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語文三峽教案教學設計

七年級語文三峽教案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教學目標

七年級語文三峽教案教學設計

知識目標:

1.瞭解一些文言知識,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

2.瞭解文中所描寫的三峽的自然景觀,感受三峽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

4.背誦並默寫全文。

能力目標:

1.指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重視朗讀訓練,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讀和翻譯能力。

2.學習古人寫景的方法,體會其語言的精妙。

3.引導學生在想象中再現景物,體會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鑑賞能力。

情感目標:

文章描寫了長江三峽雄偉壯麗的奇景,通過教讀本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1.欣賞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畫面美。

2.抓住精彩的寫景段落,仔細揣摩畫龍點睛的詞語,把握作品景物描寫的特點。

教學難點

1.把握文章描寫景物生動、傳神,語言精美的特點。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說三峽

長江,我國的第一大河,全長6300多公里。它流經四川盆地東緣時衝開崇山峻嶺,奪路奔流,形成了壯麗雄奇、舉世無雙的大峽谷——長江三峽。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如果說滾滾東逝的長江是一條藝術長廊的話,那麼三峽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變幻的四季、涌動的波濤、聳峙的山巒,激發了古今詩人畫家多少情思與靈感!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用自己的所見撩開了三峽神祕的面紗,今天,讓我們跟隨酈道元的腳步,一起來領略三峽美麗的風光吧!(板書文題)(多媒體顯示《三峽》圖,標題、作者)

請一學生用通俗生動的語言朗讀《三峽》的現代文。(媒體配動畫,音樂圖片)

二、讀三峽

1.配課文朗讀;(媒體)

2.給學生相關材料,讓學生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以下媒體出示)

(1)酈道元,北魏 、 ,本文選自他寫的《 》。

(2)三峽,指長江上游的 、 、 。

(3)讀準下列詞語的音;

重巖疊嶂 夏水襄陵 沿溯阻絕 朝發白帝

素湍綠潭 飛漱其間 屬引悽異

(4)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略無 闕 曦月 至於 襄 沿溯 或 不以 漱 良 屬引

(5)比較以下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沿溯阻絕 哀轉九絕

(6)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

4.教師指導學生朗讀

(1)媒體提示朗讀需要注意的地方:如:第1段:自/三峽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第2段:至於/夏水/襄陵、或/王命急宣。第4段:每至/晴初霜旦、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2)學生齊讀課文,根據朗讀提示,努力讀出最佳效果。

三、解三峽

理清思路,抓住景物的特點,感受三峽的自然美,領悟作者表現美的技巧。

說三峽:三峽的 真美,你看……

示例:三峽的山真美。你看,七百里三峽,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遮蔽天空,擋住陽光。

學生小組裏說,然後在班級說。

教師歸納板書:山 美:山高嶺連;

四季美:水流湍急、清榮峻茂、水枯谷悽

如此雄偉壯麗的奇景,散文家酈道元卻僅用一百五十餘字來描繪,且盡傳其神,其筆法令人不能不稱奇。現在我們用欣賞的眼光來審視評說課文的美(文字投影):我們欣賞文章,可從語言、結構、描寫的角度(動靜、粗細、遠近等多方面)着手。

示例:課文的描寫手法美,正面落筆的“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形象而概括地描繪出三峽的地貌特點是山高嶺連,峽窄水長;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一句則從側面烘托了三峽峯巒綿延,隱天蔽日的山勢。

請同學們欣賞課文,說出課文的幾個妙點來。(學生合作學習,自由評說)

教師歸納板書: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結合、對比手法、動靜結合、多角度描寫

教師小結:酈道元真不愧爲北魏著名的地理學家和散文家,他用地理學家豐富的遊歷和散文家豐厚的文學功底,把《水經》裏的一條註釋作得如此優美,真是慧眼獨具、匠心獨運。一百五十餘字的短文,卻能囊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納山水草木,羅入古猿怪柏,其筆法確實精妙至極。難怪餘秋雨先生說酈道元《水經注》中的《三峽》,使後人再難調動描述的辭章了。

如:清榮峻茂,一字一景,凝練生動。

學生可在課文裏找類似字詞加以品味。

探究示例:文章爲什麼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順序寫景,而要先寫夏景呢?

明確:因爲相比而言三峽夏季的水最有特色,要詳寫。夏水江水暴漲,春冬風平浪靜,秋天水枯谷空,承三峽水勢漲落的特點安排夏、春冬、秋的順序寫景。

學生討論後探討。

如:既然“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怎麼還會“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呢?

(“或有王命急宣”,封建社會王權至上,皇帝有命令,即使冒着生命危險,也要冒險行船。)

如:三峽的茂密樹林中,常年棲息着猿猴,爲何寫猿猴的內容出現在秋季,

你能理解作者的這一安排嗎?

(寫猿猴悲啼是爲了渲染秋季三峽的蕭瑟淒涼的特點,也爲過渡至下寫

到三峽漁民的悲涼悽慘的生活做好照應及情感上的鋪墊。)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再讀課文。

四、誦三峽

學完這篇文章,你覺得作者的哪些寫作技巧是值得你借鑑、學習的呢?

歸納: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用多種手法表現景物特徵。我們在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應善於借鑑、吸收這些寫法的長處。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一篇優美的古代散文,領略了三峽的秀美風光,品味了詩人精美的語言,那麼就請大家高聲朗讀,試着把這篇短文背下來。

在三峽的風光片段中,讓學生朗誦背誦。

五、寫三峽

選擇你所喜歡的畫面,結合課文的描寫,發揮你的想象,以“我走在……”爲題,對三峽的山或四景進行擴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