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老馬識途是哪個朝代

老馬識途是哪個朝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2W 次

老馬識途是哪個朝代的呢,大家是否有詳細瞭解過?下面就由小編爲大家分享一下老馬識途是哪個朝代的吧!

老馬識途是哪個朝代

春秋時期

  老馬識途故事

出處《韓非子。說林上》

管仲、隰(xi)朋從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 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釋義 “途”路。老馬認識道路。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 個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故事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 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 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 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裏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 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裏走出山谷。時 間一長,軍隊的給養髮生困難。 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裏。管仲思索 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 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 我認爲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 谷。” 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繮繩,讓它們 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 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着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 了回齊國的大路。

引申

桓公、管仲等回來時迷失了方向,於是放馬領路,終於找到了歸路。

後遂以“老馬識途、老馬知道、馬老知道、老馬知路、馬識路、老識塗”等比喻富有經驗,能爲先導;用“識途(塗)馬、識途驥”等比喻富於經驗、知是識非的人。有經驗的人對情況熟悉,可以指引他人。

例舉

老馬識途添病骨,窮猿投樹擇深枝。——清·黃景仁《兩當軒集》

老年人老馬識途,經驗豐富,我們應該尊敬他們,虛心向他們請教。

念祖以餘老馬識途,出其行卷,以求一言。——清·錢謙益《高念祖懷寓堂詩序》[2]

相關詞語

【老馬識途】毛滂《寄曹使君》詩:“請同韶濩公勿疑,老馬由來識途久。

”錢謙益《高念祖懷寓堂詩序》:“念祖以餘老馬識途,出其行卷,以求一言。

”黃景仁《立秋後二日》詩:“老馬識途添病骨,窮猿投樹擇深枝。”

【老馬知道】杜甫《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之一:“老馬夜知道,蒼鷹飢著人。”

【馬老知道】錢謙益《費縣道中三首》之三:“櫪中馬老空知道,爨(cuàn)下車勞枉作薪。”

【老馬知路】陸游《東窗遣興》詩之三:“老馬漫知路,鈍錐寧出囊。”又《自述》詩:“心如老馬雖知路,身似鳴蛙不屬官。”

【馬識路】黃景仁《雜感四首》之二:“馬因識路真疲路,蟬到吞聲尚有聲。”

【老識途】趙翼《稚存見題拙著甌北詩話次韻奉答》之一:“老始識塗輸早見,貧堪鑿壁借餘明。”

【識途驥】林則徐《送筠賜環東歸》詩:“漫道識途仍驥伏,都從遵渚羨鴻飛。”

齊桓公——春秋五霸之首

齊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呂氏,名小白。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是齊僖公祿甫的三兒子,其母爲衛國人。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其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於內亂後 ,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爲齊桓公。

桓公任管仲爲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桓公於前681年在甄(今山東鄄城)召集宋、陳等四國諸侯會盟 ,是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當時中原華夏各諸侯苦於戎狄等部落的攻擊,於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爲中原第一個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 。但其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後,任用易牙、豎貂等小人,最終在內亂中餓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