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史部 > 史記 > 《明史》卷四十三 志第十九

《明史》卷四十三 志第十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8W 次

  ◎地理

《明史》卷四十三 志第十九

  ○四川江西

四川《禹貢》樑、荊二州之域。元置四川等處行中書省。(治成都路。)又置羅羅蒙慶等處宣慰司,(治建昌路。)屬雲南行中書省。洪武四年六月平明升。七月置四川等處行中書省。九月置成都都衛。(與行中書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衛爲四川都指揮使司。領招討司一,宣慰司二,安撫司五,長官司二十二及諸衛所。九年六月改行中書省爲承宣布政使司。領府十三,直隸州六,宣撫司一,安撫司一,屬州十五,縣百十一,長官司十六。(爲裏千一百五十有奇。)北至廣元,(與陝西界。)東至巫山,(與湖廣界。)南至烏撒、東川,(與貴州、雲南界。)西至威茂,(與西番界。)距南京七千二百六十里,京師一萬七百一十里。洪武二十六年編戶二十一萬五千七百一十九,口一百四十六萬六千七百七十八。弘治四年,戶二十五萬三千八百三,口二百五十九萬八千四百六十。萬曆六年,戶二十六萬二千六百九十四,口三百一十萬二千七十三。

成都府(元成都路。)洪武四年爲府。領州六,縣二十五:

成都(倚。洪武十一年建蜀王府。)

華陽(倚。北有武擔山。又有外江,自灌縣分流經城北,繞城而南,一名清遠江。又有內江,亦自灌縣分流經城南,繞城而東,亦名石犀渠。合流南注於大江。此府城之內、外江也。東有寧州衛,洪武十一年四月置。東南有馬軍寨巡檢司。)

雙流(府西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華陽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東南有牧馬川,即府在內、外江下流也。)

郫(府西。有內江,一名郫江,即府城內江之上流也。)

溫江(府西少南。西南有皁江,亦曰內江。)

新繁(府西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成都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西北有沱江。又西有湔氵臾口。)

新都(府北。東有雒水,自什邡縣流經此,下流至瀘州入大江,亦曰中水。北有湔水,即大江別流,自灌縣東北出,流經此,至漢州入雒水。東北有綿水,自漢州流至此入雒江。三水同流,亦曰郫江也。)

彭(府北。元彭州。洪武十年五月降爲縣。北有九隴山,有葛王貴山,又有大隋山、中隋山。南有沱江,又北有濛水流合焉。又東有濛陽縣,元屬彭州。洪武十年五月省。又北有白石溝巡檢司。)

崇寧(府西北。元屬彭州。洪武四年屬府。十年五月省入灌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南有沱江。)

灌(府西少北。元灌州。洪武中,降爲縣。西北有灌口山。又有玉壘山,下有玉壘關,一名七盤關。又西南有青城山。又西有湔江,亦曰都江,亦曰湔堋江,古離堆也。岷江經此,正流引而南,支流分三道,繞成都境。有石渠水口。又有白沙水,下流入都江。又南有沱江,即郫江上源也。又西有蠶崖關巡檢司。西南有獠澤關。)

金堂(府東。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新都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東北有三學山。南有云頂山。有金堂峽,雒水經此,曰金堂河。東南又有懷口巡檢司。)

仁壽(府南少東。東有麗甘山,下有鹽井。東有三嵎山,又有蟠溪,下流入資江。又南有陵井,產鹽,亦曰仙井。)

井研(府南少東。洪武六年十二月置。十年五月省入仁壽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東北有鐵山,舊產鐵。南有鹽井。)

資(府東。明玉珍置資州。洪武初,降爲縣。南有珠江,即雒江也,東流爲資江。東有銀山鎮巡檢司。)

內江(府東南。洪武中置。西有中江,即雒之異名。南有椑木鎮巡檢司。)

安(府北少東。元安州,治在西北。洪武中,降爲縣,移於今治。南有浮山,黑水出焉,南流入羅江縣界。北有曲山關。東有小東壩關。又東南有睢水關,關西有綿堰堡,綿水發源處也。)

簡州洪武六年降爲縣。正德八年又升爲州。(舊治在絳河北。正德八年徙治河南。東北有石鼓山。西有分棟山。東有雁水,即雒水也,絳水自北來合焉,一名赤水,亦曰牛鞞水。又城內有牛皮井,產鹽。西有龍泉鎮巡檢司。西南有陽安關。)西北距府百五十里。領縣一:

資陽(州東。洪武六年十二月置,屬府。十年五月省入簡縣。成化元年七月復置,仍屬府。正德中,改屬州。西有資溪,流入雁水。東有資陽鎮巡檢司,後移治濛溪河。)

崇慶州(元治晉原縣。)洪武中省縣入州。(西有鶴鳴山。西北有尋阝江,東流入新津界。又北有味江,東北有白馬江,皆岷江南出之別名也。西北有永康縣。東南有江源縣,明玉珍復置,洪武初省。西有清溪口巡檢司。)東北距府百十里。領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