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語文《桃花源記》教案設計

八年級語文《桃花源記》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桃花源記》是一篇重點課文,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了八年級語文《桃花源記》的教案設計,歡迎大家閱讀!

八年級語文《桃花源記》教案設計

  八年級語文《桃花源記》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翻譯課文。

2.瞭解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並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一詞多義、通假字等現象。

4.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學習文章曲折迴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教材分析:

《桃花源記》是八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詩人“以文爲辭”,在《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美好的理想境界,這同他本人的經歷有密切關係。他因厭惡統治階級的腐朽和官場的營私舞弊而三次辭去官職。生活雖然窮一點,但和老百姓一起生活,陶淵明深深感到心情放鬆愉快。正是在這種情感的驅使下,詩人以洗煉的筆墨,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沒有塵世羈絆的人間樂園——世外桃源。

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點:首先,故事性強,頗具傳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虛構的故事表現自己的社會理想,全文籠罩着似有若無的神祕虛構的色彩。最後文章的語言優美雋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因此,我覺得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爲:

1.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2.使學生理解本文寫作的順序、詳略,體會優美、精煉的語言。

3.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及作者寄託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學習文言文得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的,來不得半點的偷工減料。同時,學習起來又不能過於瑣碎、教條,還得動腦筋讓學生在積累基礎知識之餘,感受到學文言文的樂趣。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好的文章更是要在讀中去體會它的美,在說中去挖掘它的美。因此,我準備在教學過程中,重點指導學生“美美地讀”“美美地品”“美美地說”“美美地聽”,力爭通過這些環節使學生感受本文的意境之美,並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習的能力。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欣賞圖片)同學們,當你們看到這樣的美景時,腦海中會想到哪個成語?(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包含着一個神奇的、引人入勝的故事,是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後來,人們便利用“世外桃源”這個成語比喻生活安樂、環境優美的理想境界,現在也用來比喻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鬥爭的地方。

這篇課文是怎樣具體描繪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爲什麼創設這麼一個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現在,讓我們一起跟着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2.板書《桃花源記》,齊讀課題。《桃花源記》的主體本是“詩”,而“記”僅是詩的一個序言,一個註腳,原題是《桃花源詩並記》。但因爲這個“記”有着生動的故事,完整的結構和完美的表達形式,所以它不但獨立成篇,而且比“詩”流傳更爲廣泛,更爲人們所喜愛。

  二、作者簡介,瞭解背景

1.交流作者的有關資料(生先說,師後補充)。

陶淵明(365-427),東晉著名詩人,字元亮,名潛,世稱靖節先生,因其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其祖父、外祖父都做過官。他受家庭教養和儒家思想的影響,年少時就有“大濟於蒼生”的壯志。時值東晉和宋的易代之際,社會動盪不安,壯志難酬,二十九歲開始,先後做過幾任小官,他在幾次仕途中,深感官場污濁、仕途兇險,終於在41歲辭官回鄉,並作《歸去來兮辭》以明其志。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他所做的詩文多描寫農村生活情趣,表現田園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願與農民來往而不願爲五斗米折腰,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極遁世的因素。

2.寫作背景。

此文作於宋永初二年(421年),當時陶淵明約57歲。他拒絕了東晉政府的徵招,又拒絕同劉裕宋政權的合作,作《桃花源詩並記》寄託自己的社會理想。“詩”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詠了“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這樣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記”相當於詩的序。記敘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見聞,富於小說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

  三、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誦讀課文

(1)範讀課文,清楚(句讀分明,節奏合理,語速適中等)、流暢(語句流利,音韻鏗鏘,停頓分明,不讀破句子等),要求學生認真聽清,仔細記。

(2)學生放聲自讀課文。 朗讀要求:①字音要讀準。②句讀要分明。③語調、節奏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

(3)指名讀,學生或老師進行點評。

(4)學生齊讀課文,感受桃源意境。

2. 感知課文

(1)文章以 爲線索,以 爲順序,從 桃花源,到 桃花源,再到 桃花源(或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一線貫之,層次分明,故事性強,情節曲折迴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富有“傳奇”色彩。

明確: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爲線索,以時間先後爲順序。發現——訪問——離開(或發現——進入——作客——辭別——再尋)(意思對即可)。

(2)請用簡單的語言講講這個故事,並說說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

  四、疏通文意,積累文言知識

1. 結合註釋瞭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並質疑。

2. 重點掌握:

(1)書中註釋及補充的重點字詞

(2)古今異義字詞

鮮美 古:鮮豔美麗 今:(味道)新鮮

交通 古:交錯相通 今:指運輸事業

妻子 古:妻子和兒女 今:專指男子的配偶

無論 古:不要說,更不必說 今:連詞,不管

絕境 古: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今:沒有出路的境地

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滿

如此 古:像這樣 今:這樣

延 古:請 今:延長.延伸

(3)通假字 要:通“邀”,邀請。

(4)一詞多義

舍:捨棄 房子 乃:於是,就 竟然

具:都 詳細地 志:作標記 所作的標記

遂:終於 於是,就 尋:尋找 隨即,不久

(5)同義詞

具、悉、鹹、皆:都 緣、扶:沿着 雲、道:說 乃、遂:於是

(6)成語:世外桃源、豁然開朗、雞犬相聞、怡然自樂、無人問津等。

3.課文翻譯,講述桃源故事。

  五、本課回顧,各說收穫

這節課學到現在,相信大家都有收穫,請你將本課所採摘的知識之果與大家分享吧!

  六、佈置作業 ,鞏固遷移

1. 查字典,弄清文中成語的意思。

2. 用現代漢語把《桃花源記》改寫成一個故事,或就其中的某個部分,加以想像,進行生動形象的描寫。

3. 練習背誦課文,能背多少是多少,儘自己最大努力。

板書設計

桃花源記(陶淵明)

線索:漁人的行蹤 順序:時間

漁人緣溪行,欲窮桃花林(發現)

舍船從口入,欣賞桃源景(進入)

應邀得酒食,瞭解桃源人(訪問)

既出說如此,不復得其路(離開,再尋)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知

1. 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如作者、字詞句的意思和用法、線索、順序、故事內容等方面。

2. 展示背誦成果,此時的你,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二、品讀課文

第一段:故事開端,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

1.漁人怎樣發現桃花源的?爲什麼會“甚異之”?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豁然開朗。 漁人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廣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見,因此“漁人甚異之”。 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點,開篇就渲染出一種神祕色彩,扣人心絃,爲下文寫漁人進訪桃花源作了鋪墊。)

2.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夾岸數百步……落英繽紛。 爲寫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神祕氣氛,也爲寫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3.如此奇異幽雅的環境,假如你來到這裏,你會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斷呢?

(學生大膽想像,盡情訴說。)

第二、三段:故事的發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裏做客及辭去的經過。

1.漁人入山後,看到了怎樣的圖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雞犬相聞。

生活情景:其中往來種作,……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2.作者的這些描寫敘述,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社會?作者寫這個理想的社會有什麼用意?

(一個和平安寧、豐衣足食、人人勞動、安居樂業的社會。 這個理想的社會與黑暗的現實社會形

成了鮮明對比。現實社會生活中,戰亂頻繁,生靈塗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卻是一派優美、安寧的景象。

作者明寫桃花源,暗裏卻在譏諷現實,反映了作者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3.你能用一句詩句來概括漁人進入桃花源過程的感受嗎?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桃花源的人見到漁人有何反應?說明什麼?

(“大驚”寫出對陌生人到來的驚異。顯示出桃花源與外界隔絕久遠。這與下文“自雲……無論魏晉”相呼應。“設酒殺雞作食”“鹹來問訊”表現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民風純樸。)

5.桃花源人爲什麼來到這個地方?爲何“不復出”?

(桃花源人的祖先爲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及鄉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不復出”說明桃花源人安居樂業,也反映了他們飽受戰亂之苦,對外界的戰亂抱“厭而遠之”的態度。)

6、村人“皆嘆惋”,是爲什麼?當漁人要離開時,桃源人爲何囑咐“不足爲外人道也”?這一句在情節發展上起什麼作用?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發現,加之桃源人“不復出”“與外人間隔”,故爲世上的動亂黑暗、秦朝以後

的朝代變化而嘆惋,也爲世上老百姓過着的痛苦生活而嘆惋。 他們不願外面的人來干擾他們寧靜、和平、幸福的生活。 這一句爲下文無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筆。)

第四、五段:故事的結局和尾聲,寫漁人離開桃源後,太守等人先後探訪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1. 漁人既然“處處志之”,但“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是否矛盾?作者這樣寫用意何在?

(不矛盾,這樣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聖地,可遇而不可求。 這不僅增強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讀者的惋惜之情,從而更加嚮往這美麗的世外桃源。)

2. 本文以漁人行蹤爲線索,最後一節寫劉子驥是否多餘?

(像劉子驥那樣品德高尚的人聽到後,也高興得想去探訪,可見真實極了!這一節對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尋覓作了渲染,使人產生確有其事的真實感,增強了表達效果。)

3. 最後兩段與前又哪句話相呼應? ( “不足爲外人道也”)

  三、鑑賞寫作特色、體悟主旨

1.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爲序,線索清楚,重點明確,詳略分明。本文重點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達社會感想,所以中間部分對桃花源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詳細描寫,而對“忽逢桃花林”和歸來得尋“遂迷”“未果”的傳奇性開頭、結尾,則寫得清晰簡略。

2. 課文在情節的安排處理上有什麼特點?請具體談談。

(情節的曲折、跌宕。表現在:①漁人迷路了,會怎樣?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個神奇之地。③漁人“欲窮其林”,再往下走是什麼地方?④漁人進入桃花源的道路撲逆迷離,引人好奇:裏邊到底有什麼?⑤桃花源的景緻爲何如此幽美,人們的生活爲何這般自由幸福?⑥漁人辭去時,桃源人囑咐他“不足爲外人道”有什麼用意?⑦爲什麼人們再尋桃花源卻屢屢無功而返?這些一連串的問題環環相扣,使課文情節充滿曲折離奇之感,讀者也隨之興趣愈濃。)

3.你是怎樣評價作者描寫的“世外桃源”這一理想社會的?

(言之有理即可,如這一理想社會表現了作者對沒有剝削、沒有戰爭,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嚮往和憧憬,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是一種美好願望的寄託。)

  四、拓展延伸,佈置作業

1. 有人說陶淵明定作《桃花源記》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說他是消極逃避現實,你怎樣評價?

2. 親歷桃源:假如你親身到了桃花源,請展開想像,描述一個特定情境,展現桃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