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如夢令說課稿

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如夢令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一、教材分析

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如夢令說課稿

《如夢令》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首詞。這一單元的主題是“詩文精粹”。《如夢令》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早期代表作,詞人回憶了一次愉快的郊遊情景,因酒醉在途中誤入藕花深處,把棲息的鷗鷺都嚇飛了,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讚美,對生活的熱愛。

新課標指出: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基於以上認識,結合六年級學生的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掌握“藕”這個生字,初步瞭解詞的相關知識,理解、感悟詞意。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有地吟誦詞,掌握學習詞的方法。

情感目標:通過品讀詞句想象詞中所描繪的意境,感悟詞人快樂的心情以及 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只有入境,才能悟神”,我把想象意境,誦讀感悟確定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教法與學法

1、教法:這堂課我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和“以讀代講教學法”。

2.學法: 邊讀、邊想、邊悟”的學習方法貫穿始終,並學會自主地發現問題,獨立或合作解決問題。

著名古詩詞評論家張中行先生曾說過:閱讀古詩詞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透過語句及意義而喚起詩情,走入詩境。鑑於這點,我設計瞭如下教學過程:

一、渲染意境,激發情趣

感受詞與詩的不同之處就是我這堂課開始的目標,課前我播放歌曲《月滿西樓》並同時出示歌詞,也就是李清照的《一剪梅》,讓學生去感受詞的特點並相機交流,學生可能會說:詞可以當成歌詞唱、詞的句式有長有短、有的詞分上闋和下闋、詞有詞牌名等,此時教師出示詞的知識,全班齊讀。教師揭示課題以及作者,並加以解釋。

在“大語文”環境下,讓課外閱讀走進課堂。課前播放《月滿西樓》並出示歌詞,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感受詞的特別之處,渲染優美的文學意境,喚起學生閱讀的期待,激發學生學習詞的興趣和熱情。

二、初讀體會,整體感知。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可見,“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核心與靈魂,只有靜下心來讀進去讀上心、纔能有所感悟,引起情感共鳴。因此,課堂上只有引導學生充分的層層深入的讀,才能達到感悟詞意、詞境、詞情的目的。

在初讀前,我會範讀詞,接着,我提出自學要求:學習古詩詞,就要利用全身所有的感官,用耳朵傾聽,用大腦想象,用心感悟,用嘴巴吟誦。然後,我就讓學生自由練讀,並指名展示朗讀。在這裏我故意將檢查自學說成展示朗讀,雖然只是字眼的差別,但這樣說更能激發學生的自信心。接着,我出示字詞的註釋,讓學生按四人小組分組學習,儘量用自己的話講詞的大意說一說。

中國的古詩詞凝練,含蓄,你能找出這首詞都是圍繞哪個字來說的嗎?學生會找到可能會找到“興”、“醉”、“記”這幾個字,此時教師引導學生比較哪個更合適,通過比較,我們發現,醉字既表示景色美,更表示詩人內心陶醉,所以最合適。此時追問:李清照爲什麼而醉,引導學生再讀詞,找出詞中描繪的畫面。交流的同時,相機板書:西亭日暮 藕花深處 一灘鷗鷺

(三)、品讀賞析,感悟醉意。

沒有想象就沒有藝術。因此,想象意境,領會詩情,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李清照的《如夢令》向我們展現了“溪亭日暮”“藕花深處”“一灘鷗鷺”,這一幅幅流動的畫。

1、溪亭日暮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想象:在潺潺的小溪邊,作者眼前全是美景,嘴裏還品嚐着美酒,甜甜的,一直流到心裏。耳畔似乎聽到了 _______________,還可以聞到___________________。這可真是全身心的感受啊!在這樣的地方欣賞落日美景一定更加詩情畫意,瞧:此時教師邊出示落日精美圖片,邊帶領學生配樂誦讀《三亞落日》中的段落:活躍了一天的太陽……在描述畫面的過程當中,情不自禁的吟出經典的詩文:“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這樣的景色讓李清照醉了,指導學生朗讀,讀出醉意。

2、藕花深處

欣賞着這樣的美景,品嚐這美酒,李清照不知不覺就醉了,直到興致滿足了纔回去,一不小心就進入了藕花深處。讀到這個詞語,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想象:放眼望去,荷葉___________________,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它們有的__________________,彷彿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讀到這兒,我不禁想起楊萬里的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朗讀把想象到的畫面展示出來,表現作者內心陶醉。

3、一灘鷗鷺

如果說前兩個畫面都是描繪了靜態的迷人風光,那麼這個湖面這是動態的畫卷。我會這樣導入:鑽進了這麼美麗的荷花叢中,李清照又怎麼分得清哪裏纔是回家的路呀!於是她——(引讀: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讀到這句,你又彷彿能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呢?引導學生說話練習。學生可能會想象到能看到李清照在奮力划槳,聽到嘩嘩的水聲和李清照爽朗的笑聲。最後,學生依據腦海中的畫面感,自由讀全詞,讀出美感以及李清照快樂的'心情。

這一部分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藉助這些詞彙想象畫面,想象放飛了孩子的心靈,喚醒了孩子所有的感官,激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我還注意融入一些舊知,比如《三亞落日》片段和詩句的積累,使學生舊知與新知產生聯繫。

三、聯繫背景,昇華感情。

朱熹說過:學貴有疑。學完詞,你有什麼疑問嗎?引導學生提出李清照爲什麼會這麼快樂,讓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李清照生活背景。學生通過閱讀會發現,李清照早期生活環境優越、家庭幸福,婚姻美滿,使她的生活多姿多彩,充滿快樂。所以她纔會牢牢記得這樣一次快樂郊遊的經歷,所以在文章一開始,就寫下了“常記”。融入你的理解,再來讀讀這首詞,讀出快樂、自在、幸福的感覺。

吟誦是古詩教學中常用的並且行之有效的教法,隨着學生對文本的感悟的不斷提升,朗讀的要求也是由淺而深的。

最後,我設計了一個個性化的題目,既然詞可以唱,那麼這首詞就是什麼樣的曲調,你能用你的理解來唱一唱嗎?老師也想來唱一唱,你們想聽嗎?

總之,“熟讀、想象、描述、體會、品味”的古詩詞教學模式,以古曲、古韻、古風、國畫使學生充分享受古詩詞的意境美、韻律美、凝鍊美,將學生帶入中華民族傳統的、博大精神的璀璨文化之中。

四、作業設計

【必做題】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如夢令》。

【選做題】

1、蒐集李清照的其他詞作,讀一讀或唱一唱。

2、選擇詞中三幅畫面中的任何一幅,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寫下來。

五、板書設計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宋 李清照

溪亭日暮

藕花深處 樂

一灘鷗鷺

好的板書應該做到緊扣中心,簡潔明瞭,所以我這樣設計圍繞醉字,緊抓三個畫面展開想象,表現作者內心的快樂,使學生一目瞭然,在腦海中留下深刻地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