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三峽》教學設計範文

《三峽》教學設計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一、設計思想

《三峽》教學設計範文

本文內容淺顯,語言流暢,簡潔明快,適合誦讀。因此,教學中以誦讀、欣賞爲主。讀中學、讀中感、讀中賞、讀中悟。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在朗讀上加以指導,組織學生採用合作的方式自主學習,體會新課標的精神,初步學會運用“研究性”方式學習文章,培養自主研究學習的能力。尊重學生,以人爲本。教師、學生、作者三方平等對話。探求和諧、共同發展的語文民主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個單元的詩文,都是我國古代以自然山水爲題材的優秀篇章。作爲單元起始文章,本文激起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關注並瞭解古人如何體察自然萬物。《三峽》是《水經》中《江水》一文中“(江水)又東過巫縣南,鹽水從縣東南流注之”的一條注。記敘了長江三峽雄偉壯麗的奇景,能激發人們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雖屬節選,但全文結構嚴謹,佈局巧妙,渾然一體,尤其作者在描山摹水上更見功力。由於作者曾“踐躋此境”,有過具體感受,所以能掌握三峽的特點和不同季節的風貌。《課程標準》和《教參》中對這類淺易文言文的教學要求都是: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積累文言詞語,掌握讀音和意義。在反覆誦讀、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深入品味詩文中的優美意境。所以教學這類文章切忌“深刻分析”和“精彩講解”要注重誦讀、涵詠,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文言語感,爲學習後面較難的文言文打好基礎。

三、學情分析

通過對前面一個文言文單元的學習,學生對常見的文言詞語已經有一定積累,但是並不豐厚,缺乏歸類意識。比如:“或”“雖”“素”等常見的幾種解釋。對於一些特殊的文言現象還不瞭解,比如:兼語句的拆分翻譯,意譯的特殊規律等。在內容上,學習本課可能遇到的問題是:爲什麼作者在寫三峽風光時,不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順序來寫?三峽風光的美點是如何描寫出來的?大部分同學可能採取的解決方式是尋找課下注釋或藉助工具書、學案等。

四、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一些文言知識,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瞭解文中所描寫的三峽的自然景觀,感受三峽的自然美。把握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背誦並默寫全文。

能力目標:指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重視朗讀訓練,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讀和翻譯能力。學習古人寫景的方法,體會其語言的精妙。引導學生在想像中再現景物,體會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鑑賞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五、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欣賞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畫面美。抓住精彩的寫景段落,仔細揣摩畫龍點睛的詞語,把握作品景物描寫的特點。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把握文章描寫景物生動、傳神,語言精美的特點。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誦讀法。酈道元的《三峽》抓住了三峽這一自然景觀的特點,描繪了三峽不同季節的壯麗景色,語言精美,描寫生動。指導學生以多種形式反覆誦讀,在誦讀中體會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後達到熟讀成誦。引導學生利用提綱背誦法快速背誦。

質疑問難法。鼓勵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和有建設性的疑問,有意識地進行思維訓練。

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充分體現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能夠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獲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七、課前準備

學生學習準備:藉助註釋和工具書初步通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概內容。

教師教學準備:示範朗讀、蒐集《三峽》風光片視頻、文字資料等。

教學環境的設計與佈置:乾淨整潔、學生排排坐、大組、四人小組分配。

教學用具的設計和準備:多媒體、袖珍話筒。

八、教學過程

九、知識結構或板書設計

十、佈置作業

如此美麗、壯觀的景色,你想不想把它介紹給你的朋友呢?假設你是導遊,運用課文或另蒐集的資料,寫500字左右的《三峽自然風光導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