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世界的邊沿在哪兒》優質教案彙總

《世界的邊沿在哪兒》優質教案彙總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8W 次

 《世界的邊沿在哪兒》教案【1】

《世界的邊沿在哪兒》優質教案彙總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文中帶拼音的詞語,理解“參差不齊、渲染、篝火”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並能快速默讀課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3、體會景物描寫在文章中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

1、課前預習,反覆朗讀課文,將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2、在讀課文的過程中,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參差不齊、渲染、篝火等詞語。通過朗讀,感受文中的優美詞句。

3、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4、圍繞中心話題,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探究,對課文有進一步的認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讓孩子們熱愛大自然,並時刻懷着一顆強烈的好奇心去觀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圍繞中心話題,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探究,感悟小男孩強烈的好奇心

難點:體會景物描寫在文章中的作用。

  授課時間

兩課時

  教學環節與預設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有這樣一個小男孩兒,他有着強烈的好奇心,一個問題始終縈繞在他的腦海裏:“世界的邊沿在哪兒?”孩子們,你們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和學生簡單交流)這節課,就讓我們和這個小男孩一起,去尋找世界的邊沿。

二、初讀課文,讀通詞句,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掃清字詞的障礙。

(以下幾個字音需要強調:“薄薄的”中的“薄”,黑黝黝中的“黝”,“土崗兒”的“崗”。)

2、小組檢查每個學生的讀課文情況,可以採用每人讀一部分的方法。將容易讀錯的字用着重號在文中標出來,小組多讀幾遍。

3、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你能用簡單的幾句話來說一說嗎?

三、作業:回家後將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並和他們交流彼此的感受。

第二課時

一、整體回顧課文。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世界的邊沿兒在哪兒》,請大家回憶一下,文章主要講了什麼?

二、靜心默讀,自獨自悟。

中心話題:“世界的邊沿究竟在哪兒?”小楊卡爲了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作了哪些努力?你認爲小楊卡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預設:

爲了找到問題的答案,楊卡用好奇的眼睛觀察着這個世界。

課文一至四、九至十二、十五、十七、十九自然段的景物描寫要讓孩子們邊想象邊讀,從而感受到楊卡對這個世界觀察得是多麼細微,他想用自己的眼睛探尋到“世界的邊沿”。

他的好奇心是沒有止境的:這些出現在天邊的過路人從哪裏來?他們在道路的另一端消失不見了,到哪裏去了?楊卡聚精會神地望着那一條條帶子般的、沉默不語的道路。“世界的邊沿在哪兒?楊卡整天想着,怎麼也弄不明白。

重點讓孩子們體會楊卡對自然界充滿了好奇心,他是一個有着強烈求知慾、善於觀察、愛思考的孩子。

三、課下和同學、老師、家長探求這個問題的答案。

 《世界的邊沿在哪兒》教案【2】

課前預習

1.查找資料,請教老師或家長,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2.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有疑問的字詞。不能解決的做上標記。

3.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4.從文中找出楊卡爲了得到“世界的邊沿在那兒”這一答案所做的努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參差不齊”、“渲染”等詞意。

(2)體會景物描寫在文章中的作用。

2.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楊卡對“世界的邊沿在哪兒”的思索與探尋,感受楊卡那份純真執著的好奇心。

3.過程與方法:

(1)通過品讀,感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

(2)在多種形式朗讀的基礎上,品味作者的描寫手法,體會情感,昇華感悟。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楊卡對“世界的邊沿在哪兒”的思索與探尋,感受楊卡那份純真執著的好奇心。

2.教學難點:體會景物描寫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在你們的眼中世界是什麼樣的?(學生暢談)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七歲小男孩兒楊卡的生活,看看他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

【設計意圖】:這樣揭示課題學生容易走入文本,同時爲學生走進楊卡的心理世界打開了一扇門。

二、檢查預習情況

檢查字音。

參(cēn)差(cī)不齊 黑黝(yǒu)黝(yǒu)

薄( báo)薄的 土崗(gǎng)兒 山岡(gāng)

渲(xuàn)染 篝(gōu)火 融(róng)合

鞭(biān)子 橡(xiàng)樹 鍍(dù)上

【設計意圖】:檢查落實預習作業,增加學生對課前預習的重視程度,培養課前預習的好習慣。

三、出示中心話題、全班交流討論

“世界的邊沿究竟在哪兒?”小楊卡爲了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做了哪些努力?你認爲小楊卡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預設點

㈠愛思考、有強烈求知慾的孩子。

體會小楊卡愛思考、善於發現問題。

“他那一雙淺藍色的眼睛,驚奇的環顧四周……到哪裏去了?”。

“祖母也弄不懂……沒有空閒時間來回答他的問題。”

㈡執着、堅定的孩子。

“我自己會搞清楚的!靠自己的本事來搞清楚它!”

通過品讀太陽四季的變化體會太陽運動規律的變化及景物描寫在文章中的作用。

夏天,太陽很早就從山的那一邊升起來,給河邊的赤楊樹鍍上一層黃金。它很晚才從山的另一邊落下去,重又把樹梢鍍成金色。太陽在楊卡所熟悉的遼闊大地的上空幾乎繞了整整一圈。

秋天,太陽從樺樹叢中升起來,沉沒在黑黝黝的松林裏,它在空中只繞了半個圈兒。

冬天,太陽升起得很晚,在道路的上空露了露臉,很早就跌落到谷地裏去了。它在天空裏繞的圈子很小。“太陽在冬天大概怕冷。”楊卡想。

在春天快要到來的時候,太陽在空中散步的時間越來越長。有時它把雲彩渲染得如此美麗:又是白玫瑰色的大理石城堡,又是一羣一羣的奇珍異獸,又是巨大的篝火,又是紅色的小河……楊卡怎麼也看不夠。

(四季的太陽被賦予了人的性情,夏天快樂而美麗的太陽,早出晚歸,帶着金黃色的心情;秋天懶洋洋的太陽,只揀近路繞個半圈;冬天晚起早落的太陽;春天悠閒自得的太陽。極大的渲染了楊卡對大自然、尤其對太陽的親切情感。)

【設計意圖】:中心話題涵蓋了整篇文章的內容,引領全文,給學生一個清晰的解題思路。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讓答案完整,新教育的特點也就是把課堂交給學生。

㈢文章其它地方的景物描寫。

第一到四段,展現在楊卡眼前一個夢幻、靜默、神祕的世界。

傍晚,太陽在遙遠的天邊薄薄地鋪了一層黃金。有些地方的天空被參差不齊的松樹林子支撐着,有些地方的天空又被土崗支撐着。松林黑黝黝的,和淺藍色的天空融合在一起。

人們在天邊出現,像黑色的小看家狗一般,然後變大起來,一直變到像父親那麼高大,一直聽見了鞭子的響聲,看見了流着汗的馬兒。

道路重又變得空曠、靜默。路上的塵土像金黃色的斑點,也平息下來。夏天是如此靜寂,彷彿整個世界都睡着了。

【設計意圖】:體會景物描寫在文章中的作用。

四、作業

小練筆:學習了這篇文章你從楊卡身上得到哪些啓發?今後你面對一些疑問、困難時應該怎樣做?試着寫在小本本上。

【設計意圖】:鍛鍊了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