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冬夜漫談隨筆散文

冬夜漫談隨筆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時令雖然是小雪,但今天卻驟然下起了大雪,比往常早的令人感到驚奇。團團飛絮般的的雪花飄飄灑灑,不多久,就粉刷成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地處淮河以北的位置,雖沒有塞外冰天雪地的壯觀,卻也感受到初冬的寒意襲人。

冬夜漫談隨筆散文

太陽好長時間沒有出來了,即使有,也只是稍微歇一歇腳,喝杯茶的功夫又毫無戀意地走了。悄然而來,倏忽而去。難道像那充滿柔情的女子,還期望曠古未有的“羞雲閉日”?連月來的陰雨天氣,再碰上這樣肅殺的節氣,即使有無度的亢奮,也似頭遭一瓢涼水,從腳底感受到陣陣的寒冷。你看那幾片枯黃的樹葉伶仃地掛在樹梢,似永遠長不大的嬰孩,依戀着母體,哪還有夏日的抖擻?幾株枯萎的菊花以香消玉殞的慘淡,契合着萬物不可逆轉的生長規律:嚴冬,終究是要來的。此刻,劉禹錫的秋日豪情也許要徒然鬥轉了,是否還能發出“我言冬日勝春朝”的豪邁?

這冷漠的天氣,較早地拉開了夜的帷幕,開始了其漫長的行程。這漫長的夜,亦拉長了思緒,任憑你信馬由繮。此時,睡意尚無,手腳尚能蜷縮自如,雖沒有圍爐促膝而談,倒可以倚窗冥思而想了。

隨手掇起書本,那熟稔的句子又呈現於眼前。“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時光穿越季節,曾經的楊柳依依,鳥語花香已淹沒在塞外的飛沙走石和丁丁弓弦中。此去經年,去日苦多。“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這其中蘊含多少無盡的牽掛?倖存而歸,卻已是時過境遷、物是人非。牽掛是一根神奇的線,連接着線的兩端的是征夫的血淚、閨婦的怨懟,綰結在一起的永遠是解不開的情緣和白首相依的期待。聲聲搗衣,老了紅顏,碎了心田,惹了情感。這紛紛揚揚的雨雪洗淨了一身的征塵,卻澆不滅心頭燃燒的火焰。“睡覺寒爐酒半消,客情鄉夢兩遙遙。無人爲我磨心劍,割斷愁腸一寸苗”。家,永遠是心靈的港灣,是遊子羈旅他鄉的魂魄所繫,是怨婦日復一日的堅守。“賤妾煢煢守空房”“終日望君君不至”,成就了無數詩人的不朽詩篇,創造了多少個精美的意象。在那冬日的漫漫長夜中,有多少纏綿悽惻的故事在上演?

這冰涼的冬,冷到徹骨的冬,這陣陣的寒氣,很容易使人想起禁錮、冷酷、悲涼這些冷色調的詞彙。有時,現實的壓抑只有在精神的虛無中得到解脫。於是,嵇康和向秀在柳蔭下饒有興趣地打鐵。不服氣的嵇康被殺了,山濤出來做官了,阮籍佯醉,劉伶卻真成了醉鬼,餘者則妥協了。“竹林七賢”分崩離析,再也沒有了談玄說理、肆意暢酣、任性放浪。七賢中,嵇康、劉伶是我同鄉,對他們始終懷有濃厚的興趣,且充滿敬意。“以天地爲一朝,萬期爲須臾,日月爲扃牖,八荒爲庭衢,行無轍跡,幕天席地,縱意所如。止則操卮執觚,動則挈榼提壺,唯酒是務,焉酒是務,焉知其餘”。鼓琴,鼓出了滿腔悲憤;喝酒,喝出了名士的仙風道骨。以不合禮法的行動牴觸虛僞的“孝道”,不僅酣暢淋漓地暢談玄學,而且竟服藥成風,造就了中國早期的“行爲藝術”。冷,冷出了傲骨,爲何後來卻出了這麼多的`奴才呢?魯迅說的好:“吃藥可以成仙,仙是可以驕視俗人的;飲酒不會成仙,所以敷衍了事”。

春之萌發、夏之膨脹、秋之收穫、冬之蘊藏。冬蘊藏了什麼呢?四季交替,周而復始。從前世,到來生。沒有青澀,哪來的秋香?沒有浮躁輕狂,哪來的虛靜曠放?冬似智者一鉢,網羅世間百態,收納塵世浮生,淘盡凡俗雜念,點化羅網衆生。往事不可追,化作一縷塵煙;來生太遙遠,徒想增生虛幻。林花謝了,還有再開的時候,不必抱怨它的匆匆。楊花似雪,飛雪何嘗不似楊花?既然經歷不可避免,那就不必迴避,也無須迴避。“失之東隅,得之桑隅”。沒有仕途上的失意,怎會有韓愈與潮州的際遇以及對潮州文化的影響?沒有“元佑黨爭”,蘇軾怎會遠走天涯,唱出新篇?冬把失意的文人拋進了冰天雪地,讓他們發熱的頭腦稍稍冷卻,而後痛苦地吟出千年一嘆。那飽含血淚的詩篇參雜了幾多經歷、幾多辛酸、幾多曠達,又有幾多無奈。那一排排工整的印刷字分明是他們躍動的魂和情。所幸,儒教的積極入世和道教的超然物外使他們雖屢遭厄運,卻能夠隨遇而安。現實雖冷,內心火熱。歷史的長河中,清者會奔流不息,沉痾煥新;濁者自會積澱河底,化作淤泥。

心裏裝着春天,冬天就會走遠。這個冬天,不會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