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推薦)端午節作文

(推薦)端午節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4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端午節作文

端午節作文1

每當想起第一次包糉子是的情景,我就會忍不住笑出聲來。

記得那是我六歲那年的端午節,我和媽媽來到了姥姥家。一進姥姥家門就看見地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盆,裏面裝着各種各樣的食材和綠綠的葉子。我好奇的問姥姥:姥姥,這些都是幹什麼的呀?姥姥笑着對我說:今天是端午節,這些都是包糉子的原材料呀!我也包!我也包!看我那興奮勁姥姥答應了。

只間姥姥從一個大盆裏拿出了兩片糉葉,一疊就成了一個圓筒,往裏面放上兩勺米,幾個棗,又來回折了幾下,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興致勃勃地拿了兩片糉葉照貓畫虎的包起來,左邊折一下,右邊疊一下,折來折去,終於疊成了一個歪七扭八的圓筒,往裏面放上了兩勺米,幾個棗,把剩餘的葉子往圓筒上一鋪便繫上了草繩。哎?怎麼餡露出來了?白白的江米就像淘氣的小孩子不老實的探出頭來,好像很好奇外面的世界。我使勁把糉葉往左拽拽,江米又在右面露出來。這下可怎麼辦呢?我望着盆裏的糉葉忽然有了主意。我又拿了幾片葉子左一片,右一片的把露出來的江米包了起來。現在小小的糉子就像穿上了一件厚厚的綠棉衣,胖胖的。

糉子下鍋了,媽媽指着鍋裏的一個最大,最胖的'糉子說:這個糉子最大一定餡最多,一會兒誰都不許跟我搶。開飯了,媽媽打開那個最大的糉子,剝了一層又一層,邊剝邊說:哎?這個糉子是誰包的?怎麼只有葉子沒有餡呢?我聽了笑着對媽媽說:這個糉子是我包的,因爲老露餡,所以我又給它包了一層又一層的棕葉。一家子人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

這就是我第一次包糉子的經歷,是不是覺得很有趣呢?

端午節作文2

農曆五月初五,大家會包糉子、做香包、划龍舟……對了這天就是端午節。

我們提前製做了香包。在這晴郎的一天,我們不緊不慢地走向長青書院。在此時,一陣微風吹過,似乎在對我們說:端午節快樂!

來到了長青書院,我們開始做香包了。其實,做香包非常簡單,只需要在一個白色小包中加入適當香料,拉緊,然後放入錦囊中,又把錦囊拉緊。

我記得,在去年的端午節,我們在教室裏包糉子,什麼形狀都有,比如骨頭樣、錘子樣、扁擔樣…。…只要能用糉葉包出的形狀,我們基本上都包了。

我們都希望自己快點做香包,那我也不例外,總想搶第一,可老天不允許,能怎麼辦?只好搶第二。其實當時就是隨便一坐,就搶了第二,這幸福來的太突然了!

開始做香包了。從袁老師介紹桂花時,我就對它心心念念,現在終於聞到了它的蜜香,看到了它玲瓏的面貌了。我的香包第一個香料就是桂花,可袁老師說材料少的就少放點,後面還有同學需要這些材料。我只好放了一些。接着就是那五顏六色的合歡花,又是那還未開放的茉莉花,最後就是我們的主角——艾草。

其實做香包的主要材料就是艾草,其它都是配角。所以在我的.香包中就是艾草封頂,纔會有那濃濃的艾草香。我的錦囊就完成了!

在夕陽下,我與我的三位同學拍了合照。我也希望,我與我的錦囊上的寓意一樣——高潔淡雅。

端午節作文3

每年的端午節媽媽都會帶我去姥姥家,端午節既是傳統節日也是孝敬長輩的節日,今年的節日比較特殊也是“父親節”。

一大早,爸爸帶着我和媽媽去姥姥家過端午節。我們到的時候小姨和弟弟妹妹已經到了,媽媽和小姨給姥姥姥爺準備了很多禮物,他們可開心了!姥姥包了我最愛吃的餃子,姥爺做了很多美味的.飯菜來招待我們,大家一邊吃飯一邊聊天開心極了!

吃完飯姥姥開始包糉子,我看姥姥拿來泡好的糯米,首先把糉葉捲成一個圓錐形,其次再放入糯米,然後再把上面的糉葉向下折全部蓋住糯米,最後再用繩子把糉子捆結實。糉子包好了有大棗味的、紅豆味的、八寶的……我問爸爸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爸爸說:“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民間有吃糉子的習慣,傳說是爲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大臣屈原的。他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有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發配到遙遠的地方,屈原投江殉國,人們爲了不讓魚蝦破壞屈原的身體,自發往江裏投用竹筒裝的江米,這就是我們吃的糉子的前身,所以我們就要吃糉子。”聽完爸爸的講解,天也黑了,我戀戀不捨的離開了姥姥家。

今天真是愉快的一天,不僅知道了端午節而的由來,也知道了爲什麼要在這一天吃糉子。

端午節作文4

端午節到了,今年,我們全家準備不去外面買糉子,在家中自己親手包糉子。這不,媽媽已經從外面買回了糯米,糉葉,細繩和一些棗子,花生等,準備開包。

我們本來要先用溫水將糯米浸泡半小時的,然後再洗糉葉。可是,媽媽卻把“溫水”理解成“熱水”,把一個個糯米寶寶泡得白白胖胖,浪費了一鍋好糯米。

然後是包糉子,我剛要把糯米包進糉葉裏,爸爸卻叫住了我,把蜜棗,花生等放進糯米中,然後告訴我:“一個大糉子中可以再包一個小糉子,和北方人包餃子塞硬幣一樣。吃到的人會有好運氣喲!”我恍然大悟,將幾片糉葉撕成了小段,把糯米切成了小塊,才繼續包下去。

糉子怎麼包呢?首先,把糉葉旋成漏斗狀,把小糉子混在糯米里,把糯米倒進“漏斗”中。再繼續旋轉,讓糉葉頭與尾重疊,整理好,用繩子捆綠好,就可以了。

下水煮的時候,爸爸怕糉子變成“糊糊兒”,就偷偷把大火換成了中火。10分鐘到了,糉子起鍋。“嗯?怎麼這麼硬?”媽媽夾起米飯放進嘴中,我在一旁偷偷的笑。

“可能……時間太少了吧?”“罪魁禍首”爸爸有些心虛,又把糉子扔進了水中。這下他可沒忘開大火,卻忘了之前煮過了,於是,糉子真的'變成了“糊糊兒”……

開吃的時候,媽媽吃到了我包的“小小糉”。大概是因爲裏邊還包了一層糉葉,沒有變成“糊糊兒”,味道也因此好了不少。正當我祝福媽媽時,爸爸想挽回一絲尊嚴,“埋怨”我道:“你怎麼多包幾個小的呢?不僅能讓全家都有好運氣,味道還更好呢!”可話一出口,自己也笑了。

吃着美味的糉子,看着熱火朝天的划龍舟比賽,想起古代的愛國詩人屈原,真是一個飽滿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5

全世界有很多節日,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我的家鄉唐山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着屬於我們的傳統節日。我最喜歡端午節。我以後要學習屈原,一定要做一個能爲祖國做貢獻的人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糉子、吃糉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糉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

不過好像因爲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糉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於自家包的,對於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爲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糉子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划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衆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羣衆頂着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爲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

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裏裝着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裏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端午節作文6

盼望着,盼望着,蘆葉飄香,端午節的腳步近了,終於可以包糉子、吃糉子了。

這天,我和媽媽準備好乾淨的材料,開始包糉子。空氣中瀰漫着蘆葉的清香,我小心翼翼地拿起兩片蘆葉,學着大人的樣子把它包成圓錐形。可是這些蘆葉並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聽話,還沒等我裝進米粒、紅棗、它就裂開了嘴,害得我要重新來一遍。笨笨的我經過一遍一遍地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終於成功地裝進了米粒。我邊用糉葉蓋住上面的口,邊得意地向媽媽展示我的成果,可那些“珍珠、寶石”像故意和我作對似的,不聽我的使喚,爭先恐後地要從“小房子”裏跳出來。我急得眼淚都要出來了。

媽媽眼疾手快,拿來一片新蘆葉,給我的“小房子”又加上了一層防護,我連忙拿來繩子一圈又一圈地將它裹起來,生怕一不留神它們就要逃跑了,最後還不忘打上一個漂亮的蝴蝶結。我左瑤瑤,右晃晃,總算不漏米了,可是它的樣子好奇怪,歪斜着,不能挺直身板站起來。我心裏唸叨着:“雖然樣子醜了些,但味道和媽媽包的一樣香甜。糉子寶貝,如果你們玩累了,那就躺着吧。”

就這樣,我又包了幾個,看着桌子上擺着的奇形怪狀的糉子,我忍不住開心地笑了。這時,我好想聞到了糉子的香味兒,清爽香甜······

端午節作文7

我的家鄉在東北,每逢過節,很少有當地的風俗特點。現在端午即將來臨,讀過汪曾祺所寫的《端午節的鴨蛋》,才發現家鄉里我接觸的風俗特點還真是少得可憐。

在東北,既沒有:貼五毒、放黃煙子一類的風俗習慣,就連賽龍舟都極少見到。在市內,有一條河,河不寬,也不雄偉,只是靜靜的流淌而過。但即使有河,在我的記憶中,也從未有過龍舟比賽。以前,端午節還不休息的時候,總會看到有人上山菜艾蒿。在我們家鄉,不僅有河,還有一座山,一座我不知道有多大的山。因爲,聽人說過,這山是連着長白山的',那時,我還不大,感覺這山是又高又大,綿延萬里。

在這裏,僅有的風俗只有菜艾蒿,吃糉子和系五彩線了。有的人還會給孩子買些香包之類的。我家住在山腳下,高高的樓房,可以看到山的一部分。而門前的馬路,則是山上的必經之路。一大清早,就能看到樓下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人,有老人,有青年人,還有一些孩子,但依然是老人居多。路邊上,還有人賣艾蒿,一大把拿在手中,不用走近就能聞到艾蒿特殊的氣味。接着,走出去上學,書包裏放着十來個雞蛋鴨蛋,準備到學校也同學頂的。大家在學校,互相地拿雞蛋鴨蛋頂着,還有人把鵝蛋拿來頂的,只可惜,在路上就碰碎了。頂完了,等中午吃飯時,再拿出來,敲開殼就吃了。晚上回愛時,會發現鄰居的老人幫着在門上插了一把艾蒿,嫩嫩的,缺了少許水分,但依舊清香。

家鄉的端午,雖沒有過多的傳統風俗,但依舊過得有滋有味,開開心心。就象人一生一樣,無須過我的錢財,無須過分的豪華奢迷,也無須過份的錦衣玉食,只要開開心心,健康幸福,還有什麼所求呢?

端午節作文8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聽大人說,端午節是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千百年來,他的詩作和精神成爲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包糉子、賽龍舟、登高等各種方法和風俗來紀念他。

我和父母離開家鄉已經好幾年了。每逢佳節倍思親。端午節的到來,總是讓我不禁回想起家鄉端午的情景。每年大年一過,我期待的就是端午節了。端午快到的前幾天,奶奶早就縫好的`香囊戴在我的脖子上,把五顏六色的白梭系在我的手腕上。由於奶奶做工精美,非常好看,我總是把它當成項鍊和手鐲到處炫耀,與大人們比美。爺爺也早就開始忙碌地包起了糉子。家鄉的糉子用蘆葦葉子做皮,糯米、大黃米、紅棗、葡萄乾等做陷,包成三角形狀,然後用水煮。煮糉子時飄出的米香,遠遠的就使我垂涎三尺了,於是便迫不及待地圍着蒸籠轉,纏着爺爺要吃。一口在糉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但我最想吃的還是裏面的棗兒,於是趕緊再咬一口便吃着了,米香中融入了棗兒的甘甜,太好吃了。可我的臉上、鼻子上早已沾滿了米粒,引得家人哈哈大笑。我的家鄉是山區,看不到賽龍舟,最爲熱鬧的要數登山了,據說這天上山可以保健康、保平安呢!一大早,人們便扶老攜幼、三五成羣的往山上涌動,我和爸爸、媽媽夾雜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感受着喜悅的氣氛,欣賞着沿路的美景,再吃上一竄糖葫蘆,不知不覺就到了山頂。看着頭頂湛藍的天空、漫山遍野的綠色,還有像長蛇一樣在彎彎曲曲山路上游動着的人羣,真令人陶醉啊!

家鄉的山美、水美,人更美,特別是人們積極、樂觀、嚮往美好生活的態度,一直是我努力學習、勇往直前的信心的動力。

我愛我的家鄉!

端午節作文9

每當到端午節的時候,人們都會包糉子、觀看龍舟比賽,過得都可開心了。端了午節前一天,我們買好竹葉、糯米、雞肉等包糉子所需材料,然後媽媽把糯米提前泡在水裏備用。

端午節的早晨,天氣特別好,我們一家人吃完早餐就開始包糉子。我發現媽媽早已準備齊了所有的材料,真不愧是勤勞的.媽媽。我按照媽媽教我的方法,把竹葉折起來,把調好味兒的糯米放入竹葉中,並把雞肉放入糯米里面,再把竹葉包起來,但是怎麼包也包不好,於是給媽媽來包,媽媽包好之後讓爸爸用繩子綁起來,就這樣包好了一個糉子。我突然想到一個好主意,我們三個人可以分工協作啊!我來放材料、媽媽來保住、爸爸用繩子綁起來,就這樣一個一個的糉子完成了。看到堆在一起的小糉子們,我感覺很有成就感真的很開心。包好的糉子很快被媽媽拿去煮了,沒過多久我就聞到了香噴噴的糉子味兒,這撲鼻而來的糉子味兒,還沒看到就讓我直流口水。當媽媽把煮好的糉子端出來時,我已經無法控制控制自己的小手,拿起來就剝開吃了起來,果然好吃極了。我們在一起看了划龍舟比賽,比賽壯觀極了。

這一次過的端午節,我非常快樂。因爲不僅吃到了美味的糉子,又看了壯觀的划龍舟比賽。我想每天都有不一樣的節日,那該多好啊

端午節作文10

從前,有個人叫屈原,他因爲自己的國家被入侵了,心如刀割,所以跳進了江中。人們爲了魚和蝦們不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中扔一些飯糰、蛋黃、豆子等其它食物。等魚和蝦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

現在,我們在端午節有很多習俗,比如:吃糉子、賽龍舟、掛艾葉、做香包……

端午節的時候,小姑奶奶包糉子,看着她嫺熟的動作,弄得我眼花繚亂,我驚羨不已。我不甘心,於是決定自己也包一個大糉子。我學着小姑奶奶的樣子把葦葉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後一折,再一擰,也成了一個漏斗。可是漏斗下面有一個洞,往裏裝米時,“譁”米全從下面的洞裏漏了出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了桌子上。可是我沒灰心,決定再好好包一個糉子。這回我把糉葉捲成漏斗狀之後,檢查底下沒有洞,才往裏面倒上米,再把三四個棗填在米里,撒上一層米,把蓋蓋上,三纏兩繞,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小姑奶奶說我可以把糉子包的`更好,於是我更認真更細心地包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糉子。小姑奶奶和其他人都誇我包的越來越好,這就使我有點不好意思了。

包完糉子我們就蒸糉子。蒸糉子的時候,糉子的清香緩緩地從鍋中溢出來。我貪婪地嗅着這一絲絲、一縷縷糉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等糉子蒸熟之後,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繩子,再剝開綠色的糉葉,一股糉香撲鼻而來,露出乳自色的糯米。沾點白糖,輕咬一口,嗯,這糉子的味道太好了!我讓別人也嚐了這糉子,都說這糉子好吃。

吃着香甜的糉子,我感受到了做什麼事都不能半途而廢,要把它做完、做好,這樣纔能有收穫。

端午節作文11

楚國人民非常悲傷,他們成羣結隊地來到汨羅江向屈原致敬。漁民們划船,在河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一個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扔到河裏,說如果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咬醫生了。人們看到後紛紛效仿。一個老大夫拿了一罈雄黃酒倒進河裏,說要打暈龍水獸,免得傷了屈大夫。後來,由於擔心飯糰會被龍吃掉,人們想出了用印楝葉包裹大米,在大米周圍包裹彩色絲綢,並將其發育成棕色種子的想法。後來,每年五月初五,都有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的習俗,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每到端午節,中國大地上到處都是熱鬧的氣氛,家家戶戶門前掛着艾葉,大街小巷飄着糉子香,各地都在舉行龍舟比賽。其中,吃糉子是最常見的習俗。糉子有不同的形狀和品種,包括紅棗、肉、豆沙和蜜棗.我最喜歡的食物是蜜棗,它剝開糉子的葉子,聞起來很香。白糯米里有一顆圓圓的蜜棗。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我感覺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來紀念這個節日,其實是爲了紀念屈原偉大的愛國精神。我非常喜歡端午節,不僅因爲糉子的'香味,還因爲它的意義豐富。這個節日蘊含着祖國人民的深厚感情,承載着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應該保護它,繼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端午節作文12

家鄉的端午佳節有着二千多年的歷史,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今天農曆初五,這一天有着濃濃的節日氣氛。它能和家鄉的春節、清明、中秋節一樣熱熱鬧鬧,處處洋溢着人們歡歌笑語,歡度節日的快樂。

家鄉的端午佳節更加隆重,端午佳節前幾天家家戶戶就準備迎接它的來臨,後幾天準備划龍舟慶賀。這天人們買好箬葉、棕、米和肉等物品包糉子。今年的'端午佳節更加具有節日氣氛,你看現在離節日還有四五天,挨家挨戶都在緊鑼密鼓地包糉子。原來單調的糉早有了改進,現在有豆沙餡的、板栗餡的、蜜棗餡的……真是五花八門,口感好極了。滿街都能聞到糉子飄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帶來節日的氣氛。

端午佳節這天,每家每戶早餐桌上都擺放着各式各樣的早點,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過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圓、糉子、茶蛋和大蒜,這是家鄉傳統的佳餚。大家歡度在一起,團團圓圓,吃得熱熱鬧鬧,津津有味,但對我來說到沒有什麼新鮮感,因爲這些東西我早就吃厭了。聽外公說,他們小時候多麼盼望節日這一天的到來,因爲只有過節纔有這樣的幸福生活,平時那有這樣好的生活呢?

想想現在,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呀!這真要感謝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們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端午節作文13

端午節快到了,馬上要有三天的假期了,我們大家又開心又興備。臨放學了,老師問我們:“端午節的英文怎麼說?”全班立刻鴉雀無聲。那你知道嗎?答案就在這兒哦。

回到家後,一個匆忙的電話打來說:“琳琳快下來。我們去大芝山包糉子。”一聽到這個消息我非常興奮。馬上收拾書包、換鞋。急忙的往樓下跑。看到一輛車正在路口等我。我跨上了那輛車。車雖然有點快。風大,但我很開心,大風吹不掉我的興奮。

到了大枝山,我下車就去幫忙。開始把一大片糉葉旋轉成漏斗狀,再放糯米1/3放上肉再。再把糯米蓋上去包起來。一個又香又大的糉子完工了。在沸騰的熱水中一個個飽滿的種子,又香又糯,這就是最好的勞動成果。

聽說端午要做香包。晚上我用剪好的布料,用針縫好,在放上自己喜歡的香料。嗯,真香啊!想要有五顏六色的。其中,紫色最香,有薰衣草的.味道,但它也是我的最愛。

畫雞蛋是我在端午節裏最愛的環節。用水把水粉顏料的顏色調淡。在衆多的雞蛋裏面,選一個與自己皮膚顏色最相近的一個,用水粉塗色。但之前,你可以用記號筆在雞蛋上畫上輪廓,再塗色,好比是好錦上添花。

包糉子、畫雞蛋、做香包。哪一樣都包含着中華民族的智慧。端午的習俗,歷史的流傳,民族的智慧!

端午節作文14

什麼節划龍舟?什麼節吃糉子?什麼節佩香囊?當然是端午節了!

記得那天早晨,我被一陣奇怪的聲音吵醒。我拖上拖鞋,伸了個長長的懶腰,走了出來。咦?媽媽在幹啥?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不解的望着媽媽:“媽媽,你在幹啥?”媽媽擡起頭,有衣角擦了擦汗說:“今天是端午呀!趕着做糉子呢!”“我也要!我也要!”我大喊道。這時,爸爸正巧醒了,說:“要不咱們一起來做糉子吧!”“好啊!”我一口答應了。

我們開始做糉子了,爸爸熟練地抽出兩張糉葉一頭一尾的反方向重疊,放入一些肉,蘑菇,米飯,雞蛋,又馬上包好。又用繩子把糉子包好,一個糉子就好了。我驚訝地望着爸爸,問道:“爸爸,你咱麼做的那麼好呢?”爸爸擡起頭說:“哈哈,想當初,我可是鎮子上的糉子高手呢!”媽媽哈哈大笑,做出了一個糉子,我看了連忙爲媽媽鼓掌。爸爸看了不服氣了,抽出糉葉,開始做糉子。很快又做了一個糉子。我看了一下,好傢伙,媽媽的不錯,爸爸的.也不賴。後來他們就自己做自己的了。

看了好一會兒,我也不甘落後,拿起糉葉,學着做。先用手把糉葉捲成一個漏斗狀,然後放入一些肉,米飯。誰料沒捏好,米飯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落在地上,又像一個個跳水運動員一樣,落在地上。望着地上的米粒,我像放了氣的氣球一樣,焉了。一旁的媽媽鼓勵我繼續努力。我心中又涌起了勇氣,重新做了一個糉子。可是做出來的卻是個大瘦子,爸爸笑的前俯後仰,上氣不接下氣。我很高興,頭次做就能做那麼好。我把糉子放在糉子堆中,但是它那麼顯眼,我決心再做一個更好的。後來經過我的不斷努力,終於把糉子做得有模有樣的,我的心裏像喝了蜜一樣甜。

吃飯了,看着熱氣騰騰的糉子,我們一家人都沉浸在幸福中。

端午節作文15

今天,媽媽買回來了包糉子用的糉子葉、江米、蜜棗和花生。這時我問起了端午節包糉子、划龍舟的來歷,媽媽對我說:“端午節其實是爲了紀念屈原的。”我又好奇地問:“屈原是誰呀?”媽媽說:“屈原是楚國的愛國詩人,因國家腐敗無能,他又懷才不遇,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而死。爲了紀念屈原,人們就在這天把包好的糉子。

首先,我看媽媽怎麼包。只見媽媽拿兩片翠綠欲流的糉子葉放在手心,把它圍成錐形,再放一把晶瑩剔透的江米進去,還告訴我:“米不能放太多,太多了包不住,也不能放太少,太少了,包起來的糉子個頭太小。”媽媽又放進去一顆瑪瑙般的蜜棗和兩個花生,然後輕輕地把葉子一折,封住口,最後拿一根線繞幾圈,再一捆,一個糉子就包好了。

現在該讓我大顯身手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拿出一片糉葉一圍, 圍成了一個類似於圓錐形,把米放進,就從下面漏了出來,真像一個漏斗。我不甘心,再包一個,這次我做得非常認真,把葉子放在手心,然後把糉葉圍成三棱形,再把江米和蜜棗放進去,也學着媽媽那樣把葉子折過來,不讓任何角落露出米,最後,拿線捆好,我的作品就完成了,樣子好看難看咱不說,只要好吃就行。

明年的端午節我還要自己包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