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九年級上冊語文故鄉教學設計

九年級上冊語文故鄉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教學目的】

九年級上冊語文故鄉教學設計

1、瞭解對比的寫法和在記敘中運用議論的作用。

2、學會辨析段的類型。

3、通過對這篇小說內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舊中國帝國主義、封建主義不僅是我國農村經濟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靈魂上對農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發起學生熱愛新中國,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強烈願望。

【教學重點】

1、對魯迅思想感情的理解。

2、對話、外貌、心理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

【教學難點】

最後三段文字的深刻含義。

【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和寫作背景。

2、掌握課文中作注的疑難詞語的讀音、字形、詞義。

3、理清小說線索和故事情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請兩位學生朗讀第12自然段開頭和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寫:“這時候,我的腦裏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種着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着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這是魯迅小說《故鄉》中的兩段景物描寫,前者多麼明朗、美麗、令人神往;後者多麼晦暗、蕭條、令人悲涼。前者是小說中“我”頭腦中想象出的二十年前的故鄉的圖畫;後者是“我”眼睛裏看到的二十年後的故鄉的實景。二十餘年過去,故鄉景色在作者眼中發生瞭如此巨大的變化,作者爲什麼要這麼寫呢?作品中的“我”懷的是什麼感情呢?讓我們深入地瞭解寫作背景,認真地閱讀課文,去尋找答案吧。

二、介紹寫作背景

辛亥革命後,封建王朝專制的政權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治。帝國主義不但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的命脈,而且操縱了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由於這雙重的壓迫,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日益貧困化,他們過着飢寒交迫的和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小說寫於1921年1月,後有作者編入他的小說集《吶喊》,它的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於真正的現實生活。1919年12月初,魯迅從北京回故鄉紹興接母親,親眼看到故鄉的破舊不堪和農民生活的貧困,百感交集,思緒萬千,一年後就以這次經歷爲素材,創作了小說《故鄉》。小說着重刻畫了一個受盡當時社會摧殘剝削的勞苦農民閏土的形象。通過對閏土悲慘遭遇的描述,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深刻揭露舊社會對農民從肉體到精神的重重殘害,表達了作者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和堅定信念。

三、作家、作品介紹

魯迅,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魯迅是筆名,浙江紹興人。

選自《吶喊》(小說集)。(《百草園》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四、出示幻燈片,檢查詞語預習

陰晦(huì) 瓦楞(lèng) 胯(kuà)下 獾(huān) 秕(bǐ)谷 鵓鴣(bó gū) 髀(bì) 嗤(chī)笑 絮絮(xù) 瑟(sè)索 蜷(quán)縮 寒噤(jìn) 折(shé)本 惘(wǎng)然 恣睢(zì suī) 潺潺(chán) 黛(dài)色 愕(è)然 五行(háng)

五、聽課文錄音,熟悉課文

六、討論課文段落

小說以時間爲序,以我回故鄉的所見所聞爲線索展開故事情節,全文可按:“漸近故鄉──在故鄉──離開故鄉”三個方面分爲三個部分。

一、(開頭到“搬家到我在謀食的異地去”):“我”漸近故鄉時見到的一片破敗蕭索的景象及當時的感觸,交代了時間、地點、回家原因及心情;

二、(從“第二日清早晨”到“已經一掃而光了”):“我”在故鄉期間的見聞和感受,着重刻畫了閏土、楊二嫂等人物形象,揭示農村破產、農民生活貧困的社會根源,是小說的主幹部分。

第一層(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裏,出去了”)寫“我”到家時的情況。對少年閏土的回憶──天真無畏、深厚友誼;對楊二嫂的比照──小市民習性更厲害

第二層(到“他就領了水生回去了”)寫“我”和中年閏土見面的情況。(全文重點)閏土外貌到精神的巨大變化(社會根源)

第三層(到“已經一掃而空了”)寫“我”告別閏土與故鄉。

三、(從“我們的船向前走”到結束):“我”離開故鄉時種種感觸和矛盾心情,抒發了作者對現實社會極大的憤懣,表現了作者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和堅定信心。

七、完成表格

少年閏土 中年閏土 外貌 動作語態 對“我”的態度 對生活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