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上冊《爲學》教學設計

六年級上冊《爲學》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88K 次

  《爲學》教學設計1

六年級上冊《爲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通過對課文的分析,引導學生自己說出貧者至而富者不至的原因,從而得出世事無難易,重在立志地去爲的道理。

 [教學重點]

瞭解、體會作者借事喻理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對文字較枯燥的文言文的閱讀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在平時生活中有無難易相互轉化的事情(學生舉例)

二、複習上節課學習的文言基礎知識

1、字音、字形:爲、恃、鉢、鄙、慚

2、一詞多義:之

3、古今詞義不同:明年、買舟

三、重點學習課文“蜀鄙二僧去南海”一段

1、思考:文章以“爲學”爲題,但卻以較長篇幅寫了二僧去南海的故事,爲什麼?

引導:二僧去南海是屬於“天下事”的範疇。

2、分析:二僧去南海的這段文字是如何與作者的觀點一一對應的。

結論:二僧去南海的故事證明了天下事無難易,關鍵在“爲”。

3、引導學生說出“天下事”和“爲學”之間的關係,從而引出文章的論證方法“借事喻理”。

4、利用媒體制作動畫,引導學生根據動畫複述故事內容,體會文中二僧的心態和語言,並與下列一段文字作比較,說出優劣。

“富者曰:‘吾數年而來欲買舟而下,猶恐資糧不足,故未成行。子何恃而往?’貧者曰:‘吾所恃者,志耳!子姑待之!’遂行。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所歷告富者。富者有慚色,曰:‘子誠勇者,吾恨不與子同往也!’”

四、思考交流

文章中蜀鄙二僧的故事其實並未結束,請根據文中二僧的性格特點,給二僧的故事補上結尾,重點突出富者的神態,語言和行動。

五、佈置作業

將上述“思考交流”內容形成150~200字的短文。

  《爲學》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1.流利地背誦課文,明確“乎、矣、也、焉、哉”所表達的語氣和“爲、語、恃、逮、怠、屏、迄”的意思。

2.認識蜀鄙二僧故事的內涵和作用。

3.理解“人之爲學”,關鍵在於“立志去爲”的道理,激發學生樹立志向大膽實踐的精神。

 教學設想

《爲學》一文能得到廣泛的傳誦,是因爲這不僅說了“爲學”,也闡明瞭事物的一般道理。在論證過程中,插入貧富二僧的故事,增添了文章的說服力,教給讀者從根本上解決學習中的困難的方法——要有志向和知難而進的精神。這些認識,只有在學生充分誦讀的基礎上才能領悟,因此,教學的起始要緊緊抓住學生自我誦讀、自我領悟這些環節。疏通文意應力求把握住一句或一段話的整體意思,使學生的注意力始終放在對原文的直接理解上,從而改變“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的讀死古文的方式。基於對《爲學》和古文教學的這些認識,我把教學重點定爲教學要求中的第一條:指導學生流利地背誦課文,做到背準字音、背對停頓、背出語氣。在讀、背的過程中突破教學難點:蜀鄙二僧故事的深刻涵義和作用,及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啓迪。視學生程度,在較好的班級還可以討論文章裏所涉及的幾種關係:天下事和爲學、爲學和蜀鄙二僧的事例、蜀鄙二僧的事例和人之立志、人之立志和知難而進相互間的關係。同時,還可以印發苟子《勸學》的片段進行比較閱讀。

教學方法以導讀爲主兼用討論法、自我發現法。兩課時完成。

按:就體裁而言,本文是議論文,但教學重在使學生懂得立志學習的道理,不宜從體裁特點進行分析。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

運用激趣法引入學生進入課文的學習:根據自己的感受談“天下事有無難易之別”?難易之間是否存在轉化的條件?

調動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認識、看法,教師及時做出評定。如果學生答出了難易間的轉化條件,那麼教師順勢提出“我們學習是否也存在難易之別、相互轉化的可能呢?”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論述這個問題的課文《爲學》。如果學生未能答出,教師此時告訴學生——我們今天就學習一篇解決這個問題的課文《爲學》。

二、研習課文。

1.學生出聲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對停頓。

注出下列字音:逮 怠 迄 屏 鄙 恃 鉢 爲 語

劃分句內停頓示例:“天下事│有│難易乎?”

“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吾│一瓶一鉢│足矣”

“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2.指名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結合書下注釋,學生自我領悟爲主。教師答疑、體溫並歸納有關字、詞的讀音、釋義和用法。

實詞:

爲wéi 做、求 昏hūn 愚笨 之 往

怠dài 鬆懈 語yù 告訴、對 說0

虛詞:

無以:沒有什麼 是故:因此

之:做助詞用,無義

3.學生歸納各段的意思:

明確:第一段 提出爲學難易可以相互轉化的觀點。

第二段 用學和不學的結果進行對比,論證“人之爲學”關鍵在學的道理。

第三段 用蜀鄙二僧的故事,來論證“只要堅忍不拔,終會將難事變爲易事的”深刻道理。

第四段 總結故事;立志爲學,勇於實踐。

4.引導學生探究各自然段和爲學的關係,提問、討論的方法。(視學生程度,好的班級細講,差點的班級粗講)

(1)課文講的是爲學的事,可是從“天下事”起筆,爲什麼?

明確:開頭從“天下事”寫起,它包含着“人之爲學”;“人之爲學”只是“天下事”之一。這樣自然的由泛論天下事的難易引入到求學難易的問題上。同時用兩個設問句式,引入思考,把天下事和爲學相提並論,顯然是爲了突出爲學的主題。論證均從正反兩方面作答,鮮明對比,揭示了“易”“難”相互轉化的辨證關係,使闡發的道理倍爲深刻。

(2)第二段“吾昏、庸、聰、敏”的結果與爲學有什麼關係?

作者在提出論點之後,沒有急於旁徵博引和找事實論證,而是承接第一段用自我昏庸、聰敏轉變無常規的現象,進而讓學生領悟到“爲學”的重要。可見這一段仍然是緊緊圍繞中心論點的對比論述。

(3)爲什麼把“蜀鄙二僧”的故事放在事無難易結論之後,可不可以顛倒過來?作者爲什麼選取與“爲學”似乎沒有直接關係的“兩僧去南海”的事例作例證,選取這一事例的作用是什麼?

先指導學生當堂複述、背誦蜀鄙二僧的故事。

明確:先講故事,然後從中推出結論,這種緣事論證法也有說服力。但是,本文采用的是開門見山的方法,直接提出結論、觀點,所以不能顛倒過來。

介紹文學常識:本文是清朝散文家彭端淑寫的,原題是《爲學一首示子侄》這個題目告訴我們,此文是彭老先生對晚輩的指導、勸導。所以“示”,就是理所當然的了。但是“示”有明示、暗示之別。暗示帶有啓發性,明示則不然;暗示可培養人的悟性,明示則有以告誡。這彭老先生不舉與“爲學”有直接關係的例子,想用“貧富僧朝南海”的故事,讓後輩去悟其中所蘊涵的道理,真可謂循循善誘。同時,讓我們再次明白了開頭爲什麼從天下事起筆,這爲文中選取事例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可見文章結構的縝密。

(4)指導學生討論“蜀鄙二僧”故事的含義和作用?

“蜀鄙二僧”的故事,“鄙”點出了二僧住於四川的邊遠地區,交通閉塞。要想到千里之外的南海,真是具有相當大的困難。貧富和尚同時面對這樣的客觀難題,然而他們所恃的態度、方法截然不同,結果自然不一樣。貧和尚問富和尚“吾欲之南海,何如?”富和尚則反問“子何恃而往?”表示極大的懷疑。當貧和尚說“吾一瓶一鉢足矣”,一個“足”字表現出貧和尚面對困難知難而進的勇氣和敢於大膽實踐的精神。然而,富和尚第二次的“子何恃而往?”在嘲諷他人中,充分表現了在困難面前強調客觀條件,沒有堅定的志向,更不具有爲着志向的實現而大膽實踐的勇氣。而貧和尚只憑一瓶一鉢就實現了朝南海的願望。讓學生從這個對比中悟出:有條件的反爲條件誤,而沒有條件的,憑恆心、靠毅力最終獲得成功。

這個故事啓示學生:面對困難,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而關鍵在於“立志”,更在於具有“立志去爲”的毅力。這是戰勝一切困難的根本思想:知難而進,勇於實踐。還要讓學生了解這樣設喻的客觀效應:“人之爲學”遇到困難時應有的根本原則和態度。這樣勸導人無聲色之厲,平易質樸,語重心長,增添了文章的說服力。

(5)你從最後的反問和小結中獲得了什麼感受?

明確:讀出反問句的語氣,點明故事的內涵——人貴在立志。“是故”以下的小結激勵我們“立志去爲”,面對困難應有知難而進、勇於實踐的精神。

5.課文內容的挖掘和擴展:想一想天下事,是不是沒有難易分別?你學過有什麼感受?

明確:天下的事當然有難易之分,本文說的沒有難易,是從有志者事竟成的角度說的,意在鼓勵人們不畏困難,立志求學,知難而進,實幹下去終會有成。

學生的感受發散展開,不作統一要求,只要跟課文有聯繫就可以,

三、留作業。

1.背誦課文。

2.思考練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