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吆喝》教學實錄

《吆喝》教學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2W 次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著名作家、記者、翻譯家——蕭乾先生的散文《吆喝》。同學們都預習過課文了,文中哪句吆喝給你的印象最深?

《吆喝》教學實錄

生1: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太太(那個)真行好,給個餑餑吃不了。東屋裏瞧(那麼)西屋裏看,沒有餑餑賞碗飯”。

師:我們兩個不謀而合,我印象最深的也是這個。

生2:我印象最深的是賣硬麪餑餑的,“聲音厚實,詞兒樸素,就一聲‘硬麪——餑餑’,光宣佈賣的是什麼的,一點也不吹噓什麼”。

生3: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行好的——老爺——太哎太,有那剩飯——剩菜——賞我點兒吃吧”。

師:看樣子大家印象比較深的是乞丐的吆喝,可能是因爲大家平時很少聽到這樣的吆喝。除了乞丐的吆喝,文中更多的是小販們叫賣的吆喝,但是作者卻不認爲這是簡單的叫賣,而是給了它很高的評價。作者稱它爲什麼?

生1:聲樂。

師:聲樂是什麼意思?

生2:歌唱。

師:是一種歌唱的藝術,這是從聲音的角度來評價。作者還稱吆喝爲什麼?

生3:口頭廣告。

師:對,吆喝就是一種口頭廣告,這是從內容的角度來評價。還有嗎?

生4:戲劇性的叫賣藝術。這是對吆喝的綜合評價。

師:啊,作者把它稱之爲藝術,又稱爲聲樂,一種歌唱的藝術。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這種藝術的藝術特點是什麼?

生1:我覺得這些吆喝詞編得很有特點,很幽默,抑揚頓挫。

師:詞兒編得特別好,尤其是那兩個乞丐的吆喝,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屏顯。)

欣賞“吆喝”領略藝術魅力

烤白薯哇真熱乎

葫蘆兒——剛蘸得

葫蘆兒——冰塔兒

喝了蜜的大柿子

蘿蔔賽過梨

又不糠來又不辣,兩捆蘿蔔一個大

蒸而又炸呀,油兒又白搭。面的包兒來,西葫蘆的餡兒啊,蒸而又炸

就剩兩掛啦

師:老師選擇了部分文中的吆喝,你們說說這些吆喝的特點、藝術性體現在哪裏?

(生思考後交流。)

生2:“烤白薯哇真熱乎”,在冬天聽到這個吆喝感覺熱乎乎的,迫不及待地想買。

師:這個吆喝裏面最吸引人的是哪一個字?

生2:“熱”。

師:爲什麼吸引人?因爲它的背景是在寒冷的冬天,所以就特別具有誘惑力,這個誘惑力在文中能不能找到根據?

生2:“只要兜裏還有個制錢,一聽‘烤白薯哇真熱乎’,就非買上一塊不可”,說明了它非常有吸引力。

師:這個吆喝是成功的,它極大地衝擊了顧客的心理,讓顧客不得不買,很有特點。

生3:“蘿蔔賽過梨”,拿梨比蘿蔔,是一種比較,顯得蘿蔔更甜,讓人有想吃的慾望。

師:這個吆喝是精彩的,在他這個比較中蘿蔔有什麼特點?

生3:甜、脆、香。

師:你看,一聲簡單的吆喝,一個又甜又脆、美味多汁的蘿蔔形象就呈現在我們眼前了,讓人有想吃的慾望。文中賣蘿蔔的還有一種吆喝方法是怎樣的?

生4:“又不糠來又不辣,兩捆蘿蔔一個大。”

師:(抑揚頓挫,有聲有色地吆喝一下)這有什麼好處,有什麼特點?

生4:首先顯出這個蘿蔔很好吃,其次說明蘿蔔不貴,物美價廉。

師:真正的物美價廉。我們再看這個吆喝本身還有什麼特點?

生4:押韻。

師:剛纔乞丐的吆喝就是押韻的,朗朗上口。

生5:那句“蒸而又炸呀,油兒又白搭。面的包兒來,西葫蘆的餡兒啊,蒸而又炸”。這是介紹一種食品的配料以及製作方法,很形象。

師:“蒸而又炸呀”後面還來一個“蒸而又炸”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生5:脆、香。

師:多麼誘人啊!精選原料,精工製作,勾起人的食慾。

生6:“喝了蜜的大柿子”,讓人感覺柿子非常甜,“蜜”給人甜甜的、晶瑩剔透的感覺,讓我們覺得柿子質量非常好。

師:哪一個字我們一聽到就有一種甜絲絲的感覺?

生6:“蜜”。

師:喝了蜜的大柿子,用了什麼手法?

生6:擬人。

師:說明這個柿子還有什麼特點?給我們的感覺是怎樣的?

生6:飽滿、水分多。

師:又大又甜水分還多,一個誘人的柿子呈現在了我們面前。

生7:“就剩兩掛啦”,這句話用戲劇性來吸引人,告訴他們已經剩的不多了,讓顧客有種想要搶着買的衝動。

師:他怎麼用戲劇性來吸引人的'?你吆喝一下給我們聽聽?

生7(大聲吆喝):就剩兩掛啦!快來買呀!

師(接着吆喝):再不買就沒有啦!好像沒有戲劇性嘛!

生7:其實他身上還有很多,只不過用“就剩兩掛啦”來吸引人,讓人們去買。

師:不要忘記書上緊接着還寫了一句話,寫了什麼?

生(齊):“其實,他身上掛滿了那用繩串起的紫紅色果子。”

師:當你聽到這一聲吆喝,想着趕緊去買時,回頭一看,他身上掛滿了“紫紅色果子”,你就會忍俊不禁,戲劇性的效果就出來了。我們剛纔欣賞了這麼多吆喝,其實大家會發現,老北京的吆喝的特點遠不止我們屏幕上這些。有的用詞準確、形象;有的用比喻、擬人等方法來招攬顧客;也有的講究押韻,朗朗上口。這就是老北京城的吆喝。我們下面一起來聽幾聲,感受一下老北京城的吆喝。

(播放“硬麪餑餑”、“冰糖葫蘆”、“磨剪子”、“烤白薯”吆喝音頻,配以相應的老北京商販插圖。)

師:這就是北京街頭的聲樂,這一聲聲吆喝是那麼的精彩。

(豎寫板書:吆喝聲聲精彩。)

師:小販們的生活是辛苦的,乞丐的生活是不幸的,但是他們在這種不幸、辛苦的生活中自覺不自覺地創造着一種非常生動、鮮活的語言藝術。從這些生動、鮮活的語言藝術當中,我們似乎也能看到小販們那種樂觀、自信,甚至帶有幾分愜意的精氣神。

一般聽過吆喝的人也許不會把它們稱爲“藝術”,作者卻將其稱爲“叫賣藝術”。顯然,這名稱裏傾注了作者特殊的情感。你從中讀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

生1:對吆喝的喜愛之情。

師:請同學們仔細品讀課文,看看你從文中哪些地方讀到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生看書思考後交流。)

生2:從第10段“那時,北京比現下冷多了……到學校還可以拿出來大嚼一通”。“大嚼一通”、“取暖”寫出了對烤白薯的喜愛和滿足之情。

師:前面我們分析過了,這個吆喝給作者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但作者這裏僅僅是寫對烤白薯的深刻印象嗎?如果是這樣,那麼作者完全可以寫到“非買上一塊不可”就結束,不必再寫後面一句了。這塊烤白薯和他上學途中的經歷還給他留下一些什麼?

生3:我覺得他寫這句話包含了對往事的懷念,烤白薯給他帶來了很多快樂。

師:是一種懷念、回憶。想想在那個鼻涕眼淚總凍成冰的早晨,他袖筒裏揣着一塊熱乎乎的烤白薯去上學,一塊小小的白薯似乎能抵擋所有的寒冷,到了學校還可以拿來大嚼一通,這種回憶就帶有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生4:溫暖。

師:是的,作者喜愛它,因爲它讓回憶充滿了溫暖。

生5:“白天就更熱鬧了,就像把百貨商店和修理行業都拆開來,一樣樣地在你門前展銷。到了夜晚的叫賣聲也十分精彩。”從“十分精彩”可以看出作者正在欣賞也特別喜歡家門口的叫賣聲。

師:你很細心,從這個詞看出了作者欣賞的心態。如果把這麼多的聲音放在你家門口,你的感覺是什麼?

生5:會覺得吵、煩。

師:但是作者說“十分精彩”。不要忘記前面還有一個“也”字,這個字有什麼意味?

生5:這個“也”字說明大清早叫賣早點的叫賣聲作者也很欣賞。

師:哦,大清早、白天的叫賣也十分精彩。我們一起把這段讀一讀。看看精彩不精彩?

(生齊讀第5段。)

師:除了“十分精彩”這句,在這一段中還有沒有其他詞句能表現出作者的喜愛之情?

生1:“從吆喝來說,我更喜歡賣硬麪餑餑的:聲音厚實,詞兒樸素,就一聲‘硬麪——餑餑’,光宣佈賣的是什麼,一點也不吹噓什麼”。作者用簡潔的語言表現出他對硬麪餑餑這個吆喝聲的喜愛。

師:最簡潔的語言,簡潔到哪三個字?

生1:“更喜歡”。

師:直截了當地表明他的喜愛之情。但是作者爲什麼用“更喜歡”?用“喜歡”不行嗎?“更”有什麼意味?

生2:因爲他喜歡的叫賣聲太多了,而他認爲這個最好,所以他用“更”這個詞。

師:說明他不但關注,而且有選擇。這位同學一下子跳到了第7段,第5段還有沒有要補充發言的?

生3:我認爲第5段的“熱鬧”也能體現作者的喜愛。如果各種各樣的聲音在我家門口,我就會覺得太吵了,而作者卻覺得熱鬧,這說明作者對吆喝的喜愛。

師:結合自身體驗來說很好。從“熱鬧”到“精彩”,作者對吆喝的喜愛之情在升級啊!

生4:我要說的是第10段。“春天一到,賣大小金魚兒的就該出來了。我對賣蛤蟆骨朵兒(蝌蚪)的最有好感,一是我買得起,花上一個制錢,就往碗裏撈上十來只;二是玩夠了還能吞下去。”因爲這個給作者帶來快樂,是作者美好回憶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也是作者對往事的懷念。

師:這種奇特的經歷可能是我們永遠不會有的,所以這位同學用了一個詞——“不可磨滅”。通過剛纔的欣賞,我們發現作者不僅僅喜歡吆喝本身的形式,更喜歡的是吆喝聲中所承載的過去的生活。童年的快樂,求學路上的溫暖,等等,在他晚年回憶起來,都那麼美好。當然,剛纔有同學說了,文中還有很多吆喝是作者不喜歡的,或者給作者留下了不太美好的印象。有哪些?

生1:算靈卦的、賣荷葉糕的。

師:這些給他留下不太好印象,甚至帶有一點驚悚感覺的吆喝,作者也把它寫下來了,爲什麼?

生2:我覺得這也是一種生活體現。這只不過是作者不喜歡的,說不定也有人會喜歡,不管怎樣,這也是一種記憶。

師:說得很好。它是一種生活的再現。不管作者喜不喜歡,這些吆喝在當時觸動了他的心靈,給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這也是一種生活的真實記憶。有一首詩中寫到:而那過去了的——

生(齊):就會成爲親切的懷戀。

師:是的,作者對吆喝聲所承載的過去的生活充滿了喜愛之情,所以他才稱之爲“聲樂”、“叫賣藝術”。當那麼多曾經陪伴他的吆喝,漸漸從耳畔消失的時候,他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1:我覺得他有着對這些吆喝的懷念,還有對吆喝從耳畔消失的失落。

師:“失落”——你從哪句話中看出來的?

生1:“可見這種帶戲劇性的叫賣藝術並沒失傳。”

師:“可見這種帶戲劇性的叫賣藝術並沒失傳。”他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啊?

生2:高興。

師:好像是高興而不是失落呀?失落之感從哪裏可以看出來呢?

生3:我覺得是“現在北京城倒還剩一種吆喝”。作者小時候有那麼多種吆喝,現在只剩下一種,所以作者應該會覺得很惋惜。

師:這麼多的吆喝從耳畔消失,自然有些惋惜。老師覺得如果把其中一個字拿掉的話,惋惜之情會更明顯。把“倒”字拿掉讀讀看。

(師讀,重讀“一種”。)

師:惋惜之情是不是更加明顯?

生4:是的。

師:但是作者加了一個“倒”字啊,把“倒”字加上有什麼意味呢?

生5:我覺得加上“倒”字之後,因爲還剩一種吆喝,所以作者爲這個而感到有些慶幸。

師:有一種慶幸之情。你把這個句子朗讀一下,讀出點慶幸之感。

(生5讀,讀得很快。)

師:我建議速度可以慢一點。

(生放慢再讀。)

師:很好。有惋惜之情,惋惜之中又有些許慶幸。請同學們一起在朗讀中感受一下。

(生齊讀。)

師:作者在慶幸什麼?

生6:還剩一種吆喝。

師:還剩一種就意味着沒失傳。那麼他下面就應該寫:可見這種帶戲劇性的叫賣藝術沒失傳。不是很肯定嗎?但他又加了一個字——“並”。有什麼意味?

生7:因爲現在吆喝越來越少了,在作者的心目中這些藝術應該已經失傳了,但是他後來發現還剩一種,所以就用了“並”。

師:你的意思是“並沒失傳”中有一種意外的驚喜,有道理。我們還可以換個角度來想,那麼多豐富精彩的吆喝都從耳畔消失了,還剩下這一種,能留得住嗎?

生(紛紛搖頭):留不住。

師:大家都在搖頭。是的,現在我們就很少能聽到吆喝,即使聽到也是喇叭裏放出來的,僅剩的這一種吆喝很快就會失傳,所以作者在慶幸之中還有着一些期待,他期待能留下些什麼。我們把這一段完整地讀一讀。

(生齊讀最後一段。)

師:通過同學們剛纔的細細揣摩,我們可以清晰地感覺到作者滲透在字裏行間的情感,我們用揣摩文字的方式在一步一步走進作者內心。

(豎寫板書:文章字字動情。)

師:作者曾經說過:“我是站在今天和昨天,新的和舊的北京之間,以撫今追昔的心情,來書寫我的一些懷念和感觸。”

(橫批板書:撫今追昔。)

(屏顯。)

我是站在今天和昨天,新的和舊的北京之間,以撫今追昔的心情,來書寫我的一些懷念和感觸。

——蕭乾《〈北京城雜憶〉原旨》

師:我們讀到了作者對老北京吆喝的喜愛,讀到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也讀到了他對過去溫暖的回憶,讀到了他對吆喝消失的惋惜、遺憾和眷戀。作者似乎要通過這篇文章期待留下些什麼。作者想要留住的是什麼?

生1:作者想要留下這些吆喝聲和吆喝聲中所伴有的記憶。

師:吆喝是一種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形成的叫賣藝術。隨着社會的發展,它必然會慢慢地消失,淡出歷史舞臺。所以作者寫這篇文章只是想要留住吆喝嗎?

這篇文章選自《北京城雜憶》。在《北京城雜憶》裏作者寫了十篇反映北京風土人情的文章,比如專門寫北京方言的《京白》,還有介紹北京佈局和街名的文章等等。他在說自己爲什麼要寫這一組文章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有的只是一支禿筆,但我想用它喚回北京市民的榮譽感,喚回東方人的尊嚴!”

(屏顯。)

我有的只是一支禿筆,但我想用它喚回北京市民的榮譽感,喚回東方人的尊嚴!

——蕭乾《〈北京城雜憶〉原旨》

師:作者寫的都是這樣一些不起眼的事物,爲什麼要這樣說?結合作者的這段話和課文,想想作者想要說什麼?

生2:我覺得作者想要留住的應該是北京的文化。

師:具體一點是一種什麼文化?

生2:民俗文化。

師:是的,這是一種民風民俗。作者想要留住民俗文化,但我們覺得這話還有點空洞。剛纔在揣摩作者情感的時候,我們發現這些吆喝和作者、作者的生活、作者的成長關係如何?

生3:是緊密相連的。

師:從這個角度想想,爲什麼他說在這小小的、商販們走街串巷的叫賣聲中要喚回北京市民的榮譽感,喚回東方人的尊嚴呢?

生4:因爲這是北京的一個特色,它應該和京劇差不多,也是和西方不同的地方。

師:我非常喜歡你講的三個關鍵詞,一是北京特色的;二是你把它的地位擡得很高,說它和京劇是一樣的;三是你說到了它不僅是北京特色的,而且是和西方文化不同的。

讀了文章我們會知道,小販們的這種吆喝,這種普通的市井生活,是滋養我們生命得以存在的基礎。作者那一代人就是在這樣的吆喝聲中慢慢長大,歲月就在這樣的吆喝聲中慢慢流逝,它是我們北京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我們每個地方都有着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各地的民俗文化合起來就匯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根基,這是我們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所以我想作者不僅僅是要留住吆喝,更重要的是要喚醒我們所有的國人:珍惜自己這一份特有的文化!

今天我們在這一聲聲精彩的吆喝中領略了老北京城的生活畫卷,在動人的文字中體味到作者深沉、濃郁的情感,更重要的是,他在我們每個人心裏種下了一顆民族文化的種子。讓我們好好珍惜吧!

這節課就上到這裏,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