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有關閱讀世界多美呀的作者簡介

有關閱讀世界多美呀的作者簡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世界多美呀》作者簡介

有關閱讀世界多美呀的作者簡介

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蘇聯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出生於烏克蘭共和國一個農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讀於波爾塔瓦師範學院函授部,畢業後取得中學教師證書。1948年起至去世,擔任他家鄉所在地的一所農村完全中學——巴甫雷什中學的校長。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羅斯聯邦教育科學院通訊院士。1968年起任蘇聯教育科學院通訊院士。1969年獲烏克蘭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功勳教師稱號,並獲兩枚列寧勳章和1枚紅星勳章等。蘇霍姆林斯基在從事學校實際工作的同時,進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論問題的研究,寫有《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帕甫雷什中學》、《公民的誕生》等教育專著。蘇霍姆林斯基的生平事蹟

立志從教蘇霍姆林斯基的小學、中學生活,一直是在本村學校度過的。這是一座七年制的學校,雖然學校設施條件極爲普通,但這裏卻有一批較好的師資力量。這對從小受到家庭良好薰陶的蘇霍姆林斯基來說,是一個極好的環境。他的善良天性在這裏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知識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拓寬。他在家經常主動幫助父母鄰居做事,在學校裏是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得到了當時校長伊萬·薩維奇和教務主任布師科夫斯基的重視和關懷。然而對他影響最大的要數啓蒙女教師安娜·薩莫伊洛英娜。這位女教師在教育工作中,不僅是孩子們的老師,也是孩子們親密的夥伴。蘇霍姆林斯基覺得這位女教師象一個女魔法師,她知道一切美的祕密。她講課時學生們都有濃厚的興趣,所教的知識常被學生銘刻在記憶之中。她常帶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引導學生思考許多問題,學習了不少東西,明白了許多道理……我們攝下了這樣的一個事件:在山花爛漫、萬物生機昂然的季節,有一天下午,安娜·薩莫伊洛英娜帶學生們來到了森林,這對蘇霍姆林斯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地方了,他平時就到這裏來玩。但女教師的解說,讓他接觸了許多過去沒有注意到的新事物和很多使他感到驚奇的東西;看這顆盛開的椴樹在幫助蜜蜂釀蜜;瞧那個蟻穴——過去是蘇霍姆林斯基出自惡作劇曾用棍子去桶它,而現在老師說這個蟻穴有迴廊和廣場,有幼兒園和糧倉……原來是一個童話般的城市。

他感到不和老師一起來。就不會發現世界上這麼多美好的東西。當孩子們領略了這大自然美好的風光,急衝衝準備回家的時候,她還有一新招:“孩子們,爲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採集些鮮花吧。當孩子們關心長輩的時候,長輩會感到高興,而鮮花——這是關懷和敬愛的標誌。……”蘇霍姆林斯基接受的就是這樣的教育。這使幼小的蘇霍姆林斯基不僅愛上了書本,愛上了同伴,愛上了大自然,而且他更尊敬這位老師。他嚮往着自己的知識能同老師一樣淵博,嚮往能象老師一樣。從這時起,蘇霍姆林斯基逐步樹立了從事教師這一神聖職業的志向。因此在七年制學校畢業時,他毅然決定報考師範院校,後來一步一個腳印,從一個普通的教師成長爲一名偉大的教育家。反思失誤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實踐中也曾有過這樣的失誤。那時,他剛參加工作。一個名叫斯捷帕的男孩,由於過分活潑、頑皮,在一次玩耍中無意把教室裏放着的一盆全班十分珍愛的玫瑰花給碰斷了。對此,蘇霍姆林斯基大聲斥責了這個學生,並竭力使這個闖禍的孩子觸及靈魂,吸取教訓。事後班上孩子們又拿來了三盆這樣的花,蘇霍姆林斯基讓孩子們用心輪留看護,唯獨斯捷帕沒有獲准參加這項集體活動。不久這個學生變得話少了,也不那麼淘氣了。年輕的蘇霍姆林斯基當時想,這倒也好,說明自己的申斥對這個學生起了作用。可是不愉快的事件在他斥責這位學生的幾周之後的一天發生了。

這天放學後,蘇霍姆林斯基因事未了,還留在教室裏,斯捷帕也在這裏,他準備把作業做完回家。當發現教室裏只有老師和他倆人時,斯捷帕便覺得很窘,急忙準備回家。蘇霍姆林斯基沒有注意到這種情況,無意中叫斯捷帕跟自己一起到草地上去採花。這時斯捷帕表情迅速變化,先苦笑了一下;接着眼淚直滾了下來,隨後在蘇霍姆林斯基面前跑着回家了……這件事對蘇霍姆林斯基觸動很大。此時,他才明白了,這孩子對於責罰,心裏是多麼難受。他開始意識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不自覺地對孩子的一種疏遠,使孩子感到了委屈。因爲孩子弄斷花枝是無意的,而且對自己的行爲感到後悔,願意做些好事來補償自己的過失,而自己卻粗暴地拒絕了他這種意願。對這種真誠的、兒童般的懊悔,報之於發泄怒氣的教育影響,這無疑是對孩子的當頭一棒。此後,蘇霍姆林斯基吸取了這一教訓,在以後的工作中很少使用責罰。通常,他對由於無知而做出不良行爲後果的兒童,採取寬恕態度。

他認爲,寬恕能觸及學生自尊心最敏感的角落。“不要死背”蘇霍姆林斯基擔任校長之後,曾多次提出:“要思考,不要死背”的口號,然而人們卻很少知道,觸發他產生這一思想的契機,卻是在一次聽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講課的課堂上。一天上午,蘇霍姆林斯基同往常一樣,去聽一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的課。課堂上的最初幾分鐘,學生們正緊張地思索着老師提出的一個個問題。這位青年教師開始叫學生回答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認真地記錄下了學生的.回答,可是學生們的回答,並不能讓他感到滿意。他發現學生使用的許多詞和詞組在他們的意識裏,並沒有很鮮明的表象,跟周圍世界的事物和現象聯繫不起來。學生們僅僅是重複別人的思想,讓人聽到的僅僅是一些被學生硬擠出來的、笨拙的、背誦下來的句子和詞組。它們的意思是什麼,似乎學生並沒有搞清楚,蘇霍姆林斯基想:“爲什麼學生的回答總是那樣貧乏、蒼白無力、毫無表情呢?爲什麼在這些回答裏常常缺乏兒童自己的活生生的思想呢?”這時課正在進行中,只聽見教師提示學生;“課後要複習,詞意、句式一定要記住,下節課提問……”聽到這裏,蘇霍姆林斯基皺起了眉頭,思維再也集中不到聽講上了。他想到,難道教學擺在學生面前的唯一任務就是識記、保持和再現?看來自己工作還存在缺陷,自己在實踐中已經解決了的問題,還沒有及時推廣到廣大教師中間。這時一年級學生娜塔莎的一篇作文,在他頭腦中再次清晰地映現出來:“這是夏天的事兒,颳了一陣大風,大風把一粒長着毛茸茸翅膀的種子帶到了草原上,種子落到了草原上的青草叢裏,青草驚奇地問:‘這是誰呀’,種子說:‘這是帶翅膀的花兒。我準備在這兒,在草叢裏生長。’青草高興地歡迎新來的鄰居。冬去春來,草兒發青了。在種子原來落下的地方,露出了一根粗壯的莖,在它的頂上,開出一朵朵黃色的花兒,它是那麼鮮豔,就象一個小小的‘太陽’。‘啊!這原來是蒲公英呀!’青草說。”這是帶學生觀察了花的形狀,顏色,這種花與那種花不同的特點,引導學生把閃爍的陽光、白色的花瓣、忙碌的蜜蜂、顫動的樹枝、悠閒的小蝴蝶等這些事物之間相互聯繫起來看,然後讓學生充分想象,自編出各種有關花的故事。

學生能寫出這樣的作文,說明詞已進入了學生的精神生活,雖然表達還帶有給他們所講的童話故事的影響,但這是他們自己的語言。會思考已成爲這類孩子的顯著特點。對於學習效果差的學生,總聽到一些教師議論是“愚笨”、學習不努力,現在看來,不能不說教師慣用的傳統教學思想造成了孩子智能的侷限,從而導致學生不會學習——不會觀察、思考、推論,只好依靠死記硬背。現代學校的整個教學體系需要加以科學的改進,應當建立在三根支柱上;鮮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語言和兒童的創造。看來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教給學生一定範圍的知識,還要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當!當!當!……”下課的鈴聲打斷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思考,可是現在他已想好了下次校務會議上的一個議題,這就是“如何讓學生學會思考。”他將要向全校師生提出“要思考,不要死背”這個口號。循循善誘蘇霍姆林斯基對小學生的教育,方法上靈活多樣。他把運用民間童話故事作爲自己在學校教育的方法之一,並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們僅從他運用這一方法的衆多教育實例中擷取其中的一個片斷。

這是暑假後的一天,蘇霍姆林斯基所帶的三年級甲班準備去野營訓練。考慮到所帶東西較多,其中一個學生建議,兩個人結成一對,有的東西可以合用,這樣可以減輕旅途負擔。建議受到班主任蘇霍姆林斯基的讚揚,孩子們開始自由組合,呈現一片歡樂的場面。大家都有了對子,唯獨平時自以爲是而妄自尊大的學生安德烈卡沒有對子,他在一邊哭泣着。蘇霍姆林斯基把安德烈卡叫到一邊,問明情況,知道是同學都不願和他組合成對。這孩子委屈地認爲,是同伴們嫉妒他。蘇霍姆林斯基深知這個學生的天性,認爲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時機,便直截了當地對安德烈卡說:“你要明白,安德烈卡,最困難的就是迫使自己去感覺。你迫使自己去感覺,那你就會以另一種目光看你的同學、去看人。如果你老是認爲,你是最聰明的人、最有才能的人、最好的人,那麼到頭來你就會成一個最孤立的人……”“但是,實際上我就是在解題上比誰都強,並比誰都快地背會詩歌……多少次您自己都說:‘’好樣的,安德烈卡,安德烈卡學習了,現在就懂了……’我比誰都懂得多,這難道是我的錯?”孩子哭得更傷心了。蘇霍姆林斯基還能用什麼語言再去解釋呢?說教顯然對這個孩子沒有多大效果。他思索着如何對這位男孩子進行解釋,才能讓他懂得、認識並相信……“安德烈卡,咱們找個蔭涼的地方坐下,我給你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與我們這件事十分相似,願意聽嗎?”安德烈卡點點頭。

他們來到大橡樹的樹蔭下,坐在一條長凳上,蘇霍姆林斯基講了一個“菊花和蔥頭”的故事,聽完了這個故事,安德烈卡眼淚已經幹了,從這個故事中他好像悟出了一條道理: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用,不能自作聰明,看不起同學。他羞愧地低下了頭,一言不發。蘇霍姆林斯基採用這種講童話故事的方法,使小學生易於接受,並從類比中受到了應有的教育。這無疑是一個偉大的創造。挽救“困難生”在蘇霍姆林斯基領導的巴甫雷什中學裏,形成了這樣一個觀念:就是相信一切孩子都能被教育好。這裏沒有“差生”的概念,只存在“困難學生”或“難教育學生”的說法。在教育實踐中,對這類學生一般不單純由某個教師去進行教育,對他們進行教育往往是整個集體的義務。蘇霍姆林斯基一生中就教育過178名“難教育的學生”,這178名學生都有一個艱難的教育過程。每週蘇霍姆林斯基都要走訪困難孩子的家庭,以便深入瞭解形成他們道德的最初環境,他跟家長們、家長的鄰居們,教過這些孩子的老師們進行交談。這一天,他來到了小學生高里亞的“家庭。”這個“家”給他留下了這樣一個印象:高里亞是個非常不幸的孩子,他從小失去了父親,母親在他剛滿週歲時,又犯了嚴重的罪行,被判處十年徒刑。高里亞從小住在姨母家,姨母把他看成額外的負擔。高里亞成了一個典型的“難教育學生,”這就是他的家庭背景。原來,高里亞從上學一個月後,大家就對他產生了一個鮮明的形象:這是一個懶惰成性、常會騙人的學生。

在短短的一段時間裏,他就表現出了“難教育”的特點。秋天,當高年級學生植樹時,他有意破壞了幾株樹苗的根部,並向全班同學誇耀自己的“英雄行爲”。有一次課間,他把手伸進別人的書包,拿出課本,用墨水把它弄髒,再放回原處,並以天真無辜、泰然自若的態度來欺騙教師審視的眼光。還有一天,他們班去森林遠足考察,他一路上撞這打那。當班主任一位女教師故意不理睬他,向其他學生講解山谷、丘陵、山和沖溝的有關知識時,他走到全體學生面前,做出滑稽動作,還登上峭壁往下看。老師旁敲側擊地提醒:“同學們,不能走近沖溝邊緣,跌下去很危險!”他突然高聲喊到:“我不怕!這個沖溝我滾下去過!”說着就捲起身子滾了下去……蘇霍姆林斯基根據家訪的情況,找來班主任等有關教師共同分析高里亞上述行爲產生的原因。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高里亞對自己的行爲所抱的態度,是故意裝出來的、不自然的。

家庭環境的影響,使高里亞對人們失去了信心。對他來說,生活中沒有任何神聖的、親切的東西。蘇霍姆林斯基的看法對教師們思想觸動很大。大家一致認爲,高里亞所以不好,是因爲過去只看到他惡劣,放蕩的一面,而沒有主動關心、挖掘他身上閃光的地方。這個學生表現出來的缺點,是在向周圍的人對他漠不關心、冷淡無情的態度表示抗議。這樣的分析增強了教師們的同情心、關注之情、教育的敏銳性和觀察力。一次,蘇霍姆林斯基發現這個孩子單獨玩耍,好像很隨便的樣子,他把高里亞請進了生物實驗室,要高里亞幫忙挑選蘋果樹和梨樹的優良種子。雖然高里亞裝出不屑栽培樹苗的樣子,可是孩子的好奇心還是佔了上風,他們兩人一起做了兩個多種頭,直到很累爲止。這件事引起了高里亞的極大興趣,當班主任再次去高里亞家時,已發現他正在施肥栽樹。此後班主任老師因勢利導,在班級栽樹活動中,讓高里亞指導別的孩子們。及時的發現和鼓勵溫暖着這個孩子的心靈。

雖然後來高里亞曾多次反覆出現不良傾向,老師們卻着眼於長善救失,循循善誘。“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這個教師集體的共同教育下,這個孩子在三年級時,光榮地加入了少先隊,以後還經常幫助有困難的其他同伴,爲集體默默地做好事。高里亞好像重新變成了另一個人了。從這裏可以看到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個教育信念:熱愛孩子、關心尊重孩子,相信一切孩子在教育中能夠向好的方面轉變。“特殊獎勵”蘇霍姆林斯基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善於因勢利導,進行積極的鼓勵,激發學生心靈的火花。人們把這贊爲“特殊獎勵。”一次,蘇霍姆林斯基把12歲的兒子謝廖扎叫到眼前,給了兒子一把新鐵杴,並對他說:“兒子,你到地裏去,量出一塊長寬各一百個腳掌的地塊,把它刨好。”兒子很高興地拿了鐵杴,來到地裏就刨了起來。在沒有用慣鐵杴之前,謝廖扎感到很費力。隨後幹得越來越輕鬆了。可是待到他用鐵杴準備翻出最後一杴泥土時,鐵杴把折斷了。謝廖扎回到家裏,心裏感到忐忑不安:父親一旦知道鐵杴壞了,會怎麼說我呢?“爸爸,您可別怪罪我”,兒子說:“我讓家裏失掉了東西。”“什麼東西?”父親問。“鐵杴壞了。”這時,蘇霍姆林斯基並沒有責怪孩子,而是問:“你學會刨地了沒有?刨到最後,是覺得越來越費勁,還是感到越來越輕鬆了呢?”孩子回答:“刨到最後,越來越輕鬆了。”這時蘇霍姆林斯基說:“看來你不是失,而是得”。孩子疑惑不解。他繼續說:“願意勞動了,這就是最寶貴的收穫。”這時孩子一顆忐忑不安的心頓時平靜下來了。這不僅是精神上得到了一種愉悅,而且孩子從中看到了勞動的價值,樹立起了良好的勞動觀點。

還有一次,一年級女學生季娜的祖母病得很重。季娜想給祖母採一朵鮮花,使她在病中得到一些歡樂。但是,時值嚴冬,到哪裏去找鮮花呢?這時她想到學校的暖房裏有許多菊花,其中最美的一棵是全校師生都極爲喜愛的那朵藍色的“快樂之花。”季娜一心想着重病的祖母,忘記了學校的規定,她一清早就走進暖房,採下了那朵“快樂之花。”這時,蘇霍姆林斯基走進了暖房,當他看到季娜手裏的菊花時,大爲吃驚。但是,他很快注意到了孩子眼裏那種無邪的、懇求的目光。他向季娜問明瞭情況後,非常感動地說;“季娜,你再採三朵花,一朵給你,爲你有一顆善良的心;另外兩朵送給你的父母,爲他們教育出了一個善良的人。”晚年蘇霍姆林斯基晚年常常因病住院,即使在病房裏也依然堅持工作。病友問他:“你這個有名人物,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爲什麼在病休時還要不停的工作呢?”他回答說:“人的使命,就是爲了人民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