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那段撿稻穗的回憶閱讀練習

那段撿稻穗的回憶閱讀練習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閱讀下文,完成第1~6題。

那段撿稻穗的回憶閱讀練習

那段撿稻穗的回憶

陳海民

每當在餐廳賓館和親朋好友小酌,或是在迎送客人的盛宴上,目睹着一些吃不完的山珍海味,我的心頭總是一陣陣的作痛,總會叫朋友或同事吃不完打包回家。有人嗤之於鼻,有人嘲笑,說我小氣。但我總是我行我素,他們不打包,我打包。久而久之,我這些舉止,也成了朋友同事中茶餘飯後的笑料。兒子也加入這個行列,說我像餐桌上的“拾荒者”,太丟人了。我就給兒子講了我兒時一些難於忘懷的拾荒故事。

我小時候居住鄉下,每當收割水稻季節,稻田裏,總會遺落下許多稻穗或穀粒,於是就忙壞了拾穀粒的人們。在這些人羣當中,有老有幼,也有小學生,我和二姐也在其中。放學了,我們放下書包,挎起簍篼,三五成羣,在新收割的水田裏邊走邊尋遺落的穀粒,待到簍筐裏盛滿稻穗,褲兜裏裝滿了穀粒,肩頭上背起小山般的柴草,心中便盈滿了喜悅,縱然額角掛着汗珠,臂彎壓得痠疼,心頭仍洋溢出收穫的滿足和喜悅,臉上仍閃現着燦然的甜笑。

鄰家有位老大婆,在收穫的季節裏,堅持着每日的拾荒。她的小院的臺階上都晾曬着拾荒得到的穀粒、大豆和地瓜,她清淡的三餐裏必有拾荒所得。她以水洗淨地瓜,清除蟲蒂,再用刀切成小塊塊,拌上拾荒穀子經脫殼後的大米,文火熬成一鍋甜津津的地瓜飯。

不久前,我回鄉下,聽見一陣刀砧叮噹作響,她家的柴門吱吱地輕唱,她捧着一盆熱氣騰騰的、香噴噴的地瓜粥,挪着小腳,步履蹣跚地到我家來,老遠喊着:“民兒,地瓜飯來了。”吃起來那麼香甜可口。大婆咪着老花眼,咧着掉了牙的嘴巴,樂呵呵地說:“民兒在城裏當幹部,還愛吃咱熬的地瓜粥呀!看來還不忘本。”聽罷我心頭一熱,鼻子一酸,激動地說:“大婆,忘不了,走遍世界名山大川,唯獨忘不了家鄉這片熱土,吃盡天下美味佳餚,唯獨忘不了老家的地瓜粥。”

兒時我最大的希望是,每天早上上學能有一個蕃茨當早餐,中晚飯有一盆稠得插下湯匙不倒的地瓜粥。現在雖然天天像過節,大魚大肉吃得多,但還是惦記着甜滋滋、香噴噴的地瓜粥。

小時候,其實我並不喜歡拾荒。但是我們長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當時在鄉下,每家每戶煮的都是稀飯,加上煮的菜沒有油,看在鍋裏的.粥只見人影不見飯。在我的記憶裏,剛吃飯不到一個小時,小尿尿就出來了,尿尿回來肚子又餓了。爲了填飽飢腸,拾荒就成了我們小時候的一種副業。

每當記起這位拾荒的老大媽,就想起她對三餐的滿足,想起她對收穫的欣喜和渴望。當春風吹綠秧苗,汗水濡溼土地的時候,她深知自己付出的勞動和心血換來的收穫是多麼的不易。因而她珍惜每一粒米,每一個地瓜。她教不辨五穀的我,學會了簡單的田間勞動;她教我懂得珍惜糧食,熱愛生活。

而今,我已長成人,知道秋天熟稔從哪裏得來,知道貧瘠的田園怎樣變成一片金燦燦、沉甸甸的糧倉。所以,我仍然常常在餐桌對兒子們嘮叨着過去拾荒的日子,訴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也許有人不理解,說我不知時代的進步。可能在這個問題上,我孤獨無伴。但我之心跡,不得不訴說。(選自《新華副刊》2011年7月21日)

1.認真閱讀第②③④自然段,補全下表。

自然段序號主要內容

③老大婆享受拾稻穗的快樂。

2.說說“但我總是我行我素”中“我行我素”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聯繫上下文,指出下面這句話中加粗詞的表達效果。

她捧着一盆熱氣騰騰的、香噴噴的地瓜粥,挪着小腳,步履蹣跚地到我家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表達方式上看,這篇文章記敘、描寫、議論融爲一體,下面一句話用了哪種表達方式?試從文章中再找出一句這樣的句子。

在我的記憶裏,剛吃飯不到一個小時,小尿尿就出來了,尿尿回來肚子又餓了。爲了填飽飢腸,拾荒就成了我們小時候的一種副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小時候爲什麼會去拾荒?我的拾荒經歷給我的人生帶來了什麼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現在,我們的生活富裕了,我們還需要“拾荒”精神嗎?爲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我們收穫拾稻穗的快樂。我忘不了“吃苦”之本。

2.貶詞褒詞用,表現出“我”堅持在盛宴後,將沒有吃完的山珍海味打包回家,堅持厲行節約的良好習慣。

3.這兩個詞都是對老大婆的動作描寫,形象逼真地寫出了老太婆迫不及待地向“我”走來的神情,寫出了老太婆喜悅、樂觀的情懷。

4.用了記敘的表達方式。例句:鄰家有位老大婆,在收穫的季節裏,堅持着每日的拾荒。

5.因爲生活貧困,缺吃少穿,爲了填飽飢腸,不得不去拾荒,貼補家用。我的拾荒經歷讓我感受到了收穫的欣喜和渴望,讓我懂得了要收穫就得付出勞動和心血,讓我學會了田間勞動,讓我學會了珍愛糧食、熱愛生活。

6.還需要。雖然現在時代進步了,生活和諧了,但是我們要有“拾荒”精神,因爲有了這種精神,當我們突然面臨危險、困苦的時候,才能保持樂觀的情懷,看到未來和希望,倍增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才能在困難面前挺起我們的脊樑。 (以上意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