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及反思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及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9K 次

  教材分析: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及反思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過春節,都有着自己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本文作者——著名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筆,俗白的風格、京味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幅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展示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和美好,表達了自己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喜愛。文中列舉了大量的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情趣盎然,學生喜聞樂見,生動形象,耐人尋味,字裏行間處處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春節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願。

  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思維處於活躍狀態,樂於表達自己的看法,對於春節這一傳統民俗節日,學生有着豐富的生活體驗,然而對於老北京人怎樣過春節,學生了解得不多,也因此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設計理念:

本課設計旨在對學生進行紮紮實實的讀和說的訓練,教學中,讓學生在自主的讀書過程中抓住重點句子體會氛圍,在說中融入情景,同時還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利用課外資源,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發展思維,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

3.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法。

  教學重點:

瞭解老北京風俗習慣,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

  教學難點:

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春節序曲》;歌曲《好日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示課題

1、播放《春節序曲》。

能猜出這是什麼曲子嗎?或者在哪兒聽過?隨着歡快的春節序曲,我們再次走進老舍先生《北京的春節》。板書課題。出示課件,學生一起讀春聯:鑼鼓喧天辭舊歲,爆竹聲中迎新春。

2.讓我們來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樣過春節的。

說說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引導學生結合閱讀說出“熱鬧、忙亂、喜慶、團圓”等初步感受。)春節的三個高潮分別是什麼日子?.

3.現在,我們就直接走進課文,讓老舍先生帶領我們走進老北京,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過一個京味十足的春節,感受獨特的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走進除夕,感受年味。

1指導讀“除夕真熱鬧”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北京人過得是這樣熱鬧、開心,字裏行間都瀰漫着濃濃的年味。

反覆讀一讀,能品出年的什麼味道,在空白中批註。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彙報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A.爆竹的聲音,是春節特有的聲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寫到?

B.整個春節都瀰漫着爆竹的味道、煙火的味道,過年的熱鬧、火爆氣氛盡在其中。真可謂: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A.找讀文中描寫有關飲食的語句,說說體會(充足、豐盛)。

B.人們一年辛苦勞動之後,對自己勞動所得的展示與享用,洋溢着幸福感與滿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將年過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團圓的味道。

抓住“萬不得已”、“必定”教學,一年的辛苦都放下,一年的汗水沒白撒,香味四溢的氛圍中,此時此刻,年的味道還是親情的味道、滿足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4)守歲,老人守歲是珍惜光陰;年輕人守歲是爲了給自己的長輩增壽。

5、體會除夕的熱鬧。這是一種普天同慶的熱鬧,請學生接讀:“家家趕做年菜……..這又是一種通宵達旦的熱鬧,讀“家家燈火通宵…..”,這到底還是一種團團圓圓的熱鬧,讀“在外面做事的人……”我們一起感受到了“熱鬧”。)除夕夜可以說是春節中的高潮,在熱鬧、喜慶、團圓的氣氛中,有多少人今夜無眠。

試着用你的朗讀來把它表現出來。

三、走進初一感受拜年,逛廟會。

此時此刻,年的味道是什麼?

年的味道是開心的味道

A.正月初一逛廟會,體會人們的輕閒、娛樂、高興的心態。

B.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文中大人、小孩的快樂。

C、人們的表演。體會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4)總結,在整個春節的系列活動中,雖然有些繁文縟節,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雜陳,蘊涵着最豐富的傳統,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師過渡:春節過後,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元宵節到了。元宵節最主要的活動,當然是賞燈。正如一首詩中所寫的那樣:

四、走進元宵節,賞萬家燈火

1.如果說除夕是以家庭爲單位的熱鬧,那麼元宵節的燈會則是全民同慶的狂歡。認真默讀第11.12自然段,你能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燈特別的多。

(燈的數量多: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辦喜事;有名的老鋪子要掛出幾百盞燈來。

燈的種類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還有…)

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進了老北京的元宵燈市,都會看到什麼燈。(請學生結合已有經驗,儘可能展開想像,如牛角燈、紗燈、玻璃燈、彩繪燈、走馬燈、紙燈、冰燈等,來體會老北京處處張燈結綵,燈市如晝的熱鬧景象。)

3.通過朗讀,把燈的多和人的高興表現出來。多少燈啊,數也數不清;多少燈啊,看也看不夠;多少燈啊,都飽含着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一起讀一讀,預備起。

4、指導讀“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五、孩子的年味

快速找孩子過年的表現。體會孩子的眼中年的味道是什麼?

六、結尾和開頭照應。

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初旬就開始了。

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前前後一個多月,爲什麼說一眨眼就結束了?對幸福美好生活的留戀,沉浸在歡樂氛圍中,中希望這樣的日子再長些,再長些……

七、總結全文

過年,講究的就是熱鬧、火爆、祥和。這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有着濃郁的民族特色,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凝聚。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炎黃子孫都會吃團圓飯、守歲、拜年,帶着美好的心願去辭舊迎新。

最後,讓我們在歌聲中結束本課,祝望我們的春節越過越熱鬧,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播放歌曲《好日子》。

八、拓展總結,佈置作業

1.拓展閱讀:春節各地的習俗

2.請你結合《北京的春節》和自己所過的春節,寫一篇短文,談談感受或希望。

  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獨特的民俗文化

除 夕 真熱鬧 團圓 溫馨

春 節 清閒娛樂 喜慶 祥和

元宵節 美好快樂 紅火 美麗

  教學反思:

《北京的春節》是老舍先生的作品,介紹了北京的春節習俗。文章語言簡潔通俗,描寫細膩生動,結構清晰。我講的是第二課時,本文按時間順序列舉了一系列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從臘月初八寫到正月十九,時間跨度大,內容多。內容雖多,但作者卻安排有序,脈絡清晰,詳略得當。比如:“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北京人過得是這樣熱鬧、開心,字裏行間都瀰漫着濃濃的年味。反覆讀一讀,能品出年的什麼味道,在空白中批註。”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北京春節的隆重與熱鬧、喜慶與歡樂。這些與衆不同的民風民俗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我平時讓學生說得多,自己講的少,可是今天我講的多,學生也感覺到了這一點,認爲自己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水平,感到很遺憾。聽課的老師建議,如果能把速度放慢,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效果會更好。縱觀《北京的春節》這堂課,我覺得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更要抓住文章的詳略,運用多而有效的方法,讓自己的教學過程實而有效。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大膽對學生放手,更要對自己放手,該舍的一定要舍,該詳的一定要落實到位。

在今後的授課中,我應該學會把握教材,課上適當的放和收。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每一節課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想,一名教師只有在一次次的反思中才會不斷成長起來。


1.人教版新課標六年級下冊《作文上的紅雙圈》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2.六年級下冊《燈光》教學反思

3.六年級下冊《名碑薈萃》教學反思

4.六年級下冊《頂碗少年》教學設計及反思

5.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手指》教學反思

6.六年級下冊《文言文兩則》導學案

7.新課標六年級語文上《我們的方陣》教學設計

8.人教版六年級下冊《6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