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中語文《孔孟》優質教案【兩篇】

高中語文《孔孟》優質教案【兩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4W 次

  《孔孟》優質教案一

高中語文《孔孟》優質教案【兩篇】

 [教學目標]

1.把握每段的要點,明確孔孟二者的差異。

2.作者是如何看待孔孟的,二者之間差異的根源是什麼。

3.學習結合時代背景分析文化現象的方法。

4.積累詞語,掌握成語的用法。

5.感悟文化與文化現象。

 [教學重點]

1.作者是如何看待孔孟的,二者之間差異的根源是什麼

2.學習結合時代背景分析文化現象的方法。

3.孔孟思想的具體特點。

 [教學難點]

積累詞語,掌握成語的用法。

  [教學設想]

由孔孟之說引出話題的歷史原因,領悟作者的思想方法。思考孔孟的思想言行有哪些不同。並從文中找比較他們的不同之處,進而分析造成這些不同的原因.

 [教學方法]

主要採用討論式和啓發式。

  [媒體設計]

運用多媒體教學。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本課屬於自讀篇目,課文結構清楚,層次清晰,闡述的觀點也並不深奧,再加上高三學生此時對孔孟已有不少的接觸和了解,相關的文化常識也比較熟識,因此本文比較適合於自學。自學並不等於放羊,應該引導學生自學,在45分鐘內儘可能收到吸收文化和培養能力的最大益處。本篇課文的課後練習,比較適合於作爲邊閱讀邊思考的激發點使用,應該充分運用,這樣學習本課的效果似乎更加切實些。

在教材處理上,這一課時把教學內容切分成三大板塊,先是整合課文內容,其次是晶詞味句重點突破,然後適當擴展,溫故知新。課後提供一篇逆向思考類文章,爲的是能讓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得以有效的訓練。

 一、導入語

上一篇課文我們瞭解了莊子,其實在先秦諸子百家中,我們最爲熟悉的不是道家而是儒家,孔子、孟子、顏淵、子路我們如雷貫耳。同時,我們還通常把孔孟並舉。提到大成至聖,我們就會想到亞聖,這兩個人總是如影隨形,有時孟子的光輝甚至還會把孔子遮掩着。其實,孟子與孔子生活於不同的時代,大家都知道孔子生活的時代是春秋時期,孟子生活的是戰國時代。據《史記》,孟子是孔子的門人于思的學生,這兩人真的能夠如出一轍嗎?讓我們一同來閱讀著名學者黃仁宇先生的《孔孟》。

 二、整體初讀,歸納提要,整合課文內容。

快速閱讀課文,把每一節當中的重點語句劃出來,然後對本文內容作一個提要。這個工作主要目的在於:一是訓練學生的速瀆能力,速讀要講求質量,所以第二個目的在於訓練學生在快速閱讀當中迅速抓住每一節中的關鍵信息。之所以分解到每一節,是因爲段節的層次性不很複雜,而它又是一篇課文骨架,學生思考問題的難度會相對小一些。

(明確:本文的內容提要: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孔子坦蕩悠閒,輕鬆愉快,孟子則凡事緊張。孔子認爲性惡來自於先天,孟子則持性善論。孔子對“禮”非常重視,而孟子則不大拘泥於禮。孔盂的不同,主要是因爲局勢起了變化,孔子處在春秋時期,周禮還有一定的約束力,戰事尚未波及全民,戰事的方式如同競技,還不足以造成社會全面動盪。因此孔子認爲東周那樣的社會秩序仍可恢復,他提倡克己復禮,正名復古。孟子處在戰國前中期,戰國七雄已經準備長期的大廝殺,戰爭已有相當規模,戰事已經相當殘酷,社會全面動亂。因此,孟子認爲出路在於改弦更張,他的種種主張都是突破“禮”的約束的)學生在回答問題,可以通過量化來考查學生的閱讀品質:如孔孟的三個不同,主要原因在於局勢起了變化。

 三、品詞析句,探究質疑。

1.依據課文第一段的內容,今人馮友蘭,把孔子比作蘇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圖,在馮友蘭看來,“蘇格拉底”與“柏拉圖”二人是否相同?爲什麼?

明確:主要闡述孔孟二人的相同,而第二段的開頭又有“但是”的轉折,然後進而論述了二人的不同。

2.說孟子“凡事緊張”,“緊張”一詞含義是什麼?

提示:所謂“緊張”,與上文的“輕鬆愉快”相對,可用“沉重痛苦”來對解,但是還要結合下文來具體回答,是爲尖銳的社會矛盾、兇險的前途而焦慮、憂心、痛心這樣的情緒。

3.“雖爲聖賢,仍要經常警惕才能防範不仁”,從這個話裏怎麼見出“性惡來自先天”?

提示:經常警惕才能防範不仁,就是認爲人的修養是用理智不斷克服性惡的過程,也就是認爲惡是人的本性,是天生的。

4.課文第四節,舉了有關於孟子的一系列例子,如“齊宣王稱病,他也稱病。……”是爲了說明什麼?

提示:加深對論點與論據之間關係的理解。作者列舉這些例子是爲了說明孟子對“禮”不大重視,在他看來,周禮早巳不復存在,自己也不必拘守禮法。;

5.“他的閒雅代表着當時的社會”一句是什麼意思?

提示:當時社會還相當寧靜,整個社會心態都比較閒雅,孔子的閒雅代表着當時的社會心態。

6.爲什麼說“全民爲什伍”是以一種軍事組織的原則加之全民?

提示:“什伍”是戶籍編制,五家爲伍,十家爲什,相聯相保。“什伍”又是古代軍事編制,五人爲伍,十人爲什。所以說是以一種軍事組織的原則加之全民。

7.爲什麼說孟子的性善論帶着一種強迫性的推論?

提示:由性善論這個前提推論到對人的道德要求,不過是要求保持天性,回覆天性而已容易做到而做不到,就可以斥之爲“失其本心”,所以帶有強迫性。

8.何謂“低水準平等思想”?

提示:低水準是指生活水平低。如“樂歲終身飽”,但求吃飽肚子而已。

9.“可是今日我們讀《孟子》和《四書》全部,卻不能一體視之爲政治哲學,一定也要考究它們的歷史背景,有時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說的一樣,‘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應怎樣理解?

提示:《孟子》和《四書》全部都是有其歷史背景的,並不是句句話都適用於任何歷史條件。政治哲學,是研究政治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和政治理論的概念體系,包括《孟子》在內的《四書》含有政治哲學的成分,但是不能一體視之爲政治哲學。如果不考究其歷史背景,一概奉爲經典,是要犯錯誤的,在這個意義上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10.學習了本文,你認爲應該怎樣來研究古代文化現象?

提示:(1)善於同中求異。(2)要進行歷史的考察,探究其精神實質象,要掌握大量的歷史資料,並以之爲依據。

 四、拓展延伸

翻譯《寡人之於國也》,並結合本文說說孟子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研究歷史文化現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洚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譯文]粱惠王說:“我對於國家,總算盡了心啦。河內遇到饑荒,就把那裏的老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河東的糧食轉移到河內;河東遇到饑荒也是這樣。考察鄰國的政治,沒有像我這樣用心的。鄰國的老百姓沒有再減少,我的百姓沒有再增多,這是爲什麼呢?”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讓我用戰爭作比喻吧。咚咚地敲響戰鼓,兩軍的兵器已經接觸,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後停下來,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後停下來。憑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恥笑別人跑了一百步,那怎麼樣呢?”梁惠王說:“不行,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了。不耽誤農業生產的季節,糧食就會吃不完。密網不下到池塘裏,魚鱉之類的水產就會吃不完。按一定的季節入山伐木,木材就會用不完。糧食和水產吃不完,木材用不完,這就使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不滿了。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不滿,這是王道的開端。

五畝大的住宅場地,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雞、豬、狗畜養,不要耽誤它們的繁殖時機,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畝大的田地,不要耽誤它的生產季節,幾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飢餓了;認真地舉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覆講給百姓聽,鬚髮花白的老人就不會揹着或頭頂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的人能夠穿上絲織品,吃上肉食,百姓沒有挨餓受凍的,這樣還不能統一天下而稱王,是不曾有過的事。

—貴族家的豬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不知道開倉賑濟。百姓餓死了,卻說:‘這不是我的過錯,是因爲年歲不好。’這種說法與拿刀把人殺死後,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大王不要歸罪於年成,那麼天下的百姓都會來歸順了。”

從本文的第一句話可以想見當時戰事頻仍,孟子給梁惠王提出的方案是發展生產,注意民生,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建議,是因爲由於戰爭,殺人盈城,殺人盈野,對生產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給民生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孟子關於王道的主張就是針對當時的局勢提出來的。由此我們可以感受到人民的災難深重,社會矛盾的尖銳,也可以體會孟子慈悲爲懷的胸懷,爲民請命的激切。

  《孔孟》優質教案二

教學設想

本課文擬用一個教學時完成。如有可能,建議語、政、歷三科老師能集中一起備課,從各自學科的特點分析本課文,以講座的形式向同學們講授,亦可從文科綜合的角度,不光是從語文的角度,可以揉進哲學、歷史等學科知識,考查學生對本篇課文的理解。

 教學目標

知識傳授目標:

1.初步瞭解孔孟思想觀點的異同點;

2.掌握本文中出現的詞和成語;

3.背誦孔孟的名言警句。

能力培養目標:

通過課文學習,培養學生從事物發生,問題產生的時代背景中去分析原因的能力。

情意目標:爲孔孟兩位偉大的哲人自豪,爲祖國的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積澱驕傲。

 預習要求

1.認真閱讀課文,搞懂課文中的註釋;

2.把課文中談及孔孟兩人不同思想觀點的語句畫出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成至聖老師”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孔子,在儒家學派中,地位僅次於他的就是孟子了,所以孟子被稱爲“亞聖”。這兩位人物,常常是孔孟並舉,孔孟之道並提,被視爲儒學的代表人物,孟子被認爲完全繼承了孔子的學說和觀點。他們的學術觀點,生活理念被認爲毫無二致。事實是這樣的嗎?請看課文—孔孟。引出板書課題。

  二、簡介作者

(投影以下文字資料,並配以朗讀。也可不要配音朗讀。課堂教學時由教師或學生讀)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少“貪且賤”及長,做過“委吏”(會計)和“乘田”(管畜牧)等事。晚年致力於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文獻。現存《論語》一書,記有孔子的談話以及孔子與門人的問答。

孟子:(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東南)人。受業於子思的門人。一度任齊宣王客卿,因主張不被採納,退而與弟子萬章等著書立說。他被認爲是孔子學說的繼承人。

  三、研習課文

導讀第一自然段

1.讀第一自然段,思考:從哪裏可以看出人們總認爲孔孟是一體的?(形影相隨,孔稱“至聖”,孟稱“亞聖”,孔有《論語》,孟有《孟子》,孔主張“成仁”,孟主張“取義”—總之,從兩人“尊號”、著述、主張方面,都印證了這一點—形影相隨,孟隨孔,有孔則有孟。)(板書:形影相隨)

2.那麼,真的是如影相隨,孔孟一體嗎?

(由此一問,導入第二、三、四自然段的閱讀)

導讀二、三、四自然段。

1.請同學迅速閱讀這三個自然段,教師要分以下幾個方面—生活、人性、人際。學生按課文內容找出答案。教師將答案以板書形式列出。

2.通過以上列舉分析,我們清楚了,雖然我們張口就說“孔孟之道”,實際上“孔”“孟”除了有許多相同的地方之外,兩人還各有其“道”—主張見解並不完全相同。文章的深刻就在於此,作者並不停留在表象上,而是引導我們深長思之,產生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麼呢?

導讀五——十一自然段。

1.這七個自然段落,集中分析了孔孟不同的原因。請同學看一下,個性不同是二人主張不同的原因嗎?(是,又不是。因爲作者明確指出“不能說……無關”,能解讀這個句式,就是有關的意思。但作者用了上述句式,表達“有關”的成份就壓到了最低點,實際上作者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有關,但關係不大,基本無關,另有原因在。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呢?

((1)相去兩百年,中國局勢,已起了很大變化;(2)此一時,彼一時)

2.孔子時代社會特點是什麼?(雖有戰事,但不足以造成全社會的動盪;禮的約束力雖不太大了,但仍有影響;孔子認爲“克已復禮”可行)——板書:社會相對寧靜。

3.孟子時代社會特點是什麼?(時代動亂,國君草菅民命,孟子認爲,恢復過去是不可能了,要改弦更張)板書——社會十分動亂。

導讀十二、十三自然段

造成孔孟之道同中有異的根本原因在於時代,在於中國獨特歷史地理特點。社會相對寧靜,孔子纔會閒適;民不聊生,孟子只能大聲疾呼“民有飢色,野有餓殍”,時代造就了思想,思想與時俱進,這也是孔、孟主張雖有不同但卻是“聖”的原因所在吧!

 四、小結

通過以上學習,我們清楚了孔孟的不同及原因,更體會到作者構思的謹嚴由同談起,繼之以不同的例舉,再繼之以原因分析,結束明確指出,時代不同,主張自然有異,環環相扣,令我們信服其結論。在我們寫作時,要注意對這種結構安排的學習,更要注意學習對所提出的問題選準角度進行分析,這會使文章立意更深,見解更高。

 板書設計:

補充:

下面兩段文字分別選自《論語》和《孟子》,請同學讀一下,說一說哪一篇選自《論語》,哪一篇選自《孟子》。

(一)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衆。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衆,吾從下。”(選自《論語》)

[譯文]

說:“用麻布作禮帽,這是合於古禮的;召集大家都用絲來做,這樣儉省一些(麻做禮帽,按規定要用經線2400根,細密難成,不如用絲儉省),我同意大家這樣做。臣見君時,先在堂下跑拜,然後升堂再跑拜,這是合於古禮的。召集大家都直接升堂行跑拜禮,這是一種驕傲輕慢的表現。雖然違反大家的作法,我仍然要從古禮,在堂下跑拜。

(二)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

對曰:“於傳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

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

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選自《孟子》)

[譯文]

齊宣王問:“商湯流放夏桀,周武王討伐商紂,真的有這些事嗎?”孟子答:“史料中有這種記載。”宣王問:“臣子犯上殺死君主,行嗎?”孟子答:“破壞仁的人叫做‘賊’,破壞義的的人叫做‘殘’,毀仁害義的殘賊,叫做‘獨夫’。只聽說把獨夫紂死了,卻沒有聽說是君主被殺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