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古代長城是哪個朝代修建的

古代長城是哪個朝代修建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7W 次

長城,歷經數千年烽火的洗禮,在見證了人類文明發展史上輝煌和光榮的同時,也目睹了令後世難以忘懷的災難和傷痛。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古代長城是哪個朝代修建的,希望可以讓你更加了解長城。

古代長城是哪個朝代修建的

  古代長城是哪個朝代修建的?

古代長城修建的朝代:西周。

長城(Great Wall)又稱,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西安)的著名的典故“”就源於此。

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

統一天下後,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長城之稱 。

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長城資源主要分佈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根據此前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爲8851.8公里,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公里,總長超過2.1萬公里。

  關於長城的資料

從2006年4月開始,中國長城資源調查組的成員,就帶着專業的技術工具一直在野外山間攀爬、測量。兩年多以來,連他們自己也記不清,到底走過多少山路,查找過多少處長城遺址,重複過多少次類似的動作,又在長城上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隊員們精心地呵護着腳下的碎石殘土,他們知道,長城雖然至今還倔犟地挺立着它那歷經滄桑的身軀,但畢竟已是一個耄耋老人,再也經不起任何外力的摧殘了。

作爲世界文化遺產、世界上最大的室外文物,長城一直以來都缺乏一套實時更新的全線狀況資料,長城保護在很大程度上處於無序狀態。從2007年起,由國家文物局和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共同進行長城測量工作,藉此得出長城的準確長度。

根據明代史料記載,長城全長約6300公里。但一項由中國長城學會組織的調查顯示,由於自然風化和人爲破壞,明長城牆體保存較完整的部分已經不到20%,有明顯可見遺址的不到30%,牆體和遺址的總長度不超過2500公里。其他朝代的長城更是不堪言說。長城遭受種種破壞的情況十分嚴重,保護、搶救性修復被毀壞和瀕臨毀壞長城的任務日趨緊迫。

經過無數個日夜的跋涉,勘探隊員們手拿先進的定位儀器和偵測工具,終於有了令人激動的新發現――河北省撫寧縣北部的這三座地堡式防禦工事,從未見於文獻資料以及歷史調查記述。隊員們這次發現填補了長城防禦設施類型的空白。

三個地堡全都建在長城的牆體上,只有這一個保存相對完整,另兩個大部分已經坍塌。從保存下來的這個地堡式建築,可以大體看出它的防禦特點。它建於長城牆體之內,便於士兵隱蔽,進行自我防護。牆上的射孔,便於隨時監控敵情,展開進攻。這一防禦設施的發現充分證明,長城作爲世界上有史以來最長的軍事防禦工程,絕不僅僅是一道城牆那麼簡單。從某種意義上說,長城就是一座磚石砌成的保護牆,首要的條件就是要求牆體堅實,牢不可破。因此,除了磚石本身的質地,穩固的銜接也成爲一個必須妥善解決的問題。石頭之間的固定,一般使用的是鐵片,少量的使用石灰。山海關老龍頭的海中部分,則採用了魚尾榫進行固定。

除了用各式材料人工修築的牆體外,也有很多長城,巧妙地利用斧劈刀削般的崖壁作爲天然屏障,將牆體與崖壁巧妙地結合,形成防禦體系。

  秦漢築起萬里長城

自春秋戰國以來,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就一直是中原帝王的心頭之患。爲防範遊牧民族不期而至的進攻,歷朝歷代的諸侯、皇帝,都忙着建長城、修長城。這項任務就像火炬,沿着中國的歷史脈絡,連綿不斷地往下傳遞。

秦統一中國後,對秦統治形成威脅的主要是北方的匈奴。爲維護和保障中原地區的安全,防禦匈奴南下掠奪和滋擾,公元前214年前後,秦始皇下令修築萬里長城。秦始皇所築長城,基本上是在燕北長城、趙武靈王北長城及秦昭王所築長城上進行大規模的修復,並將原來不相連接的空隙之地補築上城牆,使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長城聯貫爲一。雖然自春秋戰國以來,各諸侯國都修築了長城,但其少則數百里,多不過兩三千里,只有秦始皇所築長城逾萬里以上,自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到了漢朝,匈奴單于多次率兵南下,直搗中原腹地。漢王朝因此大規模地修築起由甘肅蘭州至新疆羅布泊2000餘里的長城與烽燧亭障,宣帝時亭燧更向西延伸至庫車西北,保障了通往西域的大道暢通無阻。漢朝河西到遼東長城長萬餘里,加上羅布泊、庫車一線的亭障以及內蒙古一帶的列城、城障、列亭等,總長度在兩萬裏之上,爲歷代之最。

  明代長城最爲堅固

建立於公元1368年的明王朝,在公元15世紀中葉後,將修建長城的工程發展到了登峯造極的地步。明朝建國之初,被推翻的元朝殘餘勢力退回到塞北,卻依然保持着強大的軍事實力,時常侵擾邊地,掠奪邊民。爲此,明朝開始對長城進行了斷續的維護和修繕。

這次重修長城的工程包括了山海關。這座成爲萬里長城形象代表的重要關城,由明朝大將軍徐達親自選址並建造完成。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也先部再次進攻明朝。明英宗朱祁鎮率50萬大軍,北出居庸關,御駕親征。

居庸關,萬里長城上最負盛名的雄關之一,自古就是北京西北的重要屏障。朱元璋滅元之後,元順帝雖然被趕出了大都,但仍想捲土重來,收復失地。居庸關是他南下的必經之路,加強居庸關的防禦設施勢在必行。洪武初年,大將軍徐達再次受命,重修居庸關城,它成爲京城通往北部邊疆的重要通道,直到今天,這裏依然是條交通幹線。

明英宗統帥的大軍,在一個叫做土木堡的地方與瓦刺也先部相遇,明軍慘敗,明英宗被俘,數十萬明朝軍*全軍覆沒。土木堡之敗成爲明朝歷史的轉折點,從此,明朝開始調整防衛策略,再也不敢輕易出兵。公元1568年,在鎮守邊關的將領、薊遼總兵戚繼光的建議下,明朝開始大規模重建和維修長城。日益贏弱的明王朝,希望以長城爲屏障,遏阻剽悍勇猛的蒙古騎兵南下。這次重建成爲中國歷史上,最後也是最大規模的`一次長城修築。

在中國曆代長城中,明長城的工程最爲堅固,軍事防禦功能也最爲完善。從一開始,長城的主要功能就是着眼於對騎兵的防禦,到了明朝依然如此。因此,“因地形、用險制塞”是修建長城的基本原則。

金山嶺是戚繼光督造的長城中最精華的一段,修築得堅固厚實,以完備的軍事設施、精巧的建築設計、險要的山地形勢著稱於世。戚繼光最富創造力的傑作便是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樓。

很多人只知道長城是世界上最長、最大的軍事防禦工程,但是,對長城的防禦體系到底有什麼特點,卻是霧裏看花,若明若暗。其實,長城從誕生的那天起,就不是一道孤立的城牆。除了烽燧、城堡等設施外,在重要的防守地段,還以城牆爲支撐點,構築起縱深防禦工事。

金山嶺長城上就保存着一處較爲完整的縱深防禦體系,只是它被雜草樹木所掩蓋,被人們遺漏。整個防禦體系以叫“庫房樓”的敵樓爲核心,外圍包括三道軍事防線,共同構造起立體防禦。庫房樓西面的一座山樑上,砌有道南北走向的高大城牆,叫支牆。支牆上築有兩座高大的敵樓和用來施放火炮的炮臺。庫房樓左右兩側200多米遠的山頭上,各築了一個圓形瞭望臺,可以及時觀察遠方的敵情。支牆與庫房樓相通,遇到攻擊,防禦者不但可以利用支牆進行機動,還可以對入侵之敵形成腹背夾攻、合擊之勢。這種點、線、面相結合的立體防禦工事,易守難攻。

類似的防禦體系在長城上還有很多。河北省板廠峪長城上,這個敵樓下就有一道類似的擋馬牆,形成了第二道防線。這些防禦攻勢大多在時光的流逝中被破壞,因而被人們所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