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故鄉的閱讀題

故鄉的閱讀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5W 次

一.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故鄉的閱讀題

五行( ) 嗤笑( ) 蕭索( ) 折了本( )

陰huì( ) wǎng( )然 潮xùn( ) 恣suī( )

二.完成下列。

1.《故鄉》選自 ,作者 ,原名 ,他是我國現代著名的 家、思想家和 家。我們曾學過他的小說《 》和《 》,散文《 》。

2.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 , 。

三.讀完課文,請你簡單地說說“中年閏土”和“少年閏土”之間有了哪些變化?

四.鏈接。

1.茅盾先生談《故鄉》。

過去的三個月的創作,我最佩服的是魯迅的《故鄉》……我覺得《故鄉》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與人之間的不瞭解,隔膜,造成這不瞭解的原因是歷史遺留的階級觀念。……但著者的本意卻是在表現出人生來是一氣的,後來卻隔離了這一根本觀念。“那西瓜地上的銀項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來十分清楚,現在卻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這是作者“現在”的失望,但“我們的後輩還是一氣……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作者對於將來卻不曾絕望;“然而我又不願意他們因爲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爲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我很盼望這“新生活”的理想,也因爲“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摘自茅盾《評四五六月的創作》)

2.《故鄉》中的“我”與魯迅

《故鄉》是魯迅先生以自己1919年回紹興搬家的經歷爲背景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小說中的“我”是一個經過藝術加工了的文學形象,因而是不能簡單地在“我”與魯迅之間畫等號的。

五.自主課文,你有什麼有價值的疑問或發現嗎?寫出來小組合作探究。

【課堂練習】

一.對下列句子含義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本文以“我”回故鄉的活動爲線索安排情節,有條不紊地寫了所見、所聞、所感、所憶。

B.“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着幾個蕭索的荒村”這樣的景色烘托出“我”當時悲涼的心情,主要是因爲已是冬天,觸景生情。

C.文中“閏土”的着墨最多,因爲“閏土”的命運就是當時廣大貧苦勞動人民的命運,他的遭遇反映了當時中國的社會現實。

D.文中多用對比的寫作方法,使形象更爲生動飽滿。

二.說說下列加點詞語的`含義或作用。

1.然而我又不願意他們因爲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展轉而生活,也不願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願意都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2.他站住了,臉上現出歡喜和淒涼的神情;動着嘴脣,卻沒有作聲。

3.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三.下面一則小幽默,醫生答話的言外之意是什麼?

羅伯特是德國著名的醫生。有一天,他去爲國王看病。國王說:“你給我看病,不能像看別的病人那樣!”羅伯特非常平靜地回答說:“請原諒,陛下,在我眼裏,病人都是國王。”

四.閱讀課文選段,完成1~5題。

老屋離我愈遠了;故鄉的山水也都漸漸遠離了我,但我卻並不感到怎樣的留戀。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看不見的高牆,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那西瓜地上的銀項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來十分清楚,現在卻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親和宏兒都睡着了。 我躺着,聽船底潺潺的水聲,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但我們的後輩還是一氣,宏兒不是正在想念水生麼。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然而我又不願意他們因爲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展轉而生活,也不願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願意都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爲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了。閏土要香爐和燭臺的時候,我還暗地裏笑他,以爲他總是崇拜偶像,什麼時候都不忘卻。現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製的偶像麼?只是他的願望切近,我的願望茫遠罷了。 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我”對閏土的影像“本來十分清楚,現在卻忽地模糊了”,你能說說此變化的原因嗎?

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中“這地步”指 ;“一氣”的含義指 。

3. 對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及句子中的詞語或短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句中兩個“生活”的詞性相同,都是名詞。

B.句中兩個“生活”的詞性不同,前者是名詞,後者是動詞。

C.“新”的生活即“爲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D.“他們”指宏兒和水生。

4.文章最後再次海邊奇異的畫面,其作用是 。

5.“希望是本無所謂有……也便成了路。”這段話表達了魯迅的思想感情。其含義是 。

【課後測評】

一.選詞,每詞只能用一次。

斟酌 推敲 思索 揣摩

①對於別人的話,不經過( ),都不打折扣的承認,那是思想上的懶惰。

②有的知識只須淺嘗,有的知識只須粗知。只有少數專門知識需要深入鑽研,仔細( )。

③攝影家挺喜歡這些門和窗,他們( )着光和影,攝成稱心滿意的照片。

④靈感往往產生於這樣的過程:關注極其普通、甚至一閃念的想法,並對它反覆( )

二.下列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交流會上,李教授通過一系列貼切的比喻把深奧的道理講得深入淺出,又耐人尋味。

B.他填報志願時,想報北大,又想報復旦,真是見異思遷。

C.齊白石畫展在美術館開幕了,國畫研究院的畫家競相觀摩,藝術愛好者也趨之若鶩。

D.那是一張兩人合影,左邊是一位頭髮花白的老師,右邊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學子。

三.某劇院前貼出一張海報,上寫“豹子頭刊金印後,野豬林伏灑家前”。據此,可猜測這場戲與《水滸》中的兩位英雄有關。(請填寫人名)

你還了解《水滸傳》中的其他人物嗎?你能說出他的相關故事嗎?

四.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一)

況且,一想到昨天遇見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鎮的東頭訪過一個朋友,走出來,就在河邊遇見她;而且見她瞪着的眼睛的視線,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來的。我這回在魯鎮所見的人們中,改變之大,可以說無過於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頭髮,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我就站住,預備她來討錢。

“你回來了?”她先這樣問。

“是的。”

“這正好。你是識字的,又是出門人,見識得多。我正要問你一件事—-”她那沒有精采的眼睛忽然發光了。

我萬料不到她卻說出這樣的話來,詫異地站着。

“就是――”她走近兩步,放低了聲音,極祕密似地切切地說:“一個人死了之後,究竟有沒有魂靈的?”

我很悚然,一見她的眼釘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學校裏遇到不及預防的臨時考,教師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時候,惶急得多了。對於魂靈的有無,我自己是向來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樣回答她好呢?我在極短期的躊躕中,想,這裏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卻疑惑了,——或者不如說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無……。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惱,爲她起見,不如說有罷。 “也許有罷,——我想。”我於是吞吞吐吐地說。

“那麼,也就有地獄了?”

“阿!地獄?”我很吃驚,只得支吾着,“地獄?——論理,就該也有。——然而也未必,……誰來管這等事……。”

“那麼,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見面的?”

“唉唉,見面不見面呢?……”這時我已知道自己也還是完全一個愚人,什麼躊躕,什麼計畫,都擋不住三句問。我即刻膽怯起來了,便想全翻過先前的話來,“那是,……實在,我說不清……。其實,究竟有沒有魂靈,我也說不清。” 我乘她不再緊接的問,邁開步便走,匆匆地逃回四叔的家中,心裏很覺得不安逸。 (節選自魯迅《祝福》)

1.從第一自然段中找出兩處眼睛的詞語。並說明其作用。

2.在第一自然段中畫線的“空的”、“下端開了裂”如果刪去效果如何?請作簡要說明。

3.選段中第三次寫祥林嫂的眼睛時是這樣寫的:“她那沒有精采的眼睛忽然發光了。”爲什麼本來“沒有精采的”眼睛“忽然發光了”?(40個字以內)

4.節選部分幾次寫到“我”的心理活動,其主要作用有( )(多項)

A.對展示祥林嫂的性格特徵起側面烘托作用。 B.表現祥林嫂將不久於人世。

C.表現祥林嫂受生活打擊之深。 D.表現出作者勇於自責的精神。

(二)父親給我上的一堂課

我家住在北達科他州莫特市的一個草原小鎮上,爸爸在那裏開了個小商店,我們稱之爲“我們自己的五金傢俱店”,我們七個孩子從小就在店裏幫忙。開始,我們只是做些諸如打掃衛生、把貨物擺到貨架上以及包裹材料之類的零活,後來我們就開始接待顧客了。在我們工作和觀察別人工作的時候,我們逐漸瞭解到這項工作的意義不僅僅是生存和銷售。

在此期間,父親給我上的一堂課讓我永遠銘記在心。那是在聖誕節前不久,當時我上八年級,只在晚上幫爸爸幹活,替爸爸管理玩具部。一天晚上,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走進商店。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舊衣服,袖口又髒又破。他的頭髮亂七八糟,還有一綹頭髮直直地立在前額上。他的鞋子磨損得非常厲害,有一隻鞋子的鞋帶還是斷的。在我看來,這個小男孩非常窮,窮得根本買不起任何東西。他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時拿起一兩件玩具,然後又仔細地把它們放回原來的位置。

爸爸下了樓,走到小男孩身邊,他微笑着,臉頰上深陷出兩個漂亮的酒窩,他問小男孩想買什麼。小男孩說他想爲他的兄弟買一件聖誕禮物。爸爸對待他的態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樣,這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爸爸告訴他儘管隨便看,隨便挑,小男孩確實這樣做了。

大約20分鐘後,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飛機,走到我爸爸面前說:“先生,這個多少錢?”

“你有多少錢?”爸爸問。

小男孩握着的拳頭鬆開了。他的手掌因爲緊握着錢而留下一道又溼又髒的摺痕。手掌展開後,我看到裏面有兩枚一角的硬幣、一枚五分鎳幣和兩便士,摺合計27美分。而他選中的玩具飛機價值3.98美元。

“你的錢正好夠。”爸爸說着接過他手中的錢。爸爸的回答至今仍在我耳畔迴響。在我爲小男孩包裹禮物的時候,我心裏一直在想着這件事,當小男孩走出商店的時候,我沒有再去注意他身上那件又髒又舊的衣服和他的亂蓬蓬的頭髮,以及那隻斷了的鞋帶。我只看到一個懷抱珍寶的容光煥發的男孩。 (選自《兒童文學》 〔美〕拉凡 斯蒂恩/文)

1.文中所寫的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2.文章第二段對小男孩的外貌進行了出色的描寫,試找出其中一句,並簡要分析其作用。

3.文中父親明知小男孩的錢不夠買玩具飛機,但爲什麼說“你的錢正好夠”?

4.認真閱讀全文,說說在“父親給我上的一堂課”中,“我”懂得了什麼?

5.你最喜歡文章中哪個人物?理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