂”,就是爲創造動態課堂服務的。課堂中教師就要放下身段,把學習主動權真正讓給學生。教學中,我讓孩子找青蛙和小鳥進行了幾次對話時,有學生說8次、6次,當有一個學生說到正確答案3次時,我雖然讓這個孩子說了自己的想法,但當時的評價語卻有失偏頗。我當時是這樣說的:你把老師想說的話都說出來了,你真了不起。然後進行什麼是對話的教學。而應就讓該生說說什麼是對話以此展開教學,讓學生教學生,讓學生成爲小老師,真正成爲學習的主動參與者。

典型的錯誤思維要及時呈現

課堂資源生成豐富,老師就要能根據目標的制定做好預設,對生成的有價值的資源及時迴應,並能合理轉化爲互動性資源,課堂有推進感。在孩子上講臺擺放青蛙和小鳥的位置時,我誤以爲孩子是擺錯的,就着急讓另一個孩子上臺糾正,而沒有真正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這對理解“井沿”一詞也是很有幫助的。

當孩子的錯誤資源緊扣教學難點時,教師應該腳步慢一些,不要爲了呈現完整的教學過程而匆匆收場。

另外,在教學中,我還要注意一些細節處的處理。例如,當聽說的句子較長時,教師就應該說兩遍,多讓幾個學生說句子,真正達到聽說的實效。孩子的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還要常抓不懈,讓一些執筆姿勢不對的孩子及早糾正過來。

總之,低年級的課堂板塊要清晰,教學不必太複雜,要簡單、紮實,有實效。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2

本週進入了第五單元的課文學習,第一篇便是一則寓言故事——《坐井觀天》,這則寓言故事很有趣,它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來告訴人們站行高才能看得全,同時提醒人們不能自以爲是。

在初讀課文之後,我將“無邊無際”、“大話”、“笑”三個詞作爲文章理解的關鍵。通過這三個詞來了解課文,穿針引線。首先,在引導學生了解“無邊無際”時,我設計了動畫,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什麼是無邊無際?通過讓學生欣賞(無邊無際)的沙漠、(無邊無際)的海洋、(無邊無際)的草原、(無邊無際)的天空,等等,來拓展學生的思維,營造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無邊無際的內涵。教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出小鳥讚歎天很“大”的語氣。實現對第一次對話的理解。小鳥和青蛙的第二次對話中,我主要抓“大話”,這個關鍵詞語。通過引導學生理解“大話”這個詞,來把握青蛙認爲小鳥說大話時的心情。順帶指出說大話是指:說誇張,不切實際的話。但是在具體教學時,我又在思考:怎樣讓學生了解說大話的具體含義,以及它與說謊話的區別。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惑着我。最後我想:如果舉個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自己去感悟,是否效果更好呢?所以在教學中,我舉了兩個實例讓學生來感受什麼是說大話。這兩個例子,一個是:我能一口氣吞下一頭牛,我能用手推動火車。學生從老師的語氣和自己的經歷中瞭解,這些就是誇張,不切實際的,就是說大話。我發現學生在學的時候,興趣很濃,並且能夠很好的理解這個詞以及青蛙當時的心情了。通過第三個關鍵詞“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對話。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現兩次,這兩次的笑是有區別的。文中兩個笑。青蛙爲什麼笑,小鳥爲什麼笑?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聽不進小鳥的勸告,自以爲是。另一個小折射出了小鳥的虔誠,真誠相勸。通過對“笑”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爲是導致青蛙錯誤的原因。這在爲學生最終了解文章寓言作鋪墊。

本課的教學突破點是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通過抓住關鍵詞來最終理解寓意。這節課學生能夠基本上抓住詞語來理解,但是口語表達能力還需要增強,語言表達要清楚、自然,避免用一些口語,語言要規範。如表達不明白時就一直說“然後、然後”等,今後在口語表達上要給予學生以指導。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3

《坐井觀天》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教學內容。它是一篇十分搞笑的寓言故事。它以短小、簡單、淺顯的故事表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通過青蛙與小鳥之間生動搞笑的對話,寫了青蛙和小鳥爲了天的大小而進行了幾次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爲是。

我以識字寫字爲重點,進行了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爲做到在短短的40分鐘內,讓學生自主、愉悅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課文,我在教學上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1、作爲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我的教學分爲四個步驟進行: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學習生字。導入過程中,我以兩個小動物的爭吵爲開始,讓孩子來解決它們兩的爭吵吸引了孩子的興趣。在進行認識會認會讀的生字的過程中,開火車順讀的方式進行了生字的學習。

2、課文主要講了青蛙和小鳥爲什麼而爭論起來(青蛙認爲天?小鳥認爲天?)讓孩子自由和同桌交流一下,進行思考後的再整理。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整體概括潛力,又培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潛力。並且理解“井沿”一詞。

3、寫字教學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除了之前對於音形的掌握以外,如何識記呢教學中主要教學四個生字“井、觀”。在全班指導“觀”字以後,給予孩子自主識字的空間,讓孩子們自己選取自己想要教學是生字,噹噹小老師,說說你是怎樣記的怎樣寫的好看一則訓練了學生自主識字的潛力,另一方面是訓練了孩子的觀察和表達潛力。

雖然整堂課孩子們上的還是比較有興趣的,教學設計條理清晰,但是還是有不少遺憾。

1、在講解生字的過程中對形近字和形聲字的區分還不是很透徹。

2、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指導的還不是很透,學生讀的還不是很到位。

3、在課文的最後環節裏應該讓孩子整體分角色朗讀,讓孩子整體感知課文。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該加強自身的修養,和文化底蘊,提升自身的朗讀能力,並且在教學的過程要深度的挖掘課文的內容及情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4

一、交換角度,學造句

孩子小造句時常會出現“一呼百應”的現象。如果一個學生說“花兒好看”,那麼後面的孩子就是“草兒好看”、“樹兒好看”……不是這種通病,要麼句子內容乾癟。我在指導造句就“對症下藥”,防治這兩大通病。在指導“無邊無際”造句時,先讓孩子們想想哪些地方是無邊無際的,孩子們想到了大海、草原、沙漠、天空……於是我說你能選一個地方用“無邊無際”說一句話嗎?然後我先說一句;“駱駝在無邊無際的沙漠裏行走着。”於是孩子們也學着我的句子說起來。“小鳥在無邊無際的天空飛着。”“小馬們在無邊無際的草原上奔跑。”孩子們的句子不能說錯,也不能說好,一個個都像是一個模子裏套出來的。於是我又說:“我還會說得跟別人不一樣,你行嗎?”孩子們思索之後,一個個嶄新的句子蹦出來了“駱駝在無邊無際的沙漠裏尋找着水源。”“在無邊無際的大海里遊得小魚我認識。”“在無邊無際的大海里航行是非常危險的。”“牛、羊在無邊無際的草原上悠閒地散步。”這時我把手中的蘑菇紛紛發給孩子們,並說能在句子後面加上問號或感嘆號嗎?領到獎品的孩子們極度的興奮與活躍。一隻只小手舉得更高“你見過無邊無際的大海嗎?”“看!一羣可愛的白鴿正在無邊無際的藍天上自由自在地飛翔呢!”……一個個美麗的句子從孩子們嘴裏蹦出,課堂上洋溢着快樂、興奮,眼睛裏閃爍着靈氣、智慧。

是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要讓學生帶着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纔是真理。”低年級學生學習語言更是如此。學生只有在興奮下,豐富的情感被激發纔會有表達的強烈慾望,然後引導孩子們多角度思考,進而在無拘無束的對話中生成新的語言。新教材更貼近兒童的生活,更體現兒童的情趣,更反映兒童的思想。我們要以文本爲依託,從兒童的角度出發,調動學生的情緒,傾心營造與兒童心靈相通的情境,讓滋潤兒童語言、生命發展的陽光跳進課堂。

二、聯繫生活,悟寓意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故事是六年制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有多大”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到得少知道得少,還自以不正確的。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理解“坐井觀天”的字面意思很容易,但是如果要理解並體會這個成語的寓意那就比較困難了,因爲這個年齡的兒童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正如課文中的“青蛙”是非常片面的。

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否真正達到,關鍵在於寓意是學生自己感悟出來的,還是老師硬塞給學生。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相信: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同時也是支持者和幫助者。也就是說,教師既要在前引導,又要從旁幫助,和學生一起合作、探究,實現和諧的互動,共同完成學習目標。於是,我在這一課的教學中,特別設置了這樣一個環節:

無邊無際造句之後,我說孩子們小青蛙聽你們說外面那麼好,他也想跳出來看一看,於是我把青蛙圖片從井底貼到了井口,又說青蛙跳出井裏會看到些什麼呢?讓孩子們想像說話,孩子們從池塘邊說到果園裏,從果園裏說到公園裏……想像力非常豐富,這時我突然拋出這樣一個問題:這麼美麗的景色,小青蛙以前怎麼不知道?“因爲它哪裏也不去?”“你想像它那樣嗎?”“我可不想,我要像小鳥那樣。”於是我的手偶青蛙出現了,低下頭說:“小朋友,我知道錯了,可是我怎樣才能像小鳥一樣見多識廣呢?快幫我出出主意吧!”“我建議你多看書。”“我說應多走走,瞭解一下外面的事情。”“多聽聽廣播,多看看新聞。”“遇到事情,多試一試,多想一想。”“對孩子們,要多聽多看多想多做,那麼你們一定會成爲一個見多識廣的人。”

瞧,孩子們說的,不就是這寓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嗎?雖然他們沒有說出:“不要做目光淺、狹隘的人“但從他們的話語中不難看,孩子們已有所感悟,已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5

《坐井觀天》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如何在一節課中,讓學生自主,愉悅地讀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語言呢?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學生自讀自悟,由學生自己挖掘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教學,通過學生的質疑、解疑,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我提出疑問引起興趣,導入新課,學生馬上有序的藉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並畫出生字,然後小組合作進行拼讀;然後由我檢查學生對生字讀音的掌握情況這期間,我參與到具體的小組學習中,重點對個別後進生進行指導。

二年級的孩子能從個體自學預習課文,讀準字音,到小組合作認讀生字,在一步步的主動自學課文,這正體現新課標自主、合作學習的理念要求。低年級學生是有能力自動化地自學課文,掃除閱讀的障礙的。讓孩子藉助已有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實踐努力去認讀課文,並且通過孩子之間的互相幫助,合作去讀準課文,而不是按傳統的教學“一步步”領着學生向前走,能讓孩子在主觀意志上建立“我能學”的自信,並通過主體的實踐努力達到掌握一定學習策略的“我會學”。把學習的主動權更好的教給孩子,讓孩子掌握學習的策略,更利於孩子明天自己去學習。

在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加強朗讀訓練,注重發展學生思維。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思考什麼問題,要解決什麼問題,都向學生交代清楚,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反覆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去理解、去感悟。營造了書聲琅琅的教學氛圍,教給了學生讀書方法。

進行角色朗讀時,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同學們,青蛙說天只有井口大,小鳥說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它們爭論得很激烈吧?我們怎樣才能讀好?我們分角色朗讀,想想怎樣讀纔讀得好?”孩子們紛紛進行分角色朗讀練習,態度積極認真,有的爲了讀好角色,練習讀了好幾次,課堂氣氛活躍熱烈。在本環節教學中我深深體會到在教學中應尊重孩子閱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在教學中我還體會到要有讓孩子有平等的訓練機會,我組織孩子們分組進行練習,但我發現孩子們練習時,往往就練習喜歡的角色,所接受的訓練是單一的;還有的孩子,因爲怕讀不好角色,就單挑旁白來讀。積極的孩子,朗讀水平較好的孩子就“走進”角色,朗讀水平較弱的就“永遠”旁白,這樣會造成惡性循環,不利於孩子的發展。我就創設情景,讓孩子有平等的訓練機會。要求孩子再研究時進行多次的練習,但每次的角色不要重複,要輪換角色。這樣利於孩子們整體綜合發展.

寓言故事的教學,到最後引導學生通過認識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動形象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成語的意思。我在教學寓意這一部分時,是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切合學生生活實際來引入的,而不是純粹的說教。“如果有人說你是坐井觀天,你明白他在說你什麼嗎?你想對坐井觀天的人說些什麼?”或者讓學生出點子幫助小青蛙:“你們願意像小青蛙一樣什麼都不知道嗎?你們能出出點子讓小青蛙也能像小鳥一樣見多識廣嗎?”這樣就更能從學生的角度悟出寓言中的道理了。接着教師可補充歸納“坐井觀天”的寓意:我們看問題或者認識事物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爲是。這樣一來,又加深了學生的體會。

本課教學的重難點由此突破。我不難感受到:學生的潛力有多大,真的難以想象呀。但是課堂的教學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希望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創新教學經驗,把教育教學質量走向新臺階。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6

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否真正實現,關鍵在於寓意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還是老師給學生的。語文教學的作用不僅僅在於簡單的知識傳授,還在於他的教學育人作用。所以在課文教學的最後環節,需要適當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意識到:不要作井底之蛙,要勇於接受新事物,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讓學生自願選擇作在外面飛翔的小鳥。怎樣達到這個效果呢?所以我設計了一個環節,用多媒體課件,配上動聽的音樂,展示小鳥見過的繽紛世界:飛過廣闊的海洋,飛過無邊的沙漠,飛過茂密的森林,飛過燦爛的田野,飛過清澈的小溪,也沒有看到天的邊,而這時的青蛙仍然坐在井底,一擡頭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此時小鳥的廣博見識和井底之蛙的.孤陋寡聞形成鮮明的對比,讓學生順理成章的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繽紛多彩,而青蛙的生活是多麼的枯燥乏味。這樣潛移默化讓學生在學中有所收穫。

可以這樣說本課的教學突破點是重點詞彙,而最終目的是理解寓意。我從無邊無際,大話,笑,着手進入對文本的分析。進入文本後,我的教學重點是從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中,分析二者的特點,實現本文寓意的理解。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7

本課作爲生本課堂研討課,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落實“生本課堂在閱讀教學中的實踐”:

一、問題引領——將教學內容問題化。

作爲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最主要的是通過恰當的手段去引發學生的學習與思考。我在課前對課標、教材進行認真研讀,根據學情將教學內容問題化,讓學生的“學”有了方向,小組合作學習就有了合作討論的“載體”。這樣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就不會流於形式。

二、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奠定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

提出自學的問題後,讓孩子用畫線、做記號的方式爲的是讓他們有真正自讀思考的時間。帶着自己思考的問題再去四人小組討論,這樣才讓孩子的腦子真正的動起來。而畫線的時間,也讓課間巡視的老師有時間對學生的學習程度有一定的瞭解,便於後續的四人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指導。

三、建立小組評價體系。

將小組討論與交流評價體系相掛鉤,採取捆綁式評價和個人評價相結合。對於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採用評價小組的整體表現。而朗讀時則重視個人評價。比如說,四個人當中,有ABCD四個能力層級,A是學習最好的,D是學習最差的。在問問題的時候,如果是A回答得2分,D回答得6分,中間得4分。用這樣差異評價的方式,鼓勵每個小組成員全力參與,學習最差的通過較多的參與可以較好地掌握知識,全組學習。

本課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有些教學環節還是過於匆忙,如“無邊無際”還沒有說透,可以讓更多的同學來解釋,聯繫實際再說說詞的意思。在寫字展評環節中,最好舉優秀同學的字爲參照而不是錯誤的字,加深他們正確字的印象,並培養字體美觀感受。此外,四人小組活動如何更好地開展,評價體系如何完善,這也是下一階段將要繼續解決的問題。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8

《坐井觀天》是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

一.教學效果:

爲了讓學生更加有目的地學習課文,所以在課前預習時我和大家一起背誦了識字4,並且拓展學生的思維,說出更多的成語,讓他們知道一般的成語故事都能告訴大家一個道理,然後學生很自然的就帶着對於這課的疑問進入了學習。對於二年級的學生簡單地理解課文內容對於他們來說已經不是問題,那如何才能讓學生從看似簡單的文章中體會出道理?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多讀書。針對二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讓學生初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整體感知,注重發展學生思維。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明確目的要求,推薦思考的角度,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反覆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去理解、去感悟。同時動筆勾畫出弄不明白的詞語和讀不懂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在朗讀教學中我深深體會到在教學中應尊重孩子閱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我不再像以前那樣刻意地要求學生哪個字重讀,哪句話必須拖長音或輕讀,而是充分地給孩子朗讀體會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指名讓學生按自己的方法去讀對話,其他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相互比較朗讀的效果,自然就能體會出什麼樣的語氣適合這個角色,充分地肯定孩子在閱讀中的主體性以及獨立性。

二.成功之處:

令我滿意的是本堂課的教學過程始終洋溢着師生雙邊活動的熱烈氣氛,既不是學生圍繞教師轉,也不是學生配合教師活動,而是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其目的是爲使學生今後自己會學。我讓學生充分質疑,再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適當梳理,採用“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幾個步驟讓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中我十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愛護學生和鼓勵學生。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討論青蛙錯在哪裏,爲什麼錯,經過反覆研讀課文,仔細觀察插圖,深入思考,作出判斷,說出根據,不僅活躍了思維,而且培養了思維能力。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理解寓意,點燃思維火花,促使學生“多思”。通過我隨手畫在黑板上的簡筆畫理解“井沿”,並讓學生指出小鳥和青蛙各在井的什麼位置;從“一百里”入手,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體會天的無邊無際;理解“無邊無際”並擴展思維,除了天無邊無際,哪些事物也能說無邊無際?學生就會說出很多答案:海洋、宇宙、大地、草原等等。

三.不足之處: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沒有讓學生充分地去想象。

四.改進措施:

在以後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語文課堂上學生想象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探究,充分發揮語文的工具性作用,讓語文教學成爲一個欣賞情、傳授情、感悟情的過程。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9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通過青蛙與小鳥之間生動搞笑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爲是。所以,我把青蛙和小鳥的爭論作爲理解課文的突破口,到達讓學生認識到看實物要全面,要善於“跳出來”的效果。兩個班同一個課時,不同的教學流程設計和大致相同的資料卻有了不同的教學效果,現將教學反思如下:

1、教學目標的達成:

兩節課基本上都能按教學目標的設計進行教學,只但是通過修改之後,從詞語入手再到句子、段落的學習在一班落實得比較透徹,學生也學得比較紮實。

2、教學流程的設計:

在二班是先通過課文的初步感知,再從小鳥和青蛙的爭論入手,擺明觀點,在學生掌握了課文的資料之後在進行朗讀指導,因此導致了教學流程的堆積化,各流程之間的銜接不是很流暢,學生讀得也不夠充分,說得也不夠開放。在一班是通過超多的初讀、再讀、默讀,讓學生先把課文的資料牢牢記住,在充分讀的基礎上理解關鍵詞語“井沿、無邊無際、一百多裏、大話”,通過對這些詞語的理解串起整個教學流程,在理解中讀,在讀中感悟,比較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學生學起來也比較用心有效。

3、朗讀指導:

在二班由於自己對教案的把握不準確,未能理解先學習課文再朗讀指導的方法,所以在二班的朗讀指導做得很不到位,也沒能抓住關鍵詞句讓學生反覆朗讀,在讀中感悟。一個句子的朗讀,並不是每一個字都需要有不同的變化,只要抓住關鍵詞語和語氣進行指導就行了,所以,在一班結合關鍵詞語理解資料,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朗讀指導效果比較好。學生不是純粹的模仿讀,而是明白要這樣貌讀。加上戴上了頭飾就更能投入主角讀,學生的朗讀熱情比較高,到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用心性的作用。

4、拓展想象:

在二班採用的是“把青蛙想到的畫下來,寫下來”,以畫入手,能夠相機進行看圖寫話的訓練。學生能畫什麼,他必須能夠把自己畫的東西說出來。有幾個學生不僅僅畫的不錯寫得也挺好,只是由於時間關係和自己的思維引導有限,學生能想到的也不外乎花草樹木、蟲魚鳥獸和天多大,達不到與時俱進的效果。在一班的方法差不多,只但是沒讓他們畫畫,而是根據《作業本》裏的一道練習題培養他們說話寫話的潛力。在語句的修飾方面,很多學生只是直接說看到了的事物,只有少數學生會說看到了什麼樣的事物,什麼樣的事物怎樣樣,在教導學生學會好詞好句的運用上仍需努力。

二年級的課文學習重點是從一些重要的句子句式中提煉出語言訓練點,讓學生模仿說話,學會說完整的句子,所以我在請學生髮言的時候都會不斷地提醒學生把話說完成,不要只說一半。這一篇課文,能夠挖掘的語言訓練點還有很多,除了“無邊無際”的造句,本來我還設置了一個環節就是小鳥飛了一百多裏可能會看到些什麼,想像一下說出來,這個能夠培養學生說排比句的潛力,還有“一……就……”這個句式,但都由於疏忽而沒有完成比較遺憾。在以後的閱讀教學中,我覺得就應把教學的重點放在詞句的理解和仿照上,爲學生的寫話打下良好的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篇10

《坐井觀天》是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的一則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這篇寓言故事的教學目標分爲三點: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意思。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如何通過青蛙和小鳥的對話,讓學生理解青蛙和小鳥對“天有多大”這個問題爲什麼會有不同的看法以及理解“坐井觀天”的意思成了本課的重難點。在上這課時,我首先以孩子們最喜歡的動畫片引出課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讓學生有目的讀課文來解決本課的生字,並以問題的形式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接着通過青蛙和小鳥的對話進行朗讀訓練,進一步解讀文本;最後設計青蛙跳出井口這一環節,讓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以下是我對這節課的幾點反思。

一、從關鍵詞句入手,抽絲剝繭

青蛙和小鳥初次見面時,我讓學生抓住“哪兒”讀出青蛙對小鳥的疑問。小鳥和青蛙的第二次對話中,我主要抓住“大話”這個關鍵詞語,引導學生理解“大話”這個詞,來把握青蛙對小鳥的不相信,讓學生讀出不相信的語氣來。其次我抓住“無邊無際”,通過一組直觀形象的畫面讓學生感受到天的無邊無際。

二、從朗讀課文入手,循序漸進

在每次對話中,我採用各種形式的讀,如個別讀、齊讀、男女生讀、小組讀,分角色讀,師生共同讀等,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閱讀的興趣,也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文本的體驗。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讓學生充分地讀課文,然後在讀的基礎上好好理解,循序漸進,那麼這篇文章的理解就不那麼難了。

三、從神態語言入手,感知內心

體會文章,可以抓住主人公的神態和表情。在文章的第三次對話中的有兩個“笑”,青蛙爲什麼笑?小鳥爲什麼笑?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自以爲是。另一個笑則是小鳥笑青蛙的不知天高地厚、孤陋寡聞、目光短淺。通過對“笑”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爲是導致青蛙錯誤的原因。

四、從角色扮演入手,放飛想象

讓學生到講臺前進行角色體驗,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並個別給予指導,訓練學生感情朗讀,以致達到表演讀的程度。並給學生提出疑問:如果你是那隻青蛙,聽了小鳥的話,你會怎麼想?如果青蛙從井裏出來了,看到外面的天空,它會怎麼想?學生的想象天馬行空,給出了一個個令人捧腹大笑卻又富含深意的答案。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積極地配合和思考,教學目標基本實現,但是課堂的教學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由於時間的關係,最後一個環節時,我沒有讓學生充分的去想象,讓孩子自己回答的時間太少,應該讓更多的孩子參與進來。所以在以後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語文課堂上學生想象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探究,充分發揮語文的工具性作用,讓語文教學更具趣味性和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