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永遠的安妮》閱讀練習

《永遠的安妮》閱讀練習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永遠的安妮

《永遠的安妮》閱讀練習

□徐 魯

美麗的荷蘭不僅有巨大的風車、漂亮的木鞋、綠色的牧場、成羣的奶牛,還有苦命的文森特梵高和同樣苦命的倫勃朗。而少女安妮弗蘭克,更是一個令許多人都熟悉和敬仰的、代表着勇敢堅強和熱愛生命的名字。

1929年6月12日,安妮弗蘭克出生在德國萊茵河畔一個猶太家庭。當她還只有4歲的時候,因爲希特勒頒佈了種族法案,安妮一家被迫遷居到了荷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荷蘭被法西斯德國佔領。安妮和她的爸爸媽媽、姊妹以及其他人一共八個,在荷蘭首府阿姆斯特丹一座樓上的“密室”裏,過了兩年多與世隔絕的隱匿生活。

這兩年正值安妮13歲到15歲的`年齡,是她作爲一個女孩子的身心變化時期。在那門窗緊閉、足不出室、時時有被搜捕危險的日子裏,安妮這個勇敢的孩子,以頑強的意志,就像看不見陽光的岩石縫裏的小草一樣,頑強地生長着。

她把自己每天的日記,當成了在“密室”裏互相交談的一位貼心的朋友。她在日記裏記下了自己所度過的每一天的過程,特別寫下了那些特殊和艱難的掙扎。在震得樓房也顫抖的炮火中,她始終憧憬着美好的未來,充滿着對生活的信心。她真摯地希望自己在戰爭結束後,能成爲一個作家或新聞記者……

爲了使自己的日記更像一本書,安妮還爲這本紅格子花布封面的日記本畫上了封面,標明瞭頁碼和目錄。

在那幾乎不能動彈的密室裏,他們一家白天裏必須靜悄悄地不弄出一點聲響,只有在晚上,樓房裏沒有人的時候,才能輕輕走動一下。小安妮在這樣的環境裏,堅毅地寫道:“我才14歲,經驗很少,還不能寫出有哲理性的作品。但是,不,我必須寫下去。鼓起勇氣吧,我會成功的,因爲我已經決定寫作!”

她的日記從1942年6月寫到了1944年8月。可是,災難終於降臨了。德國鬼子根據奸細告密,襲擊了“密室”,安妮一家被抓進了集中營。她的日記,也被當成了無用的廢紙拋在了地上。不過,幸好當時有幾個荷蘭人從亂紙堆裏發現了它,收藏了起來。

1945年1月至3月間,安妮的媽媽和姐姐在集中營先後去世了。在地獄般的集中營裏,小小的安妮常常獨自站在門口,望着集中營裏的一條小路。那兒有一羣赤身裸體的吉卜賽少女,被趕往火葬場。安妮看見她們走過,難受極了。她的身體也變得十分瘦弱,一雙眼睛總是望着鐵絲網外面的藍色的天空。

不久,僅僅15歲的安妮病逝了。在她死後又過了三個星期,法西斯德國完蛋了,戰爭結束了。

安妮死後,她倖免於難的爸爸從荷蘭人手中得到了安妮留下的那本日記。爲了紀念死去的親人,他把女兒的日記抄錄了出來,給朋友們傳看。後來又在一位教授的幫助下,把安妮的日記以《密室》爲書名,公開出版了。

50多年過去了,安妮的日記已經被譯成了50多種文字在許多國家出版過。有兩位戲劇家還根據安妮的日記改編了一個劇本,每次上演時,都感動着千千萬萬觀衆的心。有人這麼報道過:“當演出達到高潮和結束時。德國鬼子狂敲密室的門聲響起時,劇場中發出一陣壓抑的啜泣聲。大幕落下了好幾分鐘,觀衆仍然寂靜無聲,沒有鼓掌……”

安妮在日記裏寫過:“我要活下去,就是死了也要活下去!”她熱愛生命、對未來總是充滿信念的精神,贏得了全世界讀者的懷念與敬仰!

1958年,德國作家歐恩斯特斯納倍爾先生放下自己手中的創作計劃,含着極大的悲痛先後採訪了40多位當事者,寫出了一本書《安妮弗蘭克:勇敢的形象》。書中寫道:“她的聲音保存下來了!幾百萬人的聲音都被壓制下去了,而這個低低的聲音,只不過是一個小孩子的悄悄話……它比殺人者的嚎叫更持久,比時代的一切聲音更響亮。”

(選自《晚報文萃》2010年第14期)

閱讀思考

1.文章第一段採用了什麼寫作手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2.安妮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請你爲安妮擬寫一段頒獎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