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六年級敘事作文集合五篇

六年級敘事作文集合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3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六年級敘事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敘事作文集合五篇

六年級敘事作文 篇1

怦然心動的感覺,是一種感動的感覺,是一種緊張的感覺,是一種喜悅的感覺,難道你沒有過?

完了,我要快點了,不然就遲到了!我飛快地跑着,嘴上說着,天啊!快點,快點!

不知不覺就到了書法學校,好在沒遲到,一下在跑進了教室,累得直拍胸脯。這時號子(綽號)叫道:王玥,吳欣然,老師叫你倆!我一下子跑了過去,吳欣然也到了。老師讓號子出去後,對我倆說:老師要5名同學比賽,你們倆是書法中最好的了,我想讓你們去,你們是否同意?我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比賽終於開始了,我進去一看,天啊!400多名學生,我有勝利的可能嗎?

王玥,你害怕嗎?吳欣然悄悄問我。

不,你呢?

我害怕

別怕,沒用的,我們盡力吧。我安慰着她。

其實我也蠻緊張的,怦怦怦的心跳自己都能聽到。坐在座位上,喝了一口水,冷靜一下,比賽就開始了。

我寫的是和字。先蘸墨,再寫字,後提名,下印。我在心裏溫習一下寫字過程就動筆了。

我寫字時,手顫抖了起來,我強制自己,穩定下來,告訴自己,這個字我練得很熟,我要把它寫好,顯示出我國漢字的藝術魅力。於是我內心充滿了自信,我小心的寫着,生怕寫錯:起筆,運筆,回鋒,收筆

我終於寫完了。

比賽結束了。

這一天,比賽的結果出來了,我萬萬沒有想到我得了金獎,同學們爲我祝賀,老師給我帶了獎牌,我臉一下子發了燒,我相信一定很紅很紅。我高興,我興奮,有種心動的感覺。

怦然心動的感覺,是興奮,是喜悅,是不安,始終說不出的感覺,很好的感覺啊!你有過嗎?

六年級敘事作文 篇2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一晃眼,六年的光陰像雲彩一般離我遠去。雖然六年的小學時光即將過去,但其中有許多人、許多事都讓我永遠難以忘懷。

難忘的母校

一棟棟高高的教學樓,一棵棵蒼翠欲滴的樹木,一朵朵絢麗多彩的花兒,一條條整潔的樓道。母校給我留下的印象是整潔,美麗。我向往着這樣的美麗,這樣的快樂。那天,我拉着媽媽的手第一次踏進了母校的大門,第一次認識母校,心中的陌生卻是難免的,但是母校的可愛,母校的大方,飽滿了我對知識渴望的心情,對快樂的嚮往。如今,我就要向母校揮手告別了,心中的不捨之情,總是不時地涌上心頭。

難忘的老師

我的六年小學生活中,最離不開的是老師孜孜不倦地教導,所以最難忘的也是老師。這六年光陰,老師如同辛勤的園丁,培育我們茁壯成長;老師如同一棵大樹,把我們保護在他的樹冠之下;老師如同一支默默發光的蠟燭,默默地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是老師職業生涯的真實寫照。從小到大,老師是我們很熟悉的人,他們關懷我們的生活,關心我們的成長,也幫助我們學習成才。林老師是一位讓我難忘的老師。他那頗爲喜感的身材和那陰晴不定的心情,讓我們既好笑又恐懼。他的細心無人能及,同學們的一點微小的情緒都能讓他收在眼底,因此他經常與同學們談心。在我們眼裏,他不僅是老師,還是一位可以傾訴的朋友。

難忘的同學

老師最難忘,那第二難忘的就是同學們了。同學們那一張張稚嫩、可愛的笑臉,早已定格在我的腦海中。此刻,昔日在校園裏和同學們學習的情景更是一幕幕浮現在我眼前。每當我們成功的時候,眼裏充滿了歡樂;當我們失敗時,各個垂頭喪氣。記得那次拔河比賽時,在同學們的齊聲高喊加油中,我們的“選手”奮力拼搏,終於戰勝了對手。同學們考試失敗時,流下的淚水便孕育着下次的成功。也許,我們之間曾有誤會,我們之間曾有摩擦,但即將分別,就讓我們把一些不開心的事拋出去吧。最後的時刻讓我們快樂相依。相見相識是一種緣,讓這奇妙而美好的緣不留遺憾。

六年的小學生涯,轉瞬即逝,卻恍如昨日。親愛的母校,可敬的老師,可愛的同學,你們永遠是我記憶中的一朵朵燦爛的花兒,將陪伴着我成長,綻放!

六年級敘事作文 篇3

我終於把厚厚的《三國演義》看完了,將書合上,我感慨萬千,心潮澎湃,思緒久久不能平靜。書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憂國憂民、足智多謀、愛惜人才的諸葛亮。我真想對他說:

你最讓我難忘的事是-----《草船借箭》。你帶着二十條裝滿草人的`小船,不顧危險向着曹營疾馳而去。我爲你捏一把汗呀,敵軍幾十萬人,你只有二十餘人,怎麼敵得過?可你見快接近曹營,便下令停船,擂鼓敲鑼,頓時鑼鼓喧天。曹軍以爲是敵軍半夜來襲,可是那晚一場濃濃的大霧擋住他們的視線,讓他們無法摸清情況,不敢輕易出兵,只是一個勁向你們射箭。你們的草人上插滿密密麻麻的箭,足足有十萬多支。而你卻靜坐在小船中,悠然地回到岸上,向周瑜交差。你的神機妙算折服三軍將士,你不愧爲一代俊傑。

你不僅足智多謀,而且富有耐心,愛惜人才。至今仍流傳你七擒孟獲的佳話。第一次,你設計一個大圈套,讓孟獲“踩”,果然不出所料,幾個時辰孟獲便被活捉到你面前。你欣賞孟獲是一個武藝精湛的大將軍,不但不將他斬草除根,反而讓僕人辦一桌豐盛的酒席宴請他。可他一點兒也不領情。你知道他性格頑固,便將他釋放。這個孟獲像一頭野生的獅子,怎麼也不服氣,反而把部隊集中在一起,又一次發動進攻,結果還是被你捉拿了。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捉拿、釋放,他始終無法逃出你的手心。就在第七次,孟獲終於心服口服地跪在地上求饒,一代猛將就這樣被你馴服。你的耐心令人佩服。

你憂國憂民的情懷讓我感動。在《三顧茅廬》中,劉備請你出山幫助他打敗奸臣曹操,統一天下。前兩次來都未曾見到你,那是你在試探他是不是一位野心勃勃、重視人才的人。第三次,你終於肯出門迎接他,與他談天說地,還將自己繪製多年的地圖拱手獻給他,並預言將來天下必將三國鼎立。劉備誠懇地邀請你與他共同成就大業。你考慮許久,決定與劉備一同下山,爲的是拯救陷於水深火熱的黎民百姓,統一江山。

如果有一條通往三國時代的時光隧道,我一定來到你的身邊,和你交上朋友,那該有多好啊!

六年級敘事作文 篇4

七月,處處瀰漫着秋天豐收的絢麗和成熟。這是一個瓜果成熟的季節。

夏日炎炎,此時的溫度高達35攝氏度,電風扇在吱吱的埋怨;小鳥不知躲藏到什麼地方去了;草木都低垂着頭;小狗熱得吐出舌頭不停地喘氣;知了不住地在枝頭髮着令人煩躁地叫聲,像是在替烈日吶喊助威。而幾個貪玩的孩子也不約而同地聚集到樹陰下,那時的我才七、八歲。伴隨着知了那煩躁地叫聲,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掉,瞬間被蒸發了。

突然,一句振奮人心的話語打破了原有的寧靜,“哥幾個咱們去偷西瓜,覺得咋樣啊?”夥伴們不約而同說道,“可以啊,真是個好主意!”說幹就幹。夥伴們爭先恐後的跑到田邊,不多時便氣喘吁吁的跑到了遠離屋舍的西瓜地裏。夥伴們興奮地貓着身觀察着是否有路人經過,發覺除了哥幾個的喘氣聲其他一點動靜都沒有。

於是大家便迫不及待地在西瓜地裏行動起來,突然,“這裏的西瓜又大又圓,嗯,肯定很好吃!”張武大聲叫道。“小聲點行不行啊,還怕他人不知道你來這幹嘛嗎!”胖子小聲的怒吼道。我不屑的說:“得了吧你!大中午的誰沒事會走來走去的呀!”就這樣,議論聲就這樣拉開了序幕。殊不知,西瓜地的主人遠遠看到地裏有幾個人影在閃動,正火急火燎的往這趕。正當我們剛要走,不得了了,正被這位主人抓個正着,夥伴們扔下西瓜拼命逃跑。

上天對我真不公平,我被抓住了。在這季節我犯下了“重罪”。後來的事也就可想而知了。總之,經過這次事件後讓我明白了:做事要三思而後行,損人利己的事絕對不能幹!“。

六年級敘事作文 篇5

寒假生活像一個萬花筒,異彩紛呈,,寒假中我所做的每一件事,已成了一張網中的記憶。那張網捕撈着生活中的各種大小事情,其中有一件事,今天還時時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那是一個晴朗的下午,我的同學劉馨澤到我家來玩,我們完了一會兒,都累了,都感覺自己的肚子在咕咕叫。

我突然想到了一個主意,對劉馨澤說:“正好我家有一點半成品的薯條,我們去炸了吃吧?”

“好!”劉馨澤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我們兩個人全副武裝,繫好圍裙。拿出一個可以在電磁爐上燒的鍋子放在上面。倒適量的油入鍋,把油燒至8分熱,然後把剛從冰箱拿出來的美國曲薯慢慢地放進油鍋,只聽見噼裏啪啦的聲音,鍋裏的油也像剛從籠子裏放出來的小鳥一樣,一個勁地往外蹦,我們看見這種危險的狀況,立刻往後退了幾步,生怕油會澗到我們的臉上,等鍋裏的油平靜了一會,我們纔敢靠近。

過了幾分中後,那些薯條從白色變成了金黃色,我們兩個人非常天真的認爲:“再過一會應該纔會熟,再讓它在油鍋裏炸一會兒吧。”

兩三分鐘後,我看見鍋裏的那些薯條的顏色越來越深,劉馨澤看見了立即把電磁爐關掉。我們看見眼前的這一幕,把我們都驚呆了,原本在鍋裏的那些白色的薯條,現在卻變成了“一堆黑炭”。

“不過這樣也沒事,這些薯條可能外型有點難看,但吃着可能很香。”劉馨澤指着這堆“黑炭”,好像在自我安慰呢。

我有些糾結:“那這樣吧,我們嘗一下就知道,是好吃還是難吃。”

我們都嚐了一下,發現嘴裏慢慢地冒出一絲絲苦味,我們異口同聲:“太難吃了!”

不過沒關係,失敗乃成功之母嘛!失敗了不要氣餒,只要繼續努力,就會取得好的結果。

後來我們去網上查了一下,發現炸薯條不用炸到“黑炭”的程度,只要炸到金黃色即可。

我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又重新開始炸了,炸到金黃色中後,就立即把電磁爐關掉。我們用漏勺把薯條舀起,把油瀝乾後,放在盤子裏,然後放點番茄沙司就可以開始吃啦!我們嚐了一下,哇,好好吃,又脆又嫩。看着這些薯條,應該就是失敗後,從中吸取經驗,纔會這樣好吃吧。

寒假生活像一個五彩斑斕的夢,使人留戀,使人嚮往,寒假髮生的這件有趣的事,常常把我帶進美好的回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