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蘇教版九下《江村小景》教學設計+反思

蘇教版九下《江村小景》教學設計+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一、背景介紹

蘇教版九下《江村小景》教學設計+反思

《江村小景》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該單元屬於該套教材“學會讀書”系列的第七個專題:“比較與辨微”。單元教學重點是閱讀文學作品時,能獨具慧眼,學會比較和鑑別,見微知著,從不同的作品中找出具有共性的成分,同時,也能從同類作品中找出差異,從而在閱讀中培養思維能力,豐富情感體驗,進而提升自己的閱讀層次與境界。

《江村小景》是田漢的獨幕劇,寫於1927年,據說是根據內戰中一件真實的故事寫成的。它通過親兄弟互相殘殺的故事,表現了反對內戰、控訴戰爭的主題。課文藝術地再現了舊中國那段悽慘的歷史,揭示了戰亂給國家和家庭帶來的災難,控訴了軍閥混戰的罪惡行徑,思想內涵十分豐富。因此,這一課教學的重點確立爲學習把握劇作的深刻主題。

 二、切入角度

課文儘管是獨幕劇,但篇幅還是比較長的,應該屬於長文。好在劇作情節緊湊,線索清楚,結構嚴謹;人物只有一家四口,且性格也較鮮明;語言也具有口語化的特點,通俗易懂。所以教學重點確立爲把握劇作的主題。但如何引導學生從這篇文字淺顯的長文中準確而有效地把握其思想內涵呢?我初讀課文之後,覺得劇作題目與內容之間的差距較大,一時間很難將二者對號入座。這引發了我的教學設想:學生在閱讀中一定也會有與我類似的感受,何不利用這種文章內容與題目的反差來開展教學呢?

 三、教學目標

1.能瞭解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重點把握作品的思想內涵。

2.學習劇作緊湊的情節和嚴謹的結構,特別是分析其中設置巧合的手法的運用。

 四、教學過程

  (一)文學常識

學習詞語,交流課前蒐集的關於作者生平及劇本寫作背景的資料。

  (二)解難答疑

同學們大都能看懂這個劇本,因此預習作業中提出的問題也不是太多,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三個問題。

1.劇本中的巧合太多,這樣寫好不好?

明確:正所謂“無巧不成書”。長子回來時妹妹恰好不在,妹妹回來時媽媽又正好出去,次子又恰在長子調戲妹妹的時間到家,而此時媽媽尚未回來,兄弟對罵相鬥,終釀慘劇。正是這些在現實中確實難有的巧合,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可以說,以上任何一個巧合缺失都會使故事中斷。這正是戲劇的特點。藝術真實源於生活真實,但又比生活真實更高、更集中、更典型。戲劇作爲舞臺藝術,受到演出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追求結構的緊湊和矛盾衝突的集中激烈。巧而不失其真,便是合理,也是可以接受的。

2.爲什麼寫長子回到家裏調戲妹妹?感覺不大可能。

明確:除了上面談到的戲劇藝術的特點原因外,還要從人物經歷和性格方面來理解。長子自小流浪,有着複雜的當兵經歷,身上有些流氓習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3.次子呢,他的性格如何?

明確:從一開始母女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他比長子好,知道孝敬母親並照顧妹妹。但從後面二人的對罵中,也可以看出他們都是非不辨,都是軍閥混戰的犧牲品。

  (三)討論題目,把握主題

老師在閱讀這篇文章時有一個疑問,想請同學們幫助解答。老師讀完課文後,覺得文章與題目不大能對上號,文章寫了一個悲劇,而題目卻很有詩意。老師就在想:能否給課文換一個更好的題目?

1.可以替換

可供替換題目示例:

(1)從文章內容角度:“兄弟殘殺”“手足相殘”“同室操戈”“相煎何太急”等。

這一類題目,直接言明故事,指出事件的性質,一看就知道劇作的主要內容,簡潔明瞭,缺點是有些直白。

(2)從情節和人物命運角度:“追求”“送終”等。

“追求”:劇中或明或暗,寫了一家四人的不同追求:母親希望兒子“積攢幾個錢,將來娶一房親,也好接續香煙後代”,希望自己死後兒子能給自己送終;女兒想在二哥的幫助下,到外面讀書;大兒子想升官發財,讓母親做老太太;二兒子顧念家庭,關愛妹妹。而最後,隨着兄弟的相互殘殺,一家人的追求全都落空了。劇作揭示的是一家人的悲劇,也是一個時代的悲劇。這個題目正好可以突出反對內戰的主題。

“送終”:在文章一開始的母女對話中,母親就說自己希望兩個兒子回來爲自己送終。結果卻是自己爲兩個兒子送了終,白髮人爲黑髮人送終。“送終”既能貫串情節,在結構上起作用,又能使劇情前後形成巨大的反差,造成強烈的悲劇效果,突出主題。

(3)從地點或情景角度:“江村悲劇”“江村殘(慘)景”。

“江村悲劇”:和原題目較接近,表明寫的是發生在一個小江村裏的一家人的悲劇,實在而明確。

“江村殘(慘)景”:和上一個題目接近,但畫面感更強,用“殘”更甚。首先是故事發生的江村,經歷了戰火,呈現出一派殘敗的景象;同時故事最後兄弟兩個年輕生命的凋零,也是一幅殘敗的情景。由外在的景延伸到發生的事,景情相生,感染力強且能引人深思。

2.不可以替換

“江村小景”中的“江村”點明地點,簡潔醒目;“小景”寄寓深遠。這個題目畫面感較強,表明劇作展現的是一幅舊中國一個小江村的圖景,暗示了這是發生在當時的一件小事;但小事不小,反映了老百姓在那個軍閥混戰的年代裏的普遍的悽苦命運,揭示的是一個大主題。

作者似乎也在暗用杜甫的《江村》詩:“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爲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劇中的一家人也像詩人一樣,只求過着自由自在、相親相近、吃飽穿暖的生活,但在戰爭年代,這最起碼的生存權利也難以保證,江村世外桃源般的悠閒小景只存留於人們的夢幻中,現實卻是冷酷殘忍的,有的只是手足相殘,骨肉分離。所以,作者的原題目也有一定道理,耐人思索和尋味,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小結:我們可以贊同作者的原題,也可以保留自己認爲合理的改後題目。希望同學們通過對課文題目的辨析,加深對作品主題的把握和領會。當然,同學們課下還可以讀作者的同題材劇作《蘇州之夜》,可以加深對這個主題的把握和理解。另外,我們閱讀一篇文章可以從題目切入,同樣,寫作一篇文章時也不可小視這個問題,應該認真擬題,以求簡潔醒目,含蓄雋永。相信大家能從這節課的學習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啓示。

 (四)品味語言

“探究·練習”二、三。

 附教學反思

以題目爲切入點,通過更換題目實現長文短教是這一教學設計的最大特點。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我們閱讀並把握文章的窗口。好的題目既可以簡潔醒目,讓人易於走進文中,又能含蓄雋永,促人樂於品讀。長文短教的基點是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而從題目入手無疑是十分適切和有效的。“江村小景”這個題目,除了表明故事發生的地點外,與所寫內容幾乎無關聯,爲這一教學設計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這個設計來源於教師自己對文本的研讀,因此,在備課時,教師一定要有自己鑽研教材的過程,如果對文本沒有自己的思考和體驗,只一味地奉教參爲圭臬,便無法教出新意與個性了。本設計抓住課文題目,或重新命題,或分析原題之妙,都可有效地展開教學。這裏既有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又有對情節、環境、人物、主題等多方面的學習,更主要的是可以突出教學重點:感受作品豐富深厚的思想內涵。

最後,我還想談談課堂教學的預設與生成的問題。應該說這節課生成性的特點還是很突出的,因爲課堂以學生的討論探究爲主,但這並不代表課前不需要預設。新課程倡導課堂要充分利用師生及教材等各種資源廣泛生成課程,但並不排斥教師課前的預設。這個教學設計以題目爲教學突破口的整體構思就是預設,需要教師對課堂上可能發生的事件心中有數。教師在備課時,要對教學內容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同時對學生的反應也要有所預測,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預先設想一些可能的問題及答案,在課堂中儘可能做到有備無患,力求左右逢源。如本設計中,從三個方面預擬的那些題目以及對作者原來題目的理解,都屬於教師課前的預設,而這些預設恰恰是課堂有機生成的基礎。當學生說出與老師一致或相似的題目時,老師可以進行有效的指導;若學生一時想不出可替換的題目,老師也可以拿出自己預先擬好的題目,讓他們對其展開分析和討論。對原題目的理解也是如此,若有學生認同原題目,可以讓他們說說認同的理由;若無學生直接提出,教師也可以提醒他們在更換了題目後,再回過頭看原題目,相信經過幾番研討,他們一定會有話可說。但無論如何,教師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且應該利用自己在知識、閱歷等方面的優勢,做到比學生站得更高,理解得更透徹:教的意義便由此得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