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關於語文的材料概括分析題

關於語文的材料概括分析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材料概括分析題(15分)

關於語文的材料概括分析題

無論如何,莫言獲獎是好事。它鼓勵了在“網絡時代”文學將會式微的鼓譟聲中對於認真的文學寫作的堅守;它表達了對於莫言的熟悉本土人民生活、富有藝術感受與想象能力、井噴式的創作激情與堅持不懈的勞作精神的肯定;它表達了人們對於中國當代文學的關注。

一些人,先是賭咒發誓地否認任何國內作家獲此獎的可能,後來又一再提醒獎了也只是獎個人,與你中國或中國文學無關,接着又痛批莫言與另一個華裔獲獎者的文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人之間,見仁見智,抑或互不買賬,雖然正常,但莫言的.實績卻不容埋沒。

至於說莫言的作品是皇帝的新衣,則莫如說許多大權威包括此大獎“新衣”,有它的另一面,即破綻的一面。豈止是莫言被嘲“新衣”,在托爾斯泰眼中,莎士比亞劇作也是“新衣”。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眼中,屠格涅夫與別林斯基都很煩人。

視某獎及其得主是神明,那是無知與幼稚;動輒虛無化本國的一切,則是幼稚加上了粗野與卑賤;得了獎就頂禮膜拜,那是暴發戶的天真;國人得了獎就百般貶低,是偏見的攪和。這是一個文學話題,應該足夠文學地實事求是地思考與討論它,不能把它庸俗化、泡沫化、八卦化了。 (摘自《日報》,作者:王蒙)

24.一些人之所以對莫言獲獎進行攻擊,其原因主要有哪些?(5分)

25.請具體解釋“皇帝的新衣”在文中的意思。(4分)

26.作者對莫言獲獎持何種態度?請概括說明。(6分)

參考答案:

24.對國內作家獲取諾貝爾文學獎持有囿見(或“偏見的攪和”)(1分);對中國和中國當代文學的缺乏關注(或“虛無化本國的一切”)(1分);文人相輕的傳統觀(1分);過於看重莫言作品中“破綻”一面(1分);對諾貝爾文學獎及其得主缺乏理性評判(或“文學地實事求是地思考與討論它”)(1分)。(每點一分)

25.①比喻莫言的作品(1分);

②莫言的作品因爲獲得諾貝爾獎才被大家認可(1分),其實也有破綻的一面(或“其實並無那麼高的價值”,2分)。

26.作者肯定莫言深入生活和勞作精神(答出“堅守文學寫作”亦可)(2分);作者認爲莫言作品具有破綻,但瑕不掩瑜(2分);作者主張理性評價諾貝爾獎及其得主(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