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語文《觀潮》的教學設計

語文《觀潮》的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作爲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觀潮》的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觀潮》的教學設計
  語文《觀潮》的教學設計1

一、整體把握

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全長四百多公里,流經杭州,在杭州灣入海,由於江口呈喇叭狀,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錢塘潮這一自然奇觀,被前人稱爲“壯觀天下無”。錢塘觀潮也成爲古今盛事。本文就寫了南宋時期錢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觀潮的盛況。本文用十分精練的筆墨,分四段寫了海潮的壯觀景象、水軍演習的動人情景、弄潮的健兒和觀潮的人羣。

本文是一篇在藝術上很有特點的寫景記事佳作。首先,本文結構得當,語言精練。錢塘潮雄偉壯觀,水上表演頭緒紛繁,場面衆多,觀潮者人數衆多,但在這篇短文中,作者卻寫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這一方面是由於作者結構精巧,以海潮爲線索,寫景記事相融合,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另一方面也由於作者惜墨如金,用語十分簡練的結果。其次,本文描寫十分生動。不僅用了比喻、誇張等描寫手法,而且即便是簡潔的白描,也十分形象生動。

二、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字詞。

(2)瞭解我國南宋時期錢塘江潮的盛景和觀潮的盛況。

(3)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讚美自然的豪情,爭做時代弄潮兒。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文章精彩的場面描寫;

教學難點:理解文章精巧的結構安排。

四、教學過程

1、導入

2、作者及背景簡介

周密,字公謹,號草窗,(與吳文英(夢窗)齊名,人稱“二窗”。)四水潛夫等。湖州人,南宋文學家。宋末曾做過義烏縣官,宋滅之後不再做官。他詩文都有成就,又能書畫。《觀潮》選自《武林舊事》,這是周密在南宋滅亡之後追憶往事的一部作品。

南宋的國都是臨安,即現在的杭州,觀潮地當時在臨安城南(今由於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寧),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日舉行觀潮盛典。迎潮前有水軍演習,潮到時又有吳地少年弄潮爭標的表演。當日上到宮庭下到民間爭相觀看,萬人空巷,十分熱鬧。南宋詞人周密曾經觀看了錢塘江涌潮,並將自己的所見所聞生動的描繪了出來。

3、全體朗讀,掌握正確的讀音

楊誠齋(zhāi) 京尹(yǐn) 艨艟(ménɡ chōnɡ) 乘騎(jì) 如履平地(lǚ) 倏爾(shū) 一舸無跡(ɡě) 善泅(qiú) 鯨波(jīnɡ) 羅綺(qǐ) 僦賃(jiù lìn)

4、對照課本註釋,藉助工具書,同桌之間互相翻譯,疏通文意。

5、初讀感知

(1)描述觀潮時四副各具特色的畫面

a)寫海潮的雄偉壯觀。

b)寫水軍演習的精彩場面。

c)寫弄潮健兒的英姿。

d)寫觀潮人數之多。

(2)從“既望”看古人對某些日子的特殊稱謂。

“望”是古人對陰曆十五這一天的稱謂,“既”是已經過去的意思,“既望”是指過了陰曆十五,因此是十六這一天。類似的稱謂還有“晦”(指陰曆每月的末一天)“朔”(陰曆每月的初一)

6、研讀賞析

(1)《觀潮》第一句說:“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這句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明確:這一句大有橫空出世之勢,先聲奪人揭示了描寫對象,點明瞭題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說集全文要義於首句。

(2)第一段中,描寫錢塘江大潮的句子有哪些?作者按怎樣的順序寫景?是從哪幾個方面對潮來之狀進行描寫的?採用怎樣的修辭方法來表現?

明確:從“方其遠出海門……勢極雄豪”爲描寫錢塘江大潮的句子;作者按由遠及近的順序,從形、色、聲、勢四個方面寫出了海潮的壯麗雄奇。運用比喻、誇張的手法,僅用“如銀線”“玉城雪嶺”“如雷霆”“吞天沃日”幾句,就把海潮在遠方、漸近、奔涌到眼前時的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3)水軍演習的場面寫得扣人心絃,其精彩之處表現在哪裏?這樣一場複雜的演習活動,而結在“煙消波靜”的靜景上,這是採用怎樣的寫法?採用這種寫法有什麼作用?

明確:這個場面精彩之處在於參加演習的船隻衆多,演習中陣勢變化多樣,水兵作戰技藝嫺熟,演習中戰鬥激烈,聲勢浩大,演習結束後撤退迅速;

最後結束在“煙消波靜”的靜景上,是採用動靜相襯的方法,造成起勢浩蕩,轉瞬即逝,令人回味無窮的效果。也爲下文別開生面的另一場水上表演作了鋪墊。

(4)第三段爲何寫彩旗?

明確:持彩旗弄潮不是爲了裝飾,乃是爲着“誇能”,用某一具體的物體把某種無法直接顯示出來的效果和情景突出強調出來,這是彩旗的主要作用。“旗尾略不沾溼”是對弄潮兒本領的最高妙的稱頌和讚歎。

(5)第四段中寫觀潮人數之多與上文寫錢塘江潮的氣勢、操練水軍的情況及吳中健兒有何聯繫?

明確:觀潮人羣如此密集,說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麼吸引人心,所以寫觀潮之盛,是爲了從側面映襯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7、小結:

本文描寫的水軍演習、弄潮表演以及觀潮情景,既襯托了錢江涌潮的奇偉壯麗,又共同組成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風景畫、風俗畫。展示了自然的不凡魅力和弄潮兒的不凡風采,讓我們深切感受到其自然美和人文美。

8、作業:

《大考卷》或《新概念》

  語文《觀潮》的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人教版)《語文》第九冊。

【教學設計理念】

“教師應促進每個學生全面、和諧、生動、活潑、健康自主的發展”是《語文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打開語文課堂的天窗,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充分利用語文學習的資源,結合語文教學的實踐性特點。通過課前觀察。課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指導朗讀。課後實踐延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材分析】

《夕照》是小學語文教材第九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是本冊第一組課文的第二課。同第一課《海上日出》一樣。都是描寫大自然美麗壯觀的景象。文章通過對夕陽西下整個過程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夕照熱愛、讚美的思想感情。選編這篇課文,一是使學生通過閱讀、想象,感受自然景觀的秀麗,體會作者的情感;二是學習按照事物發展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教學重點應放在感受日落的景象上。難點是理解最後兩段中關鍵句子的含義。

主要通過對比討論的方式突破難點。

【學情分析】

這是本組第二篇寫景的課文。學生己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即“藉助讀課文,想象畫面”和“瞭解敘述的順序”。學習本篇課文是在此基礎上的鞏固延仲。夕照的景觀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是現成的語文學習的資源,學生通過觀察即可獲得,有利於學生理解課文中的語言文字。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是滲透於課文的字裏行間的,要使學生入情入境,情景交融,有一定的難度,應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多讀、美讀。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力目標:學習按照事物發展順序觀察的方法;通過各種方式的讀,感受夕照的秀麗壯美;通過自主發現問題、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感悟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課文。感受夕照的迷人景象。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自主學習的態度。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文錄音、夕照的系列圖片、抒情音樂。

學生準備:課前預習課文、觀察夕照。

【教學過程】

一、自主預習觀夕照課前佈置學生自主預習。觀察夕照的景色

課上教師提問:“你是怎樣預習《夕照》一課的。觀察到了日落時怎樣的景象?”

學生談自己的預習方法、收穫以及觀察到的日落時的景象。

學生的預習方法、觀察所得因人而異,不應千篇一律,教師應根據情況及時表揚鼓勵。

【設計意圖:交流生活中觀察所得。將學生的生活與課堂緊密相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體現了教學的開放性。同時。有助於學生掌握好的預習方法。】

二、初讀質疑感夕照請學生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小組內交流讀課文後的感受,並把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給組內其他同學聽。教師隨時瞭解情況。

3、學生默讀課文並思考:作者描寫了夕照的哪些景色?從而整體感悟夕照的迷人。

4、質疑問難。引導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方案一:學生可能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如詞語的意思,“爲什麼說夕陽像石榴”等。這時可請其他同學幫忙解答。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其他深層次的問題。

方案二: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涉及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

如“我爲什麼感慨和激動”、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的含義等。可留待下面教學環節進行。

【設計意圖:通過三個不同層次的讀,使學生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感悟夕照的美麗。通過質疑,培養學生自主發現探究的能力。同時便於“以學定教”。】

三、細讀解疑賞夕照

1、怎樣把不明白的地方弄慷呢?請學生商議可行辦法。學生提出建議:可以讀課文,可以討論。可以聽錄音

2、播放配樂課文錄音。

3、請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反覆地有滋有味地讀讀。拿起筆畫畫。看看夕陽美在哪兒、神奇在哪兒。

4、在引導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解決不明白的問題。如。“爲什麼說夕陽調皮”、“我爲什麼會有一種感慨和激動”等。

5、欣賞夕照的系列圖片(配樂),進一步欣賞夕照的輝煌。

【設計意圖: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每個學生都有發表意見、展示自己的機會,學生互幫互學,集思廣益,取長補短。“以讀代講”、“聽中想象”、“讀議結合”,將語言文字和生活觀察相結合,巧妙地引導學生進一步感悟夕照的美,避免了教師串講串問。】

四、實踐體驗

畫夕陽對課文中把“夕陽化作什麼”的理解可作這樣的指導:

1、作者把夕照的景色寫得如詩如畫。看看作者把夕陽都比作了什麼?學生找出有關語句說一說。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想象一下畫出來,然後在全班內評一評:好在哪裏。爲什麼?

3、積累句子:把自己認爲課文中優美的句子或文中的比喻句摘抄到積累詞句的本子上。

【設計意圖:動口、動手。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運用作畫表達自己真切感受。潛移默化地提高語文素養。】

五、朗讀成誦贊夕照

(一)配樂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讀出夕照的美景。可以是表演讀。可以是小組、同位、班級讀。

(二)讚美夕陽學生說幾句話或作幾句詩。也可以是蒐集到的有關描寫夕陽的詞語、詩句。

【設計意圖:反覆加強讀。採取多種形式朗讀。讓學生以聲傳情。以情感人。通過讚美夕陽。進一步明白“如詩、迷人的夕照”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鳴。這樣把語言教育和情感教育巧妙地融爲一體。】

六、對比讀書談感受

靈活運用課文思考題:“讀了《海上日出》和《夕照》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

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後各組推薦代表彙報(學生的感受可以是對景色的感受。可以是作者的感情。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感受)。

七、遷移運用寫夕照

(一)欣賞寫法之妙投影出示三個思考題:作者站在什麼地方觀察夕陽?是按什麼順序觀察?是抓住夕陽的什麼特點觀察?學生默默讀課文後。同位討論交流。教師注意巡視指導。

(二)體驗寫作之樂

1、用一個片斷描寫一處景物。可以用剛學到的寫法寫。也可用其他方法寫。

2、寫完後互相欣賞交流。

(三)課後練習課後繼續蒐集閱讀描寫夕照的文章圖片。

【設計意圖:一環節是課內學習的延仲,引導學生在練筆的實踐活動中。運用所學的表達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態度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反思】

在《夕照》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指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效果比較好。但在合作交流時。因學生以前對這樣的學習方式不熟悉,小組交流流於形式。預期效果不明顯。針對這一現象。教師應循序漸進地加以引導。使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的基礎上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