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散文欣賞:碾房紀事

散文欣賞:碾房紀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45K 次

不知從何時起,故鄉那座灰濛濛的碾房就像一個從童話中走來的灰姑娘,佇立在故鄉的石樑河邊,雖說顯得有些破舊,但卻讓人不覺中生出許多往日生活的遐想。

散文欣賞:碾房紀事

石樑河不知何時起就從我家寨子面前靜靜的流過,站在河邊碾房的屋檐下,聞聽河水輕輕地吟唱着動聽的曲子從四季裏走來,往碾房下流過,惹得碾房裏那古樸蒼老的石磨也情不自禁吱吱呀呀地跟着哼唱起來,在藍天下,那麼幽深,那麼脆響、那麼凝重,在石磨的吟唱聲中揹負了鄉親們許多艱辛、許多期盼、許多奮鬥和許多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春暖花開時節,河水從數九寒天的隆冬裏甦醒過來,在透明的三月天掛着逗人的笑臉,輕盈地走來。寨子裏看碾房的三公便打開閘門,讓河水沖走一冬的沉寂。每到開閘時節,三公總要站在寨子裏那顆故柏樹下,去敲響那開閘的古鐘,告訴鄉親們開碾了。於是人們寨子裏的人們便閃開架勢,三三兩兩地挑了玉米穀子去了碾房,亦或挑了肥料種子下地去,人們一年的企盼全都在三公敲響的鐘聲裏萌芽。

夏天到了,河道開始肥壯起來,河水漲了,那溝溝叉叉與河道相連處,總有好多魚兒,寨子裏的孩子們便拿了背篼,籮筐前去捕魚。這時三公便會從碾房的窗口裏伸出頭來,慢聲慢氣地對捕魚的孩子說:“那魚兒是我用米糠喂的喲,誰叫你們給我撈了?還不快點把魚給我拿來,要不我準要到學校老師那裏告你們去。”孩子們因懼怕老師,便乖乖的把捕撈的魚送進了碾房。這時三公便忙着招呼孩子們坐下,然後又是給孩子們擺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和猴子撈月的龍門陣,又是講下河撈魚的危險,又是忙着淘米煮飯,菜自然是孩子們撈捕的魚了。這時的碾房裏便飛出了一串串孩子們的歡笑聲。

三公是寨子裏的長輩,長期爲生產隊裏看着碾房,所以他和三婆就把碾房當成了家。其實三公的家在寨子裏,因爲三公的三個女兒出嫁到了外地,他沒有兒子,他的女兒們好幾次都想把他和老伴接到家裏去居住,但他與三婆都不願意,去過幾次,沒有住多久後又回來了。以至於他們把爲寨子裏的鄉親們打米磨面當成了自己一生的事業,把家也搬到了碾房裏。

秋天在一個到處飛滿螢火蟲的夜晚悄悄走進了碾房。秋天的日子裏誰家都忙,隊上的曬穀場上曬滿了金黃色的穀子和玉米。這是的三公便趁了碾房的閒時到隊上的.曬穀場上當起了義務管理員,幫着翻翻谷,收收堆,攆攆那些到穀場裏來偷吃玉米和穀子的雞鴨和麻雀之類,剛剛包產到戶那陣,秋天裏誰家要是忙不過來了,只要說一聲,他和三婆還代爲給需要的人家做晌午飯,整個秋天三公都是在碾房和曬穀場之間度過的。

記得那年我要到外面去工作了,臨走時我去碾房看三公,想跟他道個別,去時三公正坐在碾房裏的大石磨前往磨眼裏添麥子,見我去向他辭行,他執意要留我吃飯。席間他拉着我的手有些傷感卻又暖暖地說,:“看,還是你們這些後孫有出息,轉眼間長大了不說,這下還成了公家的人,去吃公家的飯了,我是不中用了,以前還可以給你們這些娃兒擺擺龍門陣,現在擺龍門陣也沒人愛聽咯。”從三公的話裏我聽得出他對我們這些小輩的期盼和對自己的無奈,我知道那是三公這種在那個時代裏生活的人,從內心深處對自己沒有男孩的一種心理上的痛。聽了三公的話,我忙拉着他的手誠誠的對三公說:“三公,今後我一定會來看你的,還會來聽你給我擺龍門陣。”

離開故鄉一晃就是三十多年了,故鄉早已是今非昔比,這之間我回去看望三公好多次,每次三公看見我都好高興,總是給我講我走後故鄉的變化,一會說這家今年又立新房子了,一會又講那家兒子又取新媳婦了,每次講起來總有說不完的話,每次講完別人,他總是又感嘆碾房的生意越來越少了,話語中無不透出幾分傷感。後來隨着故鄉經濟的發展,故鄉的碾房漸漸的失去了它往日的風采,顯得有些老態龍鍾了,要不是三公還住在裏面,在生產隊包產到戶時就差一點被當着隊上的公有財產給分產到戶了。後來我們寨子裏的變化更大了,鄉親們盼望了幾代人的照明用電拉進了寨子,寨子裏的人家開始有了電視機、收錄機、電動打米機、磨面機等電器了,碾房便失去了他應有的作用,看碾房的三公顯得更加蒼老了,在那年看碾房的三公三婆相繼離世,碾房成了三公人生的最後驛站。

後來再回故鄉,發現碾房早已經不見了蹤影,留下的只有座蒼老的大石磨,還裸露於天地的風雨之間,默默地斜躺着。問及鄉親,才知碾房在三公去世後被當作柴禾賣給了鎮子上的一個包工頭。只留下了那磴大石磨成了寨子里人們對碾房、對三公、對往日生活的懷想。

邱佑發

不知從何時起,故鄉那座灰濛濛的碾房就像一個從童話中走來的灰姑娘,佇立在故鄉的石樑河邊,雖說顯得有些破舊,但卻讓人不覺中生出許多往日生活的遐想。

石樑河不知何時起就從我家寨子面前靜靜的流過,站在河邊碾房的屋檐下,聞聽河水輕輕地吟唱着動聽的曲子從四季裏走來,往碾房下流過,惹得碾房裏那古樸蒼老的石磨也情不自禁吱吱呀呀地跟着哼唱起來,在藍天下,那麼幽深,那麼脆響、那麼凝重,在石磨的吟唱聲中揹負了鄉親們許多艱辛、許多期盼、許多奮鬥和許多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春暖花開時節,河水從數九寒天的隆冬裏甦醒過來,在透明的三月天掛着逗人的笑臉,輕盈地走來。寨子裏看碾房的三公便打開閘門,讓河水沖走一冬的沉寂。每到開閘時節,三公總要站在寨子裏那顆故柏樹下,去敲響那開閘的古鐘,告訴鄉親們開碾了。於是人們寨子裏的人們便閃開架勢,三三兩兩地挑了玉米穀子去了碾房,亦或挑了肥料種子下地去,人們一年的企盼全都在三公敲響的鐘聲裏萌芽。

夏天到了,河道開始肥壯起來,河水漲了,那溝溝叉叉與河道相連處,總有好多魚兒,寨子裏的孩子們便拿了背篼,籮筐前去捕魚。這時三公便會從碾房的窗口裏伸出頭來,慢聲慢氣地對捕魚的孩子說:“那魚兒是我用米糠喂的喲,誰叫你們給我撈了?還不快點把魚給我拿來,要不我準要到學校老師那裏告你們去。”孩子們因懼怕老師,便乖乖的把捕撈的魚送進了碾房。這時三公便忙着招呼孩子們坐下,然後又是給孩子們擺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和猴子撈月的龍門陣,又是講下河撈魚的危險,又是忙着淘米煮飯,菜自然是孩子們撈捕的魚了。這時的碾房裏便飛出了一串串孩子們的歡笑聲。

三公是寨子裏的長輩,長期爲生產隊裏看着碾房,所以他和三婆就把碾房當成了家。其實三公的家在寨子裏,因爲三公的三個女兒出嫁到了外地,他沒有兒子,他的女兒們好幾次都想把他和老伴接到家裏去居住,但他與三婆都不願意,去過幾次,沒有住多久後又回來了。以至於他們把爲寨子裏的鄉親們打米磨面當成了自己一生的事業,把家也搬到了碾房裏。

秋天在一個到處飛滿螢火蟲的夜晚悄悄走進了碾房。秋天的日子裏誰家都忙,隊上的曬穀場上曬滿了金黃色的穀子和玉米。這是的三公便趁了碾房的閒時到隊上的曬穀場上當起了義務管理員,幫着翻翻谷,收收堆,攆攆那些到穀場裏來偷吃玉米和穀子的雞鴨和麻雀之類,剛剛包產到戶那陣,秋天裏誰家要是忙不過來了,只要說一聲,他和三婆還代爲給需要的人家做晌午飯,整個秋天三公都是在碾房和曬穀場之間度過的。

記得那年我要到外面去工作了,臨走時我去碾房看三公,想跟他道個別,去時三公正坐在碾房裏的大石磨前往磨眼裏添麥子,見我去向他辭行,他執意要留我吃飯。席間他拉着我的手有些傷感卻又暖暖地說,:“看,還是你們這些後孫有出息,轉眼間長大了不說,這下還成了公家的人,去吃公家的飯了,我是不中用了,以前還可以給你們這些娃兒擺擺龍門陣,現在擺龍門陣也沒人愛聽咯。”從三公的話裏我聽得出他對我們這些小輩的期盼和對自己的無奈,我知道那是三公這種在那個時代裏生活的人,從內心深處對自己沒有男孩的一種心理上的痛。聽了三公的話,我忙拉着他的手誠誠的對三公說:“三公,今後我一定會來看你的,還會來聽你給我擺龍門陣。”

離開故鄉一晃就是三十多年了,故鄉早已是今非昔比,這之間我回去看望三公好多次,每次三公看見我都好高興,總是給我講我走後故鄉的變化,一會說這家今年又立新房子了,一會又講那家兒子又取新媳婦了,每次講起來總有說不完的話,每次講完別人,他總是又感嘆碾房的生意越來越少了,話語中無不透出幾分傷感。後來隨着故鄉經濟的發展,故鄉的碾房漸漸的失去了它往日的風采,顯得有些老態龍鍾了,要不是三公還住在裏面,在生產隊包產到戶時就差一點被當着隊上的公有財產給分產到戶了。後來我們寨子裏的變化更大了,鄉親們盼望了幾代人的照明用電拉進了寨子,寨子裏的人家開始有了電視機、收錄機、電動打米機、磨面機等電器了,碾房便失去了他應有的作用,看碾房的三公顯得更加蒼老了,在那年看碾房的三公三婆相繼離世,碾房成了三公人生的最後驛站。

後來再回故鄉,發現碾房早已經不見了蹤影,留下的只有座蒼老的大石磨,還裸露於天地的風雨之間,默默地斜躺着。問及鄉親,才知碾房在三公去世後被當作柴禾賣給了鎮子上的一個包工頭。只留下了那磴大石磨成了寨子里人們對碾房、對三公、對往日生活的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