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灰雀》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灰雀》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一.教材分析

《灰雀》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灰雀》是人教版第五冊第二組關於“名人故事”主題中的第一篇課文。課文講述的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這是發生在名人身上的一件尋常的小事,但在整個事件中處處可以發現列寧善於觀察對方的言語、行動,既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又能使對方認識到錯誤的巧妙的教育方法,同時,也可以體會到列寧對兒童人格的尊重和愛護。1.文章多處體現列寧對灰雀的喜愛之情。2.列寧和孩子的對話,耐心而又得體,體現了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孩子的尊重和愛護。3、體現了男孩逐漸認識錯誤的過程。課文采用了明線和暗線相結合的寫法,通過語言和行動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事件的發展進程。以對話爲主。

  二、學情分析

本文篇幅較長,難懂的句子和詞語較多,文章中有幾個生字是平常不常見的,很容易讀錯,部分詞語的意思比較抽象,給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增加了難度;列寧的循循善誘學生也不易領會。

學習這篇課文,一是要學生認識到列寧對兒童的愛護;二是要通過對人物語言和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同時,學生還可以受到愛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本文的重點內容是列寧發現灰雀消失之後,通過耐心、得體的交談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教學時我將通過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讀,使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及受到的啓示,提高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

如何使學生透過他們的言語和神態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是學習本文的難點。教學時我將通過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聯繫上下文,讀懂重點句子,領會文章的主題;通過抓住人物間的對話,逐步引導、感悟人物心理。

  三、教學理念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爲。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

因此本課的教學着力體現"以讀爲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教學時我將通過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聯繫上下文,讀懂重點句子,領會文章的主題;通過抓住人物間的對話,逐步引導學生通過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讀,使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及受到的啓示,閱讀理解文本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1.複習本課的11個生字,能正確認讀本文的詞語。

2.能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懂得做錯了事就要改正,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誦讀人物對話,體會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體會列寧對灰雀、對男孩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列寧對男孩的關愛和教育,滲透愛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誦讀人物對話,體會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

  五、教學方法

朗讀法、引導法、合作交流法、發現法等

教學環節一 談話,導題,揭題

教學過程

師:在二年級下學期我們學了一些名人故事,我們來回憶一下,其中哪個故事講到了一個名人與蜜蜂的?

師:這個單元,我們繼續學習名人故事。今天學習的故事是——“灰雀”,看老師板書課題。

(板書灰雀)指導雀的寫法(雀,上面是一個變形的小,下面是一個“隹”,“隹”就是短尾巴的鳥。)

師:見過灰雀嗎?看(出示灰雀圖片)這種體形比較小,羽毛的顏色豐富,叫聲悅耳的鳥,就叫“灰雀”。爲了這可愛的灰雀,列寧和一位小男孩之間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呢。讓我們先把課題美美地讀一讀吧。生讀課題。

設計意圖

通過回顧名人與蜜蜂的故事,讓學生產生熟悉感,激起學習這一課的興趣,指導書寫“雀”這個難字,有助於學生理解這個字義,圖片讓學生直觀認識灰雀,爲後面理解課文內容作好鋪墊。

教學環節二複習生字詞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上節課咱們初步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詞,看一看,課文中的這些生字詞你們還認識嗎?

出示:郊外散步胸脯婉轉仰望麪包渣或者嚴寒自言自語可惜

生讀詞

師:這些詞語我重新排序後,看你能發現什麼?

出示:胸脯婉轉歡蹦亂跳惹人喜愛

郊外散步仰望自言自語可惜肯定誠實

生:第一行全是寫灰雀的。

生:第二行寫的是列寧。

生讀。

設計意圖

複習鞏固生字詞爲理解課文內容掃清障礙。

教學環節三

初讀課文,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師:《灰雀》寫的又是名人列寧的故事。(板書:列寧)列寧是蘇聯偉大的革命領袖,他創建了俄國的布爾什維克,締造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怎麼讀呢

出示自讀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標上自然段的順序。

3.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誰和誰幹什麼的事?(課文寫的是列寧找灰雀、小男孩放回灰雀的事或課文寫的是列寧在莫斯科郊外養病時愛護灰雀更愛孩子的事。)

教學意圖

簡介背景有助理解內容,提出自讀要求,自讀初步瞭解大意。

教學環節四

再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

教學過程

1.默讀課文,把表示時間的詞語用“○”畫出來。這篇課文好幾段的開頭都是表示時間的詞語,我們拿起筆圈一圈。

2.我們把課文按照不同時間劃分爲三個部分。咱們這篇課文就是按照時間來寫的,按時間把課文分成了三個部分。

過渡語:我們一部分一部分地學習。

設計意圖

動手圈圈畫畫,初步培養學生批註習慣和能力,理清文章脈絡有助後面分層閱讀。

教學環節五

讀第一部分,體會三隻灰雀的可愛

教學過程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你覺得灰雀“招人喜愛”嗎?你從哪兒感受到的?用“——”畫出描寫灰雀可愛的詞語;列寧喜愛灰雀嗎?你從哪兒感受到列寧喜愛灰雀的?用“”劃出表現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特別是哪些詞語表現出列寧喜愛灰雀?用“△”標出關鍵詞。

2.交流彙報所學情況:

(1)三隻灰雀十分可愛;從“粉紅”、“深紅”、“歡蹦亂跳”等詞看出。

(2)列寧非常喜歡這三隻小灰雀;從“每次”、“都要”、“仰望”、“經常”等詞語中看出。

(3)師:知道婉轉是什麼意思呢?婉轉有兩種意思,大家想一想在課文中“婉轉地歌唱”裏是哪一種意思?

出示兩種意思:.①(說話)溫和而曲折(但不失本意)。②(歌聲、鳴聲)等抑揚動聽。

生:第二種

師:異口同聲,都知道是抑揚動聽

教學意圖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字詞理解灰雀的可愛,感受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加強合作交流的引導,培養良好閱讀能力。

過渡語:瞧,這樣三隻灰雀,給公園帶來了勃勃生機,也給列寧帶來了快樂。

這麼可愛的三隻灰雀,會發生什麼意外呢?請自由讀第二部分。

教學環節六

讀第二部分,體會列寧對灰雀的愛和對男孩的教育藝術

教學過程

師:列寧突然發現平日關心、照顧的三從第一部分我們知道了列寧非常喜歡這三隻惹人喜愛的灰雀,他經常在白樺樹下仰望三隻灰雀,一天,他來到白樺樹下,發現什麼了?

生:灰雀不見了

只灰雀少了一隻,心裏會怎樣啊?(心裏別提多着急了。)從哪些詞能看出他的心情啊?(我是從“找遍”、“問”、“自言自語”中體現出來的。)

師:你知道灰雀去哪了嗎?(被男孩抓走了)

師:我特別不明白,課文沒有寫是被男孩抓走的,你們怎麼那麼肯定呢?不着急說,我們來讀讀列寧和小男孩的對話,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學生默讀課文,將列寧的話和小男孩的話分別用“——”和“~~”劃出來。

分析小男孩的話(重點把握小男孩的心理變化過程):

⑴ 男孩說:“沒看見,我沒看見。”

師:面對列寧的問話,男孩開始是怎麼回答的?結結巴巴、吞吞吐吐

師:哦,你們說什麼情況下說話會結結巴巴、吞吞吐吐?

生:在尷尬的時候。

生:在心虛的時候。

生:在害怕的時候。

生:在撒謊的時候。

師:小男孩爲什麼不告訴列寧他捉了灰雀?(男孩愛灰雀,把灰雀捉回了家。想獨佔灰雀,謊稱沒看見。)

⑵ 男孩看着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它還活着。”

師:從這句話你能不能判斷出小男孩跟灰雀有沒有關係?(當聽到列寧說:“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色嚴寒,它怕冷。”看到列寧如此地憐惜、關愛這隻美麗可愛的灰雀,“我”真想告訴他灰雀沒有死,它被“我”捉回家了,因爲“我”太喜歡它了。可是,話剛要出口,又被“我”吞回肚裏,因爲,“我”怕列寧知道此事後,會嚴厲地批評“我”。)

⑶ “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可是,“我”又聽到列寧自言自語地話,知道他那麼喜愛這隻小灰雀,又爲它的失蹤而那麼惋惜、傷心時,“我”再也不能不說實話了,於是,“我”婉轉地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着。”在列寧的追問下,“我”更加堅定了說出實話的決心。

提問:小男孩的話中有一個怎樣的改變?小男孩心裏是怎麼想的?

(剛開始說自己沒看見灰雀,最後卻說灰雀一定會飛回來。注意引導學生體會小男孩的心理過程:吞吞吐吐──想說不敢說──決心把灰雀放回公園──肯定地說。)

分析列寧的話(讓學生體味列寧的教育藝術):

⑴ 列寧說:“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丁。天氣嚴寒,它怕冷。”

列寧從小男孩的話中,已經聽出來灰雀是被小男孩帶走了,可他並沒有指責小男孩,卻順着小男孩的話說下去,爲什麼?如果你是列寧,你會怎麼說?

(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卻故意不明說,而用自己的感情來啓發男孩自己覺悟,以情育人。)

⑵ 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列寧真的只是言自語嗎?列寧的這句話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感情?

(“自言自語”實際上是說給小男孩聽的。“可惜”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愛護和惋惜,他用這種感情來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愛灰雀,關心着灰雀的命運。)

最後,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感情和聲調,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小男孩的轉變和列寧的教育藝術。

師:是列寧的什麼話打動了男孩,讓男孩把灰雀放了回來。我們列寧說的話,把有關的話用波浪句畫下來。

生默讀。

師:好!不動筆墨不讀書,咱們同學邊讀邊畫。我們來看看,到底是列寧的什麼話打動了男孩。

生:“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師:從“可惜”這個詞可以看出灰雀有價值,看出列寧覺得這個灰雀很好。

通過列寧的這幾句話,男孩知道列寧很喜歡這隻灰雀,這裏的人們需要這隻灰雀,於是下定決心放回灰雀。

師:恩,同學們,列寧明明知道灰雀是被男孩捉走了,可是他對男孩批評了嗎

生:沒有

師:指責了嗎

生:沒有

師:他對男孩只有這樣的話,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分組讀。

師:是呀,一定會飛回來,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時候小男孩想什麼?

生:我明天一定下決心把灰放回來

生:我明天一定

生:我明天把他放回來,跟列寧說我不應該把灰雀捉走

師:不但知錯就改

生:列寧多麼喜歡這隻灰雀,我一定要把灰雀放回來

師:你們都明白了,獨自藏起來是喜歡,放飛更是喜歡,列寧喜歡灰雀,男孩也是很喜歡灰雀。他們的喜愛方式不同,佔爲已有是一種愛,放飛自由更是一種愛。在列寧真愛感染下,小男孩最後改變了自己喜愛的方式

師:一個是偉人,一個是孩子,他們在白樺樹下相遇了

老師旁白,學生對話。

教學意圖

通過啓發感悟,朗讀理解,體會列寧對小男孩的尊重和愛護,學習他教育不着痕的高超藝術。

教學環節七

讀第三部分體會列寧對小男孩的愛護

師:男孩真的把灰雀放回公園了嗎?請讀第三部分。哪個詞語證明了?(果然)結合上下文理解“果然”的用法。

生:那個男孩本來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列寧太喜歡灰雀,他好像自言自語,實際上是在對男孩說。

師:現在明白他在樹旁爲什麼低着頭了嗎?

生:因爲他犯錯誤了,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雖然送回了灰雀,男孩仍爲自己的錯誤而感到慚愧。)

師:是呀,你們已經讀懂了。列寧看見灰雀說——

生:你好,灰雀

師:灰雀又不會說話,列寧爲什麼問他呢?

(列寧不問就已經知道小男孩已經改正了自己的錯誤,他問灰雀,既照顧了小男孩的自尊心,又表現了列寧對知錯就改的誠實行爲給予無言的鼓勵。)

師:列寧爲什微笑?(他爲男孩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感到欣慰而微笑。)

師:爲什麼說男孩是誠實的?(因爲男孩能認識錯誤,用實際行動改正錯誤。)

生:列寧不想傷男孩的自尊心。

生:怕男孩說不出來話

師:你們都感受到了,列寧是愛男孩的,列寧對男孩的愛含着理解和愛護。好,帶着這樣的理解,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

師:愛的力量使灰雀重歸大自然,男孩改正錯誤,這多麼讓人高興!拿起書來,高高興興地讀讀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

生讀(列寧看看男孩……你到哪去了)

設計意圖

通過引導閱感悟小男孩在列寧藝術引導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錯誤,學習男孩知錯就改的誠實品質,感受列寧育人的高超出藝術。

教學環節八

總結

課文以灰雀爲線索,記敘了它丟失又復回的經過。表現了偉大導師列寧喜愛灰雀,更愛誠實的孩子的崇高而偉大的愛。多麼美麗的故事啊!而這一切都因一個字:愛!在我們的身邊充滿了愛,人與人之間的愛,人與自然之間的愛……這是一個愛的世界!

通過總結,大致瞭解文章的寫法,再一次體會列寧的偉大和小男孩的可愛,懂得人與人這間要有愛,世界纔會更美好。

九作業

如果灰雀會說話,它會怎麼對列寧說呢,課後,我們用寫的形式說一說。

設計意圖

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寫話能力。

板書

設計

用愛心表達出全文的主旨,簡潔明瞭,高度概括。

  教學反思

《灰雀》講的是列寧與小男孩都喜歡灰雀,但表達方式不同。列寧喜歡它的方式就是讓它自由,而小男孩卻想佔它爲己有,但最後小男孩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改正了錯誤。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明白了列寧作爲一個偉大的領袖,他不僅愛鳥更愛下一代的好品質,更讓學生懂得了做人要誠實的道理。

在教學過程中,我先介紹了這三隻灰雀的樣子,讓學生深切地體會到灰雀的惹人喜愛,爲下面的男孩要捉走灰雀埋下了伏筆。在教學列寧尋找灰雀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讀、議、悟,深切地感受到列寧發現灰雀不見時的那種着急、擔心、惋惜的複雜心理,喚起學生的共鳴。然後,着重抓住重點詞句,通過合作交流,引導學生髮現文章表達的深意。大部分孩子在老師一步步的引導下都能夠找到答案並有理有據,思維的火花與情感的渲染髮生了碰撞,從而真正讀懂列寧對鳥的愛與男孩對鳥的愛的不同,同時,也爲列寧高超的育人藝術所折服及爲男孩知錯就改的思想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