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鄉村的麥秸垛的隨筆散文

鄉村的麥秸垛的隨筆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7W 次

偶爾在微信朋友圈裏看到了兒時經常見到的麥秸垛。具體麥秸垛消失於哪年哪月,我已經沒有印象了,但在兒時經常見到的麥秸垛就像打麥場上的戰果,留在我記憶的深處,每每憶起,心中無限感慨。

鄉村的麥秸垛的隨筆散文

麥秸垛顧名思義,就是當時農村在麥場上碾壓麥子以後留下的扁扁的麥秸堆成的垛。裏面的麥秸白白淨淨的,雜亂無章的。往往被垛在麥場的邊角,頂端抹上黃泥,供日後做飯時的引火柴用。

麥秸垛對於農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那如同現代生活中的燃料、電器,哪家也離不了。人們常說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柴”列在了首位,足見其的重要性。一日三餐都要用上它。每當麥熟之後,經常看到有人挎着筐子去麥場拽麥秸的。人們互相問候“要做飯了嗎?”,“做啥飯呀?”,“烙餅嗎?”。解決溫飽首先離不開的就是做飯,做飯離不開的首先是柴。

那時候的打麥場在村子的周圍,十戶八戶的一個打麥場。每家每戶都要垛一個麥秸垛。垛好的麥秸垛如同一個個“小蒙古包”似的,日夜守護在打麥場的邊角。由於上面的黃泥可以防水,下邊的麥秸始終是乾乾淨淨的,乾燥的。取用時,用手找一個邊緣拽出幾把就可以做爲一天的引火柴,或者在大鐵鍋裏烙餅一次,十分的方便。麥秸屬於柴草,每次想吃烙餅了,母親就讓我去麥場上拽回一些麥秸。母親說,麥秸烙餅是最好吃的,因爲麥秸燃燒時上火快,鍋溫升高也快,不加柴就降溫,十分方便。這樣烙出的大餅層次分明,火花好、吃着香甜、軟、脆。我小時候最愛吃的就是母親用麥秸烙的大餅。

那時候的麥秸垛還是一家豐欠的標誌,誰家的麥秸垛高大,誰家收穫的小麥就多。所以家家戶戶在垛麥秸垛時格外用心,一般都願意壓的瓷實些,從不張揚。“人怕出名豬怕壯”,都比較低調。垛麥秸垛時,都是農活高手來主持。垛麥秸垛做底很關鍵。把底做好了,垛出的'麥秸垛周正,不歪斜,更不會倒塌,看的也好看。我家裏父親是高手,父親打好底後,站在麥秸垛中心,我們輪番往上叉麥秸,父親揮舞着叉子,左擺右放,忽高忽低,儼然就像耍梅花槍,上下飛舞,極爲壯觀,有時還眼花繚亂的。我一邊往上叉麥秸,一邊欣賞着父親的動作,使我不由得對父親更加敬重起來。直到最後,高高的麥秸垛結束了,父親還要跪爬着抹上黃泥,最後依靠小梯子緩慢下來。一個下圓上尖,週週正正的麥秸垛矗立在我們面前。看到父親汗水浸透的衣服還一臉的笑容,彷彿我們跟着父親打了一個大勝仗似的。心想,我長大了也要像父親那樣把農活做的漂漂亮亮。

麥熟以後的麥場並不清靜,成了孩子們的樂園。一些學騎自行車的人會在麥場上來回的騎行,還騎的飛快,累了把自行車往麥秸垛邊一靠,就地休息。有的孩子沒有家長保護,就一邊靠着麥秸垛,一邊騎在自行車上用腳猛蹬麥秸垛,在反作用力的幫助下,自行車順利前行。我當年學騎自行車時,下車困難,車閘又不好用,累了怕摔倒,乾脆就把自行車往麥秸垛上一撞,車停了,人安全着陸。

麥秸垛還是兒時遊戲的場所。放學後,我常和小夥伴繞着麥秸垛捉迷藏,時常忘記了吃飯。有時還會鑽到半邊的麥秸垛取暖,麥秸垛給了我們童年的歡樂。可麥秸垛也經歷過苦難的歲月。偶爾麥秸垛着火了,倘若有風,一個燃燒會殃及另一個,跟三國演義中的“火燒連營”相似,火勢異常兇猛,讓人望而生畏。

麥秸垛是時代的產物,是過去那個時代生活的必備,隨着時代的發展,麥秸垛消失了。但麥秸垛給我們那個年代的人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每每想起,腦海裏總是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