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上冊《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八年級上冊《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W 次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文章描繪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給自足,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與世人所向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與想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接下來小編爲大家精心整理了八年級上冊《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八年級上冊《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讀準下列字音:

豁然 儼然 衣着 阡陌 鬢 要 邑 詣 驥 語

2.積累文言詞彙,掌握文言詞彙的特點。(1)通假字:具、要;(2)古今異義:交通、妻子、絕境、無論;(3)一詞多義:舍、尋;(4)辨析同義詞:悉、並、具、鹹、皆;(5)句式:省略句。

3.瞭解文學家陶淵明。

(二)能力目標

1.藉助《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查找有關詞的意思。

2.培養朗讀和背誦的能力,這樣可以品味語言的神韻、氣勢和感情色彩,體會語言形式、修辭方法、寫作手法的表現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內容。

(三)情感目標

1.理解作者這一理想的進步意義和消極意義。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理想及對黑暗現實不滿的精神。

二、學法引導

朗讀感知課文內容,藉助工具書和註釋疏通文意,再用歸納比較法形成規律性的認識,教師指導學生辯證地評價陶淵明的社會理想,最後熟讀成誦,汲取文化營養。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學習一詞多義、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漢語知識。

2.理解和評價桃花源這樣的社會。可通過討論課後練習一至四題來完成。

3.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節都是虛構的;開頭渲染神祕色彩,結尾又不知所蹤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個似有實無、似真而幻的虛構境界。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1.投影片:①生字詞;②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③有關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多義詞、同義詞的辨析表格;④隨堂練習。

2.有關課文的插圖。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背誦接龍,其中如有人背錯,就讓他(她)表演一個節目,最後評出優勝者。

七、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讀準生字的字音。

2.瞭解作家陶淵明。

3.積累文言詞彙,掌握文言詞彙的特點。

4.理解和評價桃花源這樣的社會。

5.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二)整體感知

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爲線索,以時間先後爲順序,從發現桃花源,到訪問桃花源,再到離開桃花源,一線貫之層次分明,故事性強,情節曲折迴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富有“傳奇”色彩。可以通過以下問題來帶動學生通讀全文,瞭解大意。

l.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林的?

2.在桃林盡頭漁人看到了什麼?

3.漁人在桃花源作客時,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談?

4.漁人離開桃花源後做了些什麼,結果如何?

(三)教學過程

1.簡介陶淵明。

陶淵明(365--427),又名潛,東晉時人,祖居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淵明少年時代深受儒家學說影響,有着“大濟蒼生”的志向。二十九歲出什,但幾次做官都不過擔任祭酒、參軍一類低微的職務,不僅濟世的抱負得不到施展,而且還要屈身和一些官場人物周旋,他十分厭惡官場生活。四十一歲時,他出任彭澤縣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幾天,就因不願“爲五斗米折腰”而棄官歸隱,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田園生活。

陶淵明歸隱田園之後,親自參加了一些農業勞動,較多地接觸了勞動人民;思想感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對他此後的創作起了積極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歸隱後寫的,反映了當時的田園生活,因而成爲我國有名的“田園詩人”。

《桃花源記》(原名《桃花源詩並記》,詩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歲時所作,標誌着作者思想發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滿當時的社會現實,想象出了“桃花源”這樣的理想社會,寄託了作者潔身自好、要求人人勞動、人人平等、豐衣足食、與世無爭的希望。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對當時社會的一種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民的願望。

2.讀準下列字音:

3.學生藉助工具書和課文的註釋,老師稍加指點,讓學生弄清全文內容。

4.第一自然段描寫了怎樣的景物?這樣描寫的意圖是什麼?

討論明確:描寫了一片美麗的桃花林。這段景物描寫帶有神祕色彩,暗示將來會出現“奇景”,爲漁人進入桃花源作了氣氛上的渲染,也爲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弄清以下詞句的含義:“忘路之遠近”中的“遠近”是偏義複詞;“夾岸數百步”,指兩岸數百步之寬,不是指沿岸之長;“漁人甚異之”中的“異”爲意動用法。

5.討論第二自然段寫了幾層意思?漁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有哪些?從這些敘述描寫中,可以看出這是怎樣的一個社會?

明確:第二自然段寫了兩層意思,即先寫進入桃花源的過程,再寫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

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一是環境——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殲陌交通,雞犬相聞。二是人——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鬢,並怡然自樂。

作者的這些描寫敘述讓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和平安寧、豐衣足食、人人勞動、安居樂業的社會,與黑暗的現實社會形成了鮮明對比。現實社會生活中,戰亂頻繁,生靈塗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卻是一派優美、安寧的景象。作者明寫桃花源,暗裏卻在譏諷現實,反映了作者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在這一段中要弄清下列語言現象:一是一詞多義現象,如“便舍船”和“屋舍儼然”中的“舍”,前者是動詞,作“捨棄”講,後者是名詞,作“房舍”講。二是古今詞義的區別,如“阡陌交通”的“交通”作“交錯相通”講,是兩個詞。三是同義詞的辨析,如“悉”和“並”兩個詞意思基本相同,作“都”講,但這兩個詞也有差別,“悉”指數量上的全部,“並”指各種類別合併在一起。四是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林盡(於)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小口)彷彿若有光。(漁人)便舍船,從口入。(小口)初極狹,才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