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紙船比較閱讀八年級語文教案

紙船比較閱讀八年級語文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1W 次

冰心,原名謝婉瑩,福建省長樂縣人。“五四”運動爆發時,她在北京參加了學生運動,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她的詩構思精巧,音調自然,富有哲理意味,形成了清雋淡遠的風格。寫於1923年赴美國字途中的《紙船》抒寫的是思念母親的深情。

紙船比較閱讀八年級語文教案

詩的第一節從自己充滿天真童心的行爲——摺紙船寫起,說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棄一張紙,把它疊成很小的船兒,看似平淡的敘述表述的是心的虔誠。第二節寫從船上拋出的紙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風吹捲到舟中的窗裏,有的被海浪打溼,沾在船頭上”。這種種去向,都不符合詩人誠摯的心願。她“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爲此,她“仍是不灰心地每天的疊着”。可見她這種願望的強烈誠摯。至於希望紙船到什麼地方去,詩人在這一節沒有說明,從而造成懸念。當然,詩人明白紙船是不可能流到母親身邊的,於是第三節變化了敘述角度,寫詩人遙想母親夢中看見了一隻很小的白船,繼而喃喃地告慰母親“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承接雖有跳躍,但仍顯自然,且想象瑰麗奇特。詩的結尾點明想象中進入母親夢中的紙船是詩人含着淚疊的,她祈求紙船載着她對母親的愛和因遠離母親而產生的悲哀情懷流到母親的身邊,“卒章顯其志”。

泰戈爾,印度的多產作家。他從8歲開始習詩,在漫長的60餘年的創作生涯中,共寫了50多部詩集,計1000多首詩,2000多首歌詞。泰戈爾的詩歌,以其高度的語言藝術吸引着、感染着一代又一代讀者。讀不懂泰戈爾詩的人或許有之,但認爲泰戈爾的詩歌語言不美的人卻從來沒有。1913年,泰戈爾因《吉檀迦利》而獲諾貝爾文學獎,《紙船》是泰戈爾《新月集》中一篇別緻的詩篇。

詩的1—3句寫渴望,敘述我將“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寫在紙船上,放入急流,渴望異地的人知道我是誰。詩的4—6句寫希望。這裏的希望主要是希望紙船把我園中長的麗花帶到岸上,希望能有遊伴把天上的小朵白雲放在河裏來與我的紙船比賽。詩人把天上的小朵白雲聯想成鼓着風的白帆並下到河裏比賽,想象美麗奇幻且符合兒童的好奇心理。詩的7—8句寫夢幻。子夜的星光下,我夢見睡仙坐在我的紙船裏,緩緩的浮泛前去。去往哪裏呢?詩人並沒有點明,但如果回頭看看前面的詩句,我們便不難發現,載着夢的紙船的目的地是岸上。

冰心的《紙船》是詩歌,泰戈爾的《紙船》是散文詩。兩首《紙船》雖都從虔誠的紙船寫起,(冰心“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是疊紙船;泰戈爾“我每天把紙船放在急流的溪中”,是放紙船。“從不”與“每天”,一樣的心意誠摯),表達的情感則稍有不同。冰心的紙船承載的是詩人對母親的愛和因遠離母親而產生的悲哀情懷,泰戈爾的紙船承載的是一個孤寂兒童渴望被人瞭解的心思和夢幻般的希望。兩首《紙船》都寫了夢,泰戈爾是直接寫我“夢見我的紙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緩緩地浮泛前去/睡仙坐在船裏,帶着滿載着夢的籃子”,夢中有夢,非常別緻;冰心是轉換視角寫“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遙想紙船進入母親夢中,設想奇特。

泰戈爾的詩歌想象力豐富,語句和結構凝鍊多彩,譯介到中國後,得到了一大批青年讀者的喜愛,以至於他們中的許多人也拿起筆依照着寫起類似的吟詠母愛和童心的詩來。冰心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位詩人。泰戈爾的紙船上寫着他的名字和住處,“夜來了,我的臉埋在手臂裏,夢見我的紙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緩緩地浮泛前去/睡仙坐在船裏,帶着滿載着夢的籃子”。冰心的紙船風吹浪打,她卻執着地希望它飄流到目的地,因爲“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這是你摯愛的女兒含着淚疊的/萬水千山,求他載着她的愛和悲哀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