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高三語文《采薇》教學設計

高三語文《采薇》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6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三語文《采薇》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三語文《采薇》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結合初中學過的文章《關雎》《蒹葭》,回顧《詩經》的相關知識。

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閱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熟讀課文。

教學目標:

1.瞭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涵,激發學生熱愛故土的情感。

2.通過反覆閱讀,進一步感受《詩經》重章疊唱的形式以及四言詩的韻律特點。

3.品讀文本,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能主動表達自己的體驗和感受。

教學重點:

1.詩歌誦讀,感受詩歌的韻律。

2.對詩歌文化內涵的認知和體悟。

3.對詩歌重點語句的鑑賞和品評。

教學難點:

1.對詩歌重點語句的鑑賞和品評。

2.對詩歌的`審美感知。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二)1.學生齊讀課文,檢測預習效果。

2.教師強調重點字的讀音。

(三)文本研讀

研讀1至3章

學生齊讀,教師適當點撥:注意節奏、重音、情感。

1.《詩經》以四言詩爲主,雜以二言至八言。因此朗讀時可以採用二二式節奏。

檢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預習,結合課下注釋疏通字句。

2、詩歌的前三章有些相同或相似,這體現了詩經在形式上的哪個特點?重章疊唱,補充強調:作、玁狁,由此引出寫作背景,點出這是一首征戍詩。

3、這三章又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行文的?

4、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感?補充先民對故土的依戀情懷以及“比興”手法的運用。

研讀4至5章

學生齊讀,教師強調注意詩歌的節奏和韻律。

1.請學生概括這兩章的內容和詩中人物的情感。

研讀6章

朗讀最後一章,藉助註釋理解詩句內容。

鑑賞④“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被視爲情景交融的佳句。補充古人對這兩句詩的評價,談談你的看法。

資料一: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謝公(謝安)因弟子集聚,問《毛詩》何句最佳,遏(謝玄)稱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資料二:清人王夫之在論《詩經·小雅·采薇》這兩句時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

(師評:一以往昔之虛襯眼前之實,以凱旋之樂襯內心之悲痛;二以樂景寫哀景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尋味;三“楊柳依依”與“雨雪霏霏”對比,突出不勝今昔之感;四大雪交加,飢渴難當,情境實悲;五語調低沉,低迴往復,氣氛悲愴。)

(四)拓展延伸:請學生結合本節課的學習,談談《詩經》的文學魅力,說說動人之處都有哪些?

音韻美:重章疊唱,迴環反覆,讓人回味無窮。

情感美:詩歌中人物遠離家園的痛苦的抒發,歷盡艱辛迴歸家園的感傷。

精神美:爲國家忘我犧牲的精神,保衛祖國的情懷讓每一個有責任感的人都肅然起敬。

意境美:采薇圖景的畫面,在陣陣“采薇”聲中,感受詩中人物的內心世界。

(五)作業佈置:背誦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