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語文公開課陶淵明《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語文公開課陶淵明《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8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公開課陶淵明《桃花源記》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公開課陶淵明《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語文公開課陶淵明《桃花源記》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彙;

2、感知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3、品讀語言,欣賞桃源之美;

4、探究主旨,領悟豐富意蘊。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欣賞桃源之美。

  教學難點:

探究主旨,領悟作者情懷。

  教學創意:

本課教學以語言品析爲重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受文章語言的詩意之美、韻律之美和意境之美。同時,設計精巧的主問題,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探究文章的主旨,領悟陶淵明美好的理想和情懷。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請同學們齊讀屏幕上的一段話,說說“他”是誰。

他從亂世紅塵走來

追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寧靜

他向桃花深處 山的那邊走去

將青山綠水 男耕女織化作一首詩

千年已過 桃花依舊

留給後人一個溫暖而神祕的夢

2.學生髮言,交流陶淵明有關資料,老師適當補充。

  二、課前熱身。

檢查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

【出示課件】

1、讀準字音

屋舍儼然( )便舍船( ) 阡陌交通( ) 黃髮垂髫( )

便要還家( ) 邑人( ) 詣太守( ) 劉子驥( )

2、古今異義

交通 古:交錯相通 今:指運輸事業

妻子 古:妻子和兒女 今:專指男子的配偶

無論 古:不要說,更不必說 今:連詞,不管

3、一詞多義

舍:便舍船,從口入(捨棄)

屋舍儼然(房子 )

志:處處志之(做標記)

尋向所志 (標記)

尋:尋向所志( 尋找 )

尋病終(隨即,不久)

  三、感知課文

1、概述故事內容【出示課件】。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請同學們用一句話簡要概括。

2、學生回答,明確:文章講述了一個打漁人發現桃花林、探訪桃花源,離開桃花源後再次尋訪而不得的故事。

  四、品讀課文

(一)驚豔桃花林

1、請同學們找出文中描寫桃花林的語句。

【出示課件】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作者描寫桃花林的句子整齊,節奏鮮明,朗朗上口,請同學們畫出節奏,自由誦讀,讀出韻律美。

3、這是一片怎樣的桃林?請同學們一邊朗讀一邊想象,然後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桃林美景。

示例:這是一片十分美麗的桃林。你看,長達二三裏,中間沒有一棵別的樹,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紅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鮮豔美麗,在陽光下閃爍搖曳,像眼睛,像星星。樹上花瓣紛紛落下,像是一隻只飛舞的粉蝶……

4、看到這樣一片美麗而又奇特的桃林漁人有什麼感受?

“忽逢”一詞體現了漁人的驚喜之情。“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體現了漁人十分驚異,急切地想探尋桃花林的心理。

5、指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桃林之美和漁人之驚喜。

“忽逢”要讀出驚喜,速度稍快,“數百步”三字要強調着讀,以體現桃林的範圍之廣。“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要以二二的節奏斷開,但前後之間要以語氣貫連,讀得似斷實連,語速要稍慢,將一幅幅畫面呈現出來,就像放電影一般,以體現漁人此刻的癡迷沉醉之情。

(二)探訪桃花源

1、請同學們找出描寫桃花源景象的句子。

【出示課件】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

並/怡然自樂。

2、請學生結合課文,用下面的.句式說話。

桃花源是一個_____的地方,你看(聽、聞)___________。

3、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在朗讀中品讀課文,讀出寧靜祥和的氛圍,讀出和睦幸福的感覺,感受桃花源的環境優美、生活甜美、民風淳美、心靈的善美。

4、小結:桃花源是一個環境幽雅,風景秀麗,資源豐富,民主平等,和平安定,

民風淳樸,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的戰亂的理想世界。

五、研讀課文

學生自主探究以下問題,深入理解文章是主旨。

1、這樣美好的桃花源在當時社會是否存在呢?請大家結合課文內容來回答。

2、陶淵明爲什麼要虛構這樣一個理想的桃花源呢?

3、鏈接背景【出示課件】

太元,東晉孝武帝年號(公元376-396年)。期間,政治極度腐敗,統治集團內部生活,互相傾軋,賦稅徭役繁重,戰爭頻發,短短21年就爆發大小戰爭60場,結果是: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曹操《蒿里行》)

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杜甫《羌村·其三》)

4、小結:作者虛構這樣一個理想的世界,表達了作者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對和平美好生活的嚮往。其實世外桃源的生活,不僅是陶淵明的追求,更是當時廣大人民的共同願望。但是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這種世外桃源的美好生活也只能是一種空想罷了。

  六、延伸拓展

1.桃花源是理想的世界,精神的家園。其實,桃花源離我們並不遙遠,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桃花源。你心中的桃花源是什麼呢?

2.學生思考後,交流發言

  七、課堂贈語

桃花源是用心靈和精神釀造的一罈美酒,它是人們精神荒漠裏的一滴甘露,給人們以心靈的慰藉。無論現代科技如何發展,無論在成功的路上走得多遠,青山綠水、平和快樂、簡單樸實的生活都是我們心中的桃花源。讓我們心存美好,微笑向前!

  語文公開課陶淵明《桃花源記》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品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2.賞析桃源的美。

3.體會作者描寫“世外桃源”揭露黑暗社會現實和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賞析桃源的美

  教學難點

瞭解作者的社會理想及理解作者所寄託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啓發點撥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展示一組桃花爭豔的圖片,桃林美不美?東晉時期有位作家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描繪了一方奇妙的樂土,請問這位作家是誰呢?(生答:陶淵明)這節課我們攜手再進桃花源,感受桃源之美。

  二.感知桃源

朗讀課文,欣賞圖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三.賞析桃源

教學形式:我是小記者

角 色:1名學生——漁人

5名學生——桃花源村民

3名學生--記者

1、採訪對象:村民

採訪問題:能介紹一下你們這裏的自然環境、生活狀況、風土人情嗎?

你們是怎麼來到這裏的?

你們這裏繳稅嗎?

你們人與人之間關係如何?講誠信嗎?

你想出去嗎?爲什麼?

2、採訪對象:漁人

採訪問題:你覺得這裏美嗎?美在何處?

這裏的人和外面的有何不同?

你爲什麼要把這個地方告訴太守?

  四.讚美桃源

請桃花源的“村民們”用優美的語言描繪自己家鄉之“美”,抒發心中的感受。

多媒體展示幾幅有關桃花源自然美、人情美的圖片,僅供學生參考。

學生再讀課文,體味桃源之美。

  五.探索桃源

問題:

1.這個社會在當時存在嗎?找出相關依據,說說自己的想法。

提示: 可參閱“預習提示”;

可從課文中找相關依據;

也可與背景資料結合起來理解。

2.作者爲什麼要虛構這一世外樂土?你怎樣看待這種思想?

提示:寄託作者的政治理想;

追求幸福、和平,嚮往美好生活;

大膽地向黑暗現實挑戰,批判現實;

不願干預,消極避世。

3.聯繫我們的生活、學習實際,說說桃花源的社會狀況與我們今天和諧社會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提示: 國家對西部農村中小學生實行“一免一補”政策。

農民不但不繳農業稅,還有糧食直補款。

新農村道路硬化“村村通”工程等。

合作醫療

  六.課外練筆

假如在21世紀的今天,一位桃花源中的人猛然來到外面的世界,面對現在人類富足而幸福的生活,他將會怎樣?請發揮想像寫一篇不少於3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