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教科版六年級語文下冊《《世說新語》二則》教案大綱

教科版六年級語文下冊《《世說新語》二則》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教材簡析

教科版六年級語文下冊《《世說新語》二則》教案

本文選自魏晉南北朝時南朝臨川王劉義慶編撰的《世說新語》。《世說新語》是古代筆記小說集,大多采用對比的手法,用簡短的語言記述人物的言行,揭示人物的品質。“管寧割席”“王戎識李”的故事就有着這樣的特點。這兩個故事都只有五六十字,但故事情節曲折、生動,人物形象突出。如,“管寧割席”一文,通過管寧、華歆“見片金”和“同席讀書”時行動上的不同表現,把管寧不爲利所動,不心慕官紳的君子形象刻畫出來了。“王戎識李”一文是借“諸兒”與“王戎”見路邊樹上李子的不同表現凸顯出了王戎小時候能根據現象思考推理,得出結論的與衆不同的聰明。

設計理念

以對比思考爲主要方法,以反覆誦讀爲情感體驗手段,遵循“由扶到放”“比較賞析”“適度拓展”的原則設計教學流程,爲學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學習平臺,激發學生的有效思維,培養學生的誦讀能力,感悟文言文言簡意豐的特點。

教學目標

1.通過啓發、歸納理解詞義的方法,掌握文言實詞的含義,準確地理解意思。

2.運用比較帶動理解,體會《世說新語》二則的寓意,感受人物的優秀品質。

3.以層遞性的要求驅動學生反覆朗讀,藉助朗讀感悟文言文語言洗練,詞義雋永的特點。

4.認識生字“冕、戎”。教學重、難點

1.通過實踐體驗,歸納理解文言文詞義的常用方法,並運用方法翻譯全文。

2.在比較人物言行中體會《世說新語》“以事見人”的藝術方法和人物的優秀品質。

教學準備

課前將二則文章分左右兩邊抄在黑板上。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瞭解出處並揭題

1.要求學生說說《孔融讓梨》的故事。

預設:學生如有難度,教師說;若孔融所說的話這一重要情節沒說完整,教師適時補充完整。這一個故事文言文中是這樣表達的。

出示: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

3.你從這個故事中對“孔融”有了怎樣的瞭解?

4.師小結:孔融長大後成了東漢著名的文學家,是一名君子。我們看到他從小就具有懂得謙讓,尊重別人的優秀品質。“孔融讓梨”的故事來自一本書——《世說新語》。今天我們來學習《世說新語》中的另外兩個小故事。

板書:《世說新語》二則

【以學生的認知基礎爲教學起點,用所熟悉的故事引入,並通過故事與文言文的比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知文言文的語言精練。同時引出《世說新語》,讓學生遷移認知,對所學內容產生期待。】

二、多維練習,有節奏地讀通課文

1.提出朗讀期待。

能讀通一篇文章挺簡單,但要讀通一段1500多年前寫的古文不容易。看黑板,自由試讀,看誰能憑自己的能力最快地把它讀通順。

2.指導讀通。

(1)先請兩生分別讀,重點指導讀準“擲”“乘”“諸”等字音。

(2)隨機在黑板上用“/”劃分停頓處。再請幾生讀,重點關注停頓。

(3)男女生賽讀。

3.指導讀出節奏韻味。

(1)提示方法:讀古文,有些地方要停頓乾脆,有些地方要氣息連貫。這樣才能讀出古文的韻味。

(2)師範讀“管寧割席”。

(3)請生模仿自由讀。再指2~4名學生讀讀這兩則故事,從是否有點節奏感的角度點評。

【讀準讀通是“披文以入情”的第一步,必須做紮實。通過多維練讀,反覆給學生接觸語言的機會,在多種感官共用的狀態下讀通文章,掃清理解障礙。不僅如此,指導學生有節奏地讀,能讓學生在朗讀實踐中感受文言文的音韻美,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三、探索方法,體驗中讀懂“管寧割席”文意

1.提出理解期待。

通過自己的努力,我們已經能比較有節奏有韻味地讀古文了。下面要求更高。再看黑板讀古文,看自己能讀懂多少。

2.根據學情標註困難。

學生讀後,讓學生自由地到黑板前標註不理解的字詞。可以在字下加“·”。

3.以“管寧割席”爲例,解決字義,歸結方法。

(1)學生標註的字是註釋中有的,教師在下面劃上“—”。

這些,大家待會兒藉助“註釋”能夠讀懂。板書:看註釋

(2)註釋中沒有的字詞怎麼辦?

師生共同想辦法,教師隨機板書理解詞義的

方法:查字典、聯繫上下文、舊知運用、生活經驗。

(3)教師小結:這麼多不同的方法,能幫助我們理解字詞的意思。

4.理解文意。

(1)藉助註釋,不看譯文,試說意思。(學生自己練說)

(2)對照譯文,比較哪些地方說得不太正確。

(3)教師組織交流:

預設:“寧讀如故”“華捉而擲去之”。

小結:理解古文,有時我們得根據現在的說話習慣,對詞語位置調換。“寧讀如故”,應該調換爲“寧如故讀”來理解,這樣才符合現在的說話方式。(板書:調換詞序)

(4)讀懂意思。同桌一個讀古文,一個說意思。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學習環節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以“自讀發現問題”的操作手段把握學情,針對學習障礙,激勵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並交流,達到學習經驗和方法的共享。教師幫助歸納學習方法,再指導學生運用已有方法疏通古文的意思。通過這樣的.“幫扶”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爲後一篇古文的學習乃至學習所有古文打下基礎。】

四、對比誦讀,體悟人物品質

1.師生對讀,體會情感。

(1)提出對讀要求:讀出自己的情感。

師讀古文,生讀譯文,教師按要求點評。

男生讀古文,女生讀譯文。教師點評。

齊讀古文。

(2)對比、分角色讀,體悟人物品質。

師讀共同寫到兩人的部分,男生讀寫管寧表現的句子,女生讀寫華歆表現的句子。

思考:這樣對比着寫,作者要告訴我們什麼意思?

如有難度,提醒學生回憶“孔融讓梨”,你覺得在這裏,作爲一個君子,該怎樣?

教師小結:君子,就應該不爲利所動,不心慕官紳。

【這裏是突破教學難點的關鍵。通過對比讀、分角色讀的形式,用“孔融讓梨”做輔助,讓學生對如何體會人物品質有一個思考的方向,從而突破難點。】

五、小結學法,學生自主學習“王戎識李”

1.教師小結學法。

我們剛纔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舊知運用、生活經驗,看註釋等方法自己初步讀懂了古文的意思,然後又對照譯文糾正了理解不恰當的地方,還體會到了故事運用對比手法描寫人物言行,告訴我們人物品質的方法。

2.佈置自學任務

(1)自讀第二則文言文,運用方法初步理解意思。

(2)對照譯文,調整詞序說意思。可以自己練說,同桌練說。

(3)同桌對讀,讀出古文韻味。

(4)想想故事是怎樣寫出王戎的品質的。

3.組織交流。

操作思路基本同“管寧割席”。這裏少些講解,多些朗讀體悟,重點讀好對比部分。

【六年級下學期的學生應該具有遷移運用的能力,這一環節也正是搭建了讓學生自由發揮展示能力的平臺。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來檢測學生的自學效果。】

六、學習生字

學生自主檢查認字情況,先自己讀一讀,同桌之間再考一考,讀一讀。

七、引入《世說新語》,推薦閱讀

1.出示《世說新語》,瞭解特色。

《世說新語》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志人小說”的代表作。是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編撰。全書共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語言精練,善用對照、比喻、誇張與描繪的文學技巧,對後代筆記文學影響較大。

2.教師推薦。

《世說新語》中的故事都比較短小,但意義深遠,很適合我們初學文言文的人所讀。我們課後可以運用今天所學的方法,再讀一些《世說新語》中的故事,理解意思,感受人物品質。

【“學以致用”,課內習得的方法在課外實踐應用,這是學習的需要。本環節適度拓展,給學生一次運用方法,實踐體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