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推薦】端午節作文

【推薦】端午節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端午節作文

端午節作文1

恥於時代的真誠,做好準備。在袁翔的軒轅溪裏,他忍着,沉了下去。卒身無名,但不恥陛下。你花的太多,太在意自己,草才漂亮。顏叔的感情導致了自信,田卻不說話而死。孤獨的障礙和劣勢是隱藏的,這使得陳震無緣無故。聞百里如盧,與伊吟同廚。呂望在朝戈xi屠殺,寧願唱歌也不願放牛。xi不認識唐舞和歡淼,誰知道。吳昕謗聞味,子胥死憂。介子是忠誠的,站着不動,而文君追求它。封界山禁xi,報大德優遊。我個人想了很久,因爲悲傷而哭泣。還是死忠,還是?毫無疑問。弗審視和追隨現實,傾聽誹謗者的虛假話語。方和澤是混血兒,哪個是而不是別人?他曹芳早逝,初霜而辭。如果你相信你的智力是不清楚的`,並把它隱藏起來,你就會逃脫懲罰。前世的嫉妒,意味着棍棒不能被人羨慕。嫉妒和良好的冶煉的香味使嫫母感覺良好。儘管xi施很美,但我還是嫉妒我這一代人。我願意白白表達自己的感情,免得得罪了意想不到的人。當你看到你的委屈時,你會看得很清楚,比如你的住處放錯了地方。騎在馬上飛奔,揹着它沒有頭銜;乘法?以下流程,沒有船,自帶。背誦法度,用心對待xi,沒有什麼不同。寧陵死了,流放,恐禍。不離不棄的去元西,珍惜君主的無知

端午節作文2

美味可口的糉子,威武霸氣的龍舟,泛着一股淡淡的清香的艾葉,甜香四溢的雄黃酒,苦苦等待的端午節終於到了。

奶奶拿起一把白白的糯米,加點鹹鹹的醬油,放上細柔嫩滑的肉,最後裹上香噴噴的箬竹葉,這樣端午糉子就包好了。放進熱氣騰騰的鍋中,一會兒就香氣四溢,我的口水如同瀑布一般流下,要是李白都能做一首詩了。

外面的河流已經被擠的`人山人海把河流圍的水泄不通,別說人了,就連一隻蚊子都過不去。河裏正在熱火朝天的進行的龍舟比賽,有一艘紅黃相間的龍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衝破了終點,其他龍舟遠遠落在後面呢。

這時奶奶拿出了幾捆長長的綠葉子,掛在了牆上,我好奇極了“奶奶這是什麼葉子,爲什麼要掛在牆上,還有這是幹什麼用的?”。“呵呵,這是艾葉,至於爲什麼要掛嗎,是因爲我們的習俗,可以辟邪,也還挺香的。”

吃晚飯的時間到了,爺爺拿出出兩壇冒着香氣的雄黃酒,剛打開蓋了,酒香四溢,十分誘人。吃飯完,沒想到,已經八點了,我依依不捨地上了牀睡覺。

在夢裏,我夢見明天又過了一次端午節,我還痛快地喝了一罈子酒。

端午節作文3

五月五日,是端陽。插上葉子,帶上香囊。吃糉子,撒糖。龍船下水很高興。每當我唱起這首兒歌,我都想起了一個愉快有趣的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端午節在漢、壯、布依、侗、土家等民族地區流行。

端午又稱重五,很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掛鉤。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線系在孩子的.脖子、胳膊或腳踝上,被稱爲長命線的各家插入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龍舟競渡是爲了拯救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將糉子投入河中,就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不再吃屈原遺體。

南方節日吃五黃:黃瓜、黃魚、鹹鴨蛋黃、大豆瓣包糉子、雄黃酒。不管是南方北方,這一天都要用雄黃在孩子的額頭上畫王字,戴上五顏六色的香囊。

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撒上雄黃水,用來殺滅毒蟲,防止毒蟲的發生。

端午節有這麼多習俗,很有趣,希望端午節快點來!

端午節作文4

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用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端午節,最主要的習俗就是吃糉子和賽龍舟。

又快到端午節了,媽媽說:“我們一起來包糉子吧!”我不知道該怎麼包,就迷茫地看着媽媽。只見媽媽拿來了糉葉、糯米、棗子和繩子。她先把兩三片糉葉重疊在一起,然後把他們捲成了冰淇淋蛋筒的形狀,就像一個小漏斗。媽媽用手抓起一小把糯米,平鋪在糉葉上,然後拿起幾顆紅棗,放在上面,再用糯米蓋上,塞緊,最後把多餘的糉葉折過來,蓋好。媽媽左手抓住糉子,用牙齒咬住繩子的一端,右手一圈一圈的捆糉子,就像孫悟空在捆他抓住的小妖怪一樣。

糉子包好了,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聞一聞,香氣撲鼻。它那碧綠的`糉葉變成了棕黃色的了,我立馬拿了一個拆開糉葉,咬了一口,微微的甜味加上糉葉的清香,讓我欲罷不能。

古人用糉子來餵食小魚,不讓它們吃屈原的屍體。如今,我們吃着糉子,想着屈原的一生,希望這個節日和習俗能永遠傳承下去。

端午節作文5

端午節的前幾天,爺爺就買來艾草和菖蒲,用紅紙圈捆好掛到門上,迎接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節的那餐早飯,一定要吃田螺,奶奶說吃了田螺眼睛就會明亮。中午呢,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奶奶包的糉子配料好,味道香。我每年都會吃到一個“喜糉”。“喜糉”就是糉子裏面再包一個小糉子,一鍋糉子一般只有一、兩個“喜糉”。誰吃到,誰就是最幸福的。

吃過豐盛的端午大餐,奶奶就會把採來的`多種草藥煮成一大鍋水給我洗澡,說是洗了就不會生病了。洗完澡,穿上新衣服,奶奶又在我的手、腳上綁上七彩線,真好看。然後奶奶又給我掛上一個用紅頭繩紮起來的小網兜,裏面裝上一個雞蛋、一個圓圓的大蒜頭和十元錢。媽媽笑奶奶是個老古董。

端午節真有意思。

端午節作文6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糉子,現在條件好了,許多人家也不包糉子了。因爲超市,菜場裏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糉子,有香甜可口的紅棗棕、鬆軟的豬肉棕、清香的紅豆棕等,讓我眼花繚亂。

我最喜歡吃的是紅棗棕,碧綠的棕葉裏裹着白米團和紅通通的大棗子,顏色鮮豔而美麗,使人一看就想流口水。我不但喜歡它的顏色,更喜歡它的味道好極了,剝開棕葉一股棕葉清香味撲鼻而來,輕輕一咬,軟軟的,粘粘的,好吃極了。

端午節的時候,每家每戶都買艾草,用艾草洗澡,艾水的功效有去蚊止癢的作用。對了,老師以前講過,端午節糉子的.來歷,“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痛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爲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爲了表達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糉子的由來。

一年有許多的節日,而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7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我的家鄉在安徽,家鄉可熱鬧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回家過節。

端午節的前夕,家家戶戶都在門上插上艾葉,是爲了避邪保平安,還有驅蚊的功效。包糉子是端午節的重頭戲。人們早早準備好糯米、箬葉、臘肉等材料。只見他們先把箬葉疊成漏斗狀;接着舀一勺浸泡好的'糯米鋪在上面,壓一壓;再放一片臘肉在糯米上;然後又把糯米鋪在臘肉上並壓一壓;最後用繩子紮實,一個肉嘟嘟的糉子就誕生了!

煮好的糉子香氣批撲鼻,吃起來黏乎乎的,味道美味極了。

下午,新安江畔,早已擠滿了人,吶喊聲此起彼落!走近一看,原來他們在賽龍舟!一條龍舟上有13人,其中一人,擊鼓助威,12人划船。只見“砰”地一聲,發令槍響了,8條龍舟就像離弦的箭一樣,直奔終點,最後8號船不負衆望,奪得冠軍。頓時,岸上的人們人聲鼎沸、熱血沸騰。

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因爲端午節不僅有糉子吃,而且還有精彩的賽龍舟可以觀看。?

端午節作文8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糉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你們知道嗎? 看似簡單的糉子,包起來可不容易,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先把兩片糉葉一卷,提些豆,米往捲筒裏一倒,再加上好吃的紅棗,加了些糯米,這回糯米不能加得太多,不然就會脹出來,雖然勉強包住了,但是爆出的糉子很不像樣,不是開口子,就是少棱角。“壞糉子,真不聽話,我一定要包好你!”我說,糉子包好了,奶奶把一個個糉子請進鍋裏用水煮熟。鍋裏的.水發出“吱吱”的聲音,像小雞在唱歌一樣,好像爲我們慶祝端午節。過了一個半小時,香噴噴的糉子出爐了,打開碧綠的糉葉,吃了一口糯米,那麼軟,還帶着紅棗的香味,叫人吃了越愛吃。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鼓,滿街路。”可見端午節不僅僅是吃糉子,祭祀屈原,還有門前插柳放艾葉,手上脖子上戴上香囊,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當然地方不一,文化形式不一了!

端午節作文9

端午節到了,媽媽教我包糉子。

首先媽媽去菜市場買了糯米和糉葉。媽媽買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說:“快點開始,我等不及了。”我負責包糉子,媽媽負責把包好的糉子用繩子綁起來。

媽媽先準備一個盆子,接着,就開始包了。因爲我不會包,所以媽媽就要教我包好纔可以綁繩子。媽媽包的糉子像模像樣,可我包的糉子,有的像曲奇餅、有的像小船、還有的像三角形不是糯米多,就是糯米少,媽媽就像傳送帶一樣,接一個捆一個,漸漸的盆子裏的糉子越來越多,堆得就像一座小山。但是我偶爾也會包一個完美的糉子。

終於,糉子包完了,該下鍋了,我時不時的就會向媽媽問:“好了沒?好了沒?”好不容易糉子煮好了。媽媽拿起一個糉子笑着對我說:“小饞貓,可以吃了。”我輕輕地拿開糉子葉一看,這是我包的.糉子葉還會發光呢!媽媽看着我狼吞虎嚥的樣子都笑了。

啊,這個端午節過的可真有意思。

端午節作文10

是端午節,我過得別提有多高興了。一大早,媽媽就讓我和她一起在大門口掛上艾草,說是可以驅蚊,還能保佑家人吉祥安康。這可以算是我的第一個端午節節目吧。學完鋼琴後回到家,發現外公已經燒好一大桌菜,有黃、黃牛肉、黃莧菜、黃瓜和大蒜紅燒肉。一開始,我只知道外公今天燒的紅燒肉特別好吃,吃起來感覺像牛肉,味道好極了,我破例吃了七八塊。慢慢地,外公告訴我,今天是端午節,要吃五黃。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及雄黃酒。外公一大早就去菜場買了土豬肉、黃魚、黃瓜、鹹鴨蛋,還從地裏摘來新鮮嫩綠的紅莧菜,可以代替黃鱔。謝謝外公!吃過飯後,就帶着我觀看了《辛巴達歷險記2》。回到家,發現也從回來了,我興奮地問外婆有沒有帶來糉葉。其實,外婆已經在老家包好了糉子帶到杭州給我們吃了。

但我還是非常想親手動手包糉子,記得去年在老家我也糉子的'。晚飯過後,外婆調好糯米和餡,是我最愛吃的香菇豌豆肉餡。我包出了三角棕、四角棕和圓筒棕,太了。快睡覺時,媽媽還拿出一個香袋送給我,這是我嚷嚷了一天的東西,謝謝媽媽!們,你們的端午節過得有趣嗎,一起來分享吧!

端午節作文11

今天,我早早的起了牀,媽媽問我:“泓傑,你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嗎?”我還真沒在意,隨口說了一大串:“勞動節、兒童節……”我拍了拍腦袋:“噢,想起來了,傳統端午佳節。”媽媽說:“傳統端午佳節要吃糉子的。”媽媽很快買回來糉子。

我看見糉子呈三角形的,裏面有糯米,還有紅紅的大棗。一聞就會讓人垂涎三尺。媽媽說:“想吃嗎?”我抓起一個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叮鈴鈴!”門鈴響了,會是誰呢?我拿起對講電話,一聽竟然是我弟弟。他叫我下去教他玩活力板。

我下樓一看,他是真的一點兒也不會。我就讓他自己練習,他有了基本功後我開始教他了。我教得很仔細,他也學的很認真。我們正教學投入的時候,媽媽說學作文的時間到了,我們也就戀戀不捨的離開了操場。

今天我這個傳統端午佳節過得很充實!

端午節作文12

端午的時候要幹什麼呢?當然是要賽龍舟、吃糉子嘍!

過端午節的時候,我更喜歡帶着弟弟去老家和親戚們團圓。在我看來,和親戚朋友團圓有兩大好處:其一,多了許多熱鬧氣氛;其二,可以和許多人分享我們的快樂。

老家的人很勤勞,咱們也是懂得勞動最光榮的好孩子。所以,每當端午節的時候,老人家們非要自己親手包糉子。

說幹就幹,我們"啪"地一聲打開了倉庫的大門。

取來糯米、糉葉、紅豆沙和糖,我們就開始做了。

奶奶教我們把糉葉鋪平,再把一大勺糯米在糉葉上抹一圈,並撒上白糖,糉子的`外面就做好了。我想:裏面不就是裝紅豆沙唄!裝完了再把糉葉用繩子綁起來就可以了。誰知,我把這一頭包好了,那一頭又流出來了。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一個糉子給包好。

吃糉子了,奶奶端着一大盤糉子來到餐桌前,大家一看到糉子,個個垂涎欲滴,也不管是不是很燙,拿起來便迫不急待地大吃起來。大家吃着糉子,臉上溢滿了幸福。

自己做的糉子,原來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糉子!

端午節作文13

五月初五是個重大的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在們也叫解糉節,爲什麼叫解糉節呢?這是因爲在這一天吃糉子時,我們會把糉子葉子拿來跟別人比長短,長者爲勝,所以就有了解糉節這一叫法。

提到端午,想必大家想到的都是屈原抱石投江自盡的傳說,而我的家鄉卻流傳着另一個故事:相傳在春秋時期,伍子胥建議吳王徹底消滅越國吳王卻不聽,反而聽信小人饞言,賜子胥寶劍讓他自刎,死前他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的眼睛挖出,以看越軍入城滅吳。”吳王聽後大怒,將伍子胥的屍體於五月初五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胥之日。

一天一起牀大人們就始孩子們拴上各色的線,拴線時孩子不準講話,線繩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洗澡時取入拋入河中,不能折斷或去棄。據說戴綵線的`孩子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危害,把線扔到河裏意味着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保安康。

端年是一個節日,是一個風俗,更是家人之間的關愛。

端午節作文14

今天,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正當我這條大懶蟲睡得迷迷糊糊的時候,我被一陣陣撲鼻的清香喚醒了。好香啊!是什麼東西的香味呢?我一邊嚥着口水一邊迅速起牀。

來到樓下,我急忙問奶奶:“奶奶、奶奶,您燒的是什麼好東西?這麼香啊……”奶奶說:“傻孩子,你怎麼忘記了?今天可是端午節啊。”哇,原來是糉子的香味呀!我可是最喜歡吃糉子的了。聽說,古時候的人們把用糯米包裹成的糉子投到江中,讓江裏的魚兒不要去吃屈原的屍體,包糉子是爲了紀念這位詩人。可是每當我吃到又香又糯的糉子時,卻能感受到奶奶對我的疼愛。奶奶知道我愛吃肉糉,所以每年的`端午節總是會特地爲我包好多的大肉糉。

你瞧,奶奶看着我大口大口地嚼着鮮美的糉子,她的笑容多燦爛啊!

端午節作文15

今日是端午節。今日是紀念屈原的日子,一定要吃糉子呦!我現在已經聞到糉子的香味了!

我衝進廚房,到鍋旁一看:鍋中熱氣嫋嫋,幾個被棕葉包得牢牢的糉子浸泡在水裏。“哇!好多糉子啊!”我叫到。“刷好牙再來吃吧。”媽媽對我說。我以風(不對!應該是光)的速度刷好牙,坐在餐桌旁,等待着美味的大餐。

沒過幾分鐘,一碗香噴噴的糉子立即出現在我的眼前。這些糉子的口味樣樣齊全:有肉餡的、赤豆餡的、蛋黃餡的等等。我最愛吃的當然是大肉糉啦,我選起一個,急忙扯下外面包着的糉葉趕緊吃。

當我咬下第一口時,我又一次品嚐到了那鮮美的味道。美味的糯米再加上好吃的肉,簡直勝過山珍海味。在品嚐美味糉子的'同時,我想到糉子的由來。

公元前340年,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入汩羅江。爲了不使魚蝦損傷它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爲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日,人們便竹筒裝米,投入祭奠,代代相傳。現在,我一邊吃着糉子,一邊問着媽媽關於屈原的故事,過着歡樂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