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品讀三國演義手抄報設計內容

品讀三國演義手抄報設計內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01K 次

導語:下面分享關於紅樓夢的手抄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品讀三國演義手抄報設計內容

  【三國演義手抄報資料】

  《三國演義》內容簡介:

《三國演義》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古代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全書着重描寫了公元三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爲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

三國故事在我國古代民間頗爲流行,宋元時代即被搬上舞臺,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達三十多種。元末明初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結合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據他個人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創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也就是現在人們看到的《三國演義》。

不同版本的《三國演義》在內容和形式上有着很大的差異。明嘉靖壬午年刊刻的《三國志通俗演義》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則'每則前有七言一句的小目。至明朝萬曆年間出版的《新刊按鑑全相批評三國志》依舊是二百四十則'只是已經改爲二十卷。同樣是明朝萬曆年間吳觀明刊《李卓吾先生批評三國志》將原有的。二百四十則合併爲一百二十則,在回目上,將單句改爲偶句。至清朝康熙年間。毛綸、毛宗綱父子以《李卓一吾先生批評三國志》爲基礎,同時又參考陳壽的《三國志》等作品,對回目和正文進行了大篇幅修改。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

1.它成功地塑造了衆多的人物形象。全書寫了1798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的藝術典型。各類人物各有共性;同類人物各有個性。作者描寫人物,善於抓住基本特徵,突出某個方面,加以誇張,並用對比、襯托的方法,使人物個性鮮明生動。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條基本原則。小說中運用這一原則的最好說明,就是向來人們所謂的“三絕”,即曹操的“奸絕”——奸詐過人;關羽的“義絕”——“義重如山”;孔明的“智絕”——機智過人。小說刻畫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驚心動魄的軍事、政治鬥爭中,放在尖銳複雜的矛盾衝突中來塑造。對於主要人物,往往通過一系列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語言表現其複雜的性格。

2.它長於描述戰爭。全書共寫大小戰爭四十多次,展現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最爲出色。對於決定三國興亡的幾次關鍵性的大戰役,作者總是着力描寫,並以人物爲中心,寫出戰爭的各個方面,如雙方的戰略戰術、力量對比、地位轉化等等,寫得豐富多彩,千變萬化,各具特色,充分體現了戰爭的複雜性和多樣性;既寫出了戰爭的激烈、緊張、驚險,而又不顯得悽慘,一般具有昂揚的格調,有的還表現得從容不迫,動中有靜,有張有弛。

3.它的結構,既宏偉壯闊而又嚴密精巧。時間長達百年,人物多至數百,事件錯綜,頭緒紛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實,又要注意藝術情節的連貫。因此,在結構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難的。可是作者卻能寫得井井有條,脈絡分明,各回能獨立成篇,全書又是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這主要得力於作者構思的宏偉而嚴密。他以蜀漢爲中心,以三國的矛盾鬥爭爲主線,來組織全書的故事情節,既寫得曲折多變,而又前後連貫;既有主有從,而又主從密切配合。

4.語言精練暢達,明白如話。今天看來,這種語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當時它卻近於白話;用這種語言來寫長篇小說,是一種創舉,和過去某些小說粗糙蕪雜的語言相比,是一個明顯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