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小學二上《青蛙看海》教案

小學二上《青蛙看海》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教學目標:

小學二上《青蛙看海》教案

  知識與能力: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大部分學生能分角色表演4——11自然段。

 過程與方法:

讀演結合,以讀爲主,以演爲輔,以演促讀,以演促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課文的精讀感悟,使學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難、努力想辦法去解決並能堅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激勵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也能想辦法去克服困難。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或(小黑板出示第二自然段及大海圖片)。

2、課前安排學生收集與勤奮努力、戰勝困難有關的成語、諺語或名言。

 教學流程:

 一、整體感知:

1、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青蛙看海》這篇課文,你知道它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嗎?

2、指名回答,相機板書“難”。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問題,使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印象,同時引出登山之難。)

 二、精讀感悟:

(一)精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爲什麼青蛙覺得看海很難?

2、交流:

(1)山高:

①爲什麼青蛙覺得看海很難?你是怎麼知道的?

②想象:山會有多高?

③你能讀出山的高嗎?指名讀,齊讀。

④“青蛙吸了口涼氣”,動作體會“吸涼氣”,學青蛙先吸口涼氣,再說一說山的高。

過渡:還有什麼原因呢?

(2)青蛙沒有有力的翅膀和善跑的長腿。

①交流。

②認真聽老師讀這句話,思考:聽了老師的朗讀,你知道了什麼?

③指導讀:讀好“沒有、也沒有、怎麼”以突出青蛙登山之難。

練讀、指名讀。

3、連起來讀青蛙的話,突出青蛙登山之難。

指名讀(提醒學生注意吸涼氣動作)、齊讀

過渡:從大家的朗讀中,老師體會到青蛙要想登山看海,的確很難,可通過讀後面的課文,我們卻知道青蛙登上了山,看到了大海(板書看到海),那它是如何登上山的呢?(板書?)

(設計意圖:圍繞“登山之難”精讀此段,讀、想象相結合,使學生深切感受到登山確實難,爲後面的明理打下鋪墊。)

(二)演讀4——11自然段:

1、讀4——11自然段,思考:青蛙是如何登上山的?把有關句子在課文中畫出來。

2、交流,動作體會“跟着跳”。

3、以第四自然段爲例,指導表演。

4、同桌讀4——11自然段,討論該怎樣演。

5、同桌互演。

6、指名演、評。

7、再演明理:

①生表演至小青蛙累時,讓小青蛙說感覺。

②小青蛙和松鼠歇息,其他學生想象青蛙登山還會遇到哪些困難。

③青蛙、松鼠繼續跳,其他學生爲其鼓勵或加油。

8、小青蛙到達山頂看到大海(出示大海圖),你有什麼想法?(相機擦去“?”,改爲努力)

(設計意圖:演讀此段,以讀爲主,以演爲輔,通過表演促使學生朗讀課文,又通過表演檢查學生是否讀懂課文,演、讀結合,使學生深切地體會到青蛙爲了看海而付出的努力,受到啓發。)

  三、總結昇華:

1、印邦宇介紹自己雖然腳傷,但仍然堅持學習的事。

2、教師介紹黃鑫同學因爺爺中風住院克服無人照料的困難,生活自理的事。

3、學生說聽後或學課文後的想法,想對誰說就對誰說,相機總結全文。

(設計意圖:通過對身邊的典型事例說想法,激起學生學榜樣的願望,從而使努力克服困難的要求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板書:

9、青蛙看海

努力

難———→看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