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統編版灰雀教學設計大綱

統編版灰雀教學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7W 次

《灰雀》講的是列寧與小男孩都喜歡灰雀,但表達方式不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統編版灰雀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統編版灰雀教學設計

課文內容分析:

一、課文內容解說

本文講述的是發生在列寧、小男孩和灰雀之間的一個溫暖的故事。體現了列寧的善解人意、對男孩的尊重與呵護,以及男孩的誠實和天真。

全文共13個自然段。第一自然寫灰雀顏色漂亮,歌聲動聽,列寧很喜歡它們。第二至十自然段講述列寧尋找灰雀,用溫和的語言感化男孩。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寫失蹤的灰雀重新回到公園。

課文語言簡潔樸實,給人以想象空間。如“每次”“經常”“找遍”等詞句中,可以體會到列寧對灰雀的喜愛與關心。從承認灰雀“還活着”,承諾“一定會飛回來”等詞句中,也能感受到男孩對灰雀的喜愛。

課文對話豐富,從中能讀出細膩的人物內心活動。如男孩吞吞吐吐地說沒看見灰雀;列寧的自言自語,擔心灰雀會被凍死;男孩迴應說灰雀一定會飛回來……都可透過這些對話走進人物的內心。

本課教學以圖畫爲支架,通過三幅圖梳理內容,對話閱讀中讀出男孩抓鳥、放鳥的故事,由3幅圖變成5幅圖,通過小組合作,重新整合,課文的故事變成孩子的故事,故事更豐盈,學習更有趣。

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朗讀能力和分析能力,但要依據文本內容,有理有據、合情合理地分析還不到位。因此本課教學抓住對話文體特點,緊扣單元要素,以各種任務情境佈置孩子尋找灰雀失蹤跟男孩有關的線索,推進閱讀,發展思維,進行閱讀策略指導,瞭解對話外的含義,讀出文本中未曾寫出來的故事,理解故事裏的故事。

學情分析:

1.本文是本單元的第三篇精讀課文,通過《掌聲》的學習,學生對本單元教學要點之一“能帶着問題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情變化”已有了嘗試,爲本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通過《掌聲》的學習,學生還“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體會心情變化”,也爲本課“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等揣摩人物的內心想法”做了鋪墊。

2.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朗讀能力和分析能力,但要依據文本內容,有理有據、合情合理地分析還不到位。因此本課教學抓住對話文體特點,緊扣單元要素,以各種任務情境佈置孩子尋找灰雀失蹤跟男孩有關的線索,推進閱讀,發展思維,進行閱讀策略指導,瞭解對話外的含義,讀出文本中未曾寫出來的故事,理解故事裏的故事。

二、教學目標:

1.認識“寧、胸”等10個生字,會寫“雀、郊”等12個字,會寫“郊外、養病”等12個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讀出對話的語氣。

3.能帶着問題,邊默讀邊揣摩人物的內心想法。能體會列寧對男孩的尊重和呵護、男孩的誠實與天真。

4.能找出體現列寧和小男孩喜愛灰雀的語句。

三、教學重難點:

1.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讀出對話的語氣。

2.能帶着問題,邊默讀邊揣摩人物的內心想法。能體會列寧對男孩的尊重和呵護、男孩的誠實與天真。

3.能找出體現列寧和小男孩喜愛灰雀的語句。

四、教學流程:

共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圖片排序觸摸課文中的事

1.直接導入,學習生字。

今天學習一篇新課文。題目是——灰雀

(1)學習生字“雀”。雀是上下結構,上面小字去鉤,下面部分寫時注意三橫短,最後一橫長。演示“雀”字的演變(甲骨文——金文——隸書),加深印象。

(2)你們見過灰雀嗎?是呀,書本上就有三隻可愛的灰雀,出示圖片。

(3)他們長什麼樣呢?同學們自己讀一讀。

出示句子:兩隻胸脯是粉紅的,一隻胸脯是深紅的。它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非常惹人喜愛。

(4)隨文學習詞語。

認讀“胸脯”,第二聲,輕輕拍一拍我們的胸脯。

認讀“婉轉”,正音。

理解“惹人喜愛”:你知道惹人喜愛是什麼意思嗎?讓人生氣就可以說——惹人生氣,傷心,讓人疼愛可以說——惹人疼愛

小結:學詞語舉一反三,積累就越來越豐富了。

(5)朗讀句子,讀出對灰雀的出喜愛之情。

2.梳理故事要素:你還記得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嗎?

(1)隨文教學“郊外”,郊外是指哪裏?

①出示字典上的意思。

②通過看圖片進行選擇,理解郊外的意思。

(2)故事除了時間、地點、人物,更要知道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讓我們大聲讀一讀課文吧!

3.初讀課文,藉助圖片感知內容

(1)列寧與灰雀的故事場景,老師畫成3幅連環畫,你能按照故事的順序排一排嗎?

(2)出示圖片,指名同學排一排並說明排列依據。

(3)同學們,(圈出)這隻灰雀去哪兒啦?

(4)讓我們帶着問題快速默讀課文,想一想,灰雀究竟去哪兒了?

(5)交流:你怎麼知道的?

【設計意圖】本環節教學整合字詞學習,多種方式學習詞語。以圖片排序的方式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對文本故事有初步的瞭解。以本單元“帶着問題默讀”語文要素爲教學手段,初次默讀課文,思考灰雀究竟去哪了?有目的的閱讀,有意識的聯結前後內容,初步明確灰雀失蹤與男孩有關這個文本中沒有寫出來的信息,並把注意力指向列寧與男孩的對話內容,爲下一環節教學做準備。

(二)閱讀偵查發現故事中的“事”

1.學做“閱讀偵察兵”

大家都從對話中發現灰雀被男孩抓走了?我們當一回閱讀偵察兵,看看小夥伴是如何做閱讀偵察兵的?出示微課:

小朋友們好,我在閱讀《灰雀》這篇課文時跟你們一樣認爲灰雀的失蹤跟男孩有關,究竟是不是男孩抓的呢?我就帶着這個問題默讀課文找線索,當我讀到第4自然段這句話時,我停下來想,男孩說話結結巴巴,心裏肯定有問題,他在撒謊,他可能看見過灰雀,這肯定是一條重要線索,我就把這句話用橫線畫出來。

同學們,一名優秀的閱讀偵察兵,會帶着問題默讀課文,尋找線索,畫出橫線後停一停,根據線索想一想,趕緊來閱讀吧!

創設情境:挑戰3星級閱讀偵察兵。

(1)學生根據挑戰目標利用學習單自主學習,找一找,畫一畫,想一想。

A.同桌兩人交流。把你找到的線索和想法跟同桌交流,交流中可以補充,討論。

B.彙報分享,代表同桌兩人的討論,可以這樣說:“我和同桌經過討論,發現……”

C.學生彙報學習成果,其他學生傾聽並補充。

(2)小結:大家都把男孩說的話作爲線索,知道是他抓了鳥,後來這隻鳥呢?

(3)(出示男孩抓雀、放雀的圖片)真不愧是閱讀偵查兵,會一邊讀一邊思考,想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答案。

【設計意圖】創設“閱讀偵察兵”的學習情境,帶着問題默讀課文,以尋找男孩抓走灰雀的線索爲學習任務,開展自主學習,學習過程中找到對話中男孩說的話,男孩抓鳥的思路一步步在學習,交流、傾聽過程中清晰起來。三年級孩子喜歡帶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把學習方法和路徑融合在挑戰的任務中,教無“痕”,學有“跡”。通過學習單相互分享補充的過程讓學生學習充分展開,讓課堂的學習在發生,學生學習過程清晰可見。

2.整合故事裏的故事

(1)現在,課文已經有5幅圖,男孩抓雀、放雀2幅圖片應怎麼放呢?

(2)小組趕緊討論一下,派兩名代表排序並說明理由。

(3)代表彙報。我們小組認爲……

(4)這個故事真有趣,課文中的故事與對話中讀出來的故事重新組合,成爲一幅連環畫。

【設計意圖】從課文內容讀出3幅圖,再從對話默讀中讀出文本沒有寫出來的故事畫成2幅圖,最後把5幅圖重組,學生的思維得以激盪,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討論,在討論學習中,故事的來龍去脈展現在學生眼前。圖片重組是把文本內容與文本外的內容進行整合,學習任務充滿趣味性,小組彙報的內容有憑據,合作學習任務落地,成效顯現。

(三)讀寫思考走進故事裏的男孩

1.再當閱讀偵察兵,提出新的學習任務。

(1)結合課堂作業本89頁第5題第(1)小題

(2)小男孩在說這些話時在想什麼呢?聯繫上下文思考,並寫下來。

(3)彙報交流,通過觸摸男孩的心理,體會男孩抓雀是因爲喜愛,放雀是因爲心中有愛,善良體貼,對灰雀的愛更高尚。

2.讀出小男孩的語氣

(1)自由練習朗讀,讀出男孩的語氣變化:心虛——肯定——篤定、堅定。

(2)師生合作讀,師讀列寧的話,生讀小男孩的話,讀中進行朗讀指導。

(3)男孩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句話,但是你們卻讀出了語氣的不同變化,已經走進男孩心裏了。

3.聚焦男孩的品質,書寫生字“誠”。

現在,你對這位抓雀又放雀的男孩留下什麼樣印象?

【設計意圖】當故事中的事被揭曉之後,故事中的人物就走進學生的視野,從男孩前後語言的變化出發思考,說話時心裏在想什麼?把語言與內心建立聯結,因爲這樣說才這樣想,因爲這樣想才這樣說,藉助課堂作業本練習,把男孩內心想法寫出來,把學生的思考可視化,讓思考看得見,讓思維深入,是統編教材閱讀教學實施的努力方向。

(四)結課設疑引出故事中的列寧

我們都知道男孩抓走了灰雀,列寧知道嗎?列寧明明知道這一切卻沒有直接說,他在與男孩對話的時候心裏怎麼想的呢?下節課,我們繼續走進故事中的列寧。

第二課時

(一)聚焦對話走進列寧內心世界

1.升級閱讀偵察力,體會列寧的話中話。

(1)再讀列寧的話,隨文學習“或者”“可惜”。

(2)追問:列寧真的是說給自己聽的嗎?他爲什麼要這樣說?可能在想些什麼?列寧爲什麼不問男孩,而是問一隻鳥兒?

(3)結合課堂作業本89頁第5題第(1)小題:列寧在說這些話的時候,他的內心又在想些什麼呢?請你寫下來。同桌討論,彙報交流。

2.再讀列寧說的.話,感受列寧的善解人意。

【設計意圖】與男孩的心理活動相比,列寧的心理活動更加複雜,單憑上下文內容以及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可能較難揣摩。通過教師的適時追問,學生一步步深入體會,慢慢接近並觸摸到列寧的心理,體會到列寧不願直接拆穿男孩,是對小男孩的尊重與呵護。學生的思維力可以通過這樣一次次深度思考,得以長足發展。

(二)再讀對話體會人物心情變化

1..添加表示心情的提示語,指導讀出不同的語氣。

列寧:焦急——擔心、難過——惋惜——故作疑惑、驚訝——欣喜

男孩:吞吞吐吐、心虛、緊張——肯定——篤定、堅定

預設:

第四自然段:男孩(吞吞吐吐地)說、男孩(心虛地)說、男孩(緊張地)說;

第九自然段:列寧(故作疑惑地)問、列寧(故作驚訝地)問。

2.恢復課文原貌,同桌分角色朗讀,互相評議。

3.全體男女生分角色朗讀,嘗試加上合適的表情動作。

【設計意圖】列寧與男孩的對話是前後關聯、相輔相成、不可割裂的。在學生對男孩和列寧的內心想法有了一定體會、對他們的話分別進行了練習之後,我們開始進行對話的朗讀指導,既降低了難度,又確保了對話的連貫性、完整性。採用添加提示語的策略,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準確地把握人物的語氣。再恢復課文原貌,進行分角色朗讀,讀好人物對話便可水到渠成。

(三)深入探究體會人物愛的不同

1.再次默讀課文,畫出體現列寧和小男孩喜愛灰雀的句子,交流。

(1)列寧喜愛灰雀:

“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隻歡快的灰雀,還經常給它們帶來麪包渣和穀粒。”

“他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

列寧的話。

(2)男孩喜愛灰雀:男孩的話,以及男孩抓雀、放雀的行爲。

2.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小男孩和列寧都很喜歡灰雀。那麼,他們的喜歡有什麼不同呢?

(1)小組討論,發表看法。相機學習“誠實”。

(2)教師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喜愛一個事物時會有多種表現,有時會將注意力都放在它身上,有時會稱讚它,還有的時候想把它據爲己有。

(3)你覺得灰雀會喜歡怎樣的愛?說說理由。

【設計意圖】在體會小男孩和列寧都很喜愛灰雀的基礎上,提問“列寧和小男孩對灰雀的喜歡有什麼不同”引發學生思考,這是培養學生高階思維的再一次嘗試,學生從而體會到:喜愛一個事物時會有多種表現,有時會將注意力都放在它身上,有時會稱讚它,還有的時候想把它據爲己有。繼而追問:你覺得灰雀會喜歡怎樣的愛?爲什麼?通過這樣的辨析,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發展,對問題的思考更加深入與全面。

(四)課堂作業鞏固運用所學知識

1.寫字。

2.完成課堂作業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