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坐井觀天》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

通過引導,同學們開始由一人讀,到兩個讀,最後到4個小組讀。漸漸地終於有幾個小組爭着要上臺表演,氣氛熱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被極大地調動起來了,他們不但能大膽地分角色朗讀,而且還能用不同的語氣邊讀邊做動作,讀出反問句和感嘆句,爲了讓學生到更好地理解“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我還將自己早已準備好的,可以捲起來觀看天大小的紙張發給沒有紙張的同學,讓他們嘗動手的樂趣,使他們融入班集體中來,使這些學生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狀態。由於我爲學生創設了一個自由表現自己的平臺,學生們都能大膽地說出自己觀察時所看到天的大小,以及對“坐井觀天”一詞的理解。並從中悟出道理來,知道此成語的意思是:“比喻見識有限,眼光短淺。”學生想像力豐富,真令人驚訝呀!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坐井觀天》教學反思2

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如何在一節課中,讓學生自主,愉悅地讀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語言呢?以下是我的幾點反思。

 (一)關於本文解析,我主要從重點詞語入手。

在把握教材時我將“無邊無際”、“大話”、“笑”三個詞作爲文章理解的關鍵。通過這三個詞來了解課文,穿針引線。首先,在引導學生了解“無邊無際”時,我設計了動畫,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什麼是無邊無際?通過讓學生欣賞(無邊無際)的沙漠、(無邊無際)的海洋、(無邊無際)的草原、(無邊無際)的天空,等等,來拓展學生的思維,營造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無邊無際的。教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出小鳥讚歎天很“大”的語氣。實現對第一次對話的理解。

小鳥和青蛙的第二次對話中,我主要抓“大話”,這個關鍵詞語。通過引導學生理解“大話”這個詞,來把握青蛙認爲小鳥說大話時的心情。順帶指出說大話是指:說誇張,不切實際的話。但是在具體教學時,我又在思考:怎樣讓學生了解說大話的具體含義,以及它與說謊話的區別。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惑着我。最後我想:如果舉個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自己去感悟,是否效果更好呢?所以在教學中,我舉了兩個實例讓學生來感受什麼是說大話。這兩個例子,一個是:我能一口氣吞下一頭牛,我能用手推動火車。學生從老師的語氣和自己的經歷中瞭解,這些就是誇張,不切實際的,就是說大話。我發現學生在學的時候,興趣很濃,並且能夠很好的理解這個詞以及青蛙當時的心情了。

通過第三個關鍵詞“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對話。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現兩次,這兩次的笑是有區別的。文中兩個笑。青蛙爲什麼笑,小鳥爲什麼笑?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聽不進小鳥的勸告,自以爲是。另一個小折射出了小鳥的虔誠,真誠相勸。通過對“笑”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爲是導致青蛙錯誤的原因。這在爲學生最終了解文章寓言作鋪墊。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坐井觀天》教學反思3

在我校本次教研活動中,我選擇的《坐井觀天》是新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三冊中的一篇課文。本文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存在着大量的對話,很適合於讓學生朗讀。我們研討的主題是“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根據教材特點、研討主題及學生實際在本堂課的設計、教學中,我努力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以讀爲本,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體會、感受。但是,在真正走進課堂上完課之後才發現實踐和理論的差距.在聽了教研室宋曉麗老師的指導和老師的評課後,更讓我有如勝讀十年書的感覺,爲我今後的教學提出了新的奮鬥目標:

1.要注意老師的導與學生的自主有機結合

老師應注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但同時得注意如何體現老師的“導”。在初讀課文的時候,我佈置孩子們自由讀書,思考“青蛙和小鳥在哪兒裏幹什麼,並勾畫重點詞句,學生一出口,就開始齊讀,沒有理解到自由讀書的意思,看着孩子讀得起勁我沒有忍心打斷他們,我也意識到,齊讀失去了思考的空間,只是想着之後再讓他們自由讀,勾畫,這樣看來,學生失去讀思結合的時間。所以,從學習的效果看,自主學習的效果不是很好。

2.讀書的行爲習慣的培養。

學生行爲習慣的培養是整一節課的關鍵所在,如果這個前提沒有做好的話,就算教案准備得再好,課件做得再精美也沒有用,這也已經是我的老問題了,希望能快速改進。

特別是傾聽習慣:

在課堂上,每當我提出一個問題,總有很多同學積極舉手發言。當我點了一位學生起來發言時,結果卻不盡如人意甚至回答不出。此時環顧四周,沒有幾個學生在認真傾聽這位學生的發言。如果這時要點幾位學生站起來複述剛纔的那位學生的發言,能講全的沒幾位學生。可以說,課堂上有很多孩子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愛開小差,這樣學習效果肯定不會好。學生在傾聽別人發言這方面做的還很不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堅持”和“落實”。很多細節我都關注到了,但是很多次我都只是停留在淺顯的表層上,孩子做錯就要把制度落實下去,而不能只顧着趕着課程。

先整頓再進行課程,講課的過程中需要眼睛要盯緊每一個孩子,如果有一個孩子不聽就停下來,及時提醒孩子。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坐井觀天》教學反思4

由《笑》引出來的寓意

一、案例

第三冊《坐井觀天》教學片斷

師:青蛙爲什麼笑呢?

學生:因爲青蛙成天坐在井裏,看到天只有井口那麼大,而小鳥卻說天無邊無際,青蛙覺得很好笑。

生:青蛙以爲自己是對的,它認爲小鳥在說大話,覺得很好笑。

師:小鳥又爲什麼笑呢?

生:青蛙明明是錯的,還偏以爲自己是對的,小鳥覺得可笑。

生:小鳥天天在天上飛,當然知道天有多大,而井裏的青蛙卻不相信,小鳥無可奈何地笑了。

生:天明明無邊無際,而井裏的青蛙看天卻只有井口那麼大,還不相信小鳥的話,讓人又氣又好笑。

師:小朋友,學了這篇課文你懂了什麼?(學生議論紛紛,衆說紛雲)

二、反思

1、揭示寓意一直是低年級寓言教學的難點。如果學完課文後直接讓學生說出寓意,顯然是不現實的。有時只好把寓意抄在小黑板上,讓學生讀讀背背了事。而本課教學不是這樣,我抓住青蛙和小鳥的笑,引導學生找出笑的原因,從中體會到青蛙的目光短淺,自以爲是,從而水到渠成地明白了寓意。

2、分角色表演本課的故事,可以加上自己想象的內容。通過表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多元地體會寓意。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坐井觀天》教學反思5

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否真正實現,關鍵在於寓意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還是老師給學生的。語文教學的作用不僅僅在於簡單的知識傳授,還在於他的教學育人作用。所以在課文教學的最後環節,需要適當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意識到:不要作井底之蛙,要勇於接受新事物,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讓學生自願選擇作在外面飛翔的小鳥。怎樣達到這個效果呢?所以我設計了一個環節,用多媒體課件,配上動聽的音樂,展示小鳥見過的繽紛世界:飛過廣闊的海洋,飛過無邊的沙漠,飛過茂密的森林,飛過燦爛的田野,飛過清澈的小溪,也沒有看到天的邊,而這時的青蛙仍然坐在井底,一擡頭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此時小鳥的廣博見識和井底之蛙的孤陋寡聞形成鮮明的對比,讓學生順理成章的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繽紛多彩,而青蛙的生活是多麼的枯燥乏味。這樣潛移默化讓學生在學中有所收穫。

可以這樣說本課的教學突破點是重點詞彙,而最終目的是理解寓意。我從無邊無際,大話,笑,着手進入對文本的分析。進入文本後,我的教學重點是從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中,分析二者的特點,實現本文寓意的理解。在課文中我着重讓小鳥和青蛙,從語言,生活習性等各方面進行了對比。主要抓以下幾個方面。

1、抓青蛙說的“我天天坐在井裏,一擡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這句話。

這句話中的關鍵詞“天天”“一擡頭”讓學生理解青蛙的自負,和小鳥的謙虛。得出結論:高高的井壁擋住了青蛙的視線,他的目光狹小,所見有限,導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錯了。

2、抓青蛙的神態和表情。

文中兩個笑。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自以爲是。另一個小折射出了小鳥的虔誠,真誠相勸。通過分析青蛙的表情讓學生自己明辨是非。

3、通過對小鳥和青蛙正確錯誤原因的分析,學生自己悟出了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觀天”這則寓言,讓學生各抒己見,用學到的道理指導今後的學習生活。

4、角色體驗,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