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孔子經典故事(精選22篇)

孔子經典故事(精選2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5W 次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孔子經典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孔子經典故事(精選22篇)

孔子經典故事 篇1

《呂氏春秋》裏有一段,講孔子周遊列國,曾因兵荒馬亂,旅途困頓,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沒吃下一粒米飯。

一天,顏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飯,飯快煮熟時,孔子看到顏回掀起鍋蓋,抓些白飯往嘴裏塞,孔子當時裝作沒看見,也不去責問。

飯煮好後,顏回請孔子進食,孔子假裝若有所思地說:“我剛纔夢到祖先來找我,我想把乾淨還沒人吃過的米飯,先拿來祭祖先吧!”

顏回頓時慌張起來說:“不可以的,這鍋飯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

孔子問:爲什麼?

顏回漲紅臉,囁囁地說:“剛纔在煮飯時,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鍋裏,染灰的白飯丟了太可惜,只好抓起來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飯吃了。”

孔子聽了,恍然大悟,對自己的觀察錯誤,反而愧疚,抱歉地說:“我平常對顏回已最信任,但仍然還會懷疑他,可見我們內心是最難確定穩定的。弟子們大家記下這件事,要了解一個人,還真是不容易啊!”

所謂知人難,相知相惜更難。逢事必從上下、左右、前後各個角度來認識辨知,我們主觀的瞭解觀察,只是真相的千分之一,單一角度判斷,是不能達到全方位的觀照的!

當你要對一個人下結論的時候,想想:真的你所看到的纔是事實嗎?還是你只從一個面,一個點,去觀察一個人呢?

大多數的人根本不瞭解對方的立場與困難的時候,就已經給了對方下評語了,更何況是在有利益衝突下的場合。

現今的人們擁有高學歷高知識,卻往往過度仰賴高知識,而忘了讓自己在智慧上成長。很多事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要客觀地跳出成見,纔有機會接近真相。連孔聖人也會對自己最信任的弟子起疑心,更何況我們呢?

我們是不是也常常因爲“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對他人產生了某種印象,從而爲他人打上某種“標籤”呢?孔聖人可以當下就用智慧,輕易瞭解真相,消除誤會,可是我們呢?

有多少人,因爲自己的“親眼所見”,尤其是親密關係裏,從此耿耿於懷,甚至懷恨在心……可悲的是,到死都不知道,其實是自己“看錯了”。

兩個人交流時,其實是六個人在交流:你以爲的你,你以爲的他,真正的你;他以爲的他,他以爲的你,真正的他。你想,這裏邊會有多少誤會,會有多少誤解?你總在和“你以爲的他”交流,你知道“真正的他”的想法嗎?

你是否又覺察到真正的你?你自己的內心的需要是什麼?對方的需要又是什麼呢?你曾經多少次誤解了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

孔子經典故事 篇2

春秋時代,魯國有這樣一條法規:凡是魯國人到其他國家去旅行,看到有魯國人淪爲奴隸,可以自己墊錢把他先贖回,待回魯國後到官府去報銷。官府用國庫的錢支付贖金,並給予一定的獎勵。子貢到國外去,恰好碰到有一個魯國人在那裏做奴隸,就掏錢贖出了他。回國以後這個學生既沒有張揚,也沒去報銷所墊付的贖金。那個被贖回的人把情況講給衆人,人們都稱讚這個學生仗義,人格高尚。一時間,街頭巷尾都把這件事當作美談。孔子知道了這件事,不僅沒有表揚這個學生,還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評,責怪他犯了一個有違社會大道的錯誤,是隻爲小義而不顧大道。

孔子指出:由於這個學生沒有到官府去報銷贖金而被人們稱讚爲品格高尚,那麼其他的人在國外看到魯國人淪爲奴隸,就要對是否墊錢把他贖出來產生猶豫。因爲墊錢把他贖出來再去官府報銷領獎,人們就會說自己不仗義,不高尚;不去官府報銷,自己的損失誰來補。於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好假裝沒看見,從客觀上講,這個學生的行爲妨礙了更多的在外國做奴隸的魯國人被贖買回來。

第二則是講,有人掉進水裏,親人在岸上喊,如果能救上他的,就送恩人一頭牛以作報酬,子路聽到馬上跳下水救起那個人,高興地接受了報酬。其他人覺得子路貪小利。孔子卻表揚了他。說你爲大家做了一個榜樣,今後再有人遇到險情,大家都會奮不顧身,整個國家就會有許多人因此而得救。權利與義務是對等的,既然行善,沒有必要害怕獲得相應的權利。

明代的袁子凡對這兩則故事有過精闢的論述:自俗眼觀之,子貢不受金爲優,子路之受牛爲劣;孔子則取由而黜賜焉。乃知人之爲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現行雖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則似善而實非也;現行雖不善,而其流足以濟人,則非善而實是也;然此就一節論之耳。他如非義之義,非禮之禮,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當抉擇。

孔子經典故事 篇3

曾子耘瓜,誤斬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擊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頃,乃蘇,欣然而起,進於曾皙曰:“向也參得罪於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聞之,知其體康也。孔子聞之而怒,告門弟子曰:“參來勿內。”曾參自以爲無罪,使人請於孔子。子曰:“汝不聞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嘗不在於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於不義,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殺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參聞之曰:“參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謝過。

馮夢龍《古今談概》裏有個故事,就是把父親“孝”得受不了:常熟周木嘗朝叩父寢室。父問誰,曰:“周木問安。”父不應。頃之,又往曰:“周木問安。”父怒起,叱之曰:“老人酣寢,何用問爲?”

孝子是忠臣至少是良民的伏筆,“孝”確實很必要。但是,如果不是從更廣闊的層次上考慮“孝”,“孝”就很可能走向“不孝”,甚至犯罪。正如孔子所說的,“陷父於不義,其不孝孰大焉”?

所以,孔子心目中的“孝”,具有高度的靈活性。

孔子經典故事 篇4

一天,孔子與衆弟子在樹林裏休息,孔子彈琴自樂。附近河岸邊的船上有個老漁夫,他問孔子的弟子:“這位彈琴的老人是誰呀?”子貢說:“他就是以仁義、忠心而聞名的孔聖人啊。”漁夫說:“恐怕是危忘真性,偏行仁愛啊。”孔子聽到後,立刻走到漁夫面前,尊敬地拜了拜他,說:“我從小就開始求學,現在都69歲了,還沒聽過如此高深的教導,因此來向您請教。”漁夫毫不客氣地闡述了自己的見解。孔子聽了很受啓發,不斷地點頭。最後,孔子謙卑地對漁夫說:“遇到先生真是我的幸運,我願意做你的學生。

孔子經典故事 篇5

一次孔子到了鄭國與弟子走散,孔子呆在城牆東門旁發呆,鄭國有人對子貢說:“東門邊有個人,他的前額像堯,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部像子產,不過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看他勞累的樣子就像一條“喪家之狗”。子貢把這段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孔子。孔子很坦然地笑着說:“把我的外表說成這樣,實在是誇過頭了。不過說我像條無家可歸的狗,確實是這樣!確實是這樣啊!”

孔子《論語》。人的道德行爲是發自內心的要求,“人遠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l),人們的“愛人”之心本處於人的自然情感。而“仁”本源於“孝’,並滲透於“仁”的全部過程;而人的道德行爲的施行必須遵守“禮”。而人何以行孝呢?爲了“仁,’!“好仁者,無以尚之”。這樣,“孝”與“仁”的內在同一性和“仁”、“孝”與“禮”的內外共存性,構成了孔子“孝”文化獨有的特色,一掃孝德不能完全普適的狹隘性和單純外在規範的制約性,使孝文化成爲所有人內心自覺遵守的至上的行爲規約,獲得了新的生命。

孔子經典故事 篇6

一天,有個人,路過孔子的宅門前,看見孔子的一個弟子在掃地,想到孔子的門生一定不差,就問了個問題,“請問你知道一年有幾季嗎?”孔子的弟子覺得很奇怪,這個人怎麼會問這樣幼稚的問題,就說到:“很奇怪,是人都知道,一年有四季。你難道不知道嗎?”來人,氣沖沖地看着他,“怎麼會是四季呢?明明是三季啦!”孔子弟子一愣,不會吧,怎會有人把四季說成了三季。這個人一定是個神經病,不然就是個白癡,於是,就和來人據理力爭起來。兩人爭得面紅耳赤,不得結果。

最後,孔子弟子說,我們找個人來評判,如果,你說對了,我給你磕三個響頭,如果你輸了。麻煩你給我磕三個頭,怎樣?來人,當然樂意。孔子弟子很自信,想到,隨便是誰,一定會知道一年原本就是四季的。結果,這時候,恰逢,孔子出來了。他一聽弟子,說了來龍去脈後,把來人仔細打量一番,最後說道:“孩子,你給這位先生磕頭吧!”弟子不解,十分詫異。來人可樂了。“磕頭磕頭!我就說了吧,一年就是四季的!”弟子不服,看着師傅。孔子說:“快磕吧!我叫你磕,你就磕!不要廢話了!”於是,弟子,只好聽話的給來人磕頭。來人,贏了後,悠哉着離去。孔子弟子這才問師傅,爲什麼也要那樣說一年爲四季啊?孔子道:“你沒看見那人渾身上下一片綠色嗎?那是個蝗蟲啊。春天生,秋天死,他那裏看見過冬天!”弟子這才恍然大悟。

心想,是啊,給這樣的人,哪裏還能有道理可講。幸好是師傅過來點醒了自己,不然,就要和這樣的人,扯上一天,一輩子都無法扯清啊!

孔子經典故事 篇7

一次,孔子坐着馬車經過一條小路,半路上遇到一個孩子用泥土堆了個城堡,擋住了去路。孔子就問他:“你不讓路,我怎麼過去呀?”小孩說道:“從來只有馬車給城堡讓路的,哪有城堡給馬車讓路的?”孔子沒想到這小孩這麼會說話,非常吃驚,就表揚他說:“想不到你小小年紀,懂的事情可真不少。”小孩回答:“魚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水,兔子生下來三天就會在地上跑,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有什麼大小之分嗎?”孔子聽了這話更是欽佩,忍不住感嘆道:“真是後生可畏啊!”

孔子經典故事 篇8

楚國某縣尹問孔子弟子,請他談談對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訥小心,一言不發,縣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後,很不高興,怨道:你爲什麼不說:我的老師是個發憤忘食,樂而忘憂的好學者啊!弟子一聽馬上明白,愧道:"老師,是我糊塗啊,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今後若有人再問我,我必遵師囑答之。"孔子一聽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吹一把,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啊!形容聲討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幹活,準備試行新法,向孔子請教,孔子剛好是站在保守一邊,於是氣憤無比,把冉求罵個狗血淋頭,冉求一再堅持自已的改革,於是孔子對衆徒發出追殺令:冉求不是我的門徒,你們一起向他攻擊吧!"[論語。先進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勝人少,以強凌弱的風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會關係如何?你有硬梆梆的後臺嗎?你的朋友多嗎?如果沒有,可得小心行事,潔身自好呀!憑藉強力欺負弱小。跖,一奴隸起義首領,士大夫蔑稱起義者爲盜。孔子想遊說盜跖走入正途,於是斗膽找了他,不料惹來盜跖一陣亂罵,罵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臉色如土,滿懷感羞啊!來,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煩的人們有機會了,跟着盜跖英雄一起罵:"你這死夫子,你不勞動卻吃得香,不紡織卻穿得好,整日搖脣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虛假做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之舉,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貴,你就天下最大的盜。堯,舜興起後,設立百臣,商流放國君,周武王殺死商紂,從此社會都是以強凌弱。你所說的那一套,是我所唾棄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鑽營,虛僞巧詐的東西

天下人爲啥不叫你盜丘,而叫我盜跖!你這個罪大惡極的人,趕快滾回去,不然,我將用你的肝拿來加菜配酒吃了哈!"

孔子經典故事 篇9

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爲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子學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說“可以了”,孔子說:“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

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於其數”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的時間,師襄子認爲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爲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於是,反覆的鑽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出來了,才罷休。

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師襄子,直到現在,孔子的名言“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仍是我們的座右銘。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整理的對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記錄。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孔子經典故事 篇10

1、欲速則不達

子夏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現在的山東)去做地方官。臨走之前,他專門去拜望老師,向孔子請教說:"請問,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地方呢?"孔子十分熱情地對子夏說:"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

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簡單了。"孔子向子夏交代了應注意的一些事後,又再三囑咐說:"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這段話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只顧眼前小利,不講長遠利益,那就什麼大事也做不成。

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師的教導去做,就告別孔子上任去了。後來,"欲速則不達"作爲諺語流傳下來,被人們經常用來說明過於性急圖快,反而適得其反,不能達到目的。

2、後生可畏

孔子在遊歷的時候,碰見三個小孩,有兩個正在玩耍,另一個小孩卻站在旁邊。孔子覺得奇怪,就問站着的小孩爲什麼不和大家一起玩。

小孩很認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鬧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會傷人的身體;再退一步說,撕破了衣服,也沒有什麼好處。所以我不願和他們玩。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呢?”

過了一會幾,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裏面,好久不出來,也不給準備動身的孔子讓路。孔子忍不住又問:“你坐在裏面,爲什麼不避讓車子?”“我只聽說車子要繞城走,沒有聽說過城堡還要避車子的!”孩子說。

孔子非常驚訝,覺得這麼小的孩子,竟如此會說話,實在是了不起,於是讚歎他說:“你這麼小的年紀,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小孩卻回答說:“我聽人說,魚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泳,兔生下來,三天就能在地裏跑,馬生下來,三天就可跟着母馬行走。

這些都是自然的事,有什麼大小可言呢?”孔子不由感嘆他說:“好啊,我現在才知道少年人實在了不起呀!”

孔子經典故事 篇11

子夏問於孔子曰:“顏回之爲人奚若?”子曰:“回之信賢於丘。”曰:“子貢之爲人奚若?”子曰:“賜之敏賢於丘。”曰:“子路之爲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賢於丘。”曰:“子張之爲人奚若?”子曰:“師之莊賢於丘。”子夏避席而問曰:“然則四子何爲事先生?”子曰:“居,吾語汝,夫回能信而不能反,賜能敏而不能詘,由能勇而不能怯,師能莊而不能同,兼四子者之有以易吾,弗與也,此其所以事吾而弗貳也。”

評議:這段話寫出了孔子在堅守與揚棄之間自由出入的境界。與他的四大弟子偏於一隅不同,孔子亦信亦反、亦敏亦詘、亦勇亦怯、亦莊亦同,無所不守,卻又無所堅守。

管仲的主子被齊桓公殺死,管仲不能死節,還反過來輔佐齊桓公。子貢懷疑管仲不仁,孔子爲他辯護,說如果管仲像“匹夫匹婦”那樣株守小信,在溝渠裏自殺殉節,那麼大家早就披髮左衽成爲蠻夷了。這就是孔子的“信而能反”。

子路是孔子得意門生,“好勇力,志伉直”。孔子既感慨“自吾得由,惡言不聞於耳”,又批評他,“由也好勇,無所取材”。公元前480年,衛國內亂,子路時爲衛大夫孔悝邑宰,捲入權力鬥爭,失敗死難。衛國國君父子爭權,關卿何事?用故事四里的話,“死而無益,可謂狷矣”。這是子路的“勇而不能怯”。

孔子提倡道德,仁義禮智,信敏勇莊,都是他想要的,但是孔子不是爲道德而道德,而是想着道德後面的效果。在孔子眼裏,道德是活的,如何實施,要看面對的具體情況。在很多時候,“爲反爲詘爲怯爲同”更能體現生活的智慧。

顏回同學體會說:“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他的孔老師幾乎是神出鬼沒的武林高手。孔子評價甯武子,“其智也可及,其愚也不可及”,孔子自己的“爲反爲詘爲怯爲同”,或許正是弟子們捉摸不透進而死心塌地追隨他的原因?

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道德天地裏自由馳騁,正是“從心所欲不逾矩”這種高度駕馭生活的`能力寫照。

孔子經典故事 篇12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爲師。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裏,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後,終於走到了洛陽。在洛陽城外,孔子看見一駕馬車,車旁站着一位七十多位的老人,穿着長袍,頭髮鬍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學問。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於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見着位風塵撲僕僕的年輕人一眼就認出了自己,有些納悶。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爲什麼還要拜我爲師呢?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孔子經典故事 篇13

《荀子·宥坐》記載“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爲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爲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顧弟子日: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嘆日:籲!惡有滿而不覆者哉!宥和右的意思相同,也跟侑意思一樣,勸說、勉勵的意思,坐同座。古時候的人沒有桌椅,只能坐

地上,前面是案几。常用的物品放在右邊,所以,座位右邊是經常關注的地方。宥坐即座右銘。

欹器的底是尖的,它有個特點:空虛時只能歪斜地

放着,即“虛則欹”;當注入一半左右的水,就可端正地擺放,就是“中則正”;但注水又不可太滿,水太多了,它又會自動側翻倒,把水都倒了出來,這就是“滿則覆”。欹器是對它的俗稱,當人們利用它的特性賦予了文化內涵後,又送它一個雅號叫宥坐。

孔子博聞多識,他在魯桓公廟雖然第一次見到宥坐,卻早已知道它的特點,且立即讓學生當場實驗和講解施教。這件事不僅反映出孔子知識淵博,同時映了孔子重視實踐教育,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能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孔子經典故事 篇14

魯人有獨處室者,鄰之釐婦亦獨處一室。夜暴風雨至,釐婦室壞,趨而託焉,魯人閉戶而不納,釐婦自牖與之言:“子何不仁,而不納我乎?”魯人曰:“吾聞男女不六十不同居,今子幼吾亦幼,是以不敢納爾也。”婦人曰:“子何不如柳下惠?然嫗不逮門之女,國人不稱其亂。”魯人曰:“柳下惠則可,吾固不可。吾將以吾之不可,學柳下惠之可。”孔子聞之曰:“善哉!欲學柳下惠者,未有似於此者。期於至善,而不襲其爲,可謂智乎!”

評議:這段故事的關鍵詞是“智”。故事中的魯人,如果照搬柳下惠,恐怕就是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犬”。孔子稱讚他是最善於學柳下惠的,是個不可多得的智者,原因之一是他不是簡單地學柳下惠的行爲,而是瞄準柳下惠的行爲所達到的效果——“期於至善”;其二是,魯人在使用智慧時,充分考慮到自身的具體特點,不盲目比附。我們知道認識自己最困難,魯人有自知之明,正是有高度智慧的表現。

所以,孔子心目中的“智”,具有高度的靈活性。

孔子經典故事 篇15

話說孔子東遊,來到一個地方感覺腹中飢餓,就對弟子顏回說:“前面一家飯館,你去討點飯來”顏回就去到飯館,說明來意。

那飯館的主人說:“要飯吃可以啊,不過我有個要求”顏回忙道:“什麼要求?”主人回答:“我寫一字,你若認識,我就請你們師徒吃飯,若不認識亂棍打出”顏回微微一笑:“主人家,回我不才,可我也跟師傅多年。慢說一字,就是一篇文章又有何難?”主人也微微一笑:“先別誇口,認完再說”說罷拿筆寫了一“真”字。顏回哈哈大笑:“主人家,你也太欺我顏回無能了,我以爲是什麼難認之字,此字我顏回五歲就識”主人微笑問:“此爲何字?”回曰:是認真的“真”字。店主冷笑一聲:“哼,無知之徒竟感冒充孔老夫子門生,來人,亂棍打出”

顏回就這樣回來見老師,說了經過。孔老夫子微微一笑:“看來他是要爲師前去不可”說罷來到店前,說明來意。那店主一樣寫下“真”字。孔老夫子答曰:“此字念‘直八’”那店主笑到:“果是夫子來到,請”就這樣吃完喝完不出一分錢走了。顏回不懂啊,問曰:“老師,你不是教我們那字念‘真’嗎?什麼時候變‘直八了?’”孔老夫子微微一笑:“有時候的事是認不得‘真’啊。”

孔子經典故事 篇16

《 史記》記載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輛馬車周遊列國。來到一個地方,見有一孩子用土圍成了一座“城”,坐在裏面。孔子就問:“你看見馬車爲什麼不躲開呀?”那孩子回答:“人們說您孔老先生上曉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見您卻並不怎麼樣。因爲自古到今,只聽說車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車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問:“你叫什麼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項橐。”孔子爲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連串問題來難項橐,但是都被項橐巧妙的化解。

孔子覺得這孩子知識淵博,連自己也辯不過他,只得長嘆一聲,俯下身子對項橐和藹地說:“後生可畏,我當拜你爲師。”回頭對弟子們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矣。要不恥下問。”經孔子這一褒獎,項橐便名揚九州,震動朝野。以後《史》、《志》有關章節都有記載。據《史記》記載,甘羅十二歲拜丞相時,還拿項橐作比喻,說服文信侯呂不韋讓自己出使趙國。南宋大儒王應麟編寫的《三字經》勸諸後生說:“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蓋出於此。

孔子經典故事 篇17

在魯國,有一位君子叫漆雕馬人。他曾事奉臧文仲、武仲、孺子容,這一家三代魯國大夫。

一次,孔子問漆雕馬人道:“先生曾事奉過臧氏一家,三位做大夫的。您可不可以說說,哪個要更賢明一些呢。”

漆雕馬人回道:“臧氏家族有一塊很名貴的龜殼叫‘蔡’。如遇有什麼大事不能定奪,就會用‘蔡’來占卜決疑。在文仲主事時期,三年內,用‘蔡’占卜過一次。在武仲主事時,三年內,用‘蔡’占卜過二次。孺子容主事,三年內,用‘蔡’占卜過三次。這都是我親眼所見。至於這三位大夫誰最賢明,馬人我就不知道了。”

孔子聽完笑着說:“先生真會說話!”

孔子回到家裏,跟弟子們談及此事,讚歎不已地說:“馬人先生可真是一位君子呀!他不願在別人面前議論主人的賢愚,但卻很巧妙地舉了一個實例,將事情的真相,表露無遺。他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因智識無力察遠,德慧無足見機,所以纔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問卜。而古人云:善易者不卜。也就是說,一個真通易道,真有智慧的人,不用卜卦,也能直覺洞悉,事物變化的規律。”

孔子經典故事 篇18

孔子所處的時代,當時只有幾百萬人。但跟從孔子學習的弟子,卻有三千之多。他們都是各國來的精英人物,什麼樣的人才都有。以孔子本身的智慧與人格魅力,加上衆弟子的輔佐,在當時,如想謀取一國權位,是不難做到的。然而,孔子深知,社會的安定,大衆的幸福,如果沒有純正的道德思想作基礎,文化教育沒有跟上,僅靠權謀勢力的支撐,是不會長久的。而且,在這種狀況下的安定與幸福,也是不究竟的。

所以,孔子寧可自己一生窮苦受累,寂寞淒涼,被人誤解不識時務,也要擔當起繼承發揚,傳統的優秀文化、優秀政治智慧的大任,爲萬世開太平,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礎。孔子這種在任何環境下,不計個人得失,始終注重世人的德性培養,注重社會純正思想的引導,從根本上,拯救世道人心的行徑,這在當時,也是很少有人理解的;甚至,一些個人道德修養較好的道家隱士,對此也頗有微詞。然而,“知其不可爲而爲之”,這正是孔子,也是後來真正儒者們,過人之處。

禪宗祖師達摩,來中土前,定中觀察到中土有大乘氣象,這與中土有儒家精神的存在,不無關係。所以,有禪師說,孔子如按佛家的標準衡量,當屬八地以上的大菩薩轉世。

孔子經典故事 篇19

孔子在遊歷的時候,碰見3個小孩,有兩個正在玩耍,另一個小孩卻站在旁邊。孔子感覺奇怪,就問站着的小孩爲何不和大家一起玩。小孩很認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鬧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會傷人的身體;再退一步說,撕破了衣服,也沒有什麼好處。所以我不願和他們玩。

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呢?”過了一會幾,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裏面,好久不出來,也不給準備動身的孔子讓路。孔子忍不住又問:‘你坐在裏面,爲什麼不避讓車子?”“我只聽說車子要繞城走,沒有聽說過城堡還要避車子的!”孩子說。孔子非常驚訝,覺得這麼小的孩子,竟如此會說話,實在是了不起,於是讚歎他說:“你這麼小的年紀,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小孩卻回答說:“我聽人說,魚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泳,兔生下來,三天就能在地裏跑,馬生下來,三天就可跟着母馬行走,這些都是自然的事,有什麼大小可言呢?”孔子不由感嘆他說:“好啊,我現在才知道少年人實在了不起呀!”

孔子經典故事 篇20

《論語·顏淵》中有這麼一句話:

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這句話就是我們常說的“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由來。

但是就是教育我們言而有信的孔子,自己卻公然失信於人。這又是爲什麼呢?

孔子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學說的時候,在陳國生活了三年,孔子和弟子也沒什麼作爲,恰逢當時晉魏兩國相爭,經常攻打陳國。於是孔子帶領弟子們離開了陳國,前往衛國。

但是到達衛國蒲地的時候,不巧衛國當地發生了叛亂,衛國的逃亡大臣害怕孔子去衛國威脅自己的權利,於是下令不準孔子入城。叛軍們只知道孔子的大名,不知道長什麼樣。爲了擺脫叛軍的糾纏,孔子一行人只好向天發誓不去衛國。

可就是在剛離開蒲地,孔子馬上命令弟子直奔衛國首都帝丘。弟子子貢就問:“盟約難道可以撕毀嗎?”孔子臉上一點羞愧的樣子都沒有,笑嘻嘻地說:“我是被逼着宣誓的,那些話我都不信,神怎麼可能信呢?”說完一行人就奔着衛國去了。

其實孔子的行爲並不是失信而是一種變通。

這就好比一個歹徒拿刀架在了你的脖子上,要你做什麼事,你都會答應,但是你心裏並不願意。

而遵守諾言的真正定義應該是你心甘情願地答應對方的要求,並努力完成。

孔子經典故事 篇21

子夏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現在的山東省莒縣境內)去做地方官。臨走之前,他專門去拜望老師,向孔子請教說:"請問,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地方呢?"孔子非常熱情地對子夏說:"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簡單了。"孔子向子夏交代了應注意的一些事後,又再三囑咐說:"無慾速,無見小利。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段話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只顧眼前小利,不講長遠利益,那就什麼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師的教導去做,就告別孔子上任去了.後來,"欲速則不達"作爲諺語流傳下來,被人們經常用來說明過於性急圖快,反而適得其反,不能達到目的。

孔子經典故事 篇22

春秋列國時候,孔子帶着七十二位弟子,到處遊學,宣講禮儀之術,實際上也是現在的說法。禮,也就是現在的法。某日,來到一個小村莊,村頭東頭有幾間草房,前邊是一個寬敞的院落,是村民們聚集的一個地方。孔子走到這裏一看,嗬!今天來這兒的老少爺們不少啊,正好,演說一通。夫子跟老少鄉親寒暄了幾句後,席地而坐,又講起了,什麼興邦治國,禮儀待人這些大道理。來的時候呢,在路上多喝了許多水,講着講着,尿憋的不行,得找個地方解決啊,轉了一圈沒找到茅房,正房後邊就是一個大水塘,解開褲子沖水塘就撒了一泡,剛提上褲子,打北邊來了背糞筐的老頭兒,氣沖沖的對孔子說“你這麼大的一個夫子,整天到處講禮儀,還讓別人效仿你,你怎麼能往水塘裏邊小解呢?我這一個村子裏的人都吃這水塘裏的水啊。老者說罷,孔子的臉騰的就紅了,回身向老頭兒深鞠一躬,“老人家,你可以按我說的做,別按我做的做。看起來啊。老人家沒話說了。

看看現在的社會上一些現象,現在的說一套做一套,也是孔夫子留下來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