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大雁散文

大雁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鴻雁飛,向南方,隊隊排成行,江水長……”這優美的旋律來自一首叫做《鴻雁》的歌詞吧,一種憂傷的氣氛瞬間彌散在我的心頭,久久不去。

大雁散文

大雁到底是否是我們家鄉的禽鳥,我也沒有詳加考據。家鄉渭北高原的平川道里,已經鮮有大雁在天空中飛翔的蹤跡了。只是在兒時的記憶中時常有雁陣在家鄉秋天的麥田裏停留過,那是要飛到南方越冬的大雁在此駐歇片刻。此後的多年裏,能看到雁陣已是一種難得的奢想了。

記得以前小學一年級的課本中有過一段課文,是說大雁有時排成“一”字形,有時排成“人”字形,說明大雁是有着嚴格的組織紀律的羣鳥,難怪有人把一個管理團隊領導有方的領導稱爲“領頭雁”,大雁的這種習性爲它留得了好名聲。190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花落瑞典女作家塞爾瑪·拉格洛夫,她的童話《尼爾斯騎旅行記》中有一個叫阿克的領頭雁,給孩子們留下了鮮明的印象。

在中國的古典的詩詞中,如果搜尋詩歌中有關鳥類的意象,上榜率最高的一定要數大雁了,因爲一來它可能是在古代最司空見慣的鳥了,二來可能古代“鴻雁傳書”的故事對文人的影響吧,所以,一提起思鄉思念親人,人們自然而然要想到大雁這一意象了。

“鴻雁傳書”是怎樣一個故事呢,據漢書《蘇武傳》中有雁足傳書的說法,是說漢使者蘇武在匈奴被扣留一十九年,保存了民族氣節,誓死不降匈奴,大單于盛怒之下讓蘇武去北海牧羊,並且讓他放養一羣羝羊,並揚言如果蘇武能回大漢朝廷,除非羝羊產乳方得歸,大家都知道,羝是公羊,它自然是不能產仔下乳了,大單于言外之意是讓他死了回大漢的念想,於是乎蘇武臥氈齧雪十九年,等到漢匈關係有緩和時,有漢使者聽到匈奴傳言,便向皇帝獻計,就說我大漢天子於上林苑射獵期間,射得一隻大雁,雁足上繫有蘇武親自寫的修書一封,言其仍在北海放牧,於是蘇武才得以返回大漢,它的誓死不降匈奴,讓他保全了大漢的民族氣節。

此後鴻雁便被視爲了替親人傳遞信息的代名詞,千百年來文人墨客的詩詞中以大雁爲意象被一用再用,經久不衰。

茲舉例幾首。

唐詩中有王灣的《次北固山下》,記錄了詩人離家越遠思緒愈濃的思鄉之情,“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大半生顛沛流離的杜甫曾以孤雁自比,表明自己的離羣之悲,簡直聲聲泣血,詩曰:“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羣。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望近似猶見,哀多聲更聞,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失羣的子美先生像孤雁般孤獨找不到親友同僚相伴,離羣之苦躍然紙上。

在中國的詞人中,有一個以寫雁寄相思的才女易安居士,早年她與趙明誠琴瑟和鳴,短暫的離別都訴諸於詩詞之中。《一剪梅》中“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表達少女李清照對趙明誠的'濃濃的相思之苦;靖康年間那一場國恥,使得聚少離多的趙明誠病逝於逃亡途中,而後李清照孤零零東逃西走,嚐盡人世悲辛。晚年膾炙人口之作《聲聲慢》中:“雁過時,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這隻大雁曾是爲她和郎君互傳信書的那隻大雁麼,如今與郎君陽陰兩隔,睹雁思人,怎能不讓她傷心欲絕呢!

邊塞詞中也以雁爲意象表達戍守邊卒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范仲淹的《漁家傲》中有詞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秋風蕭瑟,秋陽慘淡的邊塞,連大雁都急於南歸,邊塞的將士們怎能不倍加思念家鄉思念親人呢?

大雁曾賦予了古代多少遊子深深的別家之苦,如今交通的日益道達,通信的日益快捷,大雁這一思鄉念親的鳥兒,現在和將來都永遠留駐在詩歌的記憶裏,成爲後來一代代人思鄉的輓歌,但是人們還是應該關注它們的生存現狀吧,讓雁陣繼續成爲一種自然的景觀吧,不只讓大雁成爲人們思鄉話語裏的一場場春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